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 課時31.了解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指示劑的選擇方法;2.知道酸堿中和滴定的主要儀器及其用途;3.掌握酸堿中和滴定的實驗操作并會進行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4.熟悉定量實驗的學習流程。【思考與討論】1.如何判斷一個失去標簽的溶液是酸還是堿?酸堿中和滴定2.對于一未知濃度的酸或堿,如何準確測定其濃度呢?通過酸堿指示劑、pH值試紙、pH計等一、酸堿中和滴定1.定義利用中和反應,用已知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濃度的堿(或酸)濃度的實驗方法叫做酸堿中和滴定。已知濃度的溶液——標準液未知濃度的溶液——待測液2.原理:中和反應中,酸提供的H+與堿提供的OH-之間的相等 。物質的量H+ + OH- H2O即:c(H+)·V酸=c(OH-)·V堿c(OH-)·V堿V酸c(H+)·V酸V堿則c(H+)= 或c(OH-)=待測定量取一定體積已知0.100 0 mol/Lc(HCl)V[HCl(aq)]c(NaOH)=.V[NaOH(aq)]【問題1】需測得哪些數據能計算出c(NaOH)?實驗室有一瓶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一瓶濃度為0.1000 mol/L的HCl溶液,如何準確測出NaOH溶液的濃度?V[HCl(aq)]V[NaOH(aq)].c(NaOH).=c(HCl)準確測量參加反應的兩種溶液的體積【問題2】你認為中和滴定實驗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什么?量取一定體積的待測液,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液來滴定,并記錄所消耗標準液的體積,就可以計算出待測液的濃度。C標V標V測=C測【問題3】 如何判斷中和反應什么時候“恰好”反應完全(即判斷滴定終點)?幾種常用指示劑的變色范圍pH酚酞甲基橙石蕊方法:在待測溶液中加入酸堿指示劑【困惑】強酸與強堿“恰好”反應時,所得溶液的pH=7,用酚酞作指示劑時,實際滴定終點的pH=8.2,為什么可以將滴定終點當成“恰好”反應的點?計算:用0.200 0 mol/L鹽酸滴定20.00 mL 0.200 0 mol/LNaOH溶液過程中溶液的pH,填入下表:V[HCl(aq)]/mL 19.98 (少加半滴) 20.00 20.02(多加半滴)溶液的pH探究滴定終點前后溶液的pH變化注:滴定時,每滴溶液的體積約為0.04 mL(1)V[HCl(aq)]=20.00 mL時,酸和堿恰反應完全n(H+)=n(OH-)pH=77(2)少加入半滴HCl溶液,即V[HCl(aq)]=19.98 mL時堿過量:c(OH-)=n(OH-)V(混合液)0.200 0 mol/L×(20.00-19.98) mL×10-3 L/mL(20.00+19.98) mL×10-3 L/mL=0.200 0 mol/L×0.02 mL×10-3 L/mL40 mL×10-3 L/mL≈=1×10-4 mol/L計算:用0.200 0 mol/L鹽酸滴定20.00 mL 0.200 0 mol/LNaOH溶液過程中溶液的pH,填入下表:探究滴定終點前后溶液的pH變化注:滴定時,每滴溶液的體積約為0.04 mLV[HCl(aq)]/mL 19.98 (少加半滴) 20.00 20.02(多加半滴)溶液的pH710計算:用0.200 0 mol/L鹽酸滴定20.00 mL 0.200 0 mol/LNaOH溶液過程中溶液的pH,填入下表:探究滴定終點前后溶液的pH變化注:滴定時,每滴溶液的體積約為0.04 mLV[HCl(aq)]/mL 19.98 (少加半滴) 20.00 20.02(多加半滴)溶液的pH710(3)多加入半滴HCl溶液,即V[HCl(aq)]=20.02 mL時c(H+)=n(H+)V(混合液)酸過量:0.2000 mol/L×(20.02-20.00) mL×10-3 L/mL(20.00+20.02) mL×10-3 L/mL=0.2000 mol/L×0.02 mL×10-3 L/mL40 mL×10-3 L/mL≈=1×10-4 mol/L4pH1210864210203040反應終點V[HCl(aq)]/mL中和反應過程中的pH變化曲線突變范圍0V[HCl(aq)]/mL 19.98 20.00 20.02pH 10 7 4誤差 -0.1% 0 +0.1%幾種常用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指示劑選擇原則:在突變范圍內指示劑有明顯的顏色變化。25.00 mL待測NaOH溶液0.100 0 mol/L鹽酸酚酞甲基橙石蕊特別提醒:若滴定終點為堿性時,選擇酚酞,酸性時,選擇甲基橙,中性時,酚酞、甲基橙都行,石蕊的紫色和藍色差別不夠明顯,不用作指示劑。pH1210864210203040反應終點V[HCl(aq)]/mL突變范圍0酚酞甲基橙由曲線可以看出,在酸、堿中和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終點時有一個突變過程,在此范圍內,滴加很少的酸(或堿),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變化,能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明顯,所以即使酚酞、甲基橙的變色不在恰好中和的pH=7的點上,但體積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計。二、酸堿中和滴定實驗操作1.實驗用品(1)儀器: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 鐵架臺、滴定管夾、燒杯、白紙(有時還需要移液管)(2)主要試劑待測液;標準液;指示劑(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儀器a是酸式滴定管, 儀器b是堿式滴定管① 讀數精確度:0.01mL② 酸式滴定管盛裝:酸性、強氧化性試劑堿式滴定管盛裝:堿性試劑標注溫度、量程“0”刻度線在上玻璃塞帶玻璃球的橡膠塞注意:酸式滴定管不能用于裝堿性溶液,堿式滴定管不能用于裝酸性溶液或會腐蝕橡膠的溶液(如強氧化性的溶液)V = V末-V初= 18.50 mL-2.50 mL= 16.00 mLV初V末V = V末-V初稀釋后溶液pH的變化規律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①查漏:使用前先檢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②潤洗:滴定管在加入反應液之前,先用蒸餾水洗滌干凈,然后分別用所要盛裝的溶液潤洗2~3遍。③裝液:分別將反應液加入相應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線以上2~3mL處。⑤調液面記數據:在滴定管下放一燒杯,調節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滿反應液,然后調節滴定管液面使其處于某一刻度,準確讀取數值并記錄。④趕氣泡:酸式滴定管→快速放液;堿式滴定管→橡皮管向上翹起2.實驗操作以標準鹽酸滴定待測氫氧化鈉溶液為例:(1)洗滌:洗滌儀器并進行檢漏、潤洗(2)取液:向堿式滴定管中注入待測液氫氧化鈉溶液,取一定體積注入錐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指示劑;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標準液鹽酸。(3)滴定: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向錐形瓶中先快后慢地加入標準液(后面逐滴加入),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觀察錐形瓶內溶液的顏色變化。控制滴定管的活塞錐形瓶內溶液的顏色變化搖動錐形瓶(4)讀數:當滴入最后一滴鹽酸時,剛好使錐形瓶中的溶液發生明顯的顏色變化(淺紅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時,即到終點,停止滴定。平視滴定管中凹液面最低點,讀取溶液體積。(6)計算:以(V終-V始)為消耗的標準液的體積,取2~3次實驗結果的平均值,依據c待= 計算待測液的物質的量濃度。(5)記錄:記錄滴定前和滴定終點時滴定管中標準液的刻度,重復滴定2~3次將數據記入表中。中和滴定記憶口決先查漏液再潤洗,裝液排氣調液面;左手活塞右手瓶,瓶不潤洗要記清;眼看顏色手不停,三十秒鐘要記清。三、酸堿中和滴定實驗的誤差分析C(待)=C(標)×V(標)V(待)已知已知讀數決定誤差原因:1.誤差分析依據(一元酸、堿的中和滴定)中和滴定實驗中,產生誤差的途徑主要有操作不當、讀數不準等,分析誤差要根據計算式分析,當用標準酸溶液滴定待測堿溶液時,c標準、V待測均為定值,c待測的大小取決于V標準的大小。2. 滴定管讀數誤差分析滴定管正確的讀數方法是視線、刻度線、凹液面最低點在同一水平線上。c待= ————c標. V標V待偏高(1)滴定時起始讀數正確,達到終點后仰視刻度線(2)滴定時起始讀數正確,達到終點后俯視刻度線偏低c待= ————c標. V標V待(3)滴定前仰視刻度線,滴定后俯視刻度線先偏大后偏小V=V(后)-V(前),讀數偏小偏低先仰后俯0實際讀數正確讀數c待= ————c標. V標V待V=V(后)-V(前),讀數偏大(4)滴定前俯視刻度線,滴定后仰視刻度線先偏小后偏大偏高先俯后仰0實際讀數正確讀數c待= ————c標. V標V待歸納總結:滴定時讀數不準引起的誤差 所消耗標準液的體積 c待滴定開始讀數 滴定結束讀數平視 仰視平視 俯視仰視 俯視俯視 仰視滴定后,滴定管尖嘴處掛一滴標準液取液時讀數不準引起的誤差 所取待測液的體積 c待滴定開始讀數 滴定結束讀數仰視 平視平視 俯視仰視 俯視平視 仰視偏高偏低偏低偏高偏高偏高偏高偏低偏高2. 實驗操作不當造成的誤差分析關于酸式滴定管1.未用標準液(HCl)潤洗酸式滴定管( )2.滴定管尖嘴處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3.滴定操作時,有少量鹽酸滴于錐形瓶外( )4.滴定前仰視刻度,滴定后俯視刻度( )偏高偏高偏高偏低關于堿式滴定管8.堿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測液潤洗( )9.取待測液時,未將盛待測液的堿式滴定管尖嘴的氣泡排除。取液后滴定管尖嘴充滿溶液( )偏低偏低關于錐形瓶5. 錐形瓶內用蒸餾水洗滌后,再用待測氫氧化鈉潤洗2-3次,將潤洗液倒掉,再裝NaOH溶液( )6. 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后未倒盡即裝NaOH溶液( )7. 滴定過程中搖動錐形瓶,不慎將瓶內的溶液濺出一部分( )偏高無影響偏低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圖示儀器Ⅰ準確量取25.00 mL酸性KMnO4溶液B.裝置Ⅱ可用于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測定未知濃度鹽酸的實驗C.中和滴定時,滴定管用所盛裝的待裝液潤洗2~3次D.中和滴定實驗時,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C【解析】酸性KMnO4溶液不能用堿式滴定管量取,A項不正確;NaOH溶液不能盛裝在酸式滴定管中,B項不正確;中和滴定時滴定管需用待裝液潤洗,而錐形瓶不能用待測液潤洗,C項正確、D項不正確。【練一練】2.在鹽酸滴定NaOH溶液的實驗中,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滴定到終點時,溶液的顏色變化是( )A.由黃色變為紅色 B.由黃色變為橙色C.由橙色變為紅色 D.由紅色變為橙色B【解析】甲基橙在NaOH溶液中顯黃色,滴定終點時,由黃色變為橙色,由于pH<3.1時甲基橙為紅色,所以若滴定至紅色則無法判斷滴過量多少。3.某同學欲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為0.1000 mol·L-1的鹽酸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時,選擇酚酞作指示劑。請填寫下列空白:(1)用標準的鹽酸滴定待測的氫氧化鈉溶液時,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 。直到因加入一滴鹽酸,溶液的顏色由 色變為 色,半分鐘不恢復原色,立即停止滴定。(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測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數值偏低的是(填字母)。A.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鹽酸潤洗就直接注入標準鹽酸B.滴定前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D.讀取鹽酸體積時,開始仰視讀數,滴定結束時俯視讀數E.滴定過程中,錐形瓶的振蕩過于激烈,使少量溶液濺出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紅無DE酸堿中和滴定定義原理儀器及試劑已知物質的量的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濃度的堿(或酸)c酸v酸=c堿v堿 (一元酸和一元堿)酸、堿式滴定管等標準液、待測液、 酸堿指示劑步驟誤差分析查漏洗滌、潤洗裝液、調液和取液(記下讀數)滴定操作記錄(記下讀數)并計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