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專題2 研究物質的基本方法第二單元 溶液組成的定量研究1第二課時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學習目標] 1.掌握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深對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理解。2.學會進行誤差分析,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重難點]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誤差分析3怎樣配制100mL 0.1mol/L 的Na2CO3溶液 思考:配制過程中如何得到100mL溶液?需要用到哪種儀器?溶液體積不等于溶劑體積思考:100mL是溶液的體積,溶液體積和溶劑體積相等么?容量瓶溫度規格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二:認識容量瓶檢漏程序: 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轉180°→倒立→查漏。使用前要檢驗容量瓶是否漏水。二:認識容量瓶※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專用儀器。※使用容量瓶注意“五不”:不能溶解固體;不能稀釋濃溶液;不能加熱;不能作反應容器;不能長期貯存溶液。配制450 mL 0.1 mol·L-1的NaCl溶液,需選擇 。500 mL容量瓶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Cl溶液需要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外,還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書寫容量瓶時一定要標明規格500 mL容量瓶選擇容量瓶應遵循“大而近”的原則二:認識容量瓶儀器:100mL 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托盤天平、藥匙三、配制100mL 0.1mol/L 的Na2CO3溶液0.01 mol1.06托盤天平藥匙三、配制100mL 0.1mol/L 的Na2CO3溶液步驟:稱量:若用托盤天平稱量需稱量Na2CO3固體1.1g;若用電子天平稱量需稱量1.06g;若用分析天平稱量需稱量1.0600g變式:若要配制480 mL 0.100 mol·L-1 的Na2CO3溶液,所需碳酸鈉固體的質量為?500 mL容量瓶思考:如何稱量NaOH固體?需要將NaOH固體放在燒杯(因為NaOH固體具有潮解性)玻璃棒燒杯玻璃棒作用:攪拌,加速溶解若未冷卻至室溫,溶液的體積膨脹,冷卻后溶液的體積小于刻度線所標注的體積,則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大思考:若未冷卻至室溫,會有什么影響?100 mL容量瓶玻璃棒使溶質減少,則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小思考:若轉移時有部分液體濺出,對結果有什么影響?活動二: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向容量瓶轉移溶液或加入水,用玻璃棒引流并且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刻度線以下的內壁上,棒身要在瓶中央位置。2~3容量瓶若不用蒸餾水洗滌,容量瓶中的溶質就會減少,導致所配溶液中溶質的濃度會偏小。活動二: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思考:若不用蒸餾水洗滌,對結果有什么影響?1~2 cm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能用膠頭滴管把多余的液體吸出嗎?重新配制!若是用滴管吸出,使溶質減少,則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小活動二: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思考:若定容時不小心液面超過了刻度線,怎么辦??振蕩后液面低,是因為在瓶塞處留有溶液。若繼續加水至刻度,使加水量多,則會使溶液濃度偏小。活動二: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思考:定容后,液面低于刻度線,為什么?能否再加水?計算溶解、冷卻洗滌轉移定容搖勻稱量裝瓶、貼標簽三、配制100mL 0.1mol/L 的Na2CO3溶液思考:如果用18mol/L 的濃硫酸配制成250mL 1 mol/L 稀硫酸,操作有何不同 如何稀釋濃硫酸?四、誤差分析根據:nVcmMVm、V決定誤差大小在配制溶液的過程中,由于操作失誤或者儀器有所破損都會引起溶液濃度出現誤差。操作步驟 引起誤差的原因 對結果的影響m V c稱 取 計算結果為5.85 g,實際稱取5.9 g -砝碼生銹或粘有其他物質 -需要使用游碼且藥品、砝碼位置顛倒 -稱量易潮解物質(如NaOH)時使用濾紙 -稱量易潮解物質(如NaOH)時動作緩慢 -用量筒量取濃溶液時仰視 -用量筒量取濃溶液時俯視 -將量取液體所用量筒洗滌,并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中 -偏大偏高偏大偏高偏小偏低偏小偏低偏小偏低偏大偏高偏小偏低偏大偏高量取誤差用濃溶液配制稀溶液,計算出濃溶液的體積(設為V)后用量筒量取。若量取時俯視,則所取溶液的體積(設為V′)偏小,溶液濃度偏低;若量取時仰視,則則所取溶液的體積(設為V′)偏大,溶液濃度偏高。操作步驟 引起誤差的原因 對結果的影響m V c溶解 不慎將溶液濺到燒杯外面 -冷卻(恢復)、轉移 溶解放熱,未冷卻到室溫就轉移到容量瓶中 -溶解吸熱,未恢復到室溫就轉移到容量瓶中 -轉移前,發現容量瓶內有少量的蒸餾水 - -轉移時有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外 -洗滌 未洗滌或只洗滌了1次燒杯和玻璃棒 -偏小偏低偏小偏高偏大偏低無影響偏小偏低偏小偏低操作 步驟 引起誤差的原因 對結果的影響m V c定容 定容時仰視 -定容時俯視 -定容時液面超過刻度線,立即用吸管吸出 -定容搖勻后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線,又加水至刻度線 -定容結束時,液面最高點與刻度線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偏大偏低偏小偏高偏小偏低偏大偏低偏小偏高定容時俯視、仰視造成的誤差導致加蒸餾水的量偏少,則所配制溶液濃度偏高。導致加蒸餾水的量偏少,則所配制溶液濃度偏高。任何的操作失誤后只能重新配制,沒有任何補救的方法!注 意容量瓶使用前未烘干無影響!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配好的溶液轉入試劑瓶時,不慎濺出無影響!無影響!砝碼放在左盤,未使用游碼無影響!四、誤差分析延時符課堂小結010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置步驟及誤差分析1、下列關于1L 0.1mol/L CuSO4溶液配制的說法中正確的( )A、稱取25 g膽礬溶于 1 L水中配制而成B、稱取16 g膽礬溶于水配制成 1 L溶液C、稱取16 g CuSO4溶于水配制成 1 L溶液D、稱取25 g CuSO4溶于 1 L水中配制而成C通過計算可知需稱取 16 g CuSO4 或 25 g 膽礬( CuSO4 · 5H2O),要配制的是 1 L溶液,而不是將固體溶解在1 L水中,課堂檢測2.實驗室欲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1.0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240mL:(1)配制溶液時,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膠頭滴管、 。(2)計算實驗需要稱量氫氧化鈉的質量為: g。(3)使用容量瓶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 。 250mL容量瓶、玻璃棒10.0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液課堂檢測A3.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時,下列操作會導致所得溶液濃度偏低的是 ( )①配制中未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②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③稀釋后未冷卻至室溫即轉移至容量瓶④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課堂檢測A4.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溶液的實驗中,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是 ( )A.稱量NaCl固體時砝碼上有雜質B.沒有洗滌溶解NaCl固體的燒杯和玻璃棒C.定容時加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溶液至刻度線D.定容時仰視刻度線課堂檢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