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更大的數小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分課時學歷案1-1單元名稱:《認識更大的數》 第1課時名稱:《數一數》課時目標: 1.在數數活動中,直觀認識新的計數單位“1萬”,知道計數單位“十萬”與“萬”的十進關系,感受大數的意義。 2.通過在計數器上撥數、數數的過程,認識“萬位”與“十萬位”的位置關系,理解十萬與計數單位“十萬”意義上的區別,體會位值概念。 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體會一力和十萬究竟有多大,進一步發展數感。 2. 評價任務: 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通過“數一數,認一認”的活動,認識較大的計數單位“十萬”。(指向目標1) 活動一: 1.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都學會了什么? 2.先獨立數,然后再小組交流。十個一萬是( ) 任務2:通過在計數器上撥數、數數的過程,認識“萬位”與“十萬位”的位置關系,理解十萬與計數單位“十萬”意義上的區別,體會位值概念。(指向目標2) 獨立完成以上活動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撥的,怎樣數的? 任務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體會一力和十萬究竟有多大(指向目標3) 你可以描述一下十萬有多大嗎? 請你說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會用到“萬”和“十萬”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十個一萬是( ),在數數時,我們要記得:滿十進一。 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1-2單元名稱:《認識更大的數》 第2課時名稱:《認識更大的數》1.課時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認識比十萬更大的數,進一步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大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計數器認識比十萬更大的計數單位及其數位,知道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體會十進位值制計數法。 3.完善對整數數位順序表的認識,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理解各數位上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了解個級數(萬以內的數)、萬級數、億級數具有同構的特征,培養歸納、慨括能力。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結合生活中的情境,說一說生活中的大數。(指向目標1) 1.請讀一讀以上大數。 2.請你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大數? 任務2:結合計數器認識比十萬更大的計數單位及其數位,知道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指向目標2) 請獨立用計數器,十萬十萬地數,數到一百萬,并發現:10個十萬是( ) 借助計數器獨立完成以上內容; 小組交流,并明確知道:10個一百萬是( );10個一千萬是( )。 任務3:完善對整數數位順序表的認識,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理解各數位上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指向目標3) 獨立完成:從右向左讀幾遍數位順序表,并獨立思考有什么發現? 組內交流,并得出結論。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10個十萬是( );10個一百萬是( );10個一千萬是( )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1-3單元名稱:《認識更大的數》 第3課時名稱:《人口普查》1.課時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地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數的良好習慣。 2.經歷自主探索大數的讀、寫方法的過程,提升歸納與概括的思維能力。 3.密切大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地讀、寫大數。 (指向目標1和3) 自主學習,嘗試讀數; 小組交流分享后全班分享。 自主學習,嘗試寫數; 2、小組交流分享后全班分享 任務2:經歷自主探索大數的讀、寫方法的過程,提升歸納與概括的思維能力。(指向目標2) 小組討論交流,總結歸納出讀數和寫數的方法 讀數時,可以從低位起分出( )位一級,從高位開始一級一級地往下讀; 寫數時,要從( )位起分出數級,一級一級地寫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讀數時,可以從低位起分出( )位一級,從( )位開始一級一級地往下讀; 寫數時,要從( )位起分出數級,一級一級地寫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1-4單元名稱:《認識更大的數》 第4課時名稱:《國土面積》1.課時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多位數比較大小的過程,感受方沄的多樣化,能正確地比較大小,培養遷移、類比的推理能力,進一步感受位值思想。 2.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整萬,整億的數,感受大數改寫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3.在比較與改寫的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大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同時培養仔細看數,讀數、寫數的良好習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多位數比較大小的過程,感受方沄的多樣化,能正確地比較大小。(指向目標1和2) 請回憶萬以內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嘗試獨立完成以上三個數的比較。 全班交流。 請回憶萬以內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嘗試獨立完成以上三個數的比較。 全班交流。明確方法:位數不同時,位數( )的數比較大; 位數相同時,從( )位開始比較。 任務2: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整萬,整億的數,感受大數改寫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在比較與改寫的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大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指向目標2、3) 獨立完成后,小組討論交流你的想法。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數的比較:位數不同時,位數( )的數比較大; 位數相同時,從( )位開始比較。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1-5單元名稱:《認識更大的數》 第5課時名稱:《近似數》1.課時目標: 1.結合實例,了解近似數的意義,感受近似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2.借助數線,較直觀地感知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的道理,知道近似數的書寫格式。 3.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過程,會用四舍五人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發展學生的數感。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結合實例,了解近似數的意義,感受近似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指向目標1) 獨自默讀以上文字,并思考能不能把以上數據進行分類 全班討論交流,明確可以分為兩類( )和精確數。 請你說一說生活中遇到的近似數和精確數。 任務2:借助數線,較直觀地感知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的道理,知道近似數的書寫格式。(指向目標2和3) 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的實際面積是18000 平方米,但報道中稱“近2萬平方米”,這里的“2萬”是如何得到的 。 討論交流,并得出結論:“≈”是約等號,讀作( )。 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取近似值時,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最( )位上的數是小于5還是等于或大于5。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取近似值時,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最( )位上的數是小于( )還是等于或大于( )。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1-6單元名稱:《認識更大的數》 第6課時名稱:《從結繩計數說起》1.課時目標: 1.通過閱讀,了解計數方法的演變過程,進一步體會其中所包含的位值思想。 2.通過觀察與交流活動。進一步認識自然數,了解自然數的特征。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通過閱讀,了解計數方法的演變過程,進一步體會其中所包含的位值思想。(指向目標2) 獨自閱讀,并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全班交流討論。 1.獨自閱讀,并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討論。知道:我們現在使用的從0到9的10 個數字,可以表示任意一個數,這種 數字稱為印度-阿拉伯數字。表 示 物 體 個 數 的 0,1,2,3,4,5,6,7,8,9,10, 11,12,…都是( )。一個物體也沒有,用( )表示。( )也是自然數。 任務2:通過觀察與交流活動。進一步認識自然數,了解自然數的特征。(指向目標2) 關于自然數,你知道哪些?和同伴說一說。 得出結論:自然數的計數方法是( )計數法,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 )。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自然數的計數方法是( )計數法,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 )。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線與角小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分課時學歷案2-1單元名稱:《線與角》 第1課時名稱:《線的認識》1.課時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會用字母表示線沒、射線和直線,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發展抽象能力。 2.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發展空間觀念。 3.在從實物原型抽象出“線”的活動中,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結合生活實例,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會用字母表示線沒、射線和直線。(指向目標1和3) 認真觀察以上圖片,并思考:你都看到了什么?三幅圖中的“線”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班內交流 獨立嘗試:自己試著把這三幅圖中的“線”畫在紙上 完成以下內容填空 任務2: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指向目標2和3) 獨立猜測小貓可能怎么走,并描一描不同的線路。 組內交流討論,得出結論:兩點之間( )最短。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線段有( )端點,射線有( )端點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2-2單元名稱:《線與角》 第2課時名稱:《相交與垂直》1.課時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平面上兩條直線相交的位置關系,知道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是相交的特例,認識垂線,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獲得垂線的探索過程,能借助三角尺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積累操作的活動經驗,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平面上兩條直線相交的位置關系,知道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是相交的特例,認識垂線。(指向目標1) 看一看,說一說。 獨立觀察,說一說是否從每一個圖中看到了兩條直線,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 畫出每個圖中兩條直線相交的圖形。 下面這兩條直線相交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組討論交流后匯報。 獨立做一做,邊旋轉邊觀察兩張紙條的位置關系,說一說你的發現。 任務2:經歷獲得垂線的探索過程,能借助三角尺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指向目標2) 獨立探索 組內交流討論 分享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2-3單元名稱:《線與角》 第3課時名稱:《平移與平行》1.課時目標: 1.結合生活中的平移現象與線段在方格紙上的平移運動,認識兩條互相平行的直線。 2.通過在具體情境中找平行的線段。想辦法得到一組平行線的活動,進一步直觀認識平行線的持征,發展空間觀念。 3.能借助方格紙或三角尺平移畫平行線。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結合生活中的平移現象與線段在方格紙上的平移運動,認識兩條互相平行的直線。(指向目標1) 說一說生活中的平移現象,用鉛筆在方格紙上移一移,畫一畫。 獨立用鉛筆代替國旗或窗戶的另一邊,在方格紙上模擬平移的過程后,組內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得出結論:兩條直線如果不相交,就( ),所以平行線永不( ) 任務2:通過在具體情境中找平行的線段。想辦法得到一組平行線的活動,進一步直觀認識平行線的持征,發展空間觀念。(指向目標2) 獨立完成后,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任務3:能借助方格紙或三角尺平移畫平行線。(指向目標3) 獨立完成后,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學習用三角尺畫垂線的方法。 檢測與練習: 1.【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什么疑問?( )。分課時學歷案2-4單元名稱:《線與角》 第4課時名稱:《旋轉與角》1.課時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角”的過程,從旋轉的角度進一步認識角,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旋轉“活動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和周角。了解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大小關系,提升分析與推理能力。 3.感受角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結合操作“活動角”的過程,從旋轉的角度進一步認識角,發展空間觀念。(指向目標1) 獨立操作:一條邊不動,旋轉另一條邊,注意只在180°內進行操作 下小組討論,并得出結論:開口越大,角( ) 任務2:結合旋轉“活動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和周角。了解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大小關系(指向目標2) 1.獨立操作:從很小的角開始,旋轉角的一條邊(不超過180°),邊旋轉邊說出角的名稱。 思考:如果繼續旋轉下去,還是不是角?叫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3.班內交流匯報,并得出結論:1個周角=( )平角=( )直角。 任務3:感受角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指向目標3) 檢測與練習: 1.【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什么疑問?( )分課時學歷案2-5單元名稱:《線與角》 第5課時名稱:《角的度量》1.課時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經歷角的度量過程,體會角的度量的本質,了解1°角實際有多大。 2.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數及其大小關系,并會估測生活中角的大小。 3.體會角的大小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3)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1、2)任務1:結合生活實例,經歷角的度量過程,體會角的度量的本質,了解1°角實際有多大(指向目標3) 說說你喜歡玩哪個滑梯,為什么 思考:如何描述三個滑梯的角度有多大呢? 小組討論,并派代表匯報。 組內進行一邊操作一邊討論交流以下幾個問題: 用情境中最小的角去度量較大的角,結果怎樣;(2)把小角對折后再去度量,結果怎樣; (3)如果再對折呢。 任務2:1.結合生活實例,經歷角的度量過程,體會角的度量的本質,了解1°角實際有多大。2.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數及其大小關系,并會估測生活中角的大小。(指向目標1、2) 獨立思考,聯系生活說說1°角的大小 組內討論交流,推算出:周角、平角和直角的度數。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周角( )°,平角( )°,直角( )°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2-6單元名稱:《線與角》 第6課時名稱:《角的度量(二)》1.課時目標: 1.認識量角器,能在量角器上找到相應度數的角,進一步認識角的度量單位,加深對角的意義的理解。 2.在獨立探索和與同仁交流的活動中,理解和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畫角的方法,能正確地量角和畫角,體會度量的本質,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在畫角和量角的過程中,培養認真操作的良好學習習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3)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2、3)任務1:認識量角器,能在量角器上找到相應度數的角,進一步認識角的度量單位(指向目標1) 先獨立觀察,再小組交流,再分享匯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任務2:.在獨立探索和與同仁交流的活動中,理解和掌握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能正確地畫角(指向目標2、3) 獨立完成 小組討論交流 分小組進行匯報 任務3:在獨立探索和與同仁交流的活動中,理解和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畫角的方法,能正確地量角和畫角(指向目標2、3) 獨立完成 小組討論交流 分小組進行匯報,并得出量角的方法。 獨立完成 小組討論交流 分小組進行匯報,并得出畫角的方法。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3-1單元名稱:《乘法》 第1課時名稱:《衛星運行時間(一)》1.課時目標: 1.結合現實問題,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理解豎式計算的道理,能用豎式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3.在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養成善于傾聽、敢于質疑的好習慣。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2)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1、3)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指向目標2) 活動一:結合“衛星運行”的具體情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自行讀題,結合給出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根據問題,獨立列出算式,并交流列式的理由; 獨立解決; 組內交流討論,分小組匯報 任務2:(指向目標1、3) 活動二:結合衛星運行問題,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理解豎式計算的道理,能用豎式正確地進行計算。 1.獨立計算,自主探索答案; 2.小組交流全班討論。 任務3:(指向目標3) 活動三:在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養成善于傾聽、敢于質疑的好習慣。 和同學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檢測與練習: 1.【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3-2單元名稱:《乘法》 第2課時名稱:《衛星運行時間(二)》1.課時目標: 1.結合現實問題,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理解豎式計算的道理,能用豎式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養成善于傾聽、敢于質疑的好習慣。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1、2)任務1:(指向目標2) 活動一:.結合現實問題,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理解豎式計算的道理,能用豎式正確地進行計算。 獨立用豎式進行計算; 組內交流,分小組匯報; 更正。 任務2:(指向目標1、2) 活動二:結合現實問題,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理解豎式計算的道理,能用豎式正確地進行計算,在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養成善于傾聽、敢于質疑的好習慣。 1.獨立計算,自主探索答案; 2.小組交流全班討論。 檢測與練習: 1.【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3-3單元名稱:《乘法》 第3課時名稱:《有多少名觀眾》1.課時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估計大數的策略與方法,能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對生活中的較大的數量進行估計,發展數感。 2.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估算思路與具體方法,培養思維的條理性。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感受乘法的應用價值。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3)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估計大數的策略與方法,能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對生活中的較大的數量進行估計,發展數感。 結合圖片,獨立嘗試估算; 小組討論交流。 任務2:(指向目標2、3) 活動二: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估算思路與具體方法,培養思維的條理性;并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感受乘法的應用價值。 結合圖,獨立想一想:怎樣估出一個看臺大約有多少名觀眾?可以分一分、畫一畫或數一數; 和同學進行交流分享。 任務3:(指向目標2、3) 活動三: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估算思路與具體方法,培養思維的條理性;并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感受乘法的應用價值。 獨立列出算式; 分享你的估算方法; 討論與質疑:哪種方法更合理?更簡便? 檢測與練習: 1.【學后反思】 1估計大數時: 可以把大數分成若干個大致相等的幾份,每份數乘( ),就能估算出整體的數量。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3-4單元名稱:《乘法》 第4課時名稱:《神奇的計算工具》1.課時目標: 1.了解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體會數學的文化價值。 2.初步認識計算器,能使用計算器正確地進行較大數目的四則混合運算。 3.積極參加數學活動,激發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通過閱讀以下資料,了解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體會數學的文化價值。 獨立進行閱讀,了解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 分享你的感受。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對子間互相出題,初步認識計算器,能使用計算器正確地進行較大數目的四則混合運算。 對子間互相說你對計算器的了解; 小組派代表分享交流; 對子間互相出題,考對方; 全班交流:在使用計算器計算時有什么感受?或者遇到了什么問題。 任務3:(指向目標3) 活動三:通過有趣的數學活動,積極參加數學活動,激發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組員內流選定一個數,按照以上計算規則進行計算 通過六次計算,找出神奇之處。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3-5單元名稱:《乘法》 第5課時名稱:《有趣的算式》1.課時目標: 1.通過有趣的探索活動,體會計算器不僅是計算工具,而且也是探索數學、學習數學的工具。 2.能發現有趣的乘法算式中蘊含的規律,并有條理地進行歸納概括,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有趣和神奇,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3)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通過有趣的探索活動,體會計算器不僅是計算工具,而且也是探索數學、學習數學的工具。 獨立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發現規律; 組內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 任務2:(指向目標2、3) 活動二:通過神奇的算式,能發現有趣的乘法算式中蘊含的規律,并有條理地進行歸納概括,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并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有趣和神奇,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自主探索,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組內進行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分享交流。 先觀察等式左邊有什么規律; 完成填空,并在組內分享你發現的規律; 用計算器驗證自己的發現和結果是否正確 任務3:(指向目標3) 活動三: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有趣和神奇,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將你的學習感受寫下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內分享交流。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運算律小學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學歷案分課時學歷案4-1單元名稱:《運算律》 第1課時名稱:《買文具(一)》1.課時目標: 1.結合“買文具”問題解決的過程,體會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三步)順序的合理性,掌握運算順序(包括帶有中,小括號的),能正確汁算。 2.在計算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認真看題,耐心細致計算的良好習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買文具”問題解決的過程,體會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三步)順序的合理性,掌握運算順序(包括帶有中,小括號的),能正確汁算。 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確定解決的問題:買3個計算器和1支鋼筆要多少元?獨立列出算式,先列出分布算式; 根據分布算式,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交流列式的想法。 獨立計算,要求在算式下面畫橫線表示運算順序。 組內討論交流: 兩種計算方法的計算過程有哪些相同與不相同的地方?哪種方法簡便?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交流。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在計算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認真看題,耐心細致計算的良好習慣。 獨立完成后,組內交流。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4-2單元名稱:《運算律》 第2課時名稱:《買文具(二)》1.課時目標: 1.結合“買文具”問題解決的過程,體會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三步)順序的合理性,掌握運算順序(包括帶有中,小括號的),能正確汁算。 2.在計算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認真看題,耐心細致計算的良好習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任務1:(指向目標1、2) 活動一:通過讓算式成立,體會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三步)順序的合理性,掌握運算順序(包括帶有中,小括號的),能正確汁算。 試著添上括號,使結果等于1; 在組內說一說你的思考過程; 根據分布算式,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你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交流。 得出結論: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只有加、減運算或者只有乘、除運算時,一般按___________依次進行計算;既有加、減運算,又有乘、除運算,先算乘、除再算加、減;如果有括號,要先__________里面的,再算__________。 獨立完成后,組內交流。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4-3單元名稱:《運算律》 第3課時名稱:《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1.課時目標: 1.經歷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通過列舉生活實例解釋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過程,認識運算律豐富的現實背景,了解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用途,發展應用意識。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2) 活動一:經歷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并通過列舉生活實例解釋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過程,認識運算律豐富的現實背景,了解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用途,發展應用意識。 先觀察每組中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思考:為什么可以把兩個算式用=號連接起來? 獨立仿寫算式; 在組內說一說你的思考過程,分享你的發現;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 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交流。 獨立完成;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思考兩個運算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交流討論,匯報。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通過解釋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過程,認識運算律豐富的現實背景,了解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用途,發展應用意識。 獨立思考;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我們學習了加法交換律:____________和乘法交換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4-4單元名稱:《運算律》 第4課時名稱:《加法結合律》1.課時目標: 1.經歷加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能夠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運算,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數感。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2) 活動一:經歷加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先觀察每組中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思考:為什么可以把兩個算式用=號連接起來? 獨立仿寫算式; 在組內說一說你的思考過程,分享你的發現;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 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交流。 獨立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思考兩個運算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交流討論,匯報。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能夠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運算,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數感。 獨立思考,進行簡便計算;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我們學習了加法結合律:_____________。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4-5單元名稱:《運算律》 第5課時名稱:《乘法結合律》1.課時目標: 1.經歷乘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宇母表云乘法結合律,進一步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能夠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運算,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數感。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2) 活動一:經歷乘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宇母表云乘法結合律,進一步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先觀察每組中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思考:為什么可以把兩個算式用=號連接起來? 獨立仿寫算式; 在組內說一說你的思考過程,分享你的發現;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 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交流。 獨立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交流討論,匯報。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能夠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運算,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數感。 獨立思考,進行簡便計算;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我們學習了乘法結合律:_____________。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4-6單元名稱:《運算律》 第6課時名稱:《乘法分配律(一)》1.課時目標: 學習目標 1.經歷乘法分配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進一步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合情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 2.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運算,體會計算力法的多咩化,發展數感。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2) 活動一:通過“貼瓷磚”的具體情境,經歷乘法分配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進一步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合情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 先觀察情境圖,說說你都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獨立列式,并計算; 在組內說一說你的思考過程,分享你的發現;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 獨立思考; 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交流。 獨立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交流討論,匯報。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運算,體會計算力法的多咩化,發展數感。 獨立思考,并在點子圖上進行圈一圈、畫一畫;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我們學習了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4-7單元名稱:《運算律》 第7課時名稱:《乘法分配律(二)》1.課時目標: 學習目標 1.經歷乘法分配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進一步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合情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 2.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運算,體會計算力法的多樣化,發展數感。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2) 活動一:經歷乘法分配律的探索過程,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進一步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合情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 先觀察算式的特點,思考能不能運用乘法分配率進行計算; 獨立計算; 在組內說一說你的計算過程;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運算,體會計算力法的多樣化,發展數感。 先觀察算式的特點,思考能不能運用乘法分配率進行計算; 獨立計算; 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交流。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方向與位置小學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分課時學歷案5-1單元名稱:《方向與位置》 第1課時名稱:《去圖書館》1.課時目標: 1.能根據路線圖描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具體路線,體會方向與距離對確定路線的重要作用。 2.在描述簡單的路線圖的探索與應用中,體會方向與位置知識的價值。 3.積累活動經驗,激發數學興趣,體會應用價值,發展空間觀念。 2. 評價任務: 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通過說一說,體會方向與距離對確定路線的重要作用。(指向目標1) 活動一: 1.觀察以上情境圖,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笑笑從家去圖書館一共有( )條路線可以選擇,要走的路線由( )段路組成。 3.笑笑從家去圖書館,怎樣說清楚她要走的路線? 任務2:通過“畫一畫,說一說”的活動,進一步體會方向與距離對確定路線的重要作用,并體會方向與位置知識的價值。(指向目標1、2) 活動二:畫一畫,說一說 1.畫一畫,(在方框里畫一條笑笑從家去圖書館的簡易路線圖) (1)可以用 來代替地點 (2)先獨立完成以活動,再小組交流討論 (3)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4)集體更正 2.寫一寫(獨立完成) 從笑笑家出發,向_ 走 米到 ,然后向 走 米到____,再向 。 任務3:根據路線圖,通過說一說笑笑從圖書館回家怎么走的活動,體會應用價值,發展空間觀念。(指向目標3) 活動三:根據笑笑從家去圖書館的路線圖,描述返程路線。 1.思考往返路線的相同與不同。 2.對子互相描述返程路線,集體評價。 3.驗證猜想。 檢測與練習: 2.按要求畫一畫 拓展與實踐: 1.觀看我國北斗衛星系統介紹視頻,了解我國的先進技術。 2. 實踐活動(課后完成)。描述從自己到學校的往返路線,畫一畫,說一說 描述從家到學校的路線: 描述從學校到家的路線: 【學后反思】 1.要說清楚路線,需要說清楚( )、( )和( )。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5-2單元名稱:《方向與位置》 第2課時名稱:《確定位置(一)》1.課時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理解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必要性,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經歷數對的抽象過程,探索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體會數對與方格紙上的點的對應關系,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發展空間觀念與推理能力。 3.在數對的探索與應用中,體會知識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指向目標1、2) 活動一:結合現實情境,理解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必要性,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經歷數對的抽象過程,探索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體會數對與方格紙上的點的對應關系,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發展空間觀念與推理能力。。 請認真觀察以上情境圖,說一說淘氣和笑笑分別坐在哪個位置? 組內進行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獨立思考:左右兩張座位圖的主要區別; 根據右邊的座位圖說一說淘氣和笑笑的位置; 思考:為什么對于這張座位圖,淘氣和笑笑的位置都只有一種說法。 獨立思考,并寫出答案( ); 組內討論交流; 3.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經歷數對的抽象過程,探索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體會數對與方格紙上的點的對應關系,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發展空間觀念與推理能力。 獨立思考; 組內討論交流; 思考:對于數對(4,3)和(1,4)中相同的數字4,所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任務3:(指向目標3) 活動三:在數對的探索與應用中,體會知識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 獨立完成后,對子交流; 匯報分享。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5-3單元名稱:《方向與位置》 第3課時名稱:《確定位置(二)》1.課時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理解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必要性,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經歷數對的抽象過程,探索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體會數對與方格紙上的點的對應關系,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發展空間觀念與推理能力。 3.通過探索棋子移動的變化規律,進一步體會數對的意義。 4.在數對的探索與應用中,體會知識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3、4)任務1:(指向目標1、2) 活動一:結合現實情境,理解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必要性,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經歷數對的抽象過程,探索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體會數對與方格紙上的點的對應關系,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發展空間觀念與推理能力。。 對子間互相說說棋子移動的路線; 獨立思考,用數對的形式寫下棋子的位置。 任務2:(指向目標3、4) 活動二:通過探索棋子移動的變化規律,進一步體會數對的意義;在數對的探索與應用中,體會知識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 獨立思考; 對子進行交流; 分享匯報,得出結論。 如果數對中的第一個數字相同,那么這些數對所對應的點都在方格紙的同一( )上;如果數對中的第二個數字相同,那么這些數對所對應的點都在方格紙的同一( )上。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除法小學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分課時學歷案6-1單元名稱:《除法》 第1課時名稱:《買文具(一)》1.課時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口算,并在交流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探索除數是兩位數(整十數)除法的計算過程,發現并歸納判斷商是幾位數的方法,理解計算的道理,能正確地計算。 3.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認真傾聽、清楚表達的良好習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實際情境,理解和掌握堅十、整百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口算,并在交流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并獨立列式解決問題; 小組討論并交流; 班級匯報分享。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探索除數是兩位數(整十數)除法的計算過程,發現并歸納判斷商是幾位數的方法,理解計算的道理,能正確地計算;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認真傾聽、清楚表達的良好習慣。 獨立寫出豎式計算的過程; 小組交流,然后全班匯報。 先估一估商可能是幾; 獨立探索豎式的寫法; 小組交流(重點交流:商是幾位數,怎樣想的,寫在什么位置?)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6-2單元名稱:《除法》 第2課時名稱:《買文具(二)》1.課時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口算,并在交流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探索除數是兩位數(整十數)除法的計算過程,發現并歸納判斷商是幾位數的方法,理解計算的道理,能正確地計算。 3.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認真傾聽、清楚表達的良好習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實際情境,理解和掌握堅十、整百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口算,并在交流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獨立口算出得數; 小組討論并交流; 班級匯報分享。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探索除數是兩位數(整十數)除法的計算過程,發現并歸納判斷商是幾位數的方法,理解計算的道理,能正確地計算;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認真傾聽、清楚表達的良好習慣。 先估一估商是幾; 小組交流:估一估的方法; 小組交流:商是幾位數; 獨立完成豎式計算; 小組交流,然后全班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6-3單元名稱:《除法》 第3課時名稱:《參觀花圃(一)》1.課時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并在計算過程中逐步養成了細認真的良好習慣。 2.經歷用乘法估商的過程,歸納概括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除法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同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并在計算過程中逐步養成了細認真的良好習慣。 先讀懂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獨立思考:平均每個小花壇有多少盆牡丹花?列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并討論:商是幾位數 估一估商是幾? 獨立探索豎式計算; 班內分享交流。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經歷用乘法估商的過程,歸納概括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除法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同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交流:如何判斷出商是一位數? 估一估商是幾; 獨立探索豎式計算; 班內分享交流。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6-4單元名稱:《除法》 第4課時名稱:《參觀花圃(二)》1.課時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并在計算過程中逐步養成了細認真的良好習慣。 2.經歷用乘法估商的過程,歸納概括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除法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同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并在計算過程中逐步養成了細認真的良好習慣。 思考并交流:商是一位數? 估一估商是幾,并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的; 獨立探索豎式計算; 班內分享交流。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經歷用乘法估商的過程,歸納概括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除法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同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交流: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如何確定試商? 班內分享交流; 總結出試商的方法: 第一,要確定商是幾位數,先看被除數的( );第二,用( )法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用( )算乘法試商。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6-5單元名稱:《除法》 第5課時名稱:《秋游(一)》1.課時目標: 1..結合“秋游”中的現實問題,經歷探索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調商過程,掌握調商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2.通過有條理地交流調商的過程,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數感。 3.在筆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學習精神,以及耐心細致計算的良好習慣。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3)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3) 活動一:結合“秋游”中的現實問題,經歷探索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調商過程,掌握調商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在筆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學習精神,以及耐心細致計算的良好習慣。 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 小組交流,討論:估計以下,商大約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計的? 獨立嘗試豎式計算并思考:(1)用豎式怎樣計算?如何試商;(2)做完之后想想,你認為哪一步很關鍵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小組交流討論; 分享匯報。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通過有條理地交流調商的過程,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數感。 獨立列式,并嘗試用豎式進行計算; 小組交流,討論(重點交流試商的過程); 分享匯報。 小組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匯報。 檢測與練習: 1.【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6-6單元名稱:《除法》 第6課時名稱:《秋游(二)》1.課時目標: 1..經歷探索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調商過程,掌握調商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2.通過有條理地交流調商的過程,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數感。 3.在筆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學習精神,以及耐心細致計算的良好習慣。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3)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經歷探索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調商過程,掌握調商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在筆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學習精神,以及耐心細致計算的良好習慣。 獨立思考:(1)想一想,商是幾位數?(2)每一步分別是怎樣試商的?需要調整嗎?怎樣調整的? 組內交流豎式的計算過程; 分享:關于這道題的感受和發現。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通過有條理地交流調商的過程,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數感。 先獨立思考,回顧自己試商的過程; 小組交流,討論 分享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如果除數用“五入”辦法取整,除數就會變( ),商就有可能會( );如果除數用“四舍”辦法取整,除數就會變( ),商就有可能會( )。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6-7單元名稱:《除法》 第7課時名稱:《商不變的規律》1.課時目標: 1.經歷探索與發現商不變規律的過程,理解商不變的規律,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的問題,能運用商不變的規律,尋找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感受算法的多樣化,體會規律的價值,提高運算能力。 3.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逐步培養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的良好學習慣。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1、3)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2)任務1:通過觀察兩組算式,探索發現商不變的規律。(指向目標1、2) 活動一: 1.探索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的情況 出示課本 77頁的情景圖,提出核心問題:你發現了什么數學規律 想一想:除法算式中的什么變了 什么沒變 說一說:每一組的除法算式都是怎樣變化的 試一試: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獨立驗證猜想。 (3)個人展示匯報:重點圍繞:被除數和除數要同時乘10,商不變:被除數和除數要同時乘100,商不變。 (4)小結:如果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相同的數,商不發生變化。 2.探索被除數和除數同時縮小的情況 出示課本 77 頁的情景圖,提出核心問題:你發現了什么數學規律 想一想:除法算式中的什么變了 什么沒變 (可與1.探索過程相同) 任務2::小組思考討論商不變的規律。(指向目標1、3) 活動二:小組思考討論 (1)出示教材第 77 頁的推導 要求:小組選擇其中一組推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思路。 (2)小組思考討論 同一組等式之間有什么關系 是怎樣的變化規律 變化后什么改變了 什么沒有變 任務3:利用商不變規律,選擇合理簡捷運算。(指向目標2) 出示課本第 77頁“你能解釋豎式計算350÷50的理由嗎”(對子交流)小結:如果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被除數和除數同時( )或( )相同的數( )除外,商( )。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6-8單元名稱:《除法》 第8課時名稱:《路程、時間與速度(一)》1.課時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認識路程、時間與速度以及總價、數量與單價等常見的量,理解速度和單價的意義。 2.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掌握速度=路程÷時間、單價=總價÷數量兩個常見的數量關系式,了解其余四個數量關系式,并能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模型思想,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具體的問題,認識路程、時間與速度,理解速度和單價的意義。 獨立思考:松鼠和猴子比、猴子和小兔比,誰更快? 分享交流。 任務2:(指向目標2、3) 活動二: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掌握速度=路程÷時間數量關系式,了解其余兩個個數量關系式,并能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模型思想,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獨立思考后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思考并討論:如果沒有直接給出速度,可以怎樣求? 讀一讀,并說一說每條信息的意義; 小組討論:結合經驗描述一下每個速度有多快。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我知道:速度=( )÷( )。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6-9單元名稱:《除法》 第9課時名稱:《路程、時間與速度(二)》1.課時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認識路程、時間與速度以及總價、數量與單價等常見的量,理解速度和單價的意義。 2.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掌握速度=路程÷時間、單價=總價÷數量兩個常見的數量關系式,了解其余四個數量關系式,并能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模型思想,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1.結合具體的問題,認識路程、時間與速度以及總價、數量與單價等常見的量,理解速度和單價的意義。 自己默讀并想明白每條信息的意思; 思考:為什么這樣列算式? 用文字把關系式補充完整; 分享交流。 任務2:(指向目標2、3) 活動二: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掌握單價=總價÷數量兩個常見的數量關系式,了解其余兩個數量關系式,并能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模型思想,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獨立思考后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思考并討論:如果沒有直接給出數量,可以怎樣求?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我知道:單價=( )÷( )。 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生活中的負數小學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分課時學歷案7-1單元名稱:《生活中的負數》 第1課時名稱:《溫度》1.課時目標: 1.結合溫度的實例,探索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體驗用帶符號(“+”或“-”)的數表示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必要性,理解用這樣的數表示溫度的實際意義。 2.通過在溫度計上標記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活動,體會零上溫度、零攝氏度、零下溫度在溫度計上的位置與順序關系,會正確讀出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 3.會用帶“一”的數表示零下溫度,并能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大小。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溫度的實例,探索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體驗用帶符號(“+”或“-”)的數表示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必要性,理解用這樣的數表示溫度的實際意義。 讀一讀上圖給出的數學信息,獨立探索; 組內討論并交流; 在班級進行分享匯報。 明確:我們一般用( )表示零上5℃,用( )表示零下2℃。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通過在溫度計上標記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活動,體會零上溫度、零攝氏度、零下溫度在溫度計上的位置與順序關系,會正確讀出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 觀察溫度計,并說說你的發現; 獨立思考并標出5個城市的溫度。 組內討論交流,匯報(你是怎樣標注的?你發現了什么?)。 任務3:(指向目標3) 活動三:會用帶“一”的數表示零下溫度,并能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大小。 1.請你說一說以上分別是哪個城市的溫度; 2獨立思考,并完成填空; 2.組內討論交流,匯報(哪個溫度最低?)。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分課時學歷案7-2單元名稱:《生活中的負數》 第2課時名稱:《正負數》1.課時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體會正、負數的意義。 2.結合情境,了解整數包括正整數、0和負整數,知道0既不是王數也不是負數,認識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3.通過列舉生活中運用正、負數的例于,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三。(檢測目標3)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體會正、負數的意義。 交流每個情境中信息的具體意義; 組內討論:每個數前面“+”和“-”表示的意義;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結合情境,了解整數包括正整數、0和負整數,知道0既不是王數也不是負數,認識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讀一讀以上文字; 請你寫出三個負數( )、( )、( ); 請你寫出三個正數( )、( )、( ); 討論、交流,匯報。 任務3:(指向目標3) 活動三:通過列舉生活中運用正、負數的例子,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 獨立思考; 討論、交流,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我知道了像( )、( )和( )這樣的數是正數;像( )、( )和( )這樣的數是負數;( )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分課時學歷案8-1單元名稱:《可能性》 第1課時名稱:《不確定性》1.課時目標: 1.結合‘擲硬幣”的游戲,通過豐富的生活實例體驗一些事情發生的不確定性,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來描述簡單事件發生的情況,并能夠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擲硬幣”的游戲,通過豐富的生活實例體驗一些事情發生的不確定性,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 對子輪流擲硬幣10次,每次擲之前,都先猜猜哪面朝上,做好記錄; 討論、交流,匯報(有什么感受和發現)。 獨立思考,組內交流; 班級匯報,并思考:你同意哪一種猜測; 請你再舉出一些生活中隨機現象的實例。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來描述簡單事件發生的情況,并能夠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獨立完成以上練習;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我們今天學習了?我還有哪些疑問?分課時學歷案8-2單元名稱:《可能性》 第2課時名稱:《摸球游戲》1.課時目標: 1.結合摸球游戲的各種具體情境、體會有的摸球結果是必然現象,有的摸球結果是隨機現象。 2.通過羅列獎球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感受摸球的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有人有小,能對一些簡單的隨機現象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進行交流。 2.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任務1:(指向目標1) 活動一:結合摸球游戲的各種具體情境、體會有的摸球結果是必然現象,有的摸球結果是隨機現象。 觀察并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討論、交流,匯報; 思考:分別從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個球,可能摸到什么球? 討論、交流,匯報。 任務2:(指向目標2) 活動二:通過羅列獎球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感受摸球的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有人有小,能對一些簡單的隨機現象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進行交流。 小組交流,匯報。 獨立閱讀題目,并完成; 組內交流討論; 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 檢測與練習: 【學后反思】 1.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