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A版(2019)高一數學必修第一冊課時同步學案 5.2.1三角函數的概念(2)【知識梳理】【知識點一】三角函數值的符號如圖所示:正弦:一二象限正;三四象限負;余弦:一四象限正,二三象限負;正切:一三象限正,二四象限負.【知識點二】誘導公式一由三角函數的定義,可以知道: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數的值相等.由此得到一組公式(公式一):作用:利用公式一,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值,轉化為求0到2π(或0°~360°)角的三角函數值.【題型探究】【類型一】三角函數值的符號確定【例1】(1)若sinα·tanα<0,且<0,則角α是(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2)判斷下列各式的符號:①sin105°·cos230°;②cos3·tan.【方法歸納】判斷三角函數值的符號時,準確確定角的終邊所在的位置是前提,準確記憶三角函數值在各象限的符號是關鍵.1若已知角α的終邊所在的象限,可直接利用口訣“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來判斷其三角函數值的符號;2若已知角α為【0,2π內的角,則需先判斷角α的終邊所在的位置,然后再判斷其三角函數值的符號;,3若已知角α為任意角,則可以利用公式一將角α的三角函數轉化為【0,2π內的角的三角函數,判斷其終邊所在的位置,然后再判斷其三角函數值的符號;4若角α的終邊所在的位置不確定,則需要對角α的終邊的位置進行分類討論注意終邊落在坐標軸上的角.【變式訓練1】(1)若cosα<0,則角α是( )A.第二象限角B.第三象限角C.第二或第三象限角D.第二或第三象限角,或終邊在x軸的非正半軸上的角(2)設θ是第三象限角,且滿足=-sin,則角為第_____象限角.【類型二】誘導公式一的應用【例2】計算下列各式的值:(1)sin(-1 395°)cos1 110°+cos(-1 020°)sin750°;(2)sin(-)+costan4π.【方法歸納】利用誘導公式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值的步驟1定形:將已知的任意角寫成2kπ+α的形式,其中α∈【0,2π,k∈Z;2轉化:根據誘導公式,轉化為求角α的某個三角函數值;3求值:若角為特殊角,可直接求出該角的三角函數值.【變式訓練2】求下列各式的值:(1)sin+tan;(2)sin810°+cos360°-tan1 125°.【類型三】三角函數概念的綜合應用【例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是圓x2+y2=1上的四段弧(如圖所示),點P在其中一段上,角α以Ox為始邊,OP為終邊.若tanαA. B.C. D.【方法歸納】解答與三角函數定義相關的綜合問題時要充分理解三角函數的定義,并充分挖掘題目所給條件,將二者有效綜合.結合給出的問題,采用數形結合、分類討論、邏輯推理等思想方法來求解.如本例主要采用了分類討論思想來解題.【變式訓練3】若sin2α>0,且cosα<0,試確定角α的終邊所在的象限.【課堂練習】1.cos450°等于( )A.1 B.C.0 D.2.若tanθ·sin2θ<0,則角θ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D.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解析:因為tanθ·sin2θ<0,所以tanθ<0,于是角θ在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3.若-<α<0,則點Q(cosα,sinα)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sin+cos-tan的值為______.5.判斷下列各式的符號:(1)tan120°·sin269°;(2)cos4·tan.【參考答案】【例1】(1)C (2)見解析【解析】(1)由sinαtanα<0可知sinα,tanα異號,從而α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由<0可知cosα,tanα異號,從而α為第三或第四象限角.綜上可知,α為第三象限角,故選C.(2)解:①∵105°,230°分別為第二,第三象限角,∴sin105°>0,cos230°<0.∴sin105°·cos230°<0.②∵<3<π,∴3是第二象限角,∴cos3<0.又-是第三象限角,∴tan>0.∴cos3·tan<0.【變式訓練1】(1)D解析:∵cosα<0 x<0,∴α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或終邊在x軸的非正半軸上的角.(2)四.解析:因為θ是第三象限角,所以π+2kπ<θ<π+2kπ,k∈Z,所以+kπ<<π+kπ,k∈Z,所以角為第二或第四象限角,又因為=-sin,所以sin<0,所以為第四象限角.【例2】【解】(1)原式=sin(-4×360°+45°)cos(3×360°+30°)+cos(-3×360°+60°)sin(2×360°+30°)=sin45°cos30°+cos60°sin30°=×+×=+=.(2)原式=sin(-2π+)+cos(2π+)·tan(4π+0)=sin+cos×0=.【變式訓練2】解:(1)sin+tan=sin+tan=sin+tan=+1.(2)sin810°+cos360°-tan1 125°=sin(2×360°+90°)+cos(360°+0°)-tan(3×360°+45°)=sin90°+cos0°-tan45°=1+1-1=1.【例3】C【解析】設點P的坐標為(x,y),已知tanα1,則x|x|,則<-1,所以0,則x【變式訓練3】解:∵sin2α>0,∴2kπ<2α<2kπ+π(k∈Z),∴kπ<α當k為偶數時,設k=2m(m∈Z),有2mπ<α<2mπ+(m∈Z);當k為奇數時,設k=2m+1(m∈Z),有2mπ+π<α<2mπ+(m∈Z).∴角α的終邊可能位于第一或第三象限.又cosα<0,∴角α的終邊可能位于第二或第三象限或x軸的非正半軸上.綜上可知,角α的終邊位于第三象限.【課堂練習】1.C解析:cos450°=cos90°=0.故選C.2.C解析:因為tanθ·sin2θ<0,所以tanθ<0,于是角θ在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3.D解析:因為-<α<0,所以cosα>0,且sinα<0,所以點Q(cosα,sinα)在第四象限,故選D.4.0.解析:原式=sin+cos-tan=sin+cos-tan=+-1=0.5.解:(1)∵120°是第二象限角,∴tan120°<0.∵269°是第三象限角,∴sin269°<0.∴tan120°·sin269°>0.(2)∵π<4<,∴4是第三象限角,∴cos4<0.∵-=-6π-,∴-是第四象限角.∴tan<0.∴cos4·tan>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