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十五講 醇 酚 醛 酮 課件(共67張PPT)-2024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十五講 醇 酚 醛 酮 課件(共67張PPT)-2024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共67張PPT)
第三十五講 醇 酚 醛 酮
學 習 目 標
1.掌握醇、酚、醛、酮的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
2.了解取代、加成、消去等有機反應類型。
3.了解有機物分子中官能團之間的相互影響。
4.了解烴的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ONTENTS
///////
///////
///////
真題驗收 制勝高考
///////
知能訓練 素養(yǎng)落實
///////
考點一 醇
考點二 酚
考點三 醛、酮
1

飽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為____________
1、概念:
羥基與飽和碳原子相連的化合物
CnH2n+1OH
2、分類
3.醇類的物理性質(zhì)
物理性質(zhì) 遞變規(guī)律
密度 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
沸點 直鏈飽和一元醇的沸點隨著分子中碳
原子數(shù)的增加而______
醇分子間存在氫鍵,所以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近的醇
和烷烴相比,醇的沸點______烷烴
水溶性 低級脂肪醇易溶于水,飽和一元醇的溶解度隨著
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而逐漸______
升高
高于
減小
tips: (1)醇比同碳原子烴的沸點高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醇分子間形成氫鍵
(2)甲醇、乙醇、丙醇可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們與水分子間形成氫鍵
4.幾種重要醇的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
物理性質(zhì) 用途
甲醇(木醇) 無色液體,沸點低、易揮發(fā)、易溶于水 化工生產(chǎn)、車用燃料
乙二醇 無色、黏稠液體,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重要化工原料,制造化妝品、發(fā)動機、防凍液等
丙三醇(甘油) 5.從官能團、化學鍵的視角理解醇的化學性質(zhì)
(1)根據(jù)結(jié)構(gòu)預測醇類的化學性質(zhì)
醇的官能團羥基(—OH),決定了醇的主要化學性質(zhì),受羥基的影響,C—H的極性增強,一定條件下也可能斷鍵發(fā)生化學反應。
(2)醇分子的斷鍵部位及反應類型
b.乙二醇在濃H2SO4、加熱條件下生成六元環(huán)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并指明反應類型及斷鍵部位。
(ⅰ)1-丙醇與Na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H2CH2OH+2Na→2CH3CH2CH2ONa+H2↑,
置換反應,①
(ⅱ)乙醇與HBr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醇分子內(nèi)脫水(以2-丙醇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去反應,②⑤
(ⅳ)醇分子間脫水
a.乙醇在濃H2SO4、140 ℃條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代反應,①②
+2H2O,取代反應,①②
(ⅴ)醇的催化氧化
a.1-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的特點
消去反應: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分子中脫去小分子(如H2O、HX等)生成_____
_________的反應。
不飽
和化合物
反應類型 特點
加成反應
“只上不下”, 反應物中一般含碳碳雙鍵、碳碳三鍵、苯環(huán)等
取代反應 ―→ + 。
“有上有下”,反應中一般有副產(chǎn)物生成;鹵代、水解、硝化、酯化均屬于取代反應
消去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下不上”,反應物一
般是醇或鹵代烴
A1—B2
A2—B1
A===B+x-y(小分子)
【判一判】 正誤判斷(正確打“√”,錯誤打“×”)。

×
×


×
1.下列關(guān)于醇的化學性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醇分子中的氫原子均可被金屬鈉取代
B.乙醇在濃硫酸作催化劑時加熱至140 ℃可以制備乙烯
C.所有的醇都可以被氧化為醛或酮
D.交警檢查司機酒后駕車是利用了乙醇能被重鉻酸鉀氧化的性質(zhì)
D
典例·剖析
2.某興趣小組用乙醇和濃硫酸制取乙烯,并驗證乙烯氣體的生成(實驗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裝置A燒瓶中應加入濃硫酸,再沿燒瓶內(nèi)壁緩
慢加入乙醇
B.反應時應迅速升溫到170 ℃,并控制溫度保持
不變
C.為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雜質(zhì),裝置B洗氣瓶中
應裝入酸性KMnO4溶液
D.實驗中有少量副產(chǎn)物乙醚生成,分離乙醇和乙醚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
B
3.結(jié)合下表已知信息,判斷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物質(zhì)及其編號 分子式 沸點/℃ 水溶性
① 甘油 C3H8O3 259
② 1,2-丙二醇 C3H8O2 188 與水以任意比混溶
③ 乙二醇 C2H6O2 197.3
④ 丙烷 C3H8 -42.1 難溶于水
A.①②③屬于飽和一元醇
B.可推測出乙二醇的沸點應低于乙醇的沸點
C.用蒸餾法可將②與③從其混合液中分離出來
D.醇分子之間、醇分子與水分子之間均能形成氫鍵
D
4.分子式為C7H16O的飽和一元醇的同分異構(gòu)體有多種,用下列該醇的同分異構(gòu)體的代號進行填空。
(1)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兩種單烯烴的是      ;
(2)可以發(fā)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____________;
(3)不能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的是      ;
(4)能被催化氧化為酮的有      種。
C
D
B
2
5.請觀察下圖中化合物A~H的轉(zhuǎn)化反應的關(guān)系(圖中副產(chǎn)物均未寫出),并填寫空白:
(1)寫出圖中化合物C、G、H的結(jié)構(gòu)簡式:
C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屬于取代反應的有____________(序號,下同)。
(3)屬于消去反應的是________。
①③⑥⑧
②④⑦
(4)寫出反應⑨的化學方程式并指明其反應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成反應
課堂歸納
1.醇的消去規(guī)律
(1)結(jié)構(gòu)條件 ①醇分子中連有羥基(—OH)的碳原子必須有相鄰的碳原子; ②該相鄰的碳原子上必須連有氫原子。(2)斷鍵方式
2.醇的催化氧化規(guī)律
醇能否發(fā)生催化氧化及氧化產(chǎn)物類型取決于醇分子中是否有α-H及其個數(shù):
2
苯 酚 及 酚 類
最簡單的酚為苯酚( )
1.概念:酚是 直接相連而形成的化合物。
羥基與苯環(huán)
2.苯酚的物理性質(zhì)
下列化合物中,屬于酚類的是______。
A. B . C. D.
BC
溶液又變 。
a.弱酸性:苯酚的電離方程式:
俗稱 ,但酸性很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與N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苯酚的化學性質(zhì)
石炭酸
澄清
變渾濁
(1)羥基中氫原子的反應
b.與活潑金屬反應:
c.與堿反應:
苯酚的渾濁液
加入NaOH溶液
再通入CO2氣體
該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

tips 苯酚有毒,濃溶液對皮膚有強腐蝕性,如皮膚不慎沾上苯酚溶液,應立即用乙醇沖洗,再用水沖洗。
+H+
(2)與溴水的取代反應
苯酚滴入過量濃溴水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為 。
化學方程式:
生成白色沉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r2―→ ↓+3HBr
此反應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和定量測定。
苯酚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顯粉紅色;易被酸性KMnO4 溶液氧化;易燃燒。
(3)氧化反應
(3)顯色反應
(4)加成反應 與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苯酚與FeCl3溶液作用顯紫色,利用這一反應可以檢驗酚類物質(zhì)的存在。
(4)苯酚與甲醛在催化劑作用下,可發(fā)生縮聚反應。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1)H2O
3.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
(1)苯酚與溴的取代反應比苯、甲苯易進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醇、酚、羧酸分子中羥基上氫原子的活潑性比較
名稱 乙醇 苯酚 乙酸
酸性 中性 比碳酸弱 比碳酸強
氫原子活潑性 逐漸增強―→ 羥基對苯環(huán)的影響使苯環(huán)在羥基的鄰、對位上的氫原子變得活潑,易被取代
【判一判】 正誤判斷(正確打“√”,錯誤打“×”)。

×
×

×
1.下列關(guān)于醇與酚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
A.醇和酚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B.醇和酚都能與鈉發(fā)生反應
C.醇、酚的水溶液都能使石蕊試紙變紅
D.醇和酚都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
B
典例·剖析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苯甲醇和苯酚都能與濃溴水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
B.苯甲醇、苯酚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CH2原子團,故兩者互為同系物
C. 、 、 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C
D.乙醇、苯甲醇、苯酚都既能與鈉反應,又能與NaOH反應
3.某化妝品的組成Z具有美白功效,可用如圖反應制備。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以通過紅外光譜來鑒別X和Y
B.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定Z中是否含有Y
C.Y、Z均可與溴水反應,但反應類型不同
D.X可作縮聚反應單體,Y可作加聚反應單體
B
+ ―→
4.苯酚的性質(zhì)實驗如下:
步驟1:常溫下,取1 g苯酚晶體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5 mL蒸餾水,充分振蕩后液體變渾濁,將該液體平均分成三份。
步驟2:向第一份液體中滴加幾滴FeCl3溶液,觀察到溶液顯紫色(查閱資料可知配離子[Fe(C6H5O)6]3-顯紫色)。
步驟3:向第二份液體中滴加少量濃溴水,振蕩,無白色沉淀。
步驟4:向第三份液體中加入5% NaOH溶液并振蕩,得到澄清溶液,再向其中通入少量CO2,溶液又變渾濁,靜置后分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步驟1說明常溫下苯酚的溶解度小于20 g
B.步驟2中紫色的[Fe(C6H5O)6]3-由Fe3+提供空軌道
C.步驟3中生成的2,4,6-三溴苯酚溶解在過量的苯酚中,觀察不到沉淀
D.步驟4中CO2與苯酚鈉反應生成苯酚和Na2CO3
D
3
醛、酮
1.醛、酮的認識
(1)醛、酮的概念
物質(zhì) 概念 表示方法
醛 由______________與 ______相連的化合物
酮 ______與兩個______相連的化合物
烴基或氫原子
醛基
RCHO
羰基
烴基
(2)醛的分類

按_____
脂肪醛
芳香醛
飽和脂肪醛
不飽和脂肪醛
按_________
一元醛(甲醛、乙醛、苯甲醛)
二元醛(乙二醛)
……
烴基
(3)飽和一元醛的通式: ,
飽和一元酮的通式: 。
CnH2nO(n≥1)
CnH2nO(n≥3)
醛基數(shù)目
2.幾種重要的醛、酮
物質(zhì) 主要物理性質(zhì) 用途
甲醛(蟻醛)(HCHO) 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稱________,具有_____、____性能 化工原料,制作生物標本
乙醛(CH3CHO) 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_______,能與_________等互溶 化工原料
苯甲醛( ) 有苦杏仁氣味的無色液體,俗稱苦杏仁油 制造染料、香料及藥物的重要原料
丙酮( ) 無色透明液體,易揮發(fā),能與_________等互溶 有機溶劑和化工原料
福爾馬林
殺菌
防腐
揮發(fā)
水、乙醇
水、乙醇
思考:小分子的醛、酮均易溶于水,原因是 。
由于碳鏈短,羰基氧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
3.醛類的化學性質(zhì)
醛類物質(zhì)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其氧化、還原關(guān)系為
以乙醛為例寫出醛類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氧化反應
①銀鏡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與新制的Cu(OH)2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還原反應(催化加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
丙酮不能被 、 等弱氧化劑氧化,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可與H2發(fā)生 反應,生成2-丙醇。
銀氨溶液
新制的Cu(OH)2
還原(加成)
4.酮類的化學性質(zhì)(以丙酮為例)
【思考】 1 mol HCHO與足量的銀氨溶液反應,最多產(chǎn)生______mol Ag。
4
5.醛基的檢驗
與新制的銀氨溶液反應 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
實驗 操作 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制得銀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將試管放在_____________ 在試管中加入2 mL 10%
___________,加入5滴5%____________,得到新制的Cu(OH)2,振蕩后加入0.5 mL乙醛溶液,_____
實驗 現(xiàn)象 產(chǎn)生____________(1 mol RCHO~2 mol Ag) 產(chǎn)生_____________(1 mol RCHO~1 mol Cu2O)
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氨水,使最初產(chǎn)
生的沉淀溶解
NaOH溶液
CuSO4溶液
熱水浴中溫熱
加熱
光亮的銀鏡
磚紅色沉淀
注意事項 ①試管內(nèi)部必須潔凈; ②銀氨溶液要隨用隨配,不可久置; ③水浴加熱,不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④乙醛用量不宜太多,一般3~5滴 ①配制Cu(OH)2懸濁液時,所用的NaOH溶液必須過量;
②Cu(OH)2懸濁液要隨用隨配,不可久置;
③反應液直接加熱煮沸
1.凡是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都是醛(  )
2.甲醛是常溫下唯一呈氣態(tài)的烴的含氧衍生物(  )
3.丙醛和丙酮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不能用核磁共振氫譜鑒別(  )
4.醛類物質(zhì)發(fā)生銀鏡反應或與新制的Cu(OH)2的反應均需在堿性條件下(  )
5.醛類化合物既能發(fā)生氧化反應又能發(fā)生還原反應(  )
×
×
×


1.下列關(guān)于常見醛和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醛和乙醛都是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
B.丙酮是結(jié)構(gòu)最簡單的酮,也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和加氫還原反應
C.丙酮難溶于水,但丙酮是常用的有機溶劑
D.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難以氧化生成視黃醛,而引起夜盲癥
D
典例·剖析
2.(2022·成都石室中學模擬)貝里斯—希爾曼反應條件溫和,其過程具有原子經(jīng)濟性,示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Ⅰ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B.該反應屬于加成反應
C.Ⅱ能發(fā)生加聚反應,也能使酸性高錳
酸鉀溶液褪色
D.Ⅱ、Ⅲ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A
3.α-鳶尾酮香料的分子結(jié)構(gòu)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C
4.(2023·西安模擬)有機物H(C9H8O4)是潔面化妝品的中間體,以A為原料合成有機物H的路線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名稱為________。
(2)由D生成E所用的試劑和反應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E生成F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F(xiàn)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苯
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
氧化反應
(4)G與新制的Cu(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容易變質(zhì)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Cu(OH)2
+NaOH
+Cu2O↓+3H2O
H為酚類化合物,易被空氣中的氧
氣氧化
(6)參照上述流程,設計以乙醇為原料制備CH3CH==CHCOOH的合成路線(其他無機試劑任選)。
醛基兩大特征反應
課堂點撥
注意 事項 ①試管內(nèi)壁必須潔凈; ②銀氨溶液隨用隨配,不可久置; ③水浴加熱,不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④加熱時不可振蕩或搖動試管,防止生成黑色的銀粉; ⑤乙醛用量不宜太多,一般加3滴; ⑥銀鏡可用稀HNO3浸泡洗滌除去 ①新制Cu(OH)2要隨用隨配,不可久置;
②配制新制Cu(OH)2時,所用NaOH必須過量;
③反應液直接加熱煮沸,才有明顯的磚紅色沉淀;
④加熱沸騰不能太久,否則會有黑色沉淀,這是Cu(OH)2受熱分解生成CuO所致
醛、酮在有機合成中常用到的化學反應
知識拓展
(1)醛、酮與具有極性鍵共價分子的羰基的加成反應
(2)羥醛縮合
4
真題驗收 制勝高考
1.(2022·浙江6月選考,15)染料木黃酮的結(jié)構(gòu)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中存在3種官能團
B.可與HBr反應
C.1 mol該物質(zhì)與足量溴水反應,最多可消耗4 mol Br2
D.1 mol該物質(zhì)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B
2.(2021·河北,12改編)番木鱉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1 mol該物質(zhì)與足量飽和NaHCO3溶液反應,可放出22.4 L
(標準狀況)CO2
B.一定量的該物質(zhì)分別與足量Na、NaOH反應,消耗二者物
質(zhì)的量之比為6∶1
C.1 mol該物質(zhì)最多可與2 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
D.該物質(zhì)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
C
4.(2020·全國卷Ⅲ)金絲桃苷是從中藥材中提取的一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結(jié)構(gòu)式如圖:
下列關(guān)于金絲桃苷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可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B.分子含21個碳原子
C.能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
D.不能與金屬鈉反應
D
5.(2022·湖北卷)蓮藕含多酚類物質(zhì),其典型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該
 類物質(zhì)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不能與溴水反應
B.可用作抗氧化劑
C.有特征紅外吸收峰
D.能與Fe3+發(fā)生顯色反應
A
6.(2021·湖南,4)己二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學家在現(xiàn)有工業(yè)路線基礎上,提出了一條“綠色”合成路線: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苯與溴水混合,充分振蕩后靜置,下層溶液呈橙紅色
B.環(huán)己醇與乙醇互為同系物
C.己二酸與NaHCO3溶液反應有CO2生成
D.環(huán)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
7.(2022·全國甲卷)輔酶Q10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功效,其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下列有關(guān)輔酶Q10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式為C60H90O4
B.分子中含有14個甲基
C.分子中的四個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D.可發(fā)生加成反應,不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B
8.(2022·山東卷)γ-崖柏素具天然活性,有酚的通性,結(jié)構(gòu)如圖。關(guān)于γ-崖柏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可與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
B.可與NaHCO3溶液反應
C.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D.與足量H2加成后,產(chǎn)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B
5
知能訓練 素養(yǎng)落實
1.乙醇、甘油和苯酚所具有的共同點是( )
A.都易溶于水 B.都能與NaOH溶液反應
C.分子結(jié)構(gòu)中都含有羥基 D.都屬于醇類
C
A
3.研究表明,臭氧層的破壞與“氟利昂”的排放密切相關(guān),其化學反應機理如圖[以二氯二氟甲烷(CF2Cl2)為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紫外線使CF2Cl2分解產(chǎn)生的Cl·是臭氧生成氧氣的催化劑
B.ClOOCl(過氧化氯)中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C.CF2Cl2分解為CF2Cl·和Cl·反應中有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D.臭氧層破壞的關(guān)鍵因素是氟利昂和紫外線
C
4.借助下表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實驗室制備乙酸丁酯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
A.用飽和Na2CO3溶液洗滌產(chǎn)物后分液
B.使用濃硫酸作催化劑
C.采用水浴加熱
D.可使用冷凝回流加分水器的方式提高產(chǎn)率
C
物質(zhì)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沸點/℃ 117.9 117.2 126.3
5.有機物丙烯醛(結(jié)構(gòu)簡式CH2=CH—CHO)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有(  )
C
6.(2023·渭南模擬)下列關(guān)于甲、乙、丙、丁四種有機物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丁中分別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熱,然后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B.甲中加入NaOH的水溶液共熱,再滴入AgNO3溶液,可檢驗該物質(zhì)中含有的鹵素原子
C.乙發(fā)生消去反應得到兩種烯烴
D.丙與NaOH的水溶液共熱,反應后生成的醇能被氧化為醛
D
B
7.(2022·華南師大中山附中模擬)異鼠李素的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所示。當與等量該有機物反應時,最多消耗Br2、Na、NaOH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8.(2022·福建泉州模擬)一定條件下,肉桂醛可轉(zhuǎn)化為苯甲醛: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肉桂醛能發(fā)生取代、加成、聚合反應
B.肉桂醛與苯甲醛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苯甲醛分子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肉桂醛與苯甲醛互為同系物
D
肉桂醛
苯甲醛
10.(2022·山東濱州模擬)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下列關(guān)于維生素C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可發(fā)生消去反應和加聚反應
C.與葡萄糖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D.服用補鐵劑(含F(xiàn)e2+)時,搭配維生素C效果更好
C
11.(2022·山東菏澤模擬)1-甲基-2-氯環(huán)己烷( )存在如圖轉(zhuǎn)化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分子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B.X和Y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Y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zhuǎn)化成X
A
D.Y的同分異構(gòu)體中,含 結(jié)構(gòu)的有12種(不考慮立體異構(gòu))
12.麻黃成分中含有生物堿、黃酮、鞣質(zhì)、揮發(fā)油、有機酚、多糖等許多成分,其中一種有機酚的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
(1)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
(2)1 mol該有機物與足量飽和溴水反應,最多消耗
____mol Br2。
C15H14O6
5
(3)1 mol該有機物與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____mol 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牡丹江市| 文昌市| 星子县| 松原市| 怀来县| 长垣县| 静宁县| 静海县| 东丽区| 庆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南澳县| 商城县| 虎林市| 台北县| 小金县| 信丰县| 隆尧县| 赤水市| 岳西县| 静宁县| 浦城县| 扎囊县| 根河市| 夏邑县| 镇雄县| 伊通| 滦平县| 临泉县| 封丘县| 娄底市| 吉隆县| 汶川县| 利津县| 汪清县| 井研县| 涿州市| 富顺县| 靖安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