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考點梳理(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考點梳理(2份打包)

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第20課 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一、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中共領導的多黨和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
①參加人員:中共、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人民解放軍、各人民團體、各地區、各民族以及海外華僑。(特點:廣泛性)
②內容:
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等為副主席。決定改北平為北京,為新中國的首都,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采用公元紀年。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③《共同綱領》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以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國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2、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繼續存在。主要職能: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
3、新發展:1956年,中共提出與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民主監督”方針,組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中共領導的多黨和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立
1、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1)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憲法
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這就以國家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大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大會決定任命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2、意義: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為了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2、共同綱領明確規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954年憲法正式確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3、過程: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最早)。新中國共成立了五個自治區。
4、影響:滿足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實現了民族平等,也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問題:建國初期,民主政治建設的內容?
中共領導的多黨和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立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問題:1954年最高權力機關、憲法的變化?
政協 全國人大
共同綱領(臨時憲法) 1954年憲法
第21課 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
1、“文化大革命”原因:
(1)出發點: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維護黨的純潔性和尋求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2)林彪、江青一伙別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長了毛澤東的錯誤。
(3)根本原因:左傾錯誤
2、“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政治的踐踏:劉少奇案成為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文革教訓: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
2、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法制建設的方針。
2、撥亂反正:中共中央為劉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國范圍平反各種冤假錯案。
3、全面立法: 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民主政治建設趨于制度化、法律化,為依法治國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與完善
1、重新召開兩會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完善。
1982年,中共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
3、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984年,政府頒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4、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創造性地發展了各種村民選舉制度。
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問題:中共領導的多黨和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
2、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繼續存在。主要職能: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
3、新發展:1956年,中共提出與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民主監督”方針,組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中共領導的多黨和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4、進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
第22課 祖國統一大業
一、“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1、背景:
(1)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臺灣與祖國大陸處于隔絕的敵對狀態。
(2)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
2、提出:
(1)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內容: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2)意義:“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
1、香港回歸的條件:
(1)“一國兩制”的構想。
(2)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了極大發展,為香港回歸創造了有利條件。
2、歷程:
(1)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鄧小平就香港前途問題與她進行了會談。
(2)1984年12月,中英雙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①,中國政府將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英國屆時將香港交還中國。
(3)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國恥。
3、澳門問題的解決:
1999年12月20日,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舉行政權交接儀式,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
1、 1979年元旦,中國人民解放軍停止炮擊金門,實現了兩岸間30年來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議兩岸直接實行通郵、通航、通商。
2、1987年開始,臺灣當局迫于形勢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允許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并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海峽兩岸長期隔絕的狀態終于被打破。
3、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同年,祖國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4、1992年,兩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和平之旅”訪問團訪問祖國大陸。胡錦濤會見連戰一行,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會見,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展。
6、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連戰。這是60年來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握手。
問題:我國成功收回港、澳的主要原因:
綜合國力的提高
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內容提示
本專題的主要內容是民主政治建設。本部分內容是中國史的主干知識,也是高考命題的重點。民主法制建設是社會熱點問題,也是高考關注的熱點內容。 本專題應把握的主要線索為:近現代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設的演變等。 本專題復習中應關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特別是通過新中國60年民主法制建設得失的比較,認識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意義。
【考點梳理】
1.考點命題
(1)三年高考考點分布
考點題型
年份地區
考點內容
題型
分值
2010·北京文綜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選擇
4分
2010·江蘇單科
政治協商制度
選擇
3分
2010·天津文綜
新中國的法制建設
主觀
8分
2009·上海單科
一國兩制與香港回歸
選擇
2分
2009·廣東單科
《共同綱領》
選擇
3分
2009·廣東單科
《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與民族區域自治
選擇
3分
2009·天津文綜
政治協商制度
選擇
4分
2008·廣東單科
《共同綱領》與1954年《憲法》
選擇
3分
2008·江蘇單科
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選擇
3分
2008·全國文綜Ⅰ
新中國成立
選擇
2分
(2)分析與展望
縱觀本專題近3年的高考命題,從題型來看,本專題多以選擇題形式考查,大的材料題鮮有出現。從內容看,建國初期的三大制度、《共同綱領》與1954年憲法、一國兩制均有所涉及。從難度看,試題總體難度不大,但對政治概念、政治制度的精準性要求較強。從考查形式看,主要是文字型,形式比較單一。
本專題內容現實感強,與當今社會熱點問題聯系密切。因此,在今后的備考中,仍應引起重視與關注,對已考過的知識點,仍將變換角度、變換題型進行考查。建國初期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民主與法制,預計仍將是今后高考考查的重點區域。從題型看,預計仍將延續選擇題作為重點題型的趨勢。
2.知識梳理
(1)建國后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歷程及概況
①新中國成立初期,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文革時期,我國的民主與法制遭到空前的踐踏,造成動亂局面。新中國成立以后逐漸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中斷。
③?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健全發展;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推進了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
『例1』(2010年天津文綜)在歷史進程中,法制與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五
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所以,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闡述了什么思想觀點?(2分)是在吸取什么歷史教訓情況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法律制度建設的主要表現。(4分)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再認、再現重要歷史事實的能力、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把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解釋,考查新中國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設的經驗教訓及主要成就。第一問概括材料的主旨,答案出自材料;第二問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背景;第三問結合所學知識緊扣課本回答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法制建設表現。
【答案】觀點:加強法制建設。歷史教訓:“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主要表現:提出新時期法制建設方針;1982年修改憲法;形成由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民主政治建設制度化、法律化。
(2)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建立并不斷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
1、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和發展歷程
①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團結合作、共同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打下合作基礎。
②1949年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初步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代行全國人大職能。
③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人民政協代行人大職能結束,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行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職能。
④1956年,中共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八字方針,標志著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⑤1966年-1976年,政治協商制度遭破壞。
⑥1982年,中共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方針,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完善。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發展與完善
①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代行全國人大的職權。制定《共同綱領》(臨時憲法)。
②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法律上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③1967年-1976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陷于停頓。
④新時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發展完善,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
『例2』(2010年江蘇單科)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為30人。對上述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A.該屆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B.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
C.從此確立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D.標志著新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確立
【解析】“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為30人”說明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初步形成。故正確答案為B。
【答案】B
『例3』(2010年北京文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國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國五個民族自治區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B.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D.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解析】本題考察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知識:我國五大民族區域自治區,內蒙古建立最早,在1947年,西藏最晚,在1965年。
【答案】A
【考點釋疑】
1.考點遷延
(1)近代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及認識
①萌發階段(明清時期)
反封建民主啟蒙思想的出現。
②起步階段(1840~1895)
中國社會各階級階級面對社會的巨變,在學習船堅炮利為核心的西方物質文明過程中,早期維新派對中國專制制度提出了變革要求。
③整體發展階段(1895~1919年)
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與變革社會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政治體制的近代化實現了重大突破,中國近代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運動(實行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成為時代潮流。
④曲折發展階段(1921~1949年)
中國政治兩條道路的斗爭,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開辟了人民民主的新紀元。
就中國而言,近代以來的政治現代化,是指政治生活及其結構從傳統的君主專制集權形態向現代化的民主形態轉換的歷史過程,其基本目標是政治制度與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政治現代化的原因、目標、方式、依靠力量與阻礙力量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不同。從原因和進程來看,歐美國家是在資本主義經濟大幅度發展的基礎上,用了幾百年時間才完成了從君主專制向資產階級政治再到民主政治的過渡;而中國是在經濟落后的基礎上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封建專制到資產階級政治再到新民主主義政治的跨越,呈現出政治與經濟發展不對稱、跳躍式的政治發展走勢。從方式來看,歐美國家的革命與改良同時并行;而中國是通過20世紀前半期持續的革命斗爭完成的。從依靠力量來看,歐美的政治現代化主要依賴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力量;在中國,農民階級成為政治發展中的重要力量,他們在國民革命運動和共產黨人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而又不同的政治角色。從進程中的障礙來看,歐美國家主要是封建勢力;而中國則是封建勢力與外國殖民主義勢力同時并存。此外,在中國近代政治現代化的進程中,民主政治的目標始終與獨立、統一和富強的目標相伴隨,民主政治的斗爭往往與民族救亡運動相聯系。
中國政治現代化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這些獨特之處,我們應從華夏文明在政治領域顯示出來的相對停滯狀態的歷史、國民的國家觀念極為薄弱的國情以及中國在世界近現代史上所處的地位和自身的發展階段等方面去理解。
2.考點攻略
學習本單元內容,應注意把握以下分析思路:
(1)按時間順序,理清建國6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進程,把握三個階段的特點,運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原理,結合現代中國的經濟建設,認識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探索、成就和曲折,認識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認識“依法治國”方略的深遠意義。
(2)結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國兩制”等具體政治制度的內容、特點,與西方的民主制度進行比較,認識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3)注意歸納臺灣問題的來龍去脈,理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原則與方針,
認識臺灣問題的性質“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歷史意義。
(4)聯系近代啟蒙思想家、馬克思等對民主制度和法制社會的理論構建、近代中國民主和法治的探索,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
【考點演練】
1.1954年12月,毛澤東在一次黨內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政協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們不能把政協搞成國家權力機關。此話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頒布 B.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D.中共八大召開
2.我國某部憲法將國家性質表述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這一表述說明當時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資產階級已被消滅
C.人民公社體制已經建立 D. 經濟基礎還十分薄弱
3.近年來,我國政府在2萬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大力組織實施“興邊富邊行動”,以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全面發展。這體現了
A.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
C.國家的支持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原因
D.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區域自治
4.人民政協具有代行人大職權的功能。人民政協誕生的背景:
?A.反對內戰的輿論不斷高漲??? ??B.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范圍基本勝利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共同綱領》被各民主黨派廣泛接受
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門多少和區域的大小,分別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機關。凡各民族雜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區內,各民族在當地政權機關中均應有相當名額的代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材料二 (中國歷史上)民族發展在地區上是互相交叉的,……漢族曾經長時期統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區擴張;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進入過內地,統治過中原。這樣就形成各民族雜居的現象,而一個民族完全聚居在一個地方的比較少,甚至極少。……歷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響。
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對外曾是長期受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內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戰爭中同甘共苦結成了戰斗友誼,使我們這個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國這個民族大家庭中,我們采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是為了經過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發展,共同的繁榮。
——周恩來:《關于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
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是何時確立起來的,概括其主要內容。(4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依據是什么,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
(1)時間:1949年,在第一—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確定的。主要內容: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組成的自治機關。
(2)依據:在歷史上,我國各民族互相雜居、互相同化、互相影響;近代以來,我國各民族同受帝國主義壓迫,在革命戰爭中結成深厚友誼。目的:經過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平邑县| 平阴县| 肃宁县| 五原县| 襄汾县| 四平市| 玛沁县| 新沂市| 理塘县| 秦皇岛市| 波密县| 女性| 三江| 化隆| 买车| 房山区| 永年县| 镇坪县| 金堂县| 烟台市| 二连浩特市| 关岭| 南城县| 石河子市| 搜索| 万盛区| 岳普湖县| 蒙阴县| 毕节市| 北辰区| 普兰店市| 珠海市| 汶川县| 正宁县| 乌什县| 永胜县| 车致| 彭州市| 甘南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