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解析:九年級下冊 第6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湖北省鐘祥市柴湖二中 王 健?一、知識網絡???????????????????????? 二、重點難點分析?1、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1)爆發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一二十年,資本主義的發展極不平衡,德國隨著其經濟軍事實力的迅速增長,強烈要求從英、法、美戰勝國手中奪取殖民地和市場,爭奪歐洲和世界霸權,意大利和日本不滿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分贓結果,企圖建立地區霸權,結果德、意、日首先發難,挑起了戰火。(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它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3)其他因素:一些大國為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綏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戰的爆發。世界各國人民雖然也進行了反法西斯戰爭,但沒有互相配合,還不能制止戰爭的爆發,使局部戰爭走向了世界大戰。?2、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大:(1)初步擴大:德軍對蘇聯進行突然襲擊。蘇聯衛國戰爭開始,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以來德國法西斯在歐洲大陸上的第一次大失敗,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破產了。(2)進一步擴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珍珠港事件直接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3、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1)含義:綏靖政策,即犧牲他國利益、茍且偷安、姑息縱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擴張的政策。(2)采取此政策的根本原因:英法兩國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來維護本國利益。英法對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綏靖政策,是出自仇視社會主義蘇聯的原因,也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根源。但根本原因是英法兩國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來維護本國利益。(3)綏靖政策的典型事件:1931年日本占領東北三省;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1936年意大利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國吞并了奧地利;慕尼黑陰謀;1939年春德國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二戰爆發后英法宣而不戰,出現“靜坐戰爭”或“奇怪的戰爭”。?三、學法指導?1、圖表法。編制第二次世界大戰過程的大事年表。把握二戰的基本線索和知識點,如,原因、開始的標志、戰場、戰役、過程等等。列出相關知識細則,認真體會理解,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并使知識系統化。?2、比較法。一戰和二戰之間的對比,從爆發原因、開始、性質、規模等方面進行比較。?3、資源利用法。學習本課之前觀看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或音像資料,上網查閱相關資料。課堂上充分利用課本地圖、資料,理解掌握知識。?四、中考命題分析?本課是中考的熱點,各地歷次中考試題都有涉及。考查的主要知識點有綏靖政策、二戰爆發的標志、擴大的表現、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標志,等。試題類型也多樣化,既有選擇題也有材料解析、探究簡答等非選擇題。?五、中考試題分析?1.(2014年江蘇連云港)“國會縱火案”、“白色方案”、“虎、虎、虎”等體現的學習主題應該是( )?A.動蕩與變革??????????? B.世界走向戰爭?C.走向多級格局????????? D.和平與發展?解析:本試題由關鍵詞,綜合概括事件主題,考查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國會縱火案”、“白色方案”均是法西斯采取的恐怖事件和統治措施,導致了法西斯最終走向發動世界性大戰的歧途。而“虎、虎、虎”則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的行動代號,與二戰相關。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詞語體現的學習主題應該是世界走向戰爭。答案:B。?2.(2014湖北宜昌市)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于1896年,每四年舉行一屆。其中第6屆(1916年)、第12屆(1940年)、第13屆(1944年)沒有舉行。1940年和1944年中斷奧運會的原因是(???? )?A.世界經濟危機??????????????????? ??????B.意、德、日法西斯上臺?C.第二次世界大戰??????????????????????? D.美蘇“冷戰”?解析: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第6屆(1916年)、第12屆(1940年)、第13屆(1944年)沒有舉行,這顯然與相關時間內發生的世界性的重大歷史事件相關,1916年時,一戰正在進行,而1940年與1944年二戰正在進行時,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在忙于戰爭,是不能夠也不可能進行體育盛會的。此題設計很巧妙,考查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答案:C。?3.(2014年聊城市)右圖所示軍事行動產生的直接影響是(???? )?A.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B.第二次也界大戰全面爆發?C.美國宣布對日本作戰?D.蘇聯出兵中國東北?解析:做本試題主要要弄清楚圖片反映的軍事行動的相關事件,仔細觀看地圖后,我們知道此事件與“瓦胡島”相關,再從圖片中的“高空轟炸機隊”等字樣,可以斷定是一空襲事件,聯系地點,很容易就會想到日本發動的“珍珠港事件”,由此導致了美國被迫對日宣戰。答案:C。?4.(2014河北省)“本宣言簽字國政府,……深信完全戰勝它們的敵國對于保衛生命、自由、獨立和宗教自由并對于保全其本國和其他各國的人權和正義非常重要,……現在或可能將在戰勝希特勒主義的斗爭中給予物質上援助和貢獻的其他國家得加入上述宣言。”該內容出自( ?????)?A.《九國公約》?????????? B.《慕尼黑協定》?C.《聯合國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約》?解析:本試題由跳躍內容,判定條約的名稱,要求我們平時理解和掌握重大條約的基本內容。答案:C。?5.(2014年遼寧省十二市中考)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的標志是 (??? )?A.德軍突襲波蘭???? B.慕尼黑陰謀?????? C.蘇德戰爭爆發??? D.太平洋戰爭爆發?解析:本試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綏靖政策是對法西斯侵略妥協退讓的政策,是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的。慕尼黑陰謀是英法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而維護本國利益的綏靖政策的典型實例,它成為二戰的催化劑。答案:D。?6.(2014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 )?A.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B.德國突襲波蘭?? ?C.蘇德戰爭的爆發???????? ???????D.德國空襲倫敦?解析:本題是對歷史基礎知識的考查。答案:B。?7.(2014年湖北)美國在兩次大戰中,最初都沒有參戰,請根據美國參戰的前后表現與影響,判斷其相似點? (????? )?①最初曾以中立地位發戰爭財,一戰是主動參戰,而二戰是被動參戰②為撈取戰利品和稱霸世界而決定參戰③美國參戰加速了戰爭結束④美國參戰進一步揭示了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用排除法做,二戰中,日本先下手為強,發動太平洋戰爭,迫使保持中立的美國參戰,這次作戰是美國受到重創后的決定,而非“為撈取戰利品和稱霸世界而決定參戰”。故此,②項的說法錯誤。這樣就排除了含有②項的A B D三項,只剩下準確答案C。此外,二戰中美國的參戰促使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二戰演變成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因此④項也是錯誤的。?作者簡介:王健,1989年參加工作。致力于歷史教學十余年,長期擔任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教學經驗豐富,熱愛本職工作,潛心教學,教法新穎。1995年成為市作協會員;1996年被評為市優秀學生習作輔導員;1997年成為學校歷史教研組長;2004年成為中學一級教師;2004年承擔重點歷史課題研究工作,是課題負責人;多年來在《湖北教育》《少智報》《中考指南報》《中考歷史快遞》《新課程》《中學生學習報》《學習方法報》《少年素質教育報》等報刊發表各種文章200多篇;省市獲獎論文30多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