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解析:七年級下冊 第19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山東省鄒平縣碼頭中學 高會學?一、知識梳理??二、重點難點分析?重點:?1.達賴、班禪和駐藏大臣?達賴、班禪:清軍入關后,西藏的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親自入京朝賀。順治帝隆重接見,并修建西黃寺,供他居住。順治帝正式賜予“達賴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賜予另一個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駐藏大臣: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后來,清朝頒布法令,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準。清朝的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這一史實充分說明藏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西藏地區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回部:在西南天山以南廣大地區,居住著維吾爾等族人民,由于他們多數信仰伊斯蘭教,清代常把這個地區稱為“回部”。?大小和卓叛亂:乾隆帝時,回部上層貴族大和卓與小和卓,發動反清叛亂,建立割據政權。他們不僅殘酷搜刮維吾爾等族人民,而且到處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激起人民的強烈不滿。清政府派人招降,慘遭叛軍殺害。?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乾隆帝下令調兵討伐,并宣布此次進兵,只為擒拿大小和卓,維吾爾等族人民皆為無罪之人,不要株連。在維吾爾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軍經過兩年戰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國的叛亂。?伊犁將軍的設置:清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清朝軍隊駐扎在新疆各地,設置哨所,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轄。?難點:?在清朝統一政權下,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包括滿、蒙、回、藏、維吾爾等五十多個民族共同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加強了,邊疆地區得到開發,使我國統一多民族的國家進一步得到鞏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三、學法指導?1.通過圖示法,把握整體知識:第18、19兩課是一個整體,清政府通過對外抗擊外來侵略和對內同分裂、叛亂勢力進行斗爭,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對于兩課重大事件及其之間的內在關系,可以通過以下圖示來把握:?????清朝的疆域也可以用圖示來表示和記憶:?????2.歸納總結:通過18、19課的學習,分析歸納統一多民族鞏固的措施,得出規律性的認識。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措施:(1)平定少數民族上層的叛亂,(2)反抗外來侵略,(3)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這些內容,可通過圖示法來理清線索。(上圖)?3.正確評價歷史事件:以祖國統一為主線索,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評價本課的歷史事實對國家統一的作用,并且了解歷史上的民族關系。?4.分析法:分析大小和卓叛亂的行為,得出是一種分裂行為,是違背歷史發展的趨勢,是非正義的。分析清軍的斗爭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他們捍衛了祖國的統一,是正義的。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分析得出平定大小和叛亂勝利的原因:(1)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動,殘殺虐待維吾爾族人民,喪失民心,違背歷史的發展趨勢,維吾爾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軍的斗爭。(2)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確,只殺叛亂首領,不殺無辜民眾,順應民心。?3.圖文結合:利用本課文物圖片來觀察分析歷史事件,通過收集信息來了解文物造型、圖案特點、建筑風格等,進一步加深對歷史的認識。?3.把握重點:達賴、班禪和駐藏大臣的重點是冊封制度和設置駐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的重點是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和設置伊犁將軍。兩大措施都鞏固了我國的邊疆。?5.聯系比較法:少數民族的人名、地名、封號等比較難記,可采用少數民族的名稱和漢族的內容作對比的方法來進行,如,“達賴喇嘛”,“達賴”的意思是海,“喇嘛”是西藏佛教對僧侶的尊稱,意思是上師;“班禪額爾德尼”,“班禪”的意思是大師,“額爾德尼”是珍寶的意思;“和卓”,意為伊斯蘭教始祖的后裔,維吾爾族上層貴族自稱和卓。這樣,既提高學習興趣,又可了解一些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特點。?7.史論結合法:用歷史事實說明和論證西藏地區同中央的關系,從而證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西藏地區從唐朝開始就和中央建立了聯系,并使這種聯系一直延續下來。具體地講,可以從三個朝代的史實說明和論證:唐朝時,西藏地區稱吐蕃,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贊普尺帶珠丹與唐朝金成公主結婚,尺帶珠丹上書唐朝皇帝所說,吐蕃和唐朝“和同為一家”。吐蕃與唐朝保持長期聯姻、經濟文化交流、“和同為一家”的友好關系。元朝時,中央設宣政院,管理全國宗教和西藏地區的宗教事務,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一個行政區域。清朝時,順治帝賜予五世達賴“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帝賜予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與班禪共同管理西藏。西藏作為大臣轄區,是全國25個省級行政區域之一,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大大加強了。?8.時政結合:學習達賴、班禪和駐藏大臣時,聯系“江總書記接見十一世班禪”,思考江總書記為什么要接見這位稚氣未脫的班禪?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歷史原因的興趣。通過探究學習清朝對達賴、班禪的冊封和駐藏大臣的設置等內容,使學生認識到這些措施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再者聯系3·14藏獨分子的分裂活動,用已有的歷史知識來批判他們的這種行為,從而認識到他們的行為危害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破壞了國家統一,進一步認識到維護國家統一是每一位中華兒女不可推卸的責任。?四、中考命題分析?中考關于本課命題知識點集中在:清朝設置駐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多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由于今年3·14藏獨分子的分裂活動,破壞國家統一,會成為中考關注的焦點,以此鏈接課本歷史知識,來說明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五、中考試題分析?例1. (2014年海南省)清朝前期,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的重大事件是?A.張騫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回族形成????????? D.設置駐藏大臣?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歷史事件時間的掌握情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張騫出使西域發生在西漢;文成公主入藏發生在唐朝;回族的形成是在元朝;而設置駐藏大臣是在清朝。?答案:D?例2.(2014年浙江金華市)清朝政府為維護國家統一,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其主要措施有(???? )?①設立駐藏大臣? ? ②改土歸流? ? ③冊封制度? ? ④平定叛亂?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解析:本題是一道組合選擇題,實際上是多項選擇題的變式。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分析題干給出的限定條件是清政府對西藏的管轄。題肢①設立駐藏大臣②改土歸流③冊封制度④平定叛亂都是清政府對邊疆管理的措施,但是符合題干屬于管理西藏的措施只有①設立駐藏大③冊封制度兩項。?答案:C?作者簡介:高會學,山東省鄒平縣碼頭中學教師。多次參加編寫教學著作,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以及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歷史學習A、B、C》《歷史選擇題的特點及解法》在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主辦的《中學政史地》雜志發表。《空想社會主義面面觀》在海南省考試局主辦的《考試報》發表。《2007年中考歷史選擇題命題特點》在《中學生學習報》發表。《胡錦濤出席八國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美第二次戰略經濟對話》《如何理解“綏靖政策”及英、法實行這一政策的原因》等在《中學生導報??歷史快遞》發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