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8課 辛亥革命 學案(含答案) 高一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8課 辛亥革命 學案(含答案) 高一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簡介

第18課 辛亥革命 ( 2 課時 )
一、學習目標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三個子目(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講述了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 辛亥革命的性質和影響
★ 多角度認識辛亥革命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唯物史觀】
理解認識辛亥革命的成果及思想實踐的特點,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歷史解釋】
認識辛亥革命是一次更具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
【家國情懷】
讓學生認識辛亥革命所反映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學習過程
【自學測評】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
1.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興起時,清政府有哪些自救措施?結果如何?
(1)“新政”的內容:與戊戌維新時期所頒布的改革舉措頗多相似,但更為廣泛深入。清政府力圖在官制、軍事、商業、教育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
(2)“新政”的結果:由于政權掌握在極端腐敗無能的權貴手中,清政府不可能為中國找到真正的出路。這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只有推翻這個政府,中國才有希望。
2.孫中山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孫中山又是如何建立同盟會并發動一系列武裝起義的?
(1)孫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2)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孫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國家,于1894 年11 月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走上了革命道路。
(3)1905 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創建中國同盟會,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成為中國同盟會綱領。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從此,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開始了。
(4)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孫中山還組織了多次反清武裝起義。1911 年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引起了巨大震動。
3.三民主義的內容與評價
4.在革命形勢的推動下,清政府是如何進行預備立憲的?結果如何?
1906 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1908 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作為制定“憲法”的準備。1911 年5月,清政府組織“皇族內閣”,不少立憲派人士認識到清政府實無誠意推行立憲,轉而支持革命。
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1.武昌起義的背景有哪些?經過及影響如何?
背景:1911 年5 月,清政府將已歸民間所有的川漢、粵漢鐵路筑路權收歸“國有”,馬上又出賣給英、法、德、美4 國銀行團,引發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發展成武裝起義后,清政府抽調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革命黨人決定在武昌發動起義。
起義經過及影響: 略
2.中華民國是如何建立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與評價如何?
(1)中華民國的建立:
(2)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等等?!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
3.辛亥革命的成果是如何喪失的?
(1)袁世凱在英國等列強支持下,以武力威脅革命勢力,誘使其展開和議。袁世凱隨后又以南方革命黨的共和要求,對已束手無策的清政府施壓。
(2)1912 年2 月12 日,清政府頒布《清帝遜位詔書》,清王朝結束了統治。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成果,就這樣落到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的手中。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1.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進步性: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1)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
(2)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新的變化,沖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籠;
(3)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局限性:
(1)辛亥革命并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沒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2)它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大多數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這是辛亥革命歷史局限性的基本體現,也是留給后人的根本教訓。
【合作探究】
1.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材料15 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根深蒂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力量還很薄弱;被也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大多仿佛沉睡著,或者只做一些無望的分散的反抗;站在革命運動前列的是一批受過近代教育而沒有實力的知識分子。
……
正如參加過中國同盟會的董必武所說:“辛亥革命……為新的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但它“根本沒有打碎封建軍閥和官僚的國家機器。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濟基礎,更是原封未動。中國的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就這個意義說,辛亥革命是失敗了。”
——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據材料與所學,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沒有改變中國社會的性質 。
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廣大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
三、本節精練
1.(2021河北)《顧維鈞回憶錄》記載:1912年的北京由“廢帝宣統管轄之下的紫禁城”“東交民巷和民國首都三部分組成”;1913年,“(袁世凱)對國民黨的活動采取了堅決鎮壓手段”“臨時國會被解散了”“袁(世凱)下令逮捕許多重要的國民黨黨員”。據此可知,當時
A.推翻君主專制迫在眉睫 B.軍閥統治喪失基礎
C.帝國主義勢力異常強大 D.民主革命任務艱巨
2.(2021廣東)孫中山在一次演說中認為,近代歐美各國工商業發達,卻出現“富者敵國,貧者無立錐”的現象,因此中國必須“未雨綢繆,趕緊設法,免得再蹈覆轍”。孫中山旨在
A.抨擊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 B.宣傳“均貧富”的政治理想
C.為聯合蘇俄提供政策依據 D.主張社會革命解決民生問題
3.(2021湖南)20世紀初,武漢三鎮“占長江沿岸最樞要之地,商況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諸港”,漢口更是“舟楫之輻輳,貨物之聚散,其盛不亞于上海,其余則尚未能比類也”。武漢的這一狀況
A.表明其航運發展水平超過上海 B.說明商業貿易中心向腹地轉移
C.為長江沿岸工業重新布局奠定基礎 D.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生創造條件
4.(2020全國Ⅲ卷)清帝退位詔書稿由南京臨時政府擬訂,袁世凱收到后擅自在詔書稿上加入“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等內容發表。孫中山表示反對,致電袁世凱強調:“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組織。”他們分歧的實質體現在
A.是否贊同共和體制 B.政府組建的主導權
C.是否進行社會革命 D.臨時大總統的人選
5.(2021浙江)1905年7月,孫中山與華興會領導人商討時指出:“現今大勢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聯絡人才一義。中國現在不必憂各國之瓜分,但憂自己之內訌,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聯絡,各自號召,終必成秦末二十余國之爭,元末朱、陳、張、明之亂,此時各國乘而干涉之,則中國必亡無疑矣?!睂O中山旨在
A.批判舊式農民起義的落后性 B.強調聯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
C.說明培養革命人才的重要性 D.闡述反抗列強瓜分的緊迫性
6.(2021浙江)對辛亥革命的認識,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對時局的主張中指出:“辛亥革命戰爭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反對滿洲帝政之民主運動,一個是反對外力壓迫之自強運動?!边@一認識強調這場革命
A.完成了民族獨立任務 B.反帝反封建的內涵
C.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 D.傳播了民主科學精神
7.(2018浙江)孫中山指出:“歐美社會之禍,伏之數十年,及今而后發見(現)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國治民生主義者,發達最先,睹其禍害于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边@里的“社會革命”是指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
8.(2018浙江)《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參議院行使立法權,有權選舉臨時大總統、彈劾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負其責任”。這說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實行
A.君主立憲制 B.總統制 C.責任內閣制 D.君主制
9.(2020全國Ⅰ卷)20世紀20年代,中國度量衡的狀況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別”“同一天平也,有庫平、漕平、湘平、關平之分別”“同一尺也,有海關尺、營造尺、裁衣尺、魯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別”。這一狀況
A.提高了市場交易的成本 B.加劇了軍閥林立的局面
C.造成國民經濟結構失衡 D.阻斷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10.(2020全國Ⅰ卷)(15分)
材料 表2 清末新政時期部分商務法規、章程內容
商會簡明章程(1904年) 商務繁富之區設立商務總會,商務發達稍次之地則設商務分會。
商人通例(1904年) 肯定商人的地位,規定享有的權利和應遵循的通行規則等。
公司律(1904年) 規定公司的創辦程序、組織形式與經營方式,商辦公司與官辦公司、官商合辦公司“享一體保護之利益”。
獎給商勛章程(1906年) 凡制造新式機器者,獎以三等至一等商勛,賞加四品至二品頂戴。
華商辦理農工商實業爵賞章程(1907年) 凡集股創辦企業的華商,根據資本額多少,可分別獲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賞。
——摘編自朱英《晚清經濟政策與改革措施》等
(1)根據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興商務方面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材料中的法規、章程對傳統商業的突破性意義。(9分)
答案:
1.D 2.D 3.D 4.B 5.B 6.B 7.D 8.C 9.A
10.
(1)廣泛組織商會;制定商律,保護商人開辦公司的各項權益;對商人授予商勛和爵位。
(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會地位;動搖了傳統義利觀;突破了舊式商業組織的束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洛阳市| 兴业县| 夏津县| 闻喜县| 南京市| 辽中县| 龙门县| 枣庄市| 客服| 万源市| 鹤壁市| 德州市| 军事| 浮山县| 吉林市| 厦门市| 莱阳市| 建始县| 平武县| 桂阳县| 石棉县| 攀枝花市| 五台县| 云南省| 绩溪县| 龙南县| 鸡东县| 昭苏县| 丹江口市| 读书| 永修县| 库尔勒市| 赞皇县| 当涂县| 伊川县| 万宁市| 乐平市| 聊城市| 永清县|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