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單元 6—9的乘法口訣【四大考點】知識點01:6的乘法口訣1、6的乘法口訣。(1)6的乘法口訣有9句,每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相差6。(2)除“六六三十六”外,其余每一句口訣都有兩種意義,對應著兩個乘法算式。(3)用乘法解決問題時,不僅要明確乘法的意義,還要會靈活運用乘法口訣。2、根據乘法的意義解決問題。兩個數相乘,根據數的組成,可以把另一個數寫成兩個數相加的形式,然后把譯個數和分成的這兩個數分別相乘,再把積相加。知識點02:7的乘法口訣1、7的乘法口訣。7的乘法口訣有9句,相鄰兩句乘法口訣的得數相差7。除“七七四十九”外,其他每一句口訣都有兩種意義,對應著兩個乘法算式。知識點03:8、9的乘法口訣1、8和9的乘法口訣。8的乘法口訣中,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相差8。9的乘法口訣中,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相差9。2、9的乘法口訣的特點。幾和9相乘的積就比幾十少幾。知識點04:做個乘法表1、編輯乘法表。根據乘法算式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可以把算式制成一個乘法表。從左向右看,每一行算式的第二個乘數相同,第一個乘數從左往右依次是1、2、3……9。從上往下看,每一列的第一個乘數相同,第二個乘數從上往下依次是1、2、3…9。從左上到右下斜著看,兩個乘數相同。1、一般情況下,一句乘法口訣都可以寫出兩道乘法算式,乘數相同的除外。2、m×n和n×m,計算時使用的是同一句乘法口訣。3、通常情況下,一個積對應一句乘法口訣,但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如:積是4,6,8,9,12,16,18,24,36的乘法口訣都有兩句。4、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最容易混淆,因此要將這兩句口訣區分開。5、編制口訣時,不要受方言和口語的影響,口訣書寫一定要規范。【考點01】6的乘法口訣【考點02】7的乘法口訣【考點03】8、9的乘法口訣【考點04】做個乘法表考點01:6的乘法口訣【典例精講】與算式2×6結果不相同的算式是( )。A.4×3 B.3×4 C.6×3【分析】圖中每張人民幣都是2元,共6張,求一共有多少元,用乘法計算。【詳解】2×6=12(元)圖中共12元。故答案為:C【真題強化1-1】我今年5歲了,爸爸的年齡是我的6倍,爸爸今年( )歲。【真題強化1-2】笑笑把一些糖果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人正好分6個,笑笑有( )顆糖果。【真題強化1-3】它們倆各搬了6次,一共搬了多少個西瓜? 考點02:7的乘法口訣【典例精講】小麗讀一本故事書,一天讀5頁,照這樣計算,她一星期讀了( )頁。A.5×5=25 B.5×7=35 C.5×6=30【分析】由題意可知,一個星期有7天,如果小麗一天讀5頁,照這樣計算,她一共讀了多少頁,就是求7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據此解答即可。【詳解】5×7=35(頁)小麗讀一本故事書,一天讀5頁,照這樣計算,她一星期讀了(35)頁。故答案為:B【真題強化2-1】同學們排成方隊(每一行與每一列人數相同)做操,笑笑的前、后、左、右四個方向都有3人,一共有( )人做操。A.12 B.36 C.49【真題強化2-2】有一些餅干比30塊多,比40塊少,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還多3塊,一共有( )塊餅干,平均每人分( )塊。【真題強化2-3】小商店。 9元 6元 15元 7元 5元 ?元(1)1副手套的價錢是1根跳繩的幾倍?(2)1個籃球的價錢是1雙襪子的5倍,買1個籃球和1頂帽子一共花多少元?(3)用20元買3個網球拍,夠嗎?考點03:8、9的乘法口訣【典例精講】一杯奶茶8元,小紅為一家四口各買了一杯相同的奶茶,小紅共花了多少元?下面列式不正確的是( )。A.8+8+8+8 B.4×8 C.4+4+4+4+4+4+4+4【分析】求4個8的和是多少,可以列式為:8+8+8+8或4×8;4+4+4+4+4+4+4+4表示8個4的和是多少,不符合題意。【詳解】由題意得:一杯奶茶8元,小紅為一家四口各買了一杯相同的奶茶,小紅共花了多少元?列式不正確的是:4+4+4+4+4+4+4+4;故答案為:C【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初步認識乘法意義。【真題強化3-1】一盒餅干的塊數比30塊多,比40塊少,剛好可以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這盒餅干有( )塊。A.36 B.45 C.34 D.54【真題強化3-2】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米,第1棵樹與第10棵樹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真題強化3-3】大熊商店部分商品價格如下。(1)張阿姨買了9個溜溜球,一共花了多少元?(2)樂樂買了一個撥浪鼓和一個玩具熊,帶了50元,夠嗎?如果不夠,還差幾元?(3)淘氣買了兩個撥浪鼓,找回18元,淘氣付了多少錢?考點04:做個乘法表【典例精講】根據一個乘法口訣可以寫出幾個不一樣的乘法算式?( )A.1個 B.1個或2個 C.2個【答案】B【真題強化4-1】8+8+8+8+8+8寫成乘法算式是( ),這個算式讀作( ),計算時利用的乘法口訣是( )。【真題強化4-2】有一天上課時,老師給喜羊羊出了一道難題,在一個圓形廣場周圍種了6棵蘋果樹,如果再在每兩棵蘋果樹之間種一棵梨樹,請問還要種多少棵?答:還要種( )棵。【真題強化4-3】小動物闖關。參考答案【真題強化1-1】【分析】爸爸的年齡是我的6倍,即爸爸的年齡是5的6倍,5的6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詳解】5×6=30(歲)爸爸今年30歲。【分析】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真題強化1-2】【分析】笑笑把一些糖果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人正好分6個,求笑笑有幾顆糖果就是求6個6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詳解】6×6=36(顆)所以,笑笑有36顆糖果。【分析】本題主要考查6的乘法口訣及其運用,熟練掌握即可。【真題強化1-3】【分析】一只豬,每次搬2個西瓜,用乘法求出搬6次一共可以搬幾個西瓜;另一只豬,每次搬1個西瓜,用乘法求出搬6次一共可以搬幾個西瓜;然后加起來,求出和,就是一共搬的西瓜數量。【詳解】2×6=12(個) 1×6=6(個) 12+6=18(個)答:一共搬了18個西瓜。【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表內乘法及加法計算的應用,要熟練掌握。【真題強化2-1】【分析】由題意,笑笑的前后各有3人,則這一列有3+1+3=7(人);左右各有3人,則這一行有3+1+3=7(人)。因為排成方隊,每行每列都是7人。所以要計算總人數,就是求7個7是多少,可列乘法算式:7×7=49(人)。【詳解】7×7=49(人)故答案為:C【真題強化2-2】【分析】用乘法口訣來解決此題。先用乘法口訣求出分給小朋友的餅干數量,然后再加上3塊,求出餅干總數量,且餅干總數量要比30塊多,比40塊少;據此解決。【詳解】4×6=24(塊),24+3=27(塊),27<30,不符合題意;5×6=30(塊),30+3=33(塊),30<33<40,符合題意;6×6=36(塊),36+3=39(塊),30<39<40,符合題意;7×6=42(塊),42+3=45(塊),40<45,不符合題意;故,一共有33塊餅干,平均每人分5塊;或一共有39塊餅干,平均每人分6塊。【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訣的應用及100以內數的比較大小,要熟練掌握。【真題強化2-3】【分析】(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2)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先用乘法計算出1個籃球的價錢,然后再加上1頂帽子的價錢,結果就是要求的總價錢。(3)先用乘法計算出3個網球拍的價錢,再與20元比較大小,即可解答此題。【詳解】(1)15÷5=3答:1副手套的價錢是1根跳繩的3倍。(2)6×5=30(元)30+9=39(元)答:買1個籃球和1頂帽子一共花39元。(3)7×3=21(元)21>20答:用20元買3個網球拍,不夠。【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訣的應用,要熟練掌握計算方法。【真題強化3-1】【分析】這些餅干剛好可以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故,可以用9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利用9的乘法口訣,找出結果大于30,且小于40的,即可解決此題。【詳解】3×9=27(個),4×9=36(個),5×9=45(個),30<36<40所以,這盒餅干有36塊。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訣的應用,要熟練掌握。【真題強化3-2】【分析】由題意可知,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米,問題是第1棵樹與第10棵樹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因為第一棵樹與第十棵樹之間有9個間隔,就是求9個3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3×9=27(米),據此解答即可。【詳解】10-1=9(個)3×9=27(米) 答:第1棵樹與第10棵樹之間的距離是27米。【分析】熟練掌握9的乘法口訣是解決此題的關鍵。【真題強化3-3】【分析】(1)一個溜溜球4元,求買9個溜溜球,就是求9個4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計算。(2)先用加法求出買一個撥浪鼓和一個玩具熊一共需要多少錢,再與50元比較大小,如果總錢數小于或等于50元,則帶了50元,夠;如果總錢數大于50元,則帶了50元,不夠,再作減法,求出差;即可解決此題。(3)先把兩個撥浪鼓的價錢加起來,求出和,再加上找回的錢,求出結果,即可解決此題。【詳解】(1)4×9=36(元)答:一共花了36元。(2)16+35=51(元)51>5051-50=1(元)答:帶了50元,不夠,還差1元。(3)16+16+18=32+18=50(元)答:淘氣付了50元錢。【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表內乘法及整數加減法計算的應用,熟練掌握即可。【真題強化4-1】8×6=48 8乘6等于48 六八四十八【真題強化4-2】【分析】根據題意,利用植樹問題公式:在封閉線路上植樹,棵數與段數相等,即:棵數=間隔數。6棵蘋果樹之間有6個間隔,就需要再種6棵梨樹。【詳解】1×6=6(棵)答:還要種6棵。【分析】本題的解答關鍵是搞清楚6棵蘋果樹之間有多少個間隔。【真題強化4-3】36;63;4556;56;4872;54;4942;81;3054;64;2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