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食物中的營養執教:時間:一、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營養》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中的第五課。學生在之前已經對一天中吃過的食物進行調查、統計和分類,發現人們一天需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來保持身體健康。本節課,將對食物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進行探究,認識到人們一天需要從食物中獲得豐富的營養,是讓學生懂得營養全面、均衡的基礎。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營養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每個學生的差異也很大,也有些是錯誤的認知。當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后,他們將會把“一天中食用的食物是非常豐富”的認識推進到“一天中我們可以通過食物獲取豐富的營養”上。這對于學生建立飲食健康的意識是一個積極的推動。三、教學理念 本課是基于教材大單元的編排特點組織教學。課的開始,回顧學生昨天一天的食物種類統計,聚焦到食物中的營養。通過運用多種探究方法,建立科學概念,并應用剛獲得的概念,分析從昨天的食物中獲得了哪些營養物質,提出新的問題:昨天獲得的那么多營養搭配是否合理,幫助學生帶著問題進入下一課的學習,體現了科學概念的連貫性。 整堂課依照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開展活動。教師創設情景引領學生扮演營養師的角色開展沉浸式探究。從了解常見的營養物質名稱,到深入探究典型的營養物質——脂肪、淀粉,再提出新的問題——怎樣尋找難以通過實驗檢驗的營養成分,進一步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案。通過多種探究方法,最終建構科學概念。科學概念與科學探究方法的獲得符合學生的學習進階規律。四、教學目標(一)科學概念目標1.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2.人體保持健康需要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3.沒有一種食物富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所以我們要吃各種不同的食物。(二)科學探究目標1.通過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2.通過閱讀資料獲取信息,豐富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營養的類別等方面的認識。(三)科學態度目標在對食物營養成分的認識中,感受各種營養成分與支撐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產生繼續探究食物的興趣。(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認識到人類可以運用一定的技術辨別食物中的營養。五、教學重難點重點:用實驗的方法檢測食物中的糖類和脂肪難點:用雙縮脲試劑檢測食物中的蛋白質六、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上節課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卡,白菜、馬鈴薯、食用油、肥肉、花生、饅頭、米飯、棉簽、白紙、、水、碘酒、滴管、調色盤。教師準備:雙縮脲試劑AB、滴管、蛋清稀釋液、試管七、教學過程我們一起來學習食物中的營養,我們將從聚焦、探索、研討三個板塊,對這一內容展開研究,我們每天都會食用種類豐富的食物,這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怎樣的益處?呢有的同學說能夠給我們提供營養營養,你們在哪里見過食物的營養成分嗎?想一想。沒錯,有的同學說到我們買的食物包裝上有營養成分表,請同學們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看看它能為我們提供哪些有用的信息一.聚焦1.引入:(出示一天的食物記錄表)食物種類真豐富呀!每天食用種類豐富的食物,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么益處呢?(食物會給我們提供能量;給我們提供營養;幫助我們生長;維持生命;對我們的生長發育有幫助.)2.揭示課題:我們可以從豐富的食物中獲得很多的營養。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食物中的營養》。二.探索:認識食物中的營養初探:1.提問: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了解到食物中的營養呢?預設:實驗檢驗 查閱資料 查閱營養成分表有的同學說食物能夠給我們提供營養,你們在哪里見過食物的營養成分嗎?想一想?(預設:沒錯,有同學說可以從食物包裝上查看“營養成分表”,閱讀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看看能為我們提供哪些有用的營養成分。)下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常分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2). 預設:蛋白質是人體肌肉、內臟、血液等的主要成分;脂肪和糖類是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調節身體機能;水占人體的70%左右。這里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大家知道哪些食物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嗎?對,就是蔬菜和水果。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指的就是糖類。我們熟悉的麥芽糖、果糖、葡萄糖,都屬于糖類;無機鹽,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們一般吃的食鹽,就是無機鹽的一種。營養成分表中的鈣和鈉,就是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的;水是大家最熟悉的了,我們每天大約要攝取1700毫升的水。這些都是營養成分表中告訴我們的信息。可是我們平時如何確定食物中到底有哪些營養呢?下面就讓我們化身食品檢測師,一起來通過實驗的方法了解食物中有哪些營養成分:探索提出任務:今天我們就像營養檢驗師那樣尋找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一)食物中的淀粉1. 提問:原來食物中有那么多營養。那要怎么鑒定食物中有這些營養呢?(預設:可以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首先我們來檢驗食物中是否有淀粉。你們要仔細觀察各種食物和碘酒的顏色,請大家觀看實驗視頻,然后在課下的時間可以檢測家庭中哪些食物是否含有淀粉,并記錄在學習任務當中。2.提問:如何檢驗淀粉?如何判斷食物中有淀粉?(預設:用滴管取適量碘酒,滴到被檢測的食物上,如果出現藍紫色,說明食物中有淀粉。)3.演示實驗:微課演示檢驗淀粉這里有饅頭、馬鈴薯和西紅柿。我們來檢驗一下哪種食物中含有淀粉,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中有碘酒,我們在饅頭、馬鈴薯、西紅柿上分別滴碘酒,觀察食物會不會變成藍色,食物變成藍色的,表示其中含有淀粉,藍色越深,說明淀粉含量越多,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中。淀粉是糖類的重要成員之一,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指的就是糖類,它是我們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低碘酒的地方變為藍色,說明這種食物含有淀粉。我們發現饅頭、馬鈴薯、低碘酒會變色,說明其中含有淀粉,我們食用的各種面食、餅干,面包中是不是也含有淀粉,呢大家也可以在課下繼續嘗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能夠在顯微鏡下看到淀粉的樣子了。科學家先利用削下的土豆表皮制作土豆淀粉裝片,然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觀看如何制作土豆淀粉臨時裝片4.分組實驗:分組實驗檢驗食物中的淀粉5.交流反饋:哪些食物中含有較多淀粉?哪些食物中淀粉較少?.(二)食物中的脂肪1. 如何檢驗脂肪?如何判斷食物中有脂肪?(預設:可以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2. 演示實驗:微課演示檢驗脂肪的方法。(預設:將食物在白紙上涂抹或者擠壓,如果出現油漬說明食物中含有脂肪)3. 分組實驗:分組實驗檢驗食物中的脂肪。(教師提供的材料+學生自帶的材料)4. 交流反饋:哪些食物中含有較多脂肪?哪些食物不含脂肪?5. 小結:脂肪、糖類、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三)研討1.提問:有沒有一種食物,同時含有豐富的六大營養素,滿足人體需要呢?2思考:我們從昨天的食物中獲得了哪些營養?這些營養的搭配合理嗎?七、板書設計(共26張PPT)2023.11營養成分表:無機鹽(食鹽)注:鈣和鈉就是以無機鹽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的。礦物質((無機鹽)蛋白質是構成人體肌肉、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長發育。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魚肉、雞蛋、純牛奶、開心果等。蛋白質燃燒后有一股焦臭味。想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我們可以采用看標簽或查資料的方法。研究其他食物中營養成分的方法蛋白質燒燒焦雞毛的氣味把瘦肉在火上燒一燒有什么氣味?脂肪壓、劃留下油跡肥肉在白紙上壓一壓,觀察現象?淀粉滴碘變 藍往淀粉液中滴碘酒觀察有什么現象?蛋白質燒燒焦雞毛的氣味脂肪壓、劃留下油跡淀粉滴碘變 藍同步練習1. 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常分為( )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2. 淀粉是( )的重要成員之一,它是我們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3. 雞蛋是富含( )的食物,肥肉等食物富含( )。蛋白質 糖類 脂肪 維生素 無機鹽 水糖類蛋白質脂肪2. 食物滴上碘酒后變藍色,說明食物中含有( )。A. 脂肪B. 維生素C. 淀粉C3. 谷類薯類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是( )。A. 脂肪B. 維生素和礦物質C. 糖類(淀粉)C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蘋果青菜沒有營養,盡量少食用B. 魚肉很有營養,每天只吃魚肉就可以了C. 各種食物含有身體需要的不同的營養物質C5. 我們劇烈運動后,急需補充足夠的能量,應多吃( )A. 蛋白質食物B. 糖類食物C. 脂肪類食物B5. 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的是(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食物中的營養四年級上冊教學PPT課件.pptx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