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一章 原子結構與性質第二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 課時31.了解電負性的概念。2.理解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趨勢。3.學會應用電負性判斷元素的原子半徑大小、化合物元素化合價正負、元素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強弱、解釋對角線規則。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分析:C、Si、H三種元素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我們都知道SiH4硅顯正價態、CH4中碳顯負價態。事實吸引電子能力:C>H;Si<H定性定量鮑林電負性的概念是由美國化學家鮑林提出的,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大小。電負性越大的原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力越大。鮑林利用實驗數據進行了理論計算,以氟的電負性為4.0和鋰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得出了各元素的電負性。一、電負性1.化學鍵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學鍵的電子稱為鍵合電子。元素相互化合,可理解為相鄰原子之間產生化學作用力,形象地叫做化學鍵。2.鍵合電子(1)定義: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大小。(2)意義:電負性越大的原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力越大。(3)大小標準以氟的電負性為4.0和鋰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得出了各元素的電負性。電負性是相對值,沒單位。3.電負性觀察圖1-23,思考各元素的電負性有何周期性變化?回答下列問題。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電負性如何變化?②同一主族中,元素的電負性如何變化?③電負性最大的元素和電負性最小的元素分別在元素周期表的什么位置?(4)變化規律①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電負性從左到右逐漸增大,表明其吸引電子的能力逐漸增強。(稀有氣體元素除外)②同一主族:元素的電負性從上到下呈現減小趨勢,表明其吸引電子的能力逐漸減弱。③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較小,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較大。電負性最大的是氟,最小的是銫。①電負性的大小也可以作為判斷元素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5)應用電負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小,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弱。a.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小于1.8。b.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大于1.8。c.位于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電負性在1.8左右,既表現金屬性,又表現非金屬性。②電負性也可以用來判斷化合物的化學鍵類型。電負性相差很大離子鍵(相差>1.7)電負性相差不大共價鍵(相差<1.7)但也有特例(如HF)但也有特例(如NaH)電負性相差越大的共價鍵,共用電子對偏向電負性大的原子趨勢越大,鍵的極性越大。a.電負性數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鍵合電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值。b.電負性數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鍵合電子的能力強,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值。電負性大的顯負價,電負性小的顯正價。③電負性也可以用來判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正負。④電負性也可以用來解釋元素的“對角線”規則。例:“Li、Mg的電負性分別為1.0、1.2;Be、Al的電負性分別為1.5、1.5;B、Si的電負性分別為2.0、1.8。它們的電負性接近,說明它們對鍵合電子的吸引力相當,它們表現出的性質相似。如Li、Mg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分別為Li2O和MgO;Be(OH)2、Al(OH)3均屬于難溶的兩性氫氧化物;B、Si的含氧酸都是弱酸等。(6)電負性與第一電離能的關系電負性用于衡量原子吸引鍵合電子的能力,電負性大的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強,所以一般來說,電負性大的原子對應元素的第一電離能也大。二、探究:元素的電負性變化趨勢【繪制變化圖】請利用圖1-23的數據制作第三周期元素、 第ⅠA和ⅦA族元素的電負性變化圖,并找出其變化趨勢。二、探究:元素的電負性變化趨勢【繪制變化圖】請利用圖1-23的數據制作第三周期元素、 第ⅠA和ⅦA族元素的電負性變化圖,并找出其變化趨勢。①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電負性從左到右逐漸增大。②同一主族:元素的電負性從上到下呈現減小趨勢。【比較與分析】根據圖1-22,找出上述相關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趨勢,與電負性的變化趨勢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同周期主族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電負性逐漸增大,第一電離能總的變化趨勢是逐漸增大的,但有如I1(Be)> I1(B)、 I1(N)> I1(O)這樣的“異常”現象,其中的原因分析如下:電負性是指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能力,美國化學鮑林利用實驗數據進行了理論計算,以氟的電負性為4.0和鋰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得出了各元素的電負性(不包括稀有氣體)。因此,元素電負性的大小與原子結構無關。而第一電離能是指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因此,第一電離能的大小與原子結構關系密切。練一練1.下列不能根據元素電負性判斷的性質是( )A.判斷化合物的溶解度B.判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正負C.判斷化學鍵類型D.判斷一種元素是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A2.下列是幾種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電負性最大的原子是( )A.1s22s22p4B.1s22s22p63s23p3C.1s22s22p63s23p2D.1s22s22p63s23p64s2A3.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大小可用電負性表示,若電負性越大,則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大,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為顯負電性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電負性:(1)通過分析電負性的變化規律,確定N、Mg的電負性(x)范圍:________(2)推測電負性(x)與原子半徑的關系是 。 (3)某有機物的分子中含有S—N鍵,在S—N鍵中,你認為共用電子對偏向 (寫原子名稱)。 (4)經驗規律告訴我們當成鍵兩元素的電負性的差值大于1.7時,一般形成離子鍵,當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一般形成共價鍵,試推斷AlBr3中化學鍵的類型是 。 (5)在元素周期表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的位置為 (放射性元素除外)。 2.533.440.931.57電負性越小,原子半徑越大氮共價鍵第六周期第ⅠA族4.A、B、D、E、G、M六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元素A的一種核素無中子,B的單質既可以由分子組成也可以形成空間網狀結構,化合物DE2為紅棕色氣體,G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M的原子核外電子數比G多10。請回答下列問題:(1)基態G原子的電子排布式是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元素B、D、E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同),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1s22s22p63s23p64s1或[Ar]4s1第四周期第ⅠB族N>O>CO>N>C元素周期律(表中位置)結構元素性質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原子半徑第一電離能電負性決定反映反映總結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