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三章 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章末復習1.回顧本單元的文本及教材,熟悉本單元的知識及邏輯結構。2.能區別晶體與非晶體,計算晶胞中所含的粒子數;2.能借助分子晶體、共價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等模型說明晶體中的粒子及其粒子間的相互作用;3.能說出配位鍵的特征;能運用配位鍵解釋配合物的某些典型性質;能舉例說明配合物的廣泛應用;4.能舉例說明物質在原子、分子、超分子、聚集態等不同尺度上的結構特點對物質性質的影響。知識點一:物質的聚集狀態物質的聚集狀態氣態固態液態晶態塑晶態液晶態非晶態等離子體液晶離子液體分子 原子離子 電子物質的性質與用途1.等離子體(1)定義:由 組成的整體上呈電中性的物質聚集體,稱為等離子體,它是一種特殊 。電子、陽離子和電中性粒子氣體(2)特性:含有帶電粒子且能自由運動良好的導電性和流動性2.離子液體離子液體是熔點不高的僅由離子組成的液體物質,如高溫下的KCl。3.液晶液晶是介于 ,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黏度、形變性等,又有晶體的某些物理性質,如導熱性等。液態和晶態之間的物質狀態知識點二:晶體與晶胞1.晶體的特征(1)晶體的自范性:①定義:②形成條件:③本質原因:(2)各向異性:晶體在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包括晶體的強度、導電性 、導熱性、光學性質等。(3)晶體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晶體能自發地呈現多面體外形的性質。晶體生長的速率適當。晶體中粒子在微觀空間里呈現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觀表象。2.晶體的制備(1)熔融態物質凝固(2)氣態物質冷卻不經液態直接凝固(3)溶質從溶液中析出3.晶體與非晶體的比較晶體 非晶體微觀結構特征 粒子周期性有序排列 粒子排列相對無序性質特征 自范性 有 無熔點 固定 不固定各向異性 有 無鑒別方法 間接方法科學方法舉例是否具有固定熔點或根據某些物理性質的各向異性對固體進行X射線衍射實驗NaCl、I2、SiO2、Na晶體等玻璃、橡膠等(1)定義:4.晶胞描述晶體結構的基本單元叫做晶胞。(2)形狀:常規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體。(3)排列:①晶體可以看作是數量巨大的晶胞“無隙并置”而成。②所有晶胞的形狀及其內部的原子種類、個數及幾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4)晶胞中粒子數目的計算:①均攤法——如某個粒子為x個晶胞所共有,則該粒子有 屬于一個晶胞。(5)常見的晶胞簡單立方體心立方面心立方類型 簡單立方 體心立方 面心立方結構特點 在平面六面體的8個頂角上有粒子 除8個頂角上有粒子外,平行六面體的體心上還有1個粒子 除8個頂角上有粒子外,平行六面體的6個面的面心上均有1個粒子一個晶胞的原子數1245.晶體結構的測定——X射線衍射實驗當單一波長的 X 射線通過晶體時,X射線和晶體中的電子相互作用,會在記錄儀上看到 或者 。晶胞形狀和大小、分子或原子在微觀空間有序排列呈現的對稱類型、原子在晶胞里的數目和位置等測定晶胞中各個原子的位置(坐標),計算原子間的距離,判斷哪些原子之間存在化學鍵,確定鍵長和鍵角,得出分子的空間結構。(1)原理:(2)獲得晶胞信息:(3)獲得分子信息:分立的斑點明銳的衍射峰知識點三:分子晶體、共價晶體、金屬晶體、離子晶體1.類型比較離子晶體 共價晶體 分子晶體 金屬晶體構成晶體 的粒子粒子間 的作用作用力大小 (一般而言)判斷作用 力大小的 參考數據熔點陰、陽離子離子鍵較強原子共價鍵很強分子范德華力(氫鍵)弱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金屬鍵有的較強,有的較弱離子電荷數、離子半徑鍵能、鍵長(組成、結構相似)相對分子質量離子半徑、離子所帶電荷數較高高低差別較大離子晶體 共價晶體 分子晶體 金屬晶體硬度導熱和 導電性溶解性延展性典型實例略硬而脆大較小差別較大不良導體(熔融后或溶于水導電)不良導體不良導體(部分溶于水,電離后導電)良導體多數易溶一般不溶相似相溶一般不溶于水,少數與水反應差差差優良大部分非金屬單質和共價化合物金剛石、硅、二氧化硅、碳化硅、剛玉等NaCl、CsCl等金屬(除汞外)2.過渡晶體與混合型晶體(1)過渡晶體原子間形成的化學鍵往往是介于典型模型之間的過渡狀態,由于微粒間的作用存在鍵型過渡,即使組成簡單的的晶體,也可能介于離子晶體、共價晶體、分子晶體和金屬晶體之間的過渡狀態,形成過渡晶體。(2)混合型晶體既有共價鍵又有范德華力,同時還存在類似金屬鍵的作用力,兼具共價晶體、分子晶體、金屬晶體特征的晶體,稱為混合型晶體,如石墨。粒子粒子間的作用力晶體的類型結構特點性質特點用途3.研究晶體的思路知識點四:配合物與超分子1.配位鍵(1)定義:成鍵原子或離子一方 ,另一方 而形成的,這類“電子對給予-接受”鍵被稱為配位鍵。(2)表示式:A→B或A—B(A為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B為接受孤電子對的原子)注意:配位鍵是一種特殊的共價鍵,同樣具有飽和性和方向性。提供空軌道提供孤電子對2.配位化合物(1)定義:通常把金屬離子或原子(稱為中心離子或原子)與某些分子或離子(稱為配體或配位體)以配位鍵結合形成的化合物稱為配位化合物,簡稱配合物。(2)組成:[Cu(N H 3)4 ] S O 4內界(配離子)外界配位體配位數配位原子中心原子配位鍵越強,配合物越穩定!3.超分子(1)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子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體(2)重要特征及其應用:①“杯酚”分離C60和C70②“冠醚識別堿金屬離子③自組裝【考點一】晶體類型的判斷1.下列各組物質的晶體類型相同的是( )A.Cu和Ag B.I2和NaCl C.SiO2和SO3 D.SiC和MgO2.下列各組物質各自形成晶體,均屬于分子晶體的化合物是( ?。?br/>A.NH3、H2、C2H4 B.PCl3、CO2、SiO2C.H2SO4、SO3、NH3 D.CCl4、Na2S、H2O2AC【考點二】晶體熔、沸點的比較3.下列關于分子晶體熔、沸點的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br/>A.Cl2<Br2<I2B.H2O<H2S<H2SeC.CH4<SiH4<GeH4D.CH3CH2CH2CH2CH3>C(CH3)44.下列各物質的熔點按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的是( ?。?br/>A.CsCl KCl NaCl B.Na K CaC.Si SiO2 SiC D.金剛石 硫磺 干冰BD【考點三】晶胞的計算5.已知NixMg1﹣xO晶體屬立方晶系,晶胞邊長a。將Li+摻雜到該晶胞中,可得到一種高性能的p型太陽能電池材料,其結構單元如圖所示。假定摻雜后的晶胞參數不發生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Ni的配位數為6B.Ni和Mg間的最短距離是aC.該結構單元中O原子數為3D.該物質化學式為Li0.5Mg1.125Ni2.375O4D6.已知SiC的熔點為2700℃,其晶胞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SiC晶體中碳原子和硅原子均采用sp3雜化B.硅單質的熔點高于2700℃C.距離硅原子最近的硅原子數為12D.若晶胞參數為a pm,則該晶體的密度為 g·cm-3B【解析】A.SiC晶體中碳原子和硅原子均形成4個σ鍵,則均采用sp3雜化;B.Si﹣Si鍵長大于Si﹣C鍵長,鍵長越長,熔點越低,SiC的熔點為2700℃,則硅單質的熔點低于2700℃,故B錯誤;C.距離最短的Si為頂點和面心,每個頂點為12個面共有,則距離硅原子最近的硅原子數為12;D.晶胞的體積為(1×10﹣10)3cm3,晶胞中Si原子個數為4,C原子個數為8×+6×=4,則晶胞的質量為,則晶胞的密度為ρ== g·cm-3【總結】利用均攤法計算金屬晶體的密度的方法:(1)首先利用均攤法確定一個晶胞中平均含有的原子數目。(2)其次確定金屬原子的半徑和晶胞邊長之間的關系。具體方法是:根據晶胞中金屬原子的位置,靈活運用數學上立體幾何的對角線(體對角線或面對角線)和邊長的關系,將金屬原子的半徑和晶胞的邊長放在同一個直角三角形中,通過解直角三角形即可。(3)計算金屬晶體的密度。首先求一個晶胞的質量:m=NM/NA,N表示一個晶胞中平均含有的金屬原子數,M表示金屬的摩爾質量,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然后求金屬晶體的密度:密度ρ=m/V,V表示一個晶胞的體積。【考點四】晶體結構與性質的關系7.下列關于原子晶體、分子晶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在SiO2晶體中,1個硅原子和2個氧原子形成2個共價鍵B.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穩定C.HI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HF,所以HI 的沸點高于HFD.金剛石為網狀結構,由共價鍵形成的碳原子環中,最小環上有6個碳原子D【考點五】配合物的成鍵情況8.關于[Co(NH3)4Cl2]Cl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1mol[Co(NH3)4Cl2]Cl含有σ鍵的數目為12NAB.中心原子的化合價為+3價C.鈷離子提供孤電子對,NH3提供接受孤對電子的空軌道D.含1mol[Co(NH3)4Cl2]Cl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產生3mol白色沉淀B【考點六】不同晶體的結構微粒及微粒間作用力的區別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原子晶體中共價鍵越強,熔點越高②具有高熔、沸點的晶體一定是離子晶體或原子晶體③冰融化時水分子中共價鍵發生斷裂④氯化鈉熔化時離子鍵未被破壞⑤在晶體中只要有陰離子就一定有陽離子⑥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穩定A.①②③④ B.⑤⑥ C.②④ D.①⑤D晶體結構與性質晶體配合物超分子晶體的特性晶胞晶體結構的測定四類典型晶體分子晶體共價晶體金屬晶體離子晶體配位鍵配位化合物超分子的特征及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