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4】一輪新人教版生物學學案:必修2 第6單元 第2講 DNA的結構、復制及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4】一輪新人教版生物學學案:必修2 第6單元 第2講 DNA的結構、復制及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含解析)

資源簡介

【備考2024】一輪新人教版生物學學案
第六單元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2講 DNA的結構、復制及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考點1 DNA的結構和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一、DNA的結構
1.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
(1)構建者:沃森和克里克。
(2)構建過程:
2.DNA雙螺旋結構
(1)DNA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組成,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2)外側: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主鏈基本骨架。
(3)內側:兩條鏈上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堿基互補配對遵循以下原則:A===T(兩個氫鍵)、G≡C(三個氫鍵)。
二、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1.說明基因與DNA關系的實例
2.DNA片段中的遺傳信息
(1)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
(2)特點
①多樣性: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
②特異性:每一個DNA分子的堿基有特定的排列順序。
(3)意義
DNA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
3.基因
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對這類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
1.在現代刑偵領域中,DNA指紋技術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此外,DNA指紋技術還可以用于親子鑒定等。如圖是通過提取某小孩和其母親以及待測定的四位男性的DNA,分別經合適的酶處理后,形成若干DNA片段,然后進行電泳等一系列步驟得到的一組DNA指紋圖,請分析:F1~F4中,誰是該小孩真正生物學上的父親?為什么?(必修2 P52“科學·技術·社會”)
提示:F2;C的DNA指紋圖中一條條帶與M DNA指紋圖中的一條條帶相同,另一條條帶與F2 DNA指紋圖中的一條條帶相同。
2.DNA的一條單鏈具有兩個末端,一端有一個游離的磷酸基團,稱作__________,另一端有一個羥基(—OH),稱作________,兩條單鏈走向________,一條單鏈是從5′ 端到3′ 端的,另一條單鏈是從3′ 端到5′ 端的。(必修2 P50“圖3-8”)
提示:5′ 端 3′ 端 相反
1.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結構時,運用了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
2.磷酸與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
提示: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
3.DNA中一條鏈的嘌呤數或嘧啶數一定等于另一條鏈的嘌呤數或嘧啶數。 (×)
提示:DNA雙鏈中嘌呤和嘧啶互補配對,DNA中一條鏈的嘌呤數或嘧啶數一定等于另一條鏈中的嘧啶數或嘌呤數。
4.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主要與它的空間結構密切相關。 (×)
提示:DNA的空間結構都是雙螺旋結構,與多樣性和特異性無關。
5.DNA分子中G和C所占的比例越大,其穩定性越低。 (×)
提示:G和C之間有三個氫鍵,A和T之間有兩個氫鍵,因此,DNA分子中G和C所占的比例越大,穩定性越高。
6.基因研究最新發現表明,人與小鼠的基因約80%相同,則人與小鼠DNA堿基序列相同的比例也是80%。 (×)
提示: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中還有大量的非基因序列,故無法確定DNA堿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多少。
1.DNA只有4種脫氧核苷酸,能夠儲存足夠量遺傳信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構成DNA的4種脫氧核苷酸的數目成千上萬,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千差萬別
2.基因是堿基對隨機排列成的DNA分子片段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是,基因的堿基序列都有特定的排列順序
1.DNA分子結構的幾個注意點
(1)
(2)
(3)
(4)
2.DNA分子中堿基數量的計算規律
1.某DNA片段的結構如圖所示。
β鏈的堿基序列為5′ ________ 3′。
提示:CGT
2.結合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析DNA作為遺傳物質所具備的特點有哪些?
提示:(1)具有相對的穩定性;(2)能夠精確地自我復制,使親代與子代間保持遺傳的連續性;(3)能夠指導蛋白質合成,控制新陳代謝過程和性狀發育;(4)在特定條件下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考查DNA的結構及特點
1.(2022·山東鄒城期中)如圖為某DNA分子片段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①②③是構成DNA分子的基本單位
B.DNA復制時,④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
C.①和②交替排列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DNA分子中堿基對⑨越多,其熱穩定性越低
A [圖中①與②③不是同一個脫氧核苷酸的組成部分,所以①②③不是構成DNA的基本單位,A錯誤;DNA復制時,④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B正確;①和②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正確;DNA分子中堿基對⑨(A—T)越多,氫鍵的相對含量越少,其熱穩定性越低,D正確。]
考查DNA分子中堿基數量的關系及計算
2.(2022·黑龍江三中調研)在一個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的42%,若其中一條鏈的胞嘧啶占該鏈堿基總數的24%,胸腺嘧啶占30%,則在其互補鏈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別占 (  )
A.12%和34%     B.21%和24%
C.34%和12% D.58%和30%
C [因為A+T占全部堿基總數的42%,所以G+C占全部堿基總數的58%;因為兩種互補堿基之和在DNA分子中與在單鏈上的含量相等,所以在兩條鏈中A+T、G+C均分別占42%、58%;設鏈1上C1占24%,則鏈1上G1占34%,其互補鏈上C2占34%;設鏈1上T1占30%,則鏈1上A1占12%,其互補鏈上T2占12%,故選C。]
3.(2022·河北唐山期末)下列關于雙鏈DNA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條鏈中A和T的數量相等,則互補鏈中A和T的數量也相等
B.一條鏈中G為C的2倍,則互補鏈中G為C的1/2
C.一條鏈中C∶T=1∶2,則互補鏈中G∶A=2∶1
D.一條鏈中A∶T∶G∶C=1∶2∶3∶4,則互補鏈中A∶T∶G∶C=2∶1∶4∶3
C [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雙鏈DNA中,一條鏈中的A和T分別與互補鏈中的T和A配對,一條鏈中的G和C分別與互補鏈中的C和G配對,故一條鏈中A和T的數量相等,則互補鏈中A和T的數量也相等,一條鏈中G為C的2倍,則互補鏈中G為C的1/2,A、B正確;一條鏈中C∶T=1∶2,則互補鏈中G∶A=1∶2,C錯誤;雙鏈DNA分子中,一條鏈中A∶T∶G∶C=1∶2∶3∶4,則互補鏈中A∶T∶G∶C=2∶1∶4∶3,D正確。]
 “三步”解決DNA分子中有關堿基比例的計算
考查基因的本質及與DNA、染色體的關系
4.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眼色基因(紅眼基因R、白眼基因r)位于果蠅的X染色體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雌雄果蠅細胞內的基因都是隨染色體的復制而復制的
B.同一DNA分子上不可能同時含有兩個控制眼色的基因
C.果蠅正常的卵原細胞有絲分裂時紅眼基因最多有4個
D.白眼基因的兩側也都是基因,其中只有一條鏈可以轉錄血紅蛋白基因
C [果蠅屬于真核生物,其基因主要位于染色體上,但細胞質中也有分布,故果蠅細胞內的基因不都是隨染色體的復制而復制的,A錯誤;一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同一DNA分子上可能同時含有兩個控制眼色的基因,如朱紅眼和深紅眼,B錯誤;雌果蠅的基因型可能為XRXR,則該個體在有絲分裂間期復制后可能含有四個XR基因,即紅眼基因最多有4個,C正確;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般而言白眼基因的兩側為非基因片段,D錯誤。]
5.如圖表示細胞內與基因有關的物質或結構,其中i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堿基對數目的差異是不同f攜帶遺傳信息不同的主要原因
B.f在i上呈線性排列,f與性狀是一一對應關系
C.e為脫氧核苷酸,h為蛋白質
D.若g中(G+C)/(A+T)=0.5,則A占g中總堿基數的比例為1/2
C [f為基因,不同基因攜帶遺傳信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i為染色體,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與性狀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e為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h為組成染色體的成分——蛋白質;若g中(G+C)/(A+T)=0.5,假設G=C=n,則A=T=2n,故A占g中總堿基數的比例為1/3。]
 基因、DNA、染色體之間的關系
考點2 DNA的復制
一、對DNA復制的推測
1.沃森和克里克的半保留復制假說
2.遺傳物質自我復制的其他假說
全保留復制是指DNA復制以DNA雙鏈為模板,子代DNA的雙鏈都是新合成的。
二、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
1.實驗者:美國生物學家梅塞爾森和斯塔爾。
2.實驗方法:同位素標記技術和離心技術。
3.實驗原理
15N和14N是氮元素的兩種穩定同位素,這兩種同位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同,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因此,利用離心技術可以在試管中分離開含有不同氮元素的DNA。
兩條鏈被標記情況 密度大小 離心位置
都是15N 最大 靠近試管的底部
一條15N,一條14N 居中 位置居中
都是14N 最小 靠近試管的上部
4.實驗過程
5.演繹推理
假設DNA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預期實驗結果:
(1)立即取出,提取DNA,離心,獲得15N/15N—DNA。
(2)繁殖一代,提取DNA,離心,獲得15N/14N—DNA。
(3)繁殖二代,提取DNA,離心,獲得15N/14N—DNA和14N/14N—DNA。
6.實驗結果
(1)提取親代DNA→離心→位置靠近試管底部。
(2)繁殖一代后,提取DNA→離心→位置居中。
(3)繁殖二代后,提取DNA→離心→1/2位置居中,1/2位置更靠上。
7.實驗結論:實驗結果和假設DNA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的預期結果一致,說明DNA的復制是以半保留復制的方式進行的。
三、DNA復制的過程
1.時間
細胞分裂前的間期。即有絲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
2.場所
(1)真核生物:主要在細胞核內,線粒體和葉綠體也可以進行。
(2)原核生物:主要在擬核。
(3)DNA病毒:活的宿主細胞內。
3.復制過程
4.復制結果
形成兩個完全相同的DNA。
5.準確復制的原因
(1)DNA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
(2)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6.意義
將遺傳信息從親代細胞傳遞給子代細胞,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1.假如全保留復制是正確的,實驗預期又會是什么?(必修2 P54“思考·討論”)
提示:第一代離心結果為1/2的14N/14N DNA(輕帶)和1/2的15N/15N DNA(重帶),第二代離心結果為1/4的15N/15N DNA(重帶)和3/4的14N/14N DNA(輕帶)。
2.真核細胞中DNA復制的速率一般為50~100 bp/s,果蠅DNA的電鏡照片中有一些泡狀結構,叫作DNA復制泡,是DNA上正在復制的部分,果蠅DNA上形成多個復制泡,這說明了什么?(必修2 P56“拓展應用”)
提示:果蠅的DNA有多個復制起點,可同時從不同起點開始DNA復制,由此加快DNA復制的速率,為細胞分裂做好物質準備。
1.DNA復制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新合成的DNA分子的兩條鏈均是新合成的。 (×)
提示:新合成的DNA分子的兩條鏈有一條鏈是新合成的。
2.DNA雙螺旋結構全部解旋后,開始DNA的復制。 (×)
提示:DNA復制時邊解旋邊復制。
3.單個脫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連接合成新的子鏈。 (×)
提示: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到DNA單鏈片段上形成子鏈。
4.復制后的兩個子代DNA分子將在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分裂Ⅱ后期著絲粒分裂時,隨染色單體分離而分開,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中。 (√)
5.在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漿細胞中不發生DNA的復制。 (√)
1.將一個某種噬菌體DNA分子的兩條鏈用32P進行標記,并使其感染大腸桿菌,在不含有32P的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若得到的所有噬菌體雙鏈DNA分子都裝配成噬菌體(n個)并釋放,則其中含有32P的噬菌體所占比例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一個含有32P標記的噬菌體雙鏈DNA分子經半保留復制后,標記的兩條單鏈只能分配到兩個噬菌體的雙鏈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個噬菌體中只有2個帶有標記
2.將發生癌變的小腸上皮細胞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液培養,一段時間后再移至普通培養液中培養,不同間隔時間取樣,檢測到被標記的癌細胞比例減少,出現上述結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依據DNA半保留復制特點,移到普通培養液中的被標記的癌細胞,隨著細胞增殖次數的增加,不被標記的癌細胞開始出現并不斷增多,故被標記的癌細胞比例減少
1.DNA復制的場所
2.“圖解法”分析DNA復制相關計算
(1)將含有15N的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養基中連續復制n次(如上圖),則:


(2)DNA分子復制過程中消耗的脫氧核苷酸數
①若親代DNA分子含有某種脫氧核苷酸m個,經過n次復制需要消耗該種脫氧核苷酸數為m·(2n-1)個。
②第n次復制需要該種脫氧核苷酸數為m·2n-1個。
早在1966年,日本科學家岡崎提出DNA半不連續復制假說:DNA復制形成互補子鏈時,一條子鏈是連續形成,另一條子鏈不連續即先形成短鏈片段(如圖1)。為驗證這一假說,岡崎進行了如下實驗:讓T4噬菌體在20 ℃時侵染大腸桿菌,70 min后,將同位素3H標記的脫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腸桿菌的培養基中,在2秒、7秒、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離T4噬菌體DNA并通過加熱使DNA分子變性、全部解螺旋,再進行密度梯度離心,以DNA單鏈片段分布位置確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離試管口距離越近),并檢測相應位置DNA單鏈片段的放射性,結果如圖2。
圖1          圖2
(1)以3H標記的脫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腸桿菌的培養基中,最終在噬菌體DNA中檢測到放射性,其原因是什么?
(2)圖2中,與60秒結果相比,120秒結果中短鏈片段減少的原因是什么?該實驗結果為岡崎假說提供的有力證據是什么?
提示:(1)標記的脫氧核苷酸被大腸桿菌吸收, 為噬菌體DNA復制提供原料,所以在噬菌體DNA中檢測到放射性。
(2)短鏈片段連接形成長片段,所以短鏈片段減少;在實驗時間內,細胞中均能檢測到較多的短鏈片段。
考查DNA復制的過程和特點
1.(2022·北京海淀區期中)下圖所示為DNA復制過程中的一個復制泡,①~⑨代表相應位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NA的兩條鏈均為復制模板
B.該復制泡的DNA解旋是雙向的
C.DNA分子的雙鏈是反向平行的,①④⑨為3′端
D.若該片段堿基T占20%,則復制后堿基C占30%
C [DNA復制是以DNA兩條鏈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A正確;識圖分析可知,DNA分子可以進行雙向復制,因此DNA解旋也是雙向的,B正確;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使子鏈由5′向3′方向延伸,因此圖中⑨為子鏈的3′端,而模板鏈正好相反,①④為5′端,C錯誤;若該片段堿基T占20%,由于雙鏈DNA分子中A=T,C=G,因此A=T=20%,則C=G=30%,復制后子代DNA中堿基與親代相同,堿基比例不變,D正確。]
2.(2022·山東淄博一模)大多數真核生物的DNA在復制時會出現多個復制泡,每個復制泡的兩端有2個復制叉,復制叉的延伸方向如圖所示。已知復制時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鏈的3′→5′方向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DNA的復制為雙向半保留復制
B.多起點復制加快了DNA的復制速度
C.復制泡3的DNA復制早于復制泡1
D.子鏈的延伸方向與復制叉的推進方向相同
D [由圖復制泡的走向可知,DNA復制時以每條鏈為模板,沿模板鏈的3′→5′方向移動,圖中DNA的復制為多起點不連續雙向半保留復制,A正確;多起點復制加快了DNA的復制速度,B正確;根據復制泡的大小可以看出,復制泡3的DNA復制早于復制泡1,C正確;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鏈的3′→5′方向移動,兩條子鏈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一條子鏈與復制叉的推進方向相反,D錯誤。]
考查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及分析
3.下圖為科學家設計的DNA合成的同位素標記實驗,利用大腸桿菌探究DNA的復制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比較試管①和②的結果可證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
B.實驗中沒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的研究方法
C.可用噬菌體代替大腸桿菌進行上述實驗,且提取DNA更方便
D.大腸桿菌在含有15NH4Cl的培養液中生長若干代,細胞中只有DNA含15N
B [比較試管①②③的結果可證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A項錯誤;本實驗采用的是穩定同位素標記和密度梯度離心的研究方法,沒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的研究方法,B項正確;噬菌體不能利用培養基培養,因此不能用噬菌體代替大腸桿菌進行上述實驗,C項錯誤;大腸桿菌的蛋白質、RNA等都含有氮,D項錯誤。]
4.(2022·廣東梅州期中)1958年,科學家運用同位素標記技術設計了DNA復制的實驗,實驗的培養條件與方法:(1)在含15N的培養基中培養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標記,離心結果如圖中的甲;(2)轉至14N的培養基培養,每20分鐘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腸桿菌的DNA樣本,離心。圖中的乙、丙、丁是某學生畫的結果示意圖。下列有關推論,正確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出現丁的結果需要60分鐘
B.乙是轉入14N培養基中繁殖一代的結果
C.轉入培養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
D.丙結果出現后,將此時的DNA熱變性后離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復制的結論
D [轉入14N培養基中繁殖兩代后所得DNA分子中,有一半DNA分子只含14N,另一半DNA分子是一條鏈含有15N,一條鏈含有14N,離心后出現中帶和輕帶,即出現丁的結果至少要復制兩次,因此至少需要40分鐘,A錯誤;繁殖一代后所得DNA分子都是一條鏈含有15N,另一條鏈含有14N,離心后只出現中帶,即丙圖所示結果,B錯誤;繁殖三代后,所有的DNA都含有14N,C錯誤;丙是轉入14N培養基中繁殖一代的結果,DNA分子都是一條鏈含有15N,另一條鏈含有14N,因此DNA熱變性后離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復制的結論,D正確。]
DNA復制的相關計算
5.(2021·山東等級考)利用農桿菌轉化法,將含有基因修飾系統的T DNA插入水稻細胞M的某條染色體上,在該修飾系統的作用下,一個DNA分子單鏈上的一個C脫去氨基變為U,脫氨基過程在細胞M中只發生一次。將細胞M培育成植株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的每一個細胞中都含有T DNA
B.N自交,子一代中含T DNA的植株占3/4
C.M經n(n≥1)次有絲分裂后,脫氨基位點為A—U的細胞占1/2n
D.M經3次有絲分裂后,含T DNA且脫氨基位點為A—T的細胞占1/2
D [N是由M細胞形成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DNA的丟失,由于T DNA插入水稻細胞M的某條染色體上,所以M細胞含有T DNA,因此N的每一個細胞中都含有T DNA,A正確;N的一條染色體中含有T DNA,可以記為+,因此N關于是否含有T DNA的基因型記為+-,如果自交,則子代中相關的基因型為++∶+-∶--=1∶2∶1,有3/4的植株含T DNA,B正確;M中只有1個DNA分子單鏈上的一個C脫去氨基變為U,所以復制n次后,產生的子細胞有2n個,但脫氨基位點為A—U的細胞只有1個,所以這種細胞的比例為1/2n,C正確;如果M經3次有絲分裂后,形成子細胞有8個,由于M細胞DNA分子單鏈上的一個C脫去氨基變為U,所以是G和U配對,所以復制三次后,有4個細胞脫氨基位點為C—G,3個細胞脫氨基位點為A—T,1個細胞脫氨基位點為U—A,因此含T DNA且脫氨基位點為A—T的細胞占3/8,D錯誤。故選D。]
6.(2021·河北衡水中學四調)一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DNA由5 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將其置于只含31P的環境中復制3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DNA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
B.第三次復制需要2.1×104個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單鏈與含31P的單鏈之比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與含31P的分子數之比為1∶4
B [DNA分子中共有10 000個堿基,其中胞嘧啶3 000個,DNA第三次復制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為(23-1)×3 000-(22-1)×3 000=1.2×104(個)。]
 準確把握DNA復制的相關計算問題
(1)復制次數:“DNA復制了n次”和“第n次復制”的區別:前者包括所有的復制,后者只包括第n次復制。
(2)堿基數目:堿基的數目單位是“對”還是“個”。
(3)復制模板:在DNA復制過程中,無論復制了幾次,含有親代脫氧核苷酸單鏈的DNA分子都只有兩個。
(4)關鍵詞語:看清是“DNA分子數”還是“鏈數”,“含”還是“只含”等關鍵詞。
1.核心概念
(1)(必修2 P50)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腺嘌呤)一定與T(胸腺嘧啶)配對,G(鳥嘌呤)一定與C(胞嘧啶)配對,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作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2)(必修2 P55)DNA的復制:指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
(3)(必修2 P59)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2.結論語句
(1)(必修2 P55)DNA的復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進行的。
(2)(必修2 P56)DNA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需要 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
(3)(必修2 P56)DNA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4)(必修2 P56)DNA通過復制,將遺傳信息從親代細胞傳遞給子代細胞,從而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5)(必修2 P59)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的多樣性,而堿基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6)(必修2 P59)DNA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
1.(2022·廣東選擇性考試)下列關于遺傳學史上重要探究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孟德爾用統計學方法分析實驗結果發現了遺傳規律
B.摩爾根等基于性狀與性別的關聯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C.赫爾希和蔡斯用對比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圖譜得出堿基配對方式
D [孟德爾用統計學方法分析雜合子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發現了遺傳規律,A正確;摩爾根等基于果蠅眼色與性別的關聯,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B正確;赫爾希和蔡斯分別用32P和35S標記T2噬菌體DNA和蛋白質,通過對比兩組實驗結果,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C正確;沃森和克里克主要以DNA衍射圖譜為依據,推算出DNA呈螺旋結構,根據查哥夫的實驗結果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D錯誤。]
2.(2022·廣東選擇性考試)λ噬菌體的線性雙鏈DNA兩端各有一段單鏈序列。這種噬菌體在侵染大腸桿菌后其DNA會自連環化(如圖所示),該線性分子兩端能夠相連的主要原因是(  )
A.單鏈序列脫氧核苷酸數量相等
B.分子骨架同為脫氧核糖與磷酸
C.單鏈序列的堿基能夠互補配對
D.自連環化后兩條單鏈方向相同
C [單鏈序列脫氧核苷酸數量相等、分子骨架同為脫氧核糖與磷酸交替連接,不能決定線性DNA分子兩端能夠相連,A、B錯誤;據圖可知,單鏈序列的堿基能夠互補配對,決定線性DNA分子兩端能夠相連,C正確;DNA的兩條鏈是反向的,因此自連環化后兩條單鏈方向相反,D錯誤。]
3.(2021·遼寧選擇性考試)下列有關細胞內的DNA及其復制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子鏈延伸時游離的脫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
B.子鏈的合成過程不需要引物參與
C.DNA每條鏈的5′端是羥基末端
D.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打開DNA雙鏈
A [子鏈延伸時5′→3′合成,故游離的脫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A正確;子鏈的合成過程需要引物參與,B錯誤;DNA每條鏈的5′端是磷酸基團末端,3′端是羥基末端,C錯誤;解旋酶的作用是打開DNA雙鏈,D錯誤。]
4.(2021·海南等級考)已知5 溴尿嘧啶(BU)可與堿基A或G配對。大腸桿菌DNA上某個堿基位點已由A-T轉變為A-BU,要使該位點由A-BU轉變為G-C,則該位點所在的DNA至少需要復制的次數是(  )
A.1    B.2    C.3    D.4
B [根據題意可知:BU可以與A配對,又可以和G配對,由于大腸桿菌DNA上某個堿基位點已由A-T轉變為A-BU,所以復制一次會得到G-BU,復制第二次會得到G-C,所以至少需要經過2次復制后,才能實現該位點由A-BU轉變為G-C,B正確。]
5.(2021·廣東選擇性考試)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紀自然科學的偉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為該模型構建提供主要依據的是(  )
①赫爾希和蔡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
②富蘭克林等拍攝的DNA分子X射線衍射圖譜
③查哥夫發現的DNA中嘌呤含量與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復制機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赫爾希和蔡斯通過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與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無關,①不符合題意;沃森和克里克根據富蘭克林等拍攝的DNA分子X射線衍射圖譜,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結構,②符合題意;查哥夫發現的DNA中腺嘌呤(A)的量總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鳥嘌呤(G)的量總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為沃森和克里克構建正確的堿基配對方式提供了依據,③符合題意;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復制機制未能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提供依據,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
課時分層作業(十八) DNA的結構、復制及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1.下圖是某DNA片段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是氫鍵,②是脫氧核苷酸鏈的5′端,③是3′端
B.DNA分子中A+T含量高時穩定性較高
C.磷酸與脫氧核糖交替排列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a鏈、b鏈方向相同,a鏈與b鏈的堿基互補配對
C [圖中①是氫鍵,②是脫氧核苷酸鏈的3′端,③是5′端,A項錯誤;堿基A和T之間有兩個氫鍵,堿基G和C之間有三個氫鍵,因此G+C含量高時DNA分子的穩定性較高,B項錯誤;磷酸與脫氧核糖交替排列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項正確;DNA分子的兩條鏈反向平行,a鏈與b鏈的堿基互補配對,D項錯誤。]
2.用卡片構建DNA平面結構模型,所提供的卡片類型和數量如表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卡片類型 脫氧核糖 磷酸 堿基
A T G C
卡片數量 10 10 2 3 3 2
A.最多可構建4種脫氧核苷酸,5個脫氧核苷酸對
B.構成的雙鏈DNA片段最多有10個氫鍵
C.DNA中每個脫氧核糖只與1分子磷酸相連
D.最多可構建44種不同堿基序列的DNA片段
B [雙鏈DNA分子中,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A—T、C—G,且互相配對的兩種堿基數目彼此相等,結合表中數據可知,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2個A—T堿基對,2個C—G堿基對,共形成4個脫氧核苷酸對,A錯誤;A和T之間有2個氫鍵,C和G之間有3個氫鍵,因此構成的雙鏈DNA片段最多有10個氫鍵,B正確;DNA中絕大多數脫氧核糖與2分子磷酸相連,只有末端的脫氧核糖與1分子磷酸相連,C錯誤;堿基對種類和數目確定,所以可構建的DNA種類數少于44種,D錯誤。]
3.(2021·湖北黃岡聯考)關于DNA分子復制機制,科學家用熒光染料給Rep(DNA解旋酶中作為引擎的那部分結構,驅動復制叉的移動)加上了綠色熒光蛋白從而獲知被標記的分子相對于DNA分子的運動軌跡,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Rep可以破壞相鄰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
B.DNA結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單鏈重新形成雙鏈的作用
C.根據材料推斷Rep推動復制叉移動是通過水解ATP提供能量
D.DNA復制具有邊解旋邊復制和半保留復制的特點
A [根據Rep的功能可推斷出,Rep應為解旋酶,該酶能破壞氫鍵,A錯誤;DNA結合蛋白纏繞在DNA單鏈上,可防止單鏈之間重新螺旋化,B正確;根據材料推斷Rep推動復制叉移動是通過水解ATP提供能量,C正確;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DNA復制具有邊解旋邊復制和半保留復制的特點,D正確。]
4.(2022·江蘇南通調研)PCR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與人體細胞內DNA分子復制相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B.DNA聚合酶作用的最適溫度不同
C.都是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
D.復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復制
C [DNA分子的體外復制和體內復制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正確;PCR技術是在較高溫度條件下進行的,因此PCR與細胞內DNA復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適溫度較高,B正確;PCR技術是在較高溫度條件下打開雙鏈后進行擴增的,不是邊解旋邊復制的,C錯誤;DNA復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復制,D正確。]
5.(2022·湖北七市聯考)7 乙基鳥嘌呤不與胞嘧啶(C)配對而與胸腺嘧啶(T)配對。若1個雙鏈DNA分子在第n輪復制結束后,某一復制產物分子一條鏈上的鳥嘌呤(G)被7 乙基化。隨后都再復制p次,發生突變的雙鏈DNA分子數與總DNA分子數的比例為(  )
A.1/2n      B.1/2n-1
C.1/2n+p D.1/2n+1
D [分析題意可知,某一復制產物分子一條鏈上的鳥嘌呤(G)被7 乙基化,該堿基不與胞嘧啶(C)配對而與胸腺嘧啶(T)配對,相當于該DNA分子一條鏈上的G突變為A。突變后,該DNA分子又進行了p次復制,則每輪復制結束后,由于該條鏈變異,所以根據這條鏈為模板的產物及以產物為模板的DNA分子也變異,故發生突變的雙鏈DNA數是2p-1,總DNA分子數是2n+p,所以兩者比例為=,A、B、C錯誤,D正確。]
6.(2022·華中師大一附中檢測)將細菌放在含15N的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后,獲得親代細菌,然后放在含14N的培養基培養到子一代和子二代。在每代取等量的細菌破碎,提取DNA 離心,然后在紫外光下檢測DNA沉降帶(由輕到重為輕帶、中間帶和重帶)。下列有關實驗結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親代與子一代的結果可說明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B.若用DNA酶處理子一代DNA后再離心,沉降帶仍為中間帶
C.子二代只含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2
D.可用噬菌體代替細菌進行上述實驗,且提取DNA更方便
C [DNA復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復制,經過復制后,形成的2個子代DNA分子,各保留了一條親代DNA分子的模板母鏈。親代與子一代的結果不能說明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也可能是分散復制,A錯誤;若用DNA酶處理子一代DNA后離心,則DNA分子被水解為核苷酸,因而沒有沉降帶,B錯誤;子二代DNA分子中全部含有14N,一半DNA都是14N,另一半DNA中一條鏈為14N,另一條鏈為15N,C正確;噬菌體屬于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在培養基中培養,所以不可用噬菌體代替細菌進行上述實驗,D錯誤。]
7.(2023·安徽十校聯考)研究人員先用含有15NH4Cl的培養液培養大腸桿菌,讓大腸桿菌充分繁殖,經離心處理后,試管中只出現一條DNA帶,標記為甲,然后將1個子代大腸桿菌轉移到含14NH4Cl的普通培養液中培養。培養24小時,此時DNA第n次復制恰好完成,經檢測含有15N的大腸桿菌占全部大腸桿菌的比例為1/16,將子代DNA離心后,試管中出現和甲位置不同的兩種條帶,標記為乙、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乙、丙位置在甲的下方
B.該實驗證明了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C.大腸桿菌增殖一代所需時間約為4.8小時
D.DNA復制需要大腸桿菌的細胞呼吸提供能量
A [親代大腸桿菌是15N標記的DNA(15N/15N DNA),子代DNA是15N/14N DNA和14N/14N DNA,子代DNA位置在親代DNA的上方,A錯誤;若是全保留復制,復制n次后,試管中只能出現甲和另一條帶,即只有兩條帶,但題干信息顯示試管中出現和甲位置不同的兩條帶(乙、丙),若是分散復制,則復制n次后,試管中只能出現一種條帶,只有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子代才會出現15N/14N DNA和14N/14N DNA與甲(15N/15N DNA)不同的兩種條帶,B正確;經過n次復制,一個DNA分子形成2n個DNA分子,其中含15N的DNA占2/2n=1/2n-1(n表示復制次數),含有15N的大腸桿菌占1/16,即1/2n-1=1/16,n=5,DNA經過了5次復制,故24小時大腸桿菌增殖5代,則增殖一代所需時間為24÷5=4.8(小時),C正確;DNA復制需要能量驅動,所需能量來自大腸桿菌的細胞呼吸,D正確。]
8.某研究小組進行“探究DNA復制方式”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培養大腸桿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離心管編號,條帶表示大腸桿菌DNA離心后在離心管中的位置分布。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b  c
A.本實驗所用的技術包括同位素標記技術和密度梯度離心技術
B.大腸桿菌在15NH4Cl培養液中培養多代后可得到a管所示結果
C.c管的結果表明該管中大腸桿菌的DNA包括14N/15N及15N/15N
D.本實驗可證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C [a管中條帶為重帶(15N/15N),b管中條帶為中帶(14N/15N),c管中條帶為輕帶(14N/14N)和中帶(14N/15N)。由題干信息“培養大腸桿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條帶表示大腸桿菌DNA離心后在離心管中的位置分布”可知,本實驗所用技術包括同位素標記技術和密度梯度離心技術,A正確;大腸桿菌在帶15N標記的培養液中培養多代后,根據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絕大部分條帶為15N/15N,即重帶,B正確;c管中的條帶包括一條中帶和一條輕帶,即DNA包括14N/15N和14N/14N,C錯誤;據圖可知,整個實驗中的DNA經離心后,出現15N/15N、14N/15N和14N/14N三種條帶,可證明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D正確。]
9.科學家在研究DNA分子復制方式時進行了如下的實驗研究(已知培養用的細菌大約每20 min分裂一次,產生子代,實驗結果見相關圖示):
(1)實驗一、實驗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結果C、D看,DNA復制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理論上結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為________。
(3)復制過程除需要模板DNA、脫氧核苷酸外,還需要_________________等條件。
(4)若對結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處理,然后再離心,結果為F,請在圖中表示出。
(5)如果實驗C、D、E的結果都為結果G,據此可判斷DNA分子的復制方式________(填“是”或“不是”)半保留復制。
[解析] (1)實驗一和實驗二分別表示被14N和15N標記的DNA的離心結果,其作用是與后面的實驗結果形成對照。(2)從結果C、D看,新形成的DNA保留了原來DNA的1條鏈,DNA復制具有半保留復制的特點;經過60 min后,DNA復制了3次,共形成8個DNA分子,其中有2個DNA分子是15N/14N,其余6個DNA分子為14N/14N,故理論上結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為1。(3)復制過程需要模板DNA、原料(四種脫氧核苷酸)、酶和能量等條件。(4)結果C中的DNA分子為15N/14N,解旋后形成的單鏈為一條重鏈DNA(15N)和一條輕鏈DNA(14N)。(5)結果G表明原來被15N標記的DNA的兩條鏈沒有分開,因此可判斷DNA分子的復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復制。
[答案] (1)與后面的實驗結果形成對照 (2)半保留復制 1 (3)酶、能量 (4)如圖
(5)不是
10.(2021·山東等級考)我國考古學家利用現代人的DNA序列設計并合成了一種類似磁鐵的“引子”,成功將極其微量的古人類DNA從提取自土壤沉積物中的多種生物的DNA中識別并分離出來,用于研究人類起源及進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引子”的徹底水解產物有兩種
B.設計“引子”的DNA序列信息只能來自核DNA
C.設計“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類DNA序列
D.土壤沉積物中的古人類雙鏈DNA可直接與“引子”結合從而被識別
C [根據題意分析“引子”是一段DNA序列,徹底水解產物有磷酸、脫氧核糖和四種含氮堿基,共6種產物,A錯誤;由于線粒體中也含有DNA,因此設計“引子”的DNA序列信息還可以來自線粒體DNA,B錯誤;根據題干信息利用現代人的DNA序列設計并合成了“引子”,說明設計“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類的DNA序列,C正確;土壤沉積物中的古人類雙鏈DNA需要經過提取,且在體外經過加熱解旋后,才能與“引子”結合,而不能直接與引子結合,D錯誤。故選C。]
11.(2022·山東中學聯盟大聯考)人類腫瘤細胞細胞質中含大量獨立于染色體外存在的環狀DNA(ecDNA),其上普遍帶有癌基因。癌細胞內ecDNA可大量擴增且癌基因能高效表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ecDNA中的每個脫氧核糖與一個或兩個磷酸基團相連
B.ecDNA上帶有癌基因且能夠復制,所以人類的癌癥能夠遺傳給下一代
C.ecDNA容易復制和表達,可能與其呈裸露狀態,易解旋有關
D.ecDNA通過復制后能平均分配至子細胞中,保持遺傳的穩定性
C [ecDNA為環狀DNA,沒有游離的磷酸基團,ecDNA中的每個脫氧核糖都與兩個磷酸基團相連,A錯誤;只有發生在生殖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的改變才能遺傳,B錯誤;ecDNA是獨立于染色體外存在的環狀DNA,容易復制和表達,可能與其呈裸露狀態不與蛋白質結合易解旋有關,C正確;ecDNA是細胞質中的DNA,復制后隨機分配至子細胞中,D錯誤。]
12.(2022·廣東茂名一中高三月考)研究發現,DNA分子存在同一條DNA鏈上的胞嘧啶彼此結合形成的特殊結構,稱為i Motif結構。該結構大多出現在原癌基因的RNA聚合酶識別并結合的部位。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參與了i Motif結構的形成
B.形成該結構后,DNA的氫鍵和堿基數量都發生變化
C.i Motif結構的出現使染色體縮短,屬于染色體變異
D.i Motif結構影響原癌基因轉錄,影響細胞生長和分裂
D [該結構由同一條DNA鏈上的胞嘧啶彼此結合形成,這個過程不涉及氫鍵斷裂和磷酸二酯鍵的生成,沒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參與,同時,堿基數量也沒有發生變化,A、B錯誤;該結構由同一條DNA鏈上的胞嘧啶彼此結合形成,是一種特殊的DNA結構,堿基序列沒有發生改變,它的出現不是染色體變異的結果,C錯誤;i Motif結構大多位于原癌基因的RNA聚合酶識別并結合的部位,會影響RNA聚合酶與啟動子的結合,會影響原癌基因的轉錄,影響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D正確。故選D。]
13.(2021·山東青島檢測)動物細胞的線粒體DNA分子上有兩個復制起始區OH和OL。該DNA復制時,OH首先被啟動,以L鏈為模板合成M鏈,當M鏈合成約2/3時,OL啟動,以H鏈為模板合成N鏈,最終合成兩個環狀雙螺旋DNA分子,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復制啟動時OH區和OL區首先結合的酶是解旋酶
B.線粒體環狀DNA分子中每個脫氧核糖都與一或兩個磷酸相連
C.復制完成后M鏈中的嘌呤數與N鏈中的嘧啶數一定相同
D.合成M鏈和N鏈時方向相反是因為DNA聚合酶只能從模板鏈的3′端延伸子代DNA鏈
B [DNA分子復制開始時,首先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進行解旋,可見,復制啟動時OH區和OL區首先結合的酶是解旋酶, A正確;線粒體環狀DNA分子中沒有游離的磷酸基團,每個脫氧核糖都與兩個磷酸相連,B錯誤;依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和圖示分析可知:復制完成后M鏈與N鏈相當于互補鏈,AM=TN、TM=AN、CM=GN、GM=CN,因此復制完成后M鏈中的嘌呤數與 N鏈中的嘧啶數一定相同,C正確;組成DNA分子的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而DNA聚合酶只能從DNA模板鏈的3′端延伸DNA鏈,所以合成M鏈和N鏈時方向相反,D正確。]
14.早期,科學家對DNA分子復制方式的預測如圖甲所示,1958年,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證實了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復制。試管②③④⑤是模擬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結果(如圖乙)。回答下列問題。


培養過程:
Ⅰ.在含15N的培養液中培養若干代,使DNA雙鏈均被15N標記(試管①)。
Ⅱ.轉至含14N的培養液中培養,每30 min復制一代。
Ⅲ.取出每代DNA的樣本離心,記錄結果。
(1)本實驗運用的主要技術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Ⅰ的目的是標記大腸桿菌中的________;至少需要________min才會出現試管④的結果。
(2)30 min后離心只有1條中等密度帶(如試管③所示),則可以排除DNA復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為進一步確定DNA復制的方式,科學家對結果③中的DNA分子用解旋酶處理后離心,若出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DNA復制的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3)若某次實驗的結果中,中帶比以往實驗結果所呈現的略寬,其原因可能是新合成的DNA單鏈中N仍有少部分為________。
[解析] (1)本實驗運用的主要技術為同位素標記技術,步驟Ⅰ的目的是標記大腸桿菌中的DNA。出現試管④的結果至少需要DNA復制兩次,每次復制的時間為30 min,因此至少需要60 min才會出現試管④的結果。(2)復制一代后離心只有1條中等密度帶,說明DNA復制方式不是全保留復制。如果DNA的復制方式為分散復制,則每一條脫氧核苷酸鏈既保留母鏈部分又有子鏈部分,則可能出現不了清晰的條帶,而半保留復制能出現清晰的重帶和輕帶兩種條帶。(3)若中帶比以往實驗結果所呈現的略寬,其原因可能是新合成的DNA單鏈中N仍有少部分為15N。
[答案] (1)同位素標記技術 DNA 60 (2)全保留復制 重帶和輕帶兩種條帶 (3)15N
1 / 3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尚志市| 福清市| 阜南县| 岳池县| 尼勒克县| 雅安市| 扶余县| 上杭县| 邵阳县| 普洱| 康保县| 晋城| 大同县| 闻喜县| 肥乡县| 普安县| 衡阳县| 阿拉善盟| 深水埗区| 林周县| 句容市| 萨嘎县| 甘孜| 资兴市| 西贡区| 新乐市| 新巴尔虎左旗| 绥芬河市| 合江县| 长葛市| 辽宁省| 岳普湖县| 曲阳县| 昭平县| 通渭县| 宿州市| 达日县| 武安市| 临沭县|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