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扇形統計圖(知識點梳理+能力百分練)四知識點梳理1、扇形統計圖的意義: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2、常用統計圖的優點: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還可以清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夠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能力百分練一、選擇題(共10分)1.媽媽想清楚地表示家里每月收入與各項消費的支出、儲蓄理財等之間的關系,應該選用( )統計圖比較好。A.扇形 B.折線 C.條形 D.以上三種統計圖任選一個2.601班有40名學生在投票選舉班長活動中,得票情況如下:小何20票,小趙10票,小鄧6票,小李4票。下面圖( )最能反映每人得票情況所占百分比。A. B. C. D.3.六(2)班有40名學生,選舉優秀班干部的得票數為:小紅20票,小明10票,小蘭6票,小華4票。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地表示這一結果的是( )。A. B.C. D.4.爺爺在菜園里種了三種菜(如圖),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各種菜占地面積的關系,應該是圖( )。A. B. C. D. 5.如圖可能表示的是( )。A.某位同學最近五次仰臥起坐測試成績的變化情況B.上海、北京、南京、天津、重慶五個城市八月份的降水量C.笑笑家5月份各項支出與總支出的關系D.商場8月份五種不同商品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百分之幾二、填空題(共24分)6.(3分)下面是某市小學生參觀科技展人數的3幅統計圖。先認真觀察3幅統計圖,再填空。(1)從條形統計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 )。(2)從折線統計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 )。(3)從扇形統計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 )。7.(3分)為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質健康水平,新華小學于10月份對各年級學生開展了2021年度體質綜合素質測試運動會。如圖是六年級320名學生的體質綜合素質評價等級統計圖。(1)綜合素質為D的學生占( )%。(2)綜合素質為B的學生比綜合素質為A的學生多( )人。(3)如果綜合素質為C的學生有66人,則六年級有( )名學生參加綜合素質評價。8.下面的兩幅統計圖都表示六(1)班學生的體重情況。從左下圖可以很容易看出( ),從右下圖可以清楚地看出( )。9.(6分)小紅家五月份支出及儲蓄情況如下圖:根據統計圖填寫下面的統計表。項目 伙食 購物 水電 儲蓄 其他 合計費用/元 ( ) ( ) 400 ( ) ( ) ( )百分比 40% 20% ( ) 25% 5% —10.(4分)幸福小學開展“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六年級同學參加各項冰雪運動的人數情況如圖(每人參加一項),已知參加花滑運動的有9人。 (1)六年級共有( )人參加了冰雪運動。(2)參加( )運動的人數最多,有( )人。(3)參加旱地冰壺運動的人數比參加雪地足球運動的少( )%。11.(6分)下圖是六(2)班學生喜歡球類運動的扇形統計圖。(1)六(2)班喜歡球類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之和應該是( )%。(2)喜歡( )球的人數最多,占全班人數的( )%。(3)若六(2)班有40人,則喜歡足球的有( )人,喜歡籃球的有( )人。(4)若喜歡羽毛球的有12人,那么六(2)班一共有( )人。三、判斷題(共8分)12.小明記錄分析自己各單元數學測試成績的波動情況,用條形統計圖比較合適。( )13.某小學學生用手機查資料的人數占69.4%,玩游戲的占51.2%,這些統計數據可以用扇形統計圖表示。( )14.要反映某地區2022年全年降水量的變化情況,應繪制折線統計圖。( )15.條形統計圖能清楚的表示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更容易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扇形統計圖可以看出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四、作圖題(共6分)16.(6分)為響應“光盤行動”,讓同學們珍惜糧食。某校在某日午餐后,隨機抽查了部分同學這餐飯菜的剩余情況,并將結果統計后繪制了如下所示的不完整統計圖,請你根據信息補充完統計圖。五、解答題(共52分)17.(6分)我國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各種地形所占百分比如圖。我國丘陵面積有多少萬平方千米?18.(6分)為了組織球類比賽,學校調查了五、六年級學生最喜歡的球類運動情況。統計如圖:(1)如果喜歡乒乓球運動的有60人,喜歡籃球運動的有多少人?(2)你認為應該組織哪種球類比賽?為什么?19.(6分)為六年級畢業生訂制不同型號的博士服,統計情況如下圖。其中140型號的博士服需要做64件,那么150型號的博士服需要做多少件?20.(12分)根據統計表完成下面各題,下面是六年級一班半期檢測成績統計表。六年級一班半期檢測成績統計表分數 90分及以上 80—90分以下 60—80分以下 60分以下人數 10人 10人 5人(1)80—90分以下的占全班人數的50%,請根據這一信息,完成統計表。(2)六年級一班的優生率是多少?(提示:90分及以上為優生)(3)六年級一班的不合格率是多少?(提示:60分以下為不合格)(4)請把扇形統計圖補充完整。21.(11分)近年來,北京市把保護環境提到了新的高度,大力倡導綠色出行。聰聰調查了某學校教師的出行方式情況,并制成了兩幅統計圖。 (1)一共調查了( )名教師。(2)坐公交的有( )人。(3)開車的占( )%。(4)將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補充完整。(5)你認為這所學校的教師在“綠色出行”方面做得怎么樣?寫出你的理由。22.(11分)如今,很多人都是“手機不離手”。疫情發生以來,有的人手機使用時間比以前更長了,也有人養成了健康、有節律的手機使用習慣。近日,中國青年報社對中學生、大學生和上班族進行了一項抽樣調查,記者把調查結果繪制成如下的統計圖(如下圖)。 (1)結合兩幅統計圖中的數據,可以算出接受調查的一共有( )人。(2)每天使用手機5小時以上的占全部受調查人數的( )%,有( )人,請在統計圖(2)上補充完整。(3)88.5%的受調查者坦言最近手機使用時長增加了,主要用手機刷短視頻、上網課和溝通工作。由于長時間觀看手機屏幕會使眼睛疲勞、干澀,引發視力下降,所以,養成健康、自律的手機使用意識和習慣很重要。對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議?(至少寫出兩條)參考答案1.A【分析】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扇形統計圖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詳解】媽媽想清楚地表示家里每月收入與各項消費的支出、儲蓄理財等之間的關系,應該選用扇形統計圖比較好。故答案為:A【點睛】理解掌握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選擇統計圖的關鍵。2.C【分析】先求出4人所占的百分比,再分別乘上360°求出所對應的度數,最后和各選項做對比即可,包含四個度數的選項就是正確選項。【詳解】小何:20÷40×100%=50%,50%×360°=180°。小趙:10÷40×100%=25%,25%×360°=90°。小鄧:6÷40×100%=15%,15%×360°=54°。小李:4÷40×100%=10%,10%×360°=36°。故答案為:C【點睛】此題考查扇形統計圖的應用,求出百分比所對應的度數是解題的關鍵。3.A【分析】先用加法求出總票數是40票,把總票數看作單位“1”,根據“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求出小紅、小明、以及小蘭與小華的票數之和分別占總票數的百分比,再通過分析比較,確定哪幅圖能正確地表示這一結果。【詳解】總票數:20+10+6+4=40(票)小紅占:20÷40×100%=0.5×100%=50%小明占:10÷40×100%=0.25×100%=25%小蘭和小華共占:(6+4)÷40×100%=10÷40×100%=0.25×100%=25%綜上所述,小紅占50%,小明占25%,小蘭和小華共占25%,且小蘭的占比稍大于小華的占比;A.每個人的占比都正確地表示出來了,符合題意;B.沒有表示出小紅占50%、小明占25%,不符合題意;C.沒有表示出小明占25%、小蘭和小華共占25%,不符合題意;D.沒有表示出每個人的占比,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睛】扇形統計圖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的關系,先求出每人的票數占總票數的百分之幾,再選擇正確的扇形統計圖。4.D【分析】扇形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總數量,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量的百分比,觀察扇形統計圖可知,白菜的種植面積最大,占菜地總面積的50%,韭菜和土豆的種植面積相等,各占菜地總面積的25%,韭菜或土豆的種植面積占白菜種植面積的一半,據此解答。【詳解】A.韭菜或土豆的種植面積不到白菜種植面積的一半;B.韭菜和土豆的種植面積不相等;C.韭菜和土豆的種植面積不相等;D.韭菜和土豆的種植面積相等,且占白菜種植面積的一半。故答案為:D【點睛】理解并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是解答題目的關鍵。5.A【分析】條形統計圖特點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作用是從圖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較。折線統計圖特點是用不同位置的點表示數量的多少,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后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不僅能看清數量的多少,還能通過折線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特點是以一個圓的面積表示物體的總數量,以相應的扇形面積占整個圓面積的百分數表示各有關部分占總數量的百分數。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的關系。【詳解】A.某位同學最近五次仰臥起坐測試成績的變化情況,有可能;B.上海、北京、南京、天津、重慶五個城市八月份的降水量適合用條形統計圖,排除;C.笑笑家5月份各項支出與總支出的關系,適合用扇形統計圖,排除;D.商場8月份五種不同商品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百分之幾,適合用扇形統計圖,排除。故答案為:A【點睛】關鍵是熟悉各種統計圖的特點,根據統計圖的特點進行分析。6.(1)2010年至2013年每一年的具體人數情況(2)2010年至2013年每一年的人數變化情況(3)2010年至2013年每一年的人數占這4年總的人數的百分比情況【分析】條形統計圖可以看出數據情況,折線統計圖可以反映數據的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可以反映各個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系。據此,再結合題中數據的具體情景,分析填空即可。【詳解】(1)從條形統計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2010年至2013年每一年的具體人數情況。(2)從折線統計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2010年至2013年每一年的人數變化情況。(3)從扇形統計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2010年至2013年每一年的人數占這4年總的人數的百分比情況。【點睛】掌握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以及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7.(1)9(2)16(3)550【分析】(1)將六年級參加綜合素質評價的全體學生人數看作單位“1”,用總體減去綜合素質為A、B和C的學生所占的百分數,所得結果即為綜合素質為D的學生占的百分數;(2)用減法計算綜合素質為B的學生和綜合素質為A的學生的所占的百分數之差,再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3)將六年級參加綜合素質評價的學生看作單位“1”,其中綜合素質為C的學生占12%,也就是66人,要求全體學生人數,用除法計算。【詳解】(1)1-(37%+42%+12%)=1-91%=9%所以綜合素質為D的學生占9%。(2)320×(42%-37%)=320×5%=16(人)所以綜合素質為B的學生比綜合素質為A的學生多16人。(3)66÷12%=550(名)所以如果綜合素質為C的學生有66人,那么六年級有550名學生參加綜合素質評價。【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相關問題。8. 六(1)班各種類型體重的具體學生人數 六(1)班各種類型體重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分析】條形統計圖能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反映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由此根據情況選擇即可。【詳解】面的兩幅統計圖都表示六(1)班學生的體重情況。從左下圖可以很容易看出六(1)班各種類型體重的具體學生人數,從右下圖可以清楚地看出六(1)班各種類型體重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例如:六(1)班營養不良的有5人,占六(1)班學生人數的15.6%。【點睛】此題應根據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各自的特點進行解答。9. 1600 800 1000 200 4000 10%【分析】根據扇形統計圖求出水電費用所占的百分比,用水電費用400元除以其對應分率,即可求出小紅家五月份支出及儲蓄總額,進一步求出各項費用即可。【詳解】水電費用所占的百分比:1-40%-20%-25%-5%=10%合計:400÷10%=4000(元)伙食費用:4000×40%=1600(元)購物費用:4000×20%=800(元)儲蓄:4000×25%=1000(元)其他:4000×5%=200(元)【點睛】本題考查扇形統計圖的綜合應用。已知一個數的幾(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10.(1)60(2) 輪滑 24(3)20【分析】(1)把六年級同學參加運動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根據減法的意義,用1-20%-25%-40%即可求出參加花滑運動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已知參加花滑運動的有9人,根據百分數除法的意義,用9÷(1-20%-25%-40%)即可求出總人數;(2)比較每項運動占的百分比,發現參加輪滑運動的人數最多,根據百分數乘法的意義,用總人數乘40%即可求出參加輪滑運動的人數;(3)根據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百分之幾,用相差數除以另一個數再乘100%,則用(25%-20%)÷25%×100%即可求出參加旱地冰壺運動的人數比參加雪地足球運動的少百分之幾。【詳解】(1)1-20%-25%-40%=15%9÷15%=60(人)六年級共有60人參加了冰雪運動。(2)15%<20%<25%<40%參加輪滑運動的人數最多,有24人。(3)(25%-20%)÷25%×100%=5%÷25%×100%=20%參加旱地冰壺運動的人數比參加雪地足球運動的少20%。【點睛】此題考査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1.(1)100(2) 乒乓 50(3) 2 10(4)60【分析】(1)把全班學生人數看作單位“1”,六(2)班喜歡球類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之和應該是100%。(2)通過觀察統計圖可知,比較喜歡乒乓球、籃球、足球、羽毛球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的大小,即可求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最多,占全班人數的50%。(3)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解決,用總人數分別乘喜歡足球、喜歡籃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喜歡足球和喜歡籃球的人數各是多少。(4)把全班學生人數看作單位“1”,喜歡羽毛球的有12人,占全班人數的20%,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解答。【詳解】(1)50%+25%+5%+20%=100%六(2)班喜歡球類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之和應該是100%。(2)5%<20%<25%<50%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最多,占全班人數的50%。(3)40×5%=2(人)40×25%=10(人)喜歡足球的有2人,喜歡籃球的有10人。(4)12÷20%=60(人)六(2)班一共有60人。【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2.×【分析】條形統計圖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從圖中直觀地看出數量的多少,便于比較;折線統計圖不僅能看清數量的多少,還能通過折線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總數量,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量的百分比,通過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部分數量與部分數量之間的關系,據此解答。【詳解】分析可知,小明記錄分析自己各單元數學測試成績的波動情況,用折線統計圖比較合適。故答案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統計圖的選擇,掌握各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是解答題目的關鍵。13.×【分析】扇形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總數量,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量的百分比,通過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各項的百分比之和不能超過100%,據此解答。【詳解】69.4%+51.2%=120.6%因為120.6%>100%,也就是說被調查的學生中,有同時選擇兩項或兩項以上的,所以不能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某小學學生用手機查資料的人數和玩游戲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率。故答案為:×【點睛】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是解答題目的關鍵。14.√【分析】條形統計圖能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反映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由此根據情況選擇即可。【詳解】根據分析可知,要反映某地區2022年全年降水量的變化情況,應繪制折線統計圖。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此題應根據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各自的特點進行解答。15.√【分析】根據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分析題中說法是否正確即可。【詳解】條形統計圖: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從圖中直觀地看出數量的多少,便于比較;折線統計圖:不僅能看清數量的多少,還能通過折線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部分數量與部分數量之間的關系;由上可知,題中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理解并掌握各統計圖的特征是解答題目的關鍵。16.見詳解【分析】將總人數看作單位“1”,沒有剩的人數÷對應百分率=總人數,總人數-剩一半的人數-剩大量的人數=剩少量的人數,據此補充條形統計圖;分別用剩少量、剩一半、剩大量的人數除以總人數,求出剩少量、剩一半、剩大量的對應百分率,補充扇形統計圖即可。【詳解】100÷50%=200(人)200-100-30-20=50(人)50÷200=0.25=25%30÷200=0.15=15%20÷200=0.1=10%如圖所示:【點睛】利用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就是解決有關不同類型的百分數應用題,按照百分數相關解題思路解答即可。17.96萬平方千米【分析】把我國國土面積看作單位“1”,用單位“1”減去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占國土面積的百分率,即可求出丘陵占國土的百分率,再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即可。【詳解】960×(1-33%-26%-19%-12%)=960×10%=96(萬平方千米)答:我國丘陵面積有96萬平方千米。【點睛】本題考查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明確用乘法是解題的關鍵。18.(1)200人(2)籃球比賽,理由見詳解【分析】(1)由題意可知,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5%,有60人,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用60除以15%求出總人數,再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用總人數乘50%即可求出喜歡籃球運動的有多少人;(2)通過扇形統計圖可知,喜歡籃球的人數多,則應該組織籃球比賽。【詳解】(1)60÷15%×50%=400×50%=200(人)答:喜歡籃球運動的有200人。(2)應該組織籃球比賽,因為喜歡籃球的人數多。【點睛】本題考查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明確用除法是解題的關鍵。19.224件【分析】140型號的博士服的數量占六年級畢業生博士服總套數的8%,其中140型號的博士服需要做64件,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用64除以8%,求出博士服的總數量,再乘150型號的博士服數量占總數量的28%,即可求出150型號的博士服需要做多少件。【詳解】64÷8%×28%=64÷0.08×0.28=800×0.28=224(件)答:150型號的博士服需要做224件。【點睛】此題的解題關鍵是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計算方法。20.(1)25人;(2)20%;(3)10%;(4)見詳解【分析】(1)把六年級一班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80—90分以下的占全班人數的50%,則90分及以上、60—80分以下、60分以下一共占總人數的(1-50%),根據量÷對應的百分率=單位“1”求出六年級一班的總人數,80—90分以下的人數=總人數×50%;(2)六年級一班的優生率=90分及以上的人數÷六年級一班的總人數×100%;(3)六年級一班的不合格率=60分以下的人數÷六年級一班的總人數×100%;(4)扇形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總數量,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量的百分比,90分及以上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0%,80—90分以下的人數占總人數的50%,60—80分以下的人數與90分及以上的人數相同,都占總人數的20%,60分以下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0%,據此解答。【詳解】(1)(10+10+5)÷(1-50%)=25÷0.5=50(人)50×50%=25(人)所以,80—90分以下的有25人。分數 90分及以上 80—90分以下 60—80分以下 60分以下人數 10人 25人 10人 5人(2)10÷50×100%=0.2×100%=20%答:六年級一班的優生率是20%。(3)5÷50×100%=0.1×100%=10%答:六年級一班的不合格率是10%。(4)分析可知:【點睛】根據量和對應的百分率求出總人數,并掌握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以及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是解答題目的關鍵。21.(1)200(2)60(3)10(4)見詳解(5)見詳解【分析】(1)結合兩幅統計圖可知,步行的教師有3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8%,把調查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即可求出總人數。(2)把調查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已知坐公交車的教師人數占總人數的30%,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即可求出坐公交車的教師人數。(3)用開車的教師人數除以總人數,即可求出開車的人數占總人數百分之幾。(4)根據第(2)(3)題的數據,將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補充完整。(5)結合兩幅統計圖中的信息,寫出自己的見解,合理即可。【詳解】(1)36÷18%=36÷0.18=200(名)一共調查了200名教師。(2)200×30%=200×0.3=60(人)坐公交的有60人。(3)20÷200×100%=0.1×100%=10%開車的占10%。(4)如圖: (5)我認為這所學校的教師在“綠色出行”方面做得好,大部分教師都選擇了綠色出行方式。(答案不唯一)【點睛】本題考查統計圖的綜合應用,掌握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并根據獲取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22.(1)2000(2)45;900;見詳解(3)見詳解【分析】(1)從兩幅統計圖中可知,每天使用手機1~3小時的有360人,占全部接受調查人數的18%,把接受調查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即可求出接受調查的總人數。(2)先用每天使用手機1小時以內的40人除以接受調查的總人數,求出每天使用手機1小時以內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把接受調查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根據減法的意義,用“1”分別減去已知的每天使用手機的各時間段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即是每天使用手機5小時以上的占全部接受調查人數的百分比。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總人數乘每天使用手機5小時以上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每天使用手機5小時以上的人數。據此將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3)結合統計圖中的信息,提出建議,合理即可。【詳解】(1)360÷18%=360÷0.18=2000(人)接受調查的一共有2000人。(2)40÷2000×100%=0.02×100%=2%1-2%-18%-35%=45%2000×45%=2000×0.45=900(人)每天使用手機5小時以上的占全部受調查人數的45%,有900人。如圖: (3)我建議:①合理安排好手機使用時間,做到上網生活兩不誤。②平時多參加體育鍛煉和課外活動,每天有計劃地看看綠色植物,放松眼睛。(答案不唯一)【點睛】本題考查統計圖的綜合應用,掌握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根據獲取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