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扇形統計圖(知識點梳理+能力百分練)三知識點梳理1、扇形統計圖的意義: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2、常用統計圖的優點: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還可以清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夠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能力百分練一、選擇題(共10分)1.李老師要對全班同學的成績進行統計,你覺得選用( )統計最合適。A.條形統計圖 B.折線統計圖 C.扇形統計圖 D.統計表2.下表是金昌市2018-2022年常住人口數統計表。六年級李月同學很想了解近5年金昌市的人口變化趨勢,繪制成( )比較合適。年份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人口數/萬人 43.53 43.5 43.8 44.1 44.4A.條形統計圖 B.折線統計圖 C.扇形統計圖 D.以上三種統計圖3.春節期間,某小學就學生對春節文化習俗的了解情況進行隨機調查,了解程度為:A很了解、B比較了解、C了解較少、D不了解;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下圖所示不完整的統計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次一共調查了400人 B.“比較了解”的人數最多C.“不了解”的人數最少 D.“了解較少”的有80人4.濱河公園四種樹木棵數統計如表。樹木類別 柳樹 槐樹 松樹 銀杏樹棵數 120 60 30 30能正確表示如表中信息的扇形統計圖是( )。A. B. C. D. 5.六年級參加課外興趣小組的情況(如圖所示),說法錯誤的是( )。A.六年級一共有320人B.美術組比聲樂組多16人C.聲樂組和書法組的人數占六年級總人數的50%D.美術組的人數是乒乓球組的人數的二、填空題(共19分)6.(3分)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有水、蛋白質、脂肪、乳糖等,情況如圖所示:① ② ③ ④(1)觀察統計圖,100克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乳糖三種營養成分,( )含量最高。(2)蛋白質的含量占100克牛奶質量的( )%。(3)上面的四幅扇形統計圖中能反映條形統計圖結果的是( )。7.(3分)在習總書記“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思想的指導下,我國霧霾天氣得到了較大改善。某校在學生申做了一次對霧霾知識了解程度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共分為四個等級:A.非常了解;B.比較了解;C.基本了解;D.不了解。根據調查結果,繪制了如圖所示的不完整的統計圖。結合統計圖,回答下列問題:(1)本次參與調查的學生一共有( )人。(2)達到“基本了解”的同學占( )%。(3)參與調查的學生中對霧霾情況“非常了解”的人數比“比較了解”的人數少( )%。8.(4分)下圖是六(1)班同學最喜歡喝的飲料情況統計圖。(1)最喜歡喝( )的人數最多,占全班總人數的( )%。(2)如果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歡喝奶茶的有( )人。(3)如果最喜歡喝可樂的有9人,那么全班有( )人。9.(3分)下圖所示,六(1)班參加三類球的人數統計情況如圖。(1)圖中參加籃球人數所占的扇形的圓心角是( )°。(2)六(1)班參加足球、籃球、排球人數的最簡整數比是( )。(3)參加排球的有8人,六(1)班參加三類球的總人數是( )人。10.下圖是六年級有關“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獲獎情況統計圖。(1)這是一幅( )統計圖。(2)若參加這次競賽獲獎的一共有25人,獲三等獎的有( )人。11.(4分)如圖是新苗小學六(1)班期末考試數學成績統計圖。(1)這是一個( )統計圖。(2)得差人數占全班的( )%。(3)已知得優的有12人,這個班共( )人,得良的比得可得多( )人。三、判斷題(共8分)12.要了解各種支出占總支出的百分比情況,可選擇折線統計圖。( )13.扇形統計圖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的關系,用整個圓表示總數。( )14.扇形統計圖可以表示某地一年氣溫的變化情況。( )15.從統計表中可看出,槐樹棵數一定最少。( )四、作圖題(共6分)16.(6分)為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學校購買了一批圖書。如圖是購買的圖書情況統計圖,根據信息請將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補充完整。五、解答題(共57分)17.(6分)2018年某鎮花卉銷售額共計900萬元,各種花的銷售情況如下圖所示,請根據統計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了解到( )的銷售額最多,銷售( )萬元。(2)玫瑰花的銷售額比百合花多百分之幾?18.(6分)下圖是李紅上周的消費情況統計圖,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面問題。(1)李紅上周一共用了200元,她買文具花了多少錢?(2)李紅上周的餐費比車費多百分之幾?19.(6分)我國五種基本地形所占國土面積百分比如圖。其中丘陵的面積是96萬平方千米,我國平原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20.(6分)淘氣家這個月的支出情況如下圖所示。食品支出比房貸支出多200元,淘氣家這個月的教育支出是多少元?21.(11分)周六上午,多多從學校先騎自行車到博物館參加機器人展覽活動,再乘公交車回家,行程描述如下圖:(1)若①表示騎自行車的時間,②表示參觀活動的時間,③表示乘公交車回家的時間,請把上面的扇形統計圖補充完成。(2)多多騎自行車平均每分鐘多少千米?(3)多多從博物館坐公交車回家,用了多少時間?22.(11分)聯合國規定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保組織對某社區開展了以“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問卷調查活動,并將調查結果按照以下三類垃圾處理方式整理后,制成了下面兩個統計圖。A:能將垃圾放到規定地點,并會考慮垃圾分類。B:能將垃圾放到規定地點,但不會考慮垃圾分類。C:基本能將垃圾放到規定地點,偶爾會亂扔垃圾。請你根據以上信息完成下面各題。(1)圖(1)是( )統計圖,處理方式為C的占調查總人數的( )%。(2)環保組織在某社區一共調查了( )人。(3)請你將統計圖(2)補充完整。(4)不會亂扔垃圾的一共有( )人。23.(11分)王老師調查了某地區甲、乙兩校部分六年級學生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的情況,繪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統計表和統計圖。某地區甲、乙兩校六年級學生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情況統計表(1)把上面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補充完整。(2)在參加調查統計的甲校學生人數中,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30分鐘及以內的人數占( )%;在參加調查統計的乙校學生人數中,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120分鐘以上的人數占( )%。(3)你每周使用手機的時間約是多少分鐘?請你結合實際對六年級學生使用手機提出合理化建議。參考答案1.D【分析】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扇形統計圖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統計表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詳解】李老師要對全班同學的成績進行統計,因為人數較多,且只需要看成績的多少,我覺得選用統計表統計最合適。故答案為:D【點睛】掌握統計表、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選擇統計圖表的關鍵。2.B【分析】條形統計圖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數據的大小;折線統計圖可以通過折線的上升或下降來清楚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扇形統計圖:以一個圓的面積表示事物的總體,以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數的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因為本題中,李月同學想了解近5年金昌市的人口變化趨勢,只有折線統計圖能夠顯示出這種變化的趨勢,因此繪制成折線統計圖比較合適。【詳解】由分析得:六年級李月同學很想了解近5年金昌市的人口變化趨勢,繪制成(折線統計圖)比較合適。故答案為:B【點睛】考查了統計圖的選擇,需要明確各種統計圖的特點,再結合具體題意來選擇。3.D【分析】扇形統計圖是以一個圓的面積(看作單位“1”)表示物體的總數量,以相應的扇形面積占整個圓面積的百分數表示各有關部分占總數量的百分數的統計圖。比較A、B、C、D各部分扇形面積的大小即可看出,B>A>C>D,所以“比較了解”的人數最多,“不了解”的人數最少;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求出本次一共調查的人數,再用調查的總人數減去“很了解”、“比較了解”、“不了解”的人數,即可求出“了解較少”的人數。據此解答。【詳解】A.200÷50%=400(人),即本次一共調查了400人;B.根據分析得,“比較了解”的人數最多;C.根據分析得,“不了解”的人數最少;D.400-120-200-20=60(人),即“了解較少”的有60人。故答案為:D【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4.D【分析】先求出四種樹木的總棵數,然后分別用柳樹、槐樹、松樹、銀杏樹的棵數除以總棵數,求出它們占總棵數的百分比,再對照四幅扇形統計圖進行比較,得出結論。【詳解】總棵數:120+60+30+30=240(棵)柳樹:120÷240×100%=0.5×100%=50%槐樹:60÷240×100%=0.25×100%=25%松樹、銀杏樹:30÷240×100%=0.125×100%=12.5%A.,槐樹不是25%,銀杏樹不是12.5%,且沒有和松樹一樣多,不符合題意;B.,槐樹不是25%,松樹不是12.5%,且沒有和銀杏樹一樣多,不符合題意;C.,柳樹不是50%,銀杏樹和松樹都不是12.5%,不符合題意;D.,柳樹是50%,槐樹是25%,銀杏樹和松樹一樣多,都是12.5%,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睛】本題考查百分數的應用,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明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除法計算。5.D【分析】(1)把六年級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單位“1”未知用除法計算。聲樂組的人數80人所對應的分率是25%,用80÷25%可求出總人數是320人。(2)美術組占總人數的30%,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據此用320×30%求出美術組的人數,再減去聲樂組的人數80人,可求出美術組比聲樂組多的人數。(3)用聲樂組占的百分率+書法組所占的百分率可求出二者共占六年級總人數的百分率。(4)用美術組占的百分率÷乒乓球組所占的百分率可求出美術組的人數是乒乓球組的人數的幾分之幾。【詳解】A.80÷25%=80÷=80×4=320(人),所以六年級一共有320人。A選項正確。B.320×30%-80=96-80=16(人),所以美術組比聲樂組多16人。B選項正確。C.25%+25%=50%,所以聲樂組和書法組的人數占六年級總人數的50%。C選項正確。D.30%÷20%=0.3÷0.2=3÷2=,≠。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睛】利用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就是解決有關不同類型的百分數問題,按照百分數問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進行解答。6.(1)乳糖(2)3.3(3)①【分析】(1)通過觀察統計圖可知,100克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乳糖三種營養成分,乳糖含量最高;(2)把100克牛奶的質量看作單位“1”,根據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解答;(3)根據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分別求出各種成分所占的百分比,然后對照下面四幅圖進行比較即可。【詳解】(1)4.8>4>3.3100克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乳糖三種營養成分,乳糖含量最高。(2)3.3÷100×100%=3.3%蛋白質的含量占100克牛奶質量的3.3%。(3)87÷100×100%=87%4÷100×100%=4%4.8÷100×100%=4.8%0.9÷100×100%=0.9%3.3÷100×100%=3.3%能反映條形統計圖結果的是圖①。【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7.(1)400(2)42(3)87.5【分析】(1)把調查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不了解的有14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5%,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解答;(2)用比較了解的人數除以總人數,得出比較了解的人數占的百分率,再用減法計算即可得C部分基本了解占的百分率;(3)用“比較了解”的人數減“非常了解”的人數,再除以“比較了解”的人數即可。【詳解】(1)140÷35%=400(人)(2)80÷400×100%=0.2×100%=20%1-3%-20%-35%=97%-20%-35%=77%-35%=42%(3)(80-10)÷80×100%=70÷80×100%=0.875×100%=87.5%【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如何從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然后再根據所獲取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8.(1) 綠茶 30(2)8(3)60【分析】(1)把總人數看作單位“1”,比較每個量對應的百分比即可;(2)根據百分數乘法的意義,用40×20%即可求出最喜歡喝奶茶的人數;(3)根據百分數除法的意義,用9÷15%即可求出全班總人數。【詳解】(1)30%>25%>20%>15%>10%最喜歡喝綠茶的人數最多,占全班總人數的30%。(2)40×20%=8(人)如果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歡喝奶茶的有8人。(3)9÷15%=60(人)如果最喜歡喝可樂的有9人,那么全班有60人。【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9.(1)135(2)3∶3∶2(3)32【分析】(1)參加足球人數占參加三類球的總人數的37.5%,用360°乘參加足球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求出圖中參加足球人數所占的扇形的圓心角,從圖中可以看出參加排球人數所占的扇形的圓心角是90°,再用360°減去參加足球人數所占的扇形的圓心角和參加排球人數所占的扇形的圓心角,即可求出圖中參加籃球人數所占的扇形的圓心角。(2)用參加排球人數所占的扇形的圓心角除以360°,求出參加排球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用參加籃球人數所占的扇形的圓心角除以360°,求出參加籃球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再根據比的意義,用參加三種球類運動的人數所占的百分比相比,即可求出六(1)班參加足球、籃球、排球人數的最簡整數比。(3)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用參加排球的人數除以參加排球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六(1)班參加三類球的總人數。【詳解】(1)360°-360°×37.5%-90°=360°-135°-90°=135°即圖中參加籃球人數所占的扇形的圓心角是135°。(2)135°÷360°=0.375=37.5%90°÷360°=0.25=25%37.5%∶37.5%∶25%=0.375∶0.375∶0.25=∶∶=3∶3∶2即六(1)班參加足球、籃球、排球人數的最簡整數比是3∶3∶2。(3)8÷25%=8÷0.25=32(人)即六(1)班參加三類球的總人數是32人。【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0.(1)扇形(2)15【分析】(1)條形統計圖能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反映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由此根據情況選擇即可。(2)把競賽獲獎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根據減法的意義,用1-15%-25%即可求出獲三等獎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再根據百分數乘法的意義,用25×(1-15%-25%)即可求出獲三等獎的人數。【詳解】(1)這是一幅扇形統計圖。(2)25×(1-15%-25%)=25×60%=15(人)若參加這次競賽獲獎的一共有25人,獲三等獎的有15人。【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1.(1)扇形(2)5(3) 40 6【分析】(1)通過觀察統計圖直接回答問題。(2)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根據減法的意義,用減法解答。(3)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其中得優的有12人,占全班人數的30%,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求出全班人數,再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得良的比得可得多多少人。【詳解】(1)由圖可知:這是一幅扇形統計圖。(2)1-30%-40%-25%=5%(3)12÷30%=40(人)40×(40%-25%)=40×15%=6(人)【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2.×【分析】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扇形統計圖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詳解】要了解各種支出占總支出的百分比情況,可選擇扇形統計圖。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理解掌握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選擇統計圖的關鍵。13.√【分析】扇形統計圖是以一個圓的面積(看作單位“1”)表示物體的總數量,以相應的扇形面積占整個圓面積的百分數表示各有關部分占總數量的百分數的統計圖。【詳解】扇形統計圖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的關系,用整個圓表示總數,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扇形統計圖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14.×【分析】要表示一年氣溫數據的變化情況,根據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并結合實際問題,進行判斷。【詳解】折線統計圖能直觀的表示出數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扇形統計圖能表示出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因此能夠表示某地一年氣溫的變化情況的應該是折線統計圖。故答案為:×【點睛】考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分析數據。15.×【分析】由統計表可知:柳樹、楊樹、槐樹和其他的棵樹,其他表示除了柳樹、楊樹、槐樹以外的的樹種,所以并不能說明槐樹最少。據此解答即可。【詳解】由分析可知:除了柳樹、楊樹、槐樹,還有其他的樹種,所以槐樹不一定最少。故題干說法錯誤。【點睛】本題考查統計表的實際應用,通過統計表分析出相應的數據是解題的關鍵。16.見詳解。【分析】把購買圖書的總數看作單位“1”,科技書和連環畫的本數占總數的(1-30%-5%),科技書和連環畫的總本數是(320+200)本,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先用除法求出總數;再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分別求出故事書的本數、其他書的本數;再根據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求出科技書、連環畫各占總數的百分之幾。據此完成統計圖。【詳解】圖書的總本數:(320+200)÷(1-30%-5%)=520÷65%=520÷0.65=800(本)故事書的本數:800×30%=240(本)其他書的本數:800×5%=40(本)科技書占總數的分率:320÷800=0.4=40%連環畫占總數的分率:200÷800=0.25=25%作圖如下:【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7.(1)康乃馨;405(2)25%【分析】(1)根據扇形統計圖,康乃馨的占比最多。將100%減去百合、玫瑰以及其它的百分比,求出康乃馨的百分比。將總的銷售額900萬元乘康乃馨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康乃馨的具體銷售額;(2)將總的銷售額看作單位“1”,利用乘法分別求出玫瑰花和百合花的銷售額,并利用減法求出兩種花的銷售額的差。將銷售額差除以百合花的銷售額,即可求出玫瑰花的銷售額比百合花多百分之幾。【詳解】(1)900×(100%―20%―25%―10%)=900×45%=405(萬元)所以,康乃馨的銷售額最多,銷售405萬元。(2)900×25%=225(萬元)900×20%=180(萬元)(225―180)÷180=45÷180=25%答:玫瑰花的銷售額比百合花多25%。【點睛】本題考查了扇形統計圖的應用,能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并掌握百分數的運算是解題關鍵。18.(1)20元(2)40%【分析】(1)把李紅上周總的消費200元看作單位“1”,買文具的費用占10%。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解法:一個數(單位“1”的量)×百分率=部分量。據此求買文具花的錢可列式為200×10%。(2)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法:相差的量÷單位“1”的量。先用李紅上周總的消費×35%求出餐費的錢數;再用李紅上周總的消費×25%求出車費的錢數;最后用(餐費的錢數-車費的錢數)÷車費的錢數,求出李紅上周的餐費比車費多百分之幾。【詳解】(1)200×10%=20(元)答:她買文具花了20元。(2)(200×35%-200×25%)÷(200×25%)=(70-50)÷50=20÷50=40%答:李紅上周的餐費比車費多40%。【點睛】注意求餐費比車費多百分之幾時,不能用35%-25%,因為單位“1”是車費的錢數而不是李紅上周的總費用。19.115.2萬平方千米【分析】把我國國土總面積看作單位“1”,丘陵的面積是96萬平方千米,占10%,由此用除法即可求出我們國土總面積,進而把我國國土總面積看作單位“1”,平原占的百分率是12%,求我國平原的面積,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用乘法解答即可。【詳解】96÷10%=96÷0.1=960(萬平方千米)960×12%=960×0.12=115.2(萬平方千米)答:我國平原的面積是115.2萬平方千米。【點睛】此題是考查如何觀察扇形統計圖,并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然后再根據所獲取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20.1200元【分析】淘氣家這個月的總支出額看作單位“1”,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求出總支出,再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解答。【詳解】200÷(25%-20%)×30%=200÷0.05×0.3=4000×0.3=1200(元)答:淘氣家這個月的教育支出是1200元。【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21.(1)見詳解;(2)0.2千米;(3)10分鐘【分析】(1)觀察折線統計圖可知,騎自行車的時間是8分鐘,參觀活動的時間是(30-8)分鐘,明顯參觀活動時間大于騎自行車時間,所以扇形統計圖上面的括號填①,下面的括號填②;(2)觀察題意可知,多多騎自行車騎了(3-1.4)千米,根據速度=路程÷時間,用(3-1.4)÷8即可求出多多騎自行車平均每分鐘多少千米;(3)把多多所花的總時間看作單位“1”,觀察扇形統計圖可知,乘公交車回家的時間占總時間的,則騎自行車的時間和參觀活動的時間一共占總時間的(1-),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用30÷(1-)即可求出總時間,然后用總時間減去30分鐘,即可求出乘公交車回家的時間。【詳解】(1)30-8=22(分鐘)22>8扇形統計圖如下:(2)(3-1.4)÷8=1.6÷8=0.2(千米)答:多多騎自行車平均每分鐘0.2千米。(3)30÷(1-)=30÷=30×=40(分鐘)40-30=10(分鐘)答:多多從博物館坐公交車回家,用了10分鐘。【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22.(1)扇形;5(2)2400(3)圖形見詳解(4)2280【分析】(1)根據統計圖的特點,可知圖(1)是扇形統計圖,把調查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根據減法的意義,用減法解答。(2)把調查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解答。(3)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分別求出B、C的人數,據此完成條形統計圖。(4)根據減法的意義,用調查的總人數減去C的人數就是不會亂扔垃圾的人數。【詳解】(1)1-50%-45%=50%-45%=5%則圖(1)是扇形統計圖,處理方式為C的占調查總人數的5%。(2)1200÷50%=1200÷05=2400(人)則環保組織在某社區一共調查了2400人。(3)2400×45%=1080(人)2400×5%=120(人)作圖如下:(4)2400-120=2280(人)則不會亂扔垃圾的一共有2280人。【點睛】此題考查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23.(1)見詳解(2)10;5(3)見詳解【分析】(1)分別用加法求出甲校、乙校的合計人數,把統計表補充完整;觀察乙校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30~60分鐘人數為50人,占總人數100人的50%,左邊的扇形統計圖有占50%的扇形,而右邊的扇形統計圖中沒有占比為50%的扇形,由此確定左邊的扇形統計圖是乙校的,那么右邊的扇形統計圖就是甲校的;再分別計算出兩個學校各個時間段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根據扇形面積的大小,把統計圖補充完整。(2)根據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解答。(3)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統計圖表的數據,對六年級學生使用手機提出建議,合理即可。【詳解】(1)甲校合計:10+20+40+20+10=100(人)乙校合計:20+50+15+10+5=100(人)甲校:30分鐘及以內占:10÷100×100%=10%30~60分鐘占:20÷100×100%=20%60~90分鐘占:40÷100×100%=40%90~120分鐘占:20÷100×100%=20%120分鐘以上占:10÷100×100%=10%乙校:30分鐘及以內占:20÷100×100%=20%30~60分鐘占:50÷100×100%=50%60~90分鐘占:15÷100×100%=15%90~120分鐘占:10÷100×100%=10%120分鐘以上占:5÷100×100%=5%某地區甲、乙兩校六年級學生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情況統計表(2)10÷100×100%=10%5÷100×100%=5%在參加調查統計的甲校學生人數中,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30分鐘及以內的人數占10%;在參加調查統計的乙校學生人數中,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120分鐘以上的人數占5%。(3)我每周使用手機的時間約是90分鐘。建議:不要過度依賴手機,要合理安排使用手機的時間。(答案不唯一)【點睛】本題考核統計表和扇形統計圖的綜合應用,根據統計圖表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明確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計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