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扇形統計圖(知識點梳理+能力百分練)五知識點梳理1、扇形統計圖的意義: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2、常用統計圖的優點: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還可以清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夠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能力百分練一、選擇題(共10分)1.某小學調查本校六年級男生最喜歡的球類項目,并經制成扇形統計圖。根據圖中信息,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六年級男生中,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最多B.喜歡籃球的人數約占六年級男生總人數的C.在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四類球中,喜歡排球的男生人數是最少的D.根據調查,喜歡足球的男生有50人,從中可以得出喜歡乒乓球的有66人2.601班有40名學生在投票選舉班長活動中,得票情況如下:小何20票,小趙10票,小鄧6票,小李4票。下面圖( )最能反映每人得票情況所占百分比。A. B. C. D.3.某工地購入一批四種長度不同的鋼筋,它們的尺寸分別是、、、。這批鋼筋的數量分布如圖所示,則這批鋼筋的平均長度是( )。A.米/根 B.米/根 C.米/根 D.米/根4.下圖是某校課后服務時間六年級學生參加足球、圍棋、武術、手工制作四個興趣小組人數的扇形統計圖(每人必須參加且只能參加一個興趣小組),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參加圍棋小組的學生占六年級人數的。B.參加圍棋小組的學生與參加武術小組的人數之比為5∶6。C.參加武術小組的學生與參加手工制作小組的人數相等。D.參加武術小組的學生比參加足球小組的多15%。5.護士要繪制一位甲型流感病人的體溫變化情況,選用( )統計圖比較合適。A.條形 B.扇形 C.折線 D.復式條形二、填空題(共19分)6.(4分)下圖統計的是六年級同學參加課外興趣小組的情況,看圖回答問題。(1)( )小組最受歡迎。(2)( )小組和( )小組受歡迎程度比較接近。(3)如果六年級有學生200人,那么舞蹈小組有( )人。7.(1分)某中學六年級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小組情況如圖所示(每人只參加一項),其中參加美術小組的學生比參加音樂小組的學生多15人,則參加體育小組的學生與參加科技小組的學生人數之和是 人。8.(3分)某校這個學期的課后托管服務形式多樣。下圖是六年級120名學生參加專項素質提升活動情況統計圖。(1)參加書法類的學生占全部參加專項素質提升活動學生的( )%。(2)參加體育類的學生和參加書法類的學生一共有( )人。(3)參加音樂類的學生比參加科技類的學生多( )%。9.如圖是李老師去年在網絡上的購物情況,請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1)購買食品占總消費額的( )%。(2)李老師購買書籍共花了1260元,她這一年在網絡上購物總共花了( )元。10.(3分)在習總書記“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思想的指導下,我國霧霾天氣得到了較大改善。某校在學生申做了一次對霧霾知識了解程度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共分為四個等級:A.非常了解;B.比較了解;C.基本了解;D.不了解。根據調查結果,繪制了如圖所示的不完整的統計圖。結合統計圖,回答下列問題:(1)本次參與調查的學生一共有( )人。(2)達到“基本了解”的同學占( )%。(3)參與調查的學生中對霧霾情況“非常了解”的人數比“比較了解”的人數少( )%。11.(6分)小云12月的生活費支出情況如圖所示。(1)這是一幅( )統計圖。(2)請計算小云各項支出情況,填入下表。支出項目 食品 水電氣 買衣服 文化教育 合計金額/元 1200 ( ) ( ) ( ) ( )(3)以上生活費支出占小云12月收入的30%,小云12月收入( )元。三、判斷題(共8分)12.某小學學生用手機查資料的人數占69.4%,玩游戲的占51.2%,這些統計數據可以用扇形統計圖表示。( )13.為了清楚的看出一個月的天氣變化情況,最好選用扇形統計圖。( )14.要表示出六年級各班學生人數的情況,繪制折線統計圖更直觀。( )15.表示數量時,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 )四、作圖題(共6分)16.(6分)為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學校購買了一批圖書。如圖是購買的圖書情況統計圖,根據信息請將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補充完整。五、解答題(共57分)17.(13分)高遠中學開展以“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為主題的調查活動,圍繞“在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羽毛球中,你最喜歡哪一種?(必選且只選一種)”的問題,在全校范圍內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將調查結果整理后繪制成如圖所示的不完整的扇形統計圖,其中抽調的學生中最喜歡足球的學生有8人。(1)在這次調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學生?(2)請通過計算補全扇形統計圖;(3)若高遠中學共有2500名學生,請你估計該中學最喜歡乒乓球的學生共有多少名?18.(13分)縣政府為了更好地加強城市建設,就社會熱點問題廣泛征求市民的意見,方式是發調查表,要求每位被調查人員只寫一個你最關心的有關城市建設的問題。經統計整理,發現提出環境保護問題的人數最多,共700人,同時制作了下面的統計圖。根據統計圖回答下列問題。(1)共收回調查表多少張?(2)提出道路交通問題的有多少人?(3)提出房屋建設問題的人數比提出綠化問題的人數少百分之幾?19.(6分)如圖是某校興趣小組人數情況統計圖。已知書法組有60人,體育組與手工組人數相同。體育組有多少人?20.(6分)一輛輪船以每小時60千米的速度從甲地開往乙地,第一次行駛了一段路程(如圖),第二次又行駛了小時。此時剩下的路程與已經行駛的路程比是3∶1,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21.(6分)如圖是某校本期三個年級學生人數的統計圖,其中六年級的學生人數是280人,五年級的學生人數比四年級多多少人?22.(13分)王老師調查了某地區甲、乙兩校部分六年級學生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的情況,繪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統計表和統計圖。某地區甲、乙兩校六年級學生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情況統計表(1)把上面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補充完整。(2)在參加調查統計的甲校學生人數中,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30分鐘及以內的人數占( )%;在參加調查統計的乙校學生人數中,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120分鐘以上的人數占( )%。(3)你每周使用手機的時間約是多少分鐘?請你結合實際對六年級學生使用手機提出合理化建議。參考答案1.D【分析】觀察扇形統計圖,發現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的百分率最大,所以選項A正確;喜歡籃球的人數占六年級男生總人數的33%,33%接近,所以選項B正確;在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四類球中,喜歡排球的男生人數所占的百分率最小,所以選項C正確;喜歡足球的男生有50人,從統計圖中知道喜歡足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5%,所以用50除以25%,求出總人數,再用總人數乘喜歡乒乓球占的百分率,即可求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即50÷25%×35%=70(人),喜歡足球的男生有50人,從中可以得出喜歡乒乓球的有70人,所以選項D錯誤。【詳解】由分析可得,根據扇形統計圖的信息,說法錯誤的是“根據調查,喜歡足球的男生有50人,從中可以得出喜歡乒乓球的有66人”這句話。故答案為:D【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觀察扇形統計圖,并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2.C【分析】先求出4人所占的百分比,再分別乘上360°求出所對應的度數,最后和各選項做對比即可,包含四個度數的選項就是正確選項。【詳解】小何:20÷40×100%=50%,50%×360°=180°。小趙:10÷40×100%=25%,25%×360°=90°。小鄧:6÷40×100%=15%,15%×360°=54°。小李:4÷40×100%=10%,10%×360°=36°。故答案為:C【點睛】此題考查扇形統計圖的應用,求出百分比所對應的度數是解題的關鍵。3.A【分析】由題意可知,假設這批鋼筋的總數量為100根,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分別求出A、B、C、D四種鋼筋的數量,進而求出這四種鋼筋的總長度,再除以100即可求解。【詳解】100×10%=10(根)100×15%=15(根)100×55%=55(根)100×20%=20(根)(5×10+3×15+2×55+1×20)÷100=(50+45+110+20)÷100=225÷100=2.25(米/根)則這批鋼筋的平均長度是2.25米。故答案為:A【點睛】本題考查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明確用乘法是解題的關鍵。4.D【分析】A.參加圍棋小組的對應區域圓心角÷360°=參加圍棋小組的學生占六年級人數的幾分之幾;B.根據比的意義,寫出參加圍棋小組的學生對應分率與參加武術小組的人數的對應百分率的比,化簡即可;C.將總人數看作單位“1”,1-足球對應百分率-圍棋對應分率-武術對應百分率=手工制作對應百分率,比較即可;D.參加武術小組和足球小組的對應百分率的差÷參加足球小組的對應百分率=參加武術小組的學生比參加足球小組的多百分之幾。【詳解】A.90°÷360°==參加圍棋小組的學生占六年級人數的,說法正確。B.∶30%=0.25∶0.3=25∶30=5∶6參加圍棋小組的學生與參加武術小組的人數之比為5∶6,說法正確。C.1-15%--30%=30%30%=30%參加武術小組的學生與參加手工制作小組的人數相等,說法正確。D.(30%-15%)÷15%=0.15÷0.15=1=100%參加武術小組的學生比參加足球小組的多100%,選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D【點睛】利用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就是解決有關不同類型的百分數應用題,按照百分數相關解題思路解答即可。5.C【分析】用統計圖表示數據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1)要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時,選擇條形統計圖;(2)既要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又要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時,選擇折線統計圖;(3)要表示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時,選擇扇形統計圖。【詳解】護士即要了解這位病人某個時刻的具體體溫,又要了解這位病人體溫增減變化趨勢,所以選擇折線統計圖比較合適。故答案為:C【點睛】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時,要根據三種統計圖的特點和要表示的內容來確定。6.(1)歌詠(2) 美術 書法(3)16【分析】(1)觀察統計圖,哪個小組所占區域的面積最大,表示該小組最受歡迎,也可以比較各小組對應百分率,從而得出結論;(2)觀察統計圖,哪兩個小組所占區域大小相近,表示這兩個小組受歡迎程度比較接近;(3)將總人數看作單位“1”,總人數×舞蹈小組對應百分率=舞蹈小組人數。【詳解】(1)37%>28%>27%>8%,歌詠小組最受歡迎。(2)美術小組和書法小組受歡迎程度比較接近。(3)200×8%=16(人),舞蹈小組有16人。【點睛】利用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就是解決有關不同類型的百分數應用題,按照百分數相關解題思路解答即可。7.165【分析】把某中學六年級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參加美術小組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5%,參加音樂小組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0%,已知參加美術小組的學生比參加音樂小組的學生多15人,對應著參加美術小組的學生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比參加音樂小組的學生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多(25%-20%),根據量÷對應的分率=單位“1”量,代入數據,即可求出六年級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總人數,參加體育小組的學生與參加科技小組的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1-25%-20%),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用總人數乘(1-25%-20%),即可求出參加體育小組的學生與參加科技小組的學生人數之和是多少人。【詳解】15÷(25%-20%)=15÷5%=300(人)300×(1-25%-20%)=300×55%=165(人)即參加體育小組的學生與參加科技小組的學生人數之和是165人。【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8.(1)15(2)54(3)20【分析】(1)全部參加專項素質提升活動學生數看作單位“1”,利用1減去科技類占的百分率減去音樂類的百分率及體育類的百分率,即可求出書法類的學生所占的百分率;(2)用六年級學生參加專項素質提升活動的學生總數乘書法類和體育類的學生所占的百分率總和即可;(3)根據統計圖先求出參加音樂類的學生比參加科技類的學生多百分之幾再除以參加科技類的學生所占的百分率,據此解答。【詳解】(1)1-30%-30%-25%=70%-30%-25%=40%-25%=15%參加書法類的學生占全部參加專項素質提升活動學生的15%。(2)120×(30%+15%)=120×45%=54(人)參加體育類的學生和參加書法類的學生一共有54人。(3)(30%-25%)÷25%=5%÷25%=20%參加音樂類的學生比參加科技類的學生多20%。【點睛】解決本題關鍵是從圖中讀出數據,找出單位“1”,分析總數與各部分之間的關系。9.(1)15(2)4200【分析】(1)把總消費額看作單位“1”,根據減法的意義,用1-25%-20%-30%-10%即可求出購買食品占總消費額的百分之幾;(2)根據百分數除法的意義,用1260÷30%即可求出一年的總消費額。【詳解】(1)1-25%-20%-30%-10%=15%購買食品占總消費額的15%。(2)1260÷30%=4200(元)李老師購買書籍共花了1260元,她這一年在網絡上購物總共花了4200元。【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0.(1)400(2)42(3)87.5【分析】(1)把調查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不了解的有14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5%,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解答;(2)用比較了解的人數除以總人數,得出比較了解的人數占的百分率,再用減法計算即可得C部分基本了解占的百分率;(3)用“比較了解”的人數減“非常了解”的人數,再除以“比較了解”的人數即可。【詳解】(1)140÷35%=400(人)(2)80÷400×100%=0.2×100%=20%1-3%-20%-35%=97%-20%-35%=77%-35%=42%(3)(80-10)÷80×100%=70÷80×100%=0.875×100%=87.5%【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如何從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然后再根據所獲取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11.(1)扇形(2) 300 600 900 3000(3)10000【分析】(1)扇形統計圖特點是以一個圓的面積表示物體的總數量,以相應的扇形面積占整個圓面積的百分數表示各有關部分占總數量的百分數,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的關系。(2)從統計圖表中可知,小云12月食品支出1200元占12月生活費總支出的40%,把12月的生活費總支出看作單位“1”,單位“1”未知,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求出總支出;然后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總支出分別乘扇形統計圖中各項支出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各項支出的金額,并填寫統計表。(3)由上一題可知生活費總支出是3000元,占小云12月收入的30%,把小云12月的收入看作單位“1”,單位“1”未知,用生活費總支出除以30%,即可求出小云12月的收入。【詳解】(1)這是一幅扇形統計圖。(2)總支出:1200÷40%=1200÷0.4=3000(元)水電氣:3000×10%=3000×0.1=300(元)買衣服:3000×20%=3000×0.2=600(元)文化教育:3000×30%=3000×0.3=900(元)如下表:支出項目 食品 水電氣 買衣服 文化教育 合計金額/元 1200 ( 300 ) ( 600 ) ( 900 ) ( 3000 )(3)3000÷30%=3000÷0.3=10000(元)小云12月收入10000元。【點睛】掌握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百分數問題。12.×【分析】扇形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總數量,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量的百分比,通過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各項的百分比之和不能超過100%,據此解答。【詳解】69.4%+51.2%=120.6%因為120.6%>100%,也就是說被調查的學生中,有同時選擇兩項或兩項以上的,所以不能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某小學學生用手機查資料的人數和玩游戲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率。故答案為:×【點睛】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是解答題目的關鍵。13.×【分析】條形統計圖能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反映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由此根據情況選擇即可。【詳解】為了清楚的看出一個月的天氣變化情況,最好選用折線統計圖。故答案為:×【點睛】此題根據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各自的特點來解答。14.×【分析】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能清楚地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既能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又能表示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能從圖中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以及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根據要反映的信息,結合三種統計圖的特點選擇統計圖。【詳解】根據三種統計圖的特點,要表示出六年級各班學生人數的情況,繪制條形統計圖更直觀。故答案為:×【點睛】區別不同統計圖的應用范圍是解決此題的關鍵。15.√【詳解】條形統計圖能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反映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而統計表只是表示數量。所以,表示數量時,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故答案為:√16.見詳解。【分析】把購買圖書的總數看作單位“1”,科技書和連環畫的本數占總數的(1-30%-5%),科技書和連環畫的總本數是(320+200)本,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先用除法求出總數;再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分別求出故事書的本數、其他書的本數;再根據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求出科技書、連環畫各占總數的百分之幾。據此完成統計圖。【詳解】圖書的總本數:(320+200)÷(1-30%-5%)=520÷65%=520÷0.65=800(本)故事書的本數:800×30%=240(本)其他書的本數:800×5%=40(本)科技書占總數的分率:320÷800=0.4=40%連環畫占總數的分率:200÷800=0.25=25%作圖如下:【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7.(1)40名;(2)見詳解;(3)750名【分析】(1)其中抽調的學生中最喜歡足球的學生有8人,最喜歡足球的學生占抽取學生總人數的20%,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用8除以20%即可得解;(2)把抽取的學生總人數看作單位“1”,用1減去最喜歡足球、跳繩、踢毽子、羽毛球的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最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并補充到扇形統計圖中。(3)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用高遠中學學生的總人數乘最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該中學最喜歡乒乓球的學生共有多少名。【詳解】(1)8÷20%=8÷0.2=40(名)答:一共抽取了40名學生。(2)1-20%-15%-12.5%-22.5%=65%-12.5%-22.5%=30%如圖:(3)2500×30%=2500×0.3=750(名)答:該中學最喜歡乒乓球的學生共有750名。【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8.(1)2000張(2)400人(3)40%【分析】(1)將收回的調查表總張數看作單位“1”,提出環境保護問題的人數÷對應百分率=收回的總張數,據此列式解答;(2)總人數×提出道路交通問題的對應百分率=提出道路交通問題的人數;(3)提出房屋建設問題和提出綠化問題的對應百分率差÷提出綠化問題的對應百分率=提出房屋建設問題的人數比提出綠化問題的人數少百分之幾。【詳解】(1)700÷35%=700÷0.35=2000(張)答:共收回調查表2000張。(2)2000×20%=400(人)答:提出道路交通問題的有400人。(3)(25%-15%)÷25%=0.1÷0.25=0.4=40%答:提出房屋建設問題的人數比提出綠化問題的人數少40%。【點睛】利用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就是解決有關不同類型的百分數應用題,按照百分數相關解題思路解答即可。19.120人【分析】已知書法組有28人,占總人數15%,根據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解答,進而求出總人數。把參加各種興趣小組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首先根據減法的意義,用減法求出手工組人數與體育組人數共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然后根據“等分”求出體育組占總數的百分數,進而求出體育組的人數。【詳解】60÷15%=400(人)(1-15%-25%)÷2=60%÷2=30%400×30%=120(人)答:體育組有120人。【點睛】本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20.1800千米【分析】將總時間看作單位“1”,觀察扇形統計圖,第一次行駛路程對應圓心角÷360°,求出第一次行駛時間占全程的對應分率,第一次和第二次行駛時間是總時間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行駛時間對應分率和-第一次行駛時間對應分率=第二次行駛時間對應分率,第二次行駛時間÷對應分率=總時間,根據速度×時間=路程,即可求出甲乙兩地距離。【詳解】72°÷360°==÷(-)=÷=×20=30(小時)60×30=1800(千米)答:甲乙兩地相距1800千米。【點睛】關鍵是通過扇形統計圖確定第一次行駛時間的對應分率,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根據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求出總路程。21.70人【分析】把三個年級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于是即可求出六年級的人數占的百分率,進而用六年級的人數除以它所占的百分率就是總人數,再用總人數乘五年級、四年級人數各自占的百分率求得五年級學生的人數和四年級的人數,再相減即可得解。【詳解】280÷(1-35%-25%)=280÷(65%-25%)=280÷40%=280÷0.4=700(人)700×35%-700×25%=700×0.35-700×0.25=245-175=70(人)答:五年級的學生的人數比四年級多70人。【點睛】此題主要是考查扇形統計圖的意義,以及應用統計圖中的數據解決實際問題。22.(1)見詳解(2)10;5(3)見詳解【分析】(1)分別用加法求出甲校、乙校的合計人數,把統計表補充完整;觀察乙校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30~60分鐘人數為50人,占總人數100人的50%,左邊的扇形統計圖有占50%的扇形,而右邊的扇形統計圖中沒有占比為50%的扇形,由此確定左邊的扇形統計圖是乙校的,那么右邊的扇形統計圖就是甲校的;再分別計算出兩個學校各個時間段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根據扇形面積的大小,把統計圖補充完整。(2)根據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解答。(3)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統計圖表的數據,對六年級學生使用手機提出建議,合理即可。【詳解】(1)甲校合計:10+20+40+20+10=100(人)乙校合計:20+50+15+10+5=100(人)甲校:30分鐘及以內占:10÷100×100%=10%30~60分鐘占:20÷100×100%=20%60~90分鐘占:40÷100×100%=40%90~120分鐘占:20÷100×100%=20%120分鐘以上占:10÷100×100%=10%乙校:30分鐘及以內占:20÷100×100%=20%30~60分鐘占:50÷100×100%=50%60~90分鐘占:15÷100×100%=15%90~120分鐘占:10÷100×100%=10%120分鐘以上占:5÷100×100%=5%某地區甲、乙兩校六年級學生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情況統計表(2)10÷100×100%=10%5÷100×100%=5%在參加調查統計的甲校學生人數中,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30分鐘及以內的人數占10%;在參加調查統計的乙校學生人數中,平均每周使用手機時間在120分鐘以上的人數占5%。(3)我每周使用手機的時間約是90分鐘。建議:不要過度依賴手機,要合理安排使用手機的時間。(答案不唯一)【點睛】本題考核統計表和扇形統計圖的綜合應用,根據統計圖表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明確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用除法計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