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實驗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識點一、光的反射現象1.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表面時,會有一部分光在介質表面反射回原介質中,這種傳播現象叫光的反射。2.一點、三線、兩角(1)“一點”:投射到兩種介質表面上的光線與表面的交點叫入射點;(2)“三線”:入射到介質表面的光線叫入射光線;經入射點做垂直于兩種介質表面的輔助線叫法線;經介質表面,反射回原來介質的光線叫反射光線。(3)“兩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反射角。3.人們能看見不是光源的物體的原因:我們能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產生視覺。4.光的反射規律(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如果讓光逆著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鏡上,它被反射后就會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圖所示。知識點二、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1.紙板在實驗中的三個作用(1)顯示光的傳播路徑;(2)驗證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具體操作是將紙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轉,使其和紙板EON不在同一平面內,觀察有無反射光的徑跡;(3)記錄光路。具體操作是在紙板上畫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以分析反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情況。2.實驗注意事項(1)應在光線較暗的室內進行實驗,以便于觀察實驗現象;(2)實驗時,紙板必須與平面鏡垂直,否則在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3)實驗過程中嚴禁將激光對著人眼,以防灼傷眼睛;(4)通過鏡面對入射光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出鏡子有改變光路的作用;(5)本實驗是一個歸納性實驗,改變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多組實驗數據,從而得出普遍規律,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3.考向點撥(1)驗證三線共面:沿折版中軸折轉光屏是否還能看見反射光線;(2)驗證分居:觀察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是否在中軸兩側;(3)驗證等角:通過量角器測量或帶有刻度的折板光屏測量;(4)觀察光路是否可逆:沿原反射光線路徑改變入射光線,觀察反射光線;(5)漫反射:能看見光線的傳播方向說明折板發生了漫反射;(6)改變入射角(改變入射光線方向),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尋找實驗結論的普遍性;(7)光線的理想化模型:觀察激光筆射出的光線即可構建用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和路徑;(8)折轉光屏用白色的目的:顯示光線的路徑;(9)實驗應選較暗的環境目的是:便于觀察實驗現象;(10)實驗時,折板應與平面鏡垂直的目的:否則折板上看不到反射光;(11)當光垂直鏡面入射時,入射角為零,為什么看不到反射光線:有反射光線,但反射角也為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一條直線上。(2023 淄博)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小明選用了平面鏡、硬紙板、激光筆和鉛筆進行實驗。硬紙板垂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繞與平面鏡垂直的接縫ON轉動,如圖所示。(1)實驗中還需要的器材是 。硬紙板在實驗中除了顯示光路,還可以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2)實驗時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然后得出結論。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3)光在E紙板上沿AO方向入射,其反射光在F紙板上沿OB方向射出。AO與鏡面的夾角為40°時,其對應的反射角大小為 ;讓光沿BO方向入射,發現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說明在反射現象中 。(4)實驗時,從硬紙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光的徑跡,是由于光在紙板上發生了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解答】解:(1)為了探究光的反射規律,需要測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故需要用到量角器;紙板在實驗中除了顯示光路,還可以通過彎折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2)實驗時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然后得出結論。多次實驗的目的是,排除偶然性,使結論具有普遍性;(3)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是50°,所以入射角=90°﹣40°=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是50°;讓光沿BO方向入射,發現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實驗時,從硬紙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光的徑跡,是由于光在紙板上發生了漫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故答案為:(1)量角器;是否在同一平面內;(2)使結論具有普遍性;(3)50°;光路是可逆的;(4)漫反射。(2023 仙桃)用如圖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M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紙板由E、F兩部分構成,始終豎直立在M上,可以繞ON翻折。(1)如圖甲,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入射光AO射向鏡面,量角器上顯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得出∠r ∠i(選填“>”、“<”或“=”);(2)改變入射光的方向,再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 ;(3)若光沿BO入射,經M反射后沿OA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4)如圖乙,把F向前或向后翻折,則在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這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解答】解:(1)如圖甲,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入射光AO射向鏡面,量角器上顯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得出∠r=∠i;(2)本實驗是探究規律的,改變入射光的方向,再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規律;(3)如果讓光線逆著OB的方向射向鏡面,這時的入射角為原來的反射角,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這時的反射角為原來的入射角,所以會發現光線原路OA返回,也就是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這時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因為紙板沒有和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所以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因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故答案為:(1)=;(2)多次實驗,得到普遍規律:(3)可逆;(4)不能;同一平面內。(2023 貴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器材有:激光筆、可折轉光屏、平面鏡和噴霧器。(1)將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如圖甲所示。激光筆的光束射向平面鏡上O點,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從前向后觀察,可在鏡面上方看到 條光束。(2)將折轉光屏垂直于平面鏡放置,讓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點,如圖乙所示。要呈現反射光,需將右半屏向 (選填“前”或“后”)折轉。(3)保持入射點不變,多次改變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記錄每次實驗的光路aa'、bb'和cc',如圖丙所示。為了研究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發現左、右半屏相對應的光線關于轉軸對稱,可將此對稱軸視為 。同時根據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結論,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 。【解答】解:(1)如圖甲所示,激光筆的光束射向平面鏡上O點,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這樣能顯示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傳播路徑;(2)如圖乙,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了一個角度,由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則需將右半屏向前折轉;(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關于法線對稱,如圖丙所示,發現左、右半屏相對應的光線關于轉軸對稱,可將此對稱軸視為法線所在位置,同時根據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結論,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相等。故答案為:(1)2;(2)前;(3)法線;相等。(2021 牡丹江)清晨,小明被對面玻璃幕墻反射的陽光照醒。他想知道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規律,進行了如下探究:(1)如圖甲所示,把畫有量角器的紙板豎直地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使一束光貼著紙板EON沿60°射到O點,觀察到反射光在NOF面上也沿60°射出。改變入射光的角度,又做了幾次實驗,如下表所示。發現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別在ON兩側,且反射光和入射光與ON的夾角 。入射光與ON的夾角 60° 45° 30° 20°反射光與ON的夾角 60° 45° 30° 20°(2)使入射光沿NO方向射到O點時,發現光束變亮了,原因是 。(3)使一束光貼著紙板FON沿60°射到O點,看到反射光出現在NOE面上,且也沿60°射出,說明 。將NOE面沿ON向后翻折,如圖乙所示,發現在紙板NOE上看不到反射光了,說明 。(4)小明利用探究結果做了一個簡易水位自動識別儀,如圖丙所示。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變,當反射光的光斑從B點向左移動到B'點時,說明水面 了(選填“上升”或“下降”)。請在圖中畫出光照射到B'點的路徑。【解答】解:(1)在此題中,反復測入射光與ON的夾角和反射光與ON的夾角大小,并比較實驗記錄的數據可得:反射光和入射光與ON的夾角相等;(2)使入射光沿NO方向射到O點,此時入射角為0°,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時反射角也為0°,即反射光和入射光重合,故光束變亮了;(3)當一束光貼著紙板EON沿60°射到O點,觀察到反射光在NOF面上也沿60°射出;當一束光貼著紙板FON沿60°射到O點,看到反射光出現在NOE面上,且也沿60°射出,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當兩塊硬紙板在一個平面內時,可以看到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將NOE面沿ON向后翻折,在紙板NOE上看不到反射光線,說明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4)入射光線方向不變,水平上升或下降后,水面是平行的,所以反射光線也是平行的,由此先畫出光斑B左移動到B'點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交點為入射點,再過入射點作出水面,如下圖所示:,由圖可知水面上升了。故答案為:(1)相等;(2)反射光和入射光重合;(3)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4)上升;見解答圖。(2023 集美區模擬)夏日,海面將太陽光反射,波光粼粼,如星星灑落海面。光發生反射時有什么規律?小明設計了如圖的實驗,探究光的反射規律。(1)實驗中,選擇表面 的白色硬紙板,能更好看呈現光路。(2)實驗中,硬紙板F需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 (選填字母“a”、“b”或“c”),得到“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的結論。(3)當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60°時,反射角為 。(4)若保持平面鏡水平不變,如圖丙所示,將紙板向后傾斜一個角度,入射光線沿AO方向入射,且呈現在紙板上。通過平面鏡觀察光路,則看到情況與選項圖中相符的是 。【解答】解:(1)為了看清楚紙板上的光路,紙板材質應是較粗糙,光線射在上面發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2)為觀察到完整的光路,需將光屏F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b,使光屏E和光屏F在同一平面內,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3)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60°,所以入射角為90°﹣60°=30°,根據反射定律的內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為30°;(4)保持平面鏡水平不變,將紙板向后傾斜一個角度,入射光線仍能呈現在紙板上,且沿AO方向入射到平面鏡的O點,ON與鏡面不垂直,ON 不是法線,由圖可知: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變大,即入射角度數變大,紙板F上將不能看到反射光線。但能通過平面鏡觀察到鏡中硬紙板的像,則看到的像與圖戊中相符的是C。故答案為:(1)粗糙;(2)b;(3)30°;(4)C。(2023 思明區二模)圖甲是戈壁上的銀色“向日葵”——中國首個百兆瓦級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1.2萬多面追日鏡同時將陽光反射到中心熔鹽塔頂端的接收器,年發電量達3.9億千瓦時,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追日鏡的工作原理,設計了以下實驗:(1)如圖乙,表面粗糙的紙板EF應 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鏡M上;(2)讓光沿AO方向射向鏡面上的O點,此時入射角是 度;(3)能從不同方向看到紙板上的光束,是因為發生了 ;(4)為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多次改變入射角大小的目的是 ;(5)如圖丙,這是上午某個追日鏡的反射情況,那么太陽下山前該追日鏡應該逐漸向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解答】解:(1)實驗前,應將紙板豎直放置于平面鏡 上,這樣反射光線才可以在硬紙板上呈現;(2)由圖可知,入射光線AO的法線是ON,入射角為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則光線AO的入射角大小為90°﹣30°=60°;(3)能從不同方向看到紙板上的光束,是因為發生了漫反射;(4)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應該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并測量對應的反射角,以得出普遍規律;(5)隨著太陽西斜,則入射角減小,平面鏡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變大,即平面鏡應向逆時針方向適當轉動才能繼續照射接收器。故答案為:(1)豎直;(2)60°;(3)漫反射;(4)得出普遍規律;(5)逆時針。(2023 湖北模擬)如圖甲所示為“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M是平面鏡,紙板EF是由兩塊紙板連接而成,紙板F可繞ON向前折或向后折。(1)實驗時,將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一束激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鏡面O點,紙板F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接著將紙板F繞ON向后折,則紙板F上 (選填“能”或“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ON在 內。(2)改變光線AO與ON的夾角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如圖甲所示,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夾角是 度。(3)若讓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該現象說明 。(4)如圖乙所示為液面微變監視器,光束發射器始終沿圖中方向向被監視的液面發射,若反射到光電轉換接收器上的光點從S1移向S2,則表明液面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解答】解:(1)實驗中將紙板F向后折轉,紙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入射光線AO的法線是ON;紙板ENF與平面鏡垂直放置,圖中的入射角是:∠i=90°﹣40°=5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為:∠r=50°,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夾角是50°+50°=100°;(3)讓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即讓光線逆著原來的反射光線射向鏡面,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線逆著原入射光線方向射出,該實驗現象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由于入射光線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發生的是鏡面反射,當水面發生變化時,故反射光線的方向與原來的反射光線是平行的,根據題干圖示可知,反射到光電轉換器接收平面上的光點從S1點移向S2點,這說明反射點向左偏移且反射點上升,由此可知,被監視的液面是上升的。故答案為:(1)不能;同一平面;(2)100;(3)光路是可逆的;(4)上升。(2023 雁塔區校級模擬)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1)如圖甲所示,表面粗糙的白色硬紙板A、B兩部分均可繞軸ON旋轉。如圖乙,將平面鏡水平放置,白色硬紙板垂直放在平面鏡上。讓一束光緊貼硬紙板A射向鏡B面上的O點,為了觀察到完整的光路,紙板B需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2;旋轉C0硬紙板A到位置1時,也同時需要旋轉硬紙板B到位置 (填序號)才能觀察到完整光路,通過以上操作過程可知,要觀察完整的光路,硬紙板A、B兩部分旋轉后要處于 ,而這條過入射點并垂直于鏡面的直線ON叫做 。(2)如圖丙所示,反射角的大小為 。當入射光線EO靠近ON時,反射角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解答】解:(1)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因此為觀察到完整的光路,若旋轉NO硬紙板A到位置1時,需將光屏B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3,使光屏A和光屏B在同一平面內;經過入射點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線叫做法線;(2)圖丙中ON是法線,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就是反射角,為50°;讓入射光線EO靠近法線ON,則入射角減小,反射角也隨之減小。故答案為:(1)2;同一平面內;法線;(2)50°;減小。(2023 來安縣二模)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小紅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繞ON翻折的紙板ABCD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她將一束光貼著紙板沿EO方向射向O點,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如圖甲所示)。(1)圖乙中小紅將紙板ONBC沿ON向后折;圖丙中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ON為軸旋轉;圖丁中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CD為軸向后傾倒。這三種操作中, 兩圖不能在紙板ONBC上顯示出反射光線;(2)小紅根據正確的實驗數據,作出了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圖像,能夠反映出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角與入射角關系的圖像是下列的圖 。【解答】解:(1)讓入射光沿EO方向射向鏡面,在紙板B上可以看到反射光;圖乙中小紅將紙板ONBC沿ON向后折,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后折不同角度不能在紙板上觀察到反射光;圖丙中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ON為軸旋轉,在紙板上觀察到反射光;圖丁中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CD為軸向后傾倒,反射光線還在,但在紙板上觀察不到反射光,故乙、丁兩圖不能在紙板ONBC上顯示出反射光線;(2)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橫軸表示入射角,縱軸表示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從圖象上看,就是直角的平分線,故A符合規律。故答案為:(1)乙、丁;(2)A。(2023 思明區校級二模)興趣小組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律:(1)為了顯示光路,可以讓使光束貼著紙板射向平面鏡,也可以采用下列 的做法。A.用噴壺向玻璃缸中噴水霧B.抽盡玻璃缸中空氣在黑暗中進行(2)圖中紅光激光筆發出的光相當于 線。(3)采用所選的方法顯示光路后,實驗中小明在玻璃缸的前后左右一周進行觀察,發現在左側面或右側面的特定位置只能看到入射光或反射光,看不到其他兩條光路;而其他位置能看到三條光路。該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4)繼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發現在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時有一定困難,原因是: 。(5)讓光束貼著紙板照射的方法也能顯示光路,因為光在紙板的表面發生 。【解答】解:(1)A.用噴壺向玻璃缸中噴水霧,小水滴能反射光線,形成光路,便于觀察,故A正確;B.抽盡玻璃缸中空氣在黑暗中進行,由于沒有反射光的物質,故不能看到光線的傳播路徑,故B錯誤;故選:A;(2)由圖可知,紅色激光筆發出的光相當于法線;(3)小明在玻璃缸的前后左右一周進行觀察,發現在左側面或右側面的特定位置只能看到入射光或反射光,看不到其他兩條光路;而其他位置能看到三條光路,這說明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4)本實驗是在玻璃缸內進行的,所以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不容易測量;(5)為了看清楚紙板上的光路,紙板材質應是較粗糙,光線射在上面發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是由于光在紙板上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故答案為:(1)A;(2)法;(3)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4)本實驗是在玻璃缸內進行的,所以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不容易測量;(5)漫反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實驗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識點一、光的反射現象1.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表面時,會有一部分光在介質表面反射回原介質中,這種傳播現象叫光的反射。2.一點、三線、兩角(1)“一點”:投射到兩種介質表面上的光線與表面的交點叫入射點;(2)“三線”:入射到介質表面的光線叫入射光線;經入射點做垂直于兩種介質表面的輔助線叫法線;經介質表面,反射回原來介質的光線叫反射光線。(3)“兩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反射角。3.人們能看見不是光源的物體的原因:我們能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產生視覺。4.光的反射規律(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如果讓光逆著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鏡上,它被反射后就會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圖所示。知識點二、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1.紙板在實驗中的三個作用(1)顯示光的傳播路徑;(2)驗證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具體操作是將紙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轉,使其和紙板EON不在同一平面內,觀察有無反射光的徑跡;(3)記錄光路。具體操作是在紙板上畫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以分析反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情況。2.實驗注意事項(1)應在光線較暗的室內進行實驗,以便于觀察實驗現象;(2)實驗時,紙板必須與平面鏡垂直,否則在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3)實驗過程中嚴禁將激光對著人眼,以防灼傷眼睛;(4)通過鏡面對入射光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出鏡子有改變光路的作用;(5)本實驗是一個歸納性實驗,改變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多組實驗數據,從而得出普遍規律,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3.考向點撥(1)驗證三線共面:沿折版中軸折轉光屏是否還能看見反射光線;(2)驗證分居:觀察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是否在中軸兩側;(3)驗證等角:通過量角器測量或帶有刻度的折板光屏測量;(4)觀察光路是否可逆:沿原反射光線路徑改變入射光線,觀察反射光線;(5)漫反射:能看見光線的傳播方向說明折板發生了漫反射;(6)改變入射角(改變入射光線方向),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尋找實驗結論的普遍性;(7)光線的理想化模型:觀察激光筆射出的光線即可構建用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和路徑;(8)折轉光屏用白色的目的:顯示光線的路徑;(9)實驗應選較暗的環境目的是:便于觀察實驗現象;(10)實驗時,折板應與平面鏡垂直的目的:否則折板上看不到反射光;(11)當光垂直鏡面入射時,入射角為零,為什么看不到反射光線:有反射光線,但反射角也為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一條直線上。(2023 淄博)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小明選用了平面鏡、硬紙板、激光筆和鉛筆進行實驗。硬紙板垂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繞與平面鏡垂直的接縫ON轉動,如圖所示。(1)實驗中還需要的器材是 。硬紙板在實驗中除了顯示光路,還可以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2)實驗時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然后得出結論。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3)光在E紙板上沿AO方向入射,其反射光在F紙板上沿OB方向射出。AO與鏡面的夾角為40°時,其對應的反射角大小為 ;讓光沿BO方向入射,發現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說明在反射現象中 。(4)實驗時,從硬紙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光的徑跡,是由于光在紙板上發生了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2023 仙桃)用如圖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M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紙板由E、F兩部分構成,始終豎直立在M上,可以繞ON翻折。(1)如圖甲,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入射光AO射向鏡面,量角器上顯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得出∠r ∠i(選填“>”、“<”或“=”);(2)改變入射光的方向,再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 ;(3)若光沿BO入射,經M反射后沿OA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4)如圖乙,把F向前或向后翻折,則在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這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2023 貴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器材有:激光筆、可折轉光屏、平面鏡和噴霧器。(1)將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如圖甲所示。激光筆的光束射向平面鏡上O點,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從前向后觀察,可在鏡面上方看到 條光束。(2)將折轉光屏垂直于平面鏡放置,讓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點,如圖乙所示。要呈現反射光,需將右半屏向 (選填“前”或“后”)折轉。(3)保持入射點不變,多次改變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記錄每次實驗的光路aa'、bb'和cc',如圖丙所示。為了研究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發現左、右半屏相對應的光線關于轉軸對稱,可將此對稱軸視為 。同時根據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結論,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 。(2021 牡丹江)清晨,小明被對面玻璃幕墻反射的陽光照醒。他想知道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規律,進行了如下探究:(1)如圖甲所示,把畫有量角器的紙板豎直地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使一束光貼著紙板EON沿60°射到O點,觀察到反射光在NOF面上也沿60°射出。改變入射光的角度,又做了幾次實驗,如下表所示。發現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別在ON兩側,且反射光和入射光與ON的夾角 。入射光與ON的夾角 60° 45° 30° 20°反射光與ON的夾角 60° 45° 30° 20°(2)使入射光沿NO方向射到O點時,發現光束變亮了,原因是 。(3)使一束光貼著紙板FON沿60°射到O點,看到反射光出現在NOE面上,且也沿60°射出,說明 。將NOE面沿ON向后翻折,如圖乙所示,發現在紙板NOE上看不到反射光了,說明 。(4)小明利用探究結果做了一個簡易水位自動識別儀,如圖丙所示。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變,當反射光的光斑從B點向左移動到B'點時,說明水面 了(選填“上升”或“下降”)。請在圖中畫出光照射到B'點的路徑。(2023 集美區模擬)夏日,海面將太陽光反射,波光粼粼,如星星灑落海面。光發生反射時有什么規律?小明設計了如圖的實驗,探究光的反射規律。(1)實驗中,選擇表面 的白色硬紙板,能更好看呈現光路。(2)實驗中,硬紙板F需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 (選填字母“a”、“b”或“c”),得到“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的結論。(3)當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60°時,反射角為 。(4)若保持平面鏡水平不變,如圖丙所示,將紙板向后傾斜一個角度,入射光線沿AO方向入射,且呈現在紙板上。通過平面鏡觀察光路,則看到情況與選項圖中相符的是 。(2023 思明區二模)圖甲是戈壁上的銀色“向日葵”——中國首個百兆瓦級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1.2萬多面追日鏡同時將陽光反射到中心熔鹽塔頂端的接收器,年發電量達3.9億千瓦時,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追日鏡的工作原理,設計了以下實驗:(1)如圖乙,表面粗糙的紙板EF應 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鏡M上;(2)讓光沿AO方向射向鏡面上的O點,此時入射角是 度;(3)能從不同方向看到紙板上的光束,是因為發生了 ;(4)為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多次改變入射角大小的目的是 ;(5)如圖丙,這是上午某個追日鏡的反射情況,那么太陽下山前該追日鏡應該逐漸向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2023 湖北模擬)如圖甲所示為“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M是平面鏡,紙板EF是由兩塊紙板連接而成,紙板F可繞ON向前折或向后折。(1)實驗時,將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一束激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鏡面O點,紙板F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接著將紙板F繞ON向后折,則紙板F上 (選填“能”或“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ON在 內。(2)改變光線AO與ON的夾角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如圖甲所示,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夾角是 度。(3)若讓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該現象說明 。(4)如圖乙所示為液面微變監視器,光束發射器始終沿圖中方向向被監視的液面發射,若反射到光電轉換接收器上的光點從S1移向S2,則表明液面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2023 雁塔區校級模擬)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1)如圖甲所示,表面粗糙的白色硬紙板A、B兩部分均可繞軸ON旋轉。如圖乙,將平面鏡水平放置,白色硬紙板垂直放在平面鏡上。讓一束光緊貼硬紙板A射向鏡B面上的O點,為了觀察到完整的光路,紙板B需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2;旋轉C0硬紙板A到位置1時,也同時需要旋轉硬紙板B到位置 (填序號)才能觀察到完整光路,通過以上操作過程可知,要觀察完整的光路,硬紙板A、B兩部分旋轉后要處于 ,而這條過入射點并垂直于鏡面的直線ON叫做 。(2)如圖丙所示,反射角的大小為 。當入射光線EO靠近ON時,反射角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023 來安縣二模)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小紅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繞ON翻折的紙板ABCD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她將一束光貼著紙板沿EO方向射向O點,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如圖甲所示)。(1)圖乙中小紅將紙板ONBC沿ON向后折;圖丙中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ON為軸旋轉;圖丁中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CD為軸向后傾倒。這三種操作中, 兩圖不能在紙板ONBC上顯示出反射光線;(2)小紅根據正確的實驗數據,作出了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圖像,能夠反映出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角與入射角關系的圖像是下列的圖 。(2023 思明區校級二模)興趣小組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律:(1)為了顯示光路,可以讓使光束貼著紙板射向平面鏡,也可以采用下列 的做法。A.用噴壺向玻璃缸中噴水霧B.抽盡玻璃缸中空氣在黑暗中進行(2)圖中紅光激光筆發出的光相當于 線。(3)采用所選的方法顯示光路后,實驗中小明在玻璃缸的前后左右一周進行觀察,發現在左側面或右側面的特定位置只能看到入射光或反射光,看不到其他兩條光路;而其他位置能看到三條光路。該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4)繼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發現在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時有一定困難,原因是: 。(5)讓光束貼著紙板照射的方法也能顯示光路,因為光在紙板的表面發生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實驗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原卷版).docx 實驗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