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四課時 測量石塊和鹽水的密度需要測量的量: ①質量:m ② 體積V①質量:m 天平(使用方法)規則: 刻度尺不規則:量筒(量杯/使用方法)② 體積V固體【展示與討論一】測量石塊的密度需要哪些工具,并設計實驗方案,寫出實驗步驟。量筒的使用:測量前:觀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的凹面相平托盤天平的使用:放平調零,左物右碼,先大后小、最后游碼。平衡讀數,物碼歸原。1、用天平測出石塊的質量m2、用量筒測出水的體積V1【展示與討論一】3、將石塊放入量筒中,測出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24、石塊密度的表達式:一、測固體(如形狀不規則小石塊)的密度實驗中需要記錄哪些數據?應當設計一個怎樣的記錄表?小石塊的質量m(g) 水的體積V1 (m3) 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2 (m3) 石塊的 體積V (cm3) 石塊的密度ρ(g/cm3)1、用天平測出石塊的質量m2、用量筒測出水的體積V1【思考】若按照231步驟,測量結果會咋滴?3、將石塊放入量筒中,測出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24、石塊密度的表達式:若按照132步驟,測量結果會咋滴?質量偏大,密度偏大體積偏大,密度偏小怎樣用量筒測出比量筒直徑還大的石塊的密度?①將石塊浸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燒杯中,記錄第一個水面位置,取出石塊后記錄第二個水面位置,用量筒的水補齊水位,就可以知道了石塊的體積。②用天平測出質量③計算【思考】這個過程中哪個步驟難免會存在誤差?實驗器材:天平、量筒、鹽水、燒杯測液體(如鹽水)的密度,說出實驗步驟。【展示與討論二】用以下實驗步驟測量鹽水密度,誤差如何?誤差較大,測量值偏 。小誤差較大,測量值偏 。大用以下實驗步驟測量鹽水密度,誤差如何?二、測量液體(如鹽水)的密度實驗步驟:1.用調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 m12.將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測出鹽水的體積 V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 m24.鹽水的密度:Vm1-Vm=ρm2=實驗中需要記錄哪些數據?應當設計一個怎樣的記錄表?燒杯和鹽水 的總質量 m1(g) 燒杯和剩余 鹽水的質量 m2(g) 鹽水的 質量 m(g) 量筒中鹽水的體積 V(m3) 鹽水的密度ρ(g/cm3)拓展提升:如何測量密度比水小的石蠟的密度實驗步驟:1、用天平稱出石蠟塊質量m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3、把石蠟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細鐵絲把石蠟壓入水中,記下這時水和石蠟的總體積V2。4、則石蠟體積為:兩次讀數之差V= V2- V15、石蠟密度為:還有什么方法?懸掛鐵塊,把水換成密度比其他密度比石蠟小的液體……[練一練]下表是甲乙兩同學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鹽水密度的實驗中設計的兩種方案。方案A1.用天平測出盛有鹽水的燒杯的總質量m1;2.把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3.測出燒杯中剩下的鹽水的總質量m2;4.求出鹽水的密度。1.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2.在空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2;3.把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4.求出鹽水的密度。方案B采用方案 測出的鹽水密度值較準確,這是因為方案 中的 測量值誤差較大(偏 ),使測得鹽水密度值偏 (選填“大或小”)。AB體積小大巧妙測量:只有天平能否測量液體密度。例2.一只空瓶質量是0.2kg,裝滿水后總質量是1.0kg,倒掉水后再裝滿另一種液體,總質量是1.64kg,求這種液體的密度。分析:該液體的密度要用它的質量與其體積之比求得,而其質量等于液體與瓶的總質量減去瓶的質量,其體積等于瓶的容積,也等于水的體積,水的體積等于水的質量除以水的密度,而水的質量又等于水和瓶的總質量減去瓶的質量。解題心得歸納:解這類題時要抓住同一個瓶子裝滿不同的液體其容積不變。2、1、5、4、31 、為了測定某種液體的密度,請將下面實驗步驟的序號填在橫線上:____________(1)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2)調節天平使天平平衡.(3)用公式ρ=m/V計算出液體的密度.(4)用天平稱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量.(5)將一定量的液體倒入量筒中,量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2、小強同學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細線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⑴在調節天平時,小強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為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他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端調。⑵在圖所示的實驗過程中,合理的操作順序是(填圖下對應序號):____________。⑶由圖可知,橡皮泥質量m=____g,通過計算,橡皮泥的密度ρ=____________kg/m3。左C、A、B13.41.34×10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