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吉林專版】2024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上第一二單元 古代亞非歐洲文明 學案 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吉林專版】2024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上第一二單元 古代亞非歐洲文明 學案 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一二單元 古代亞非歐洲文明
( 1-2單元10年4考)
【時空線索】
【課程標準】
1.歷史解釋:知道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歷史現象,初步形成歷史概念。
2.時空觀念:借助單元時間軸,從時空觀念上把握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臘和古代羅馬的發展歷程,了解歷史的時序。
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探究古代亞非歐文明的成果。
4.家國情懷:明白中國的漢朝和古代羅馬帝國屬于同一時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內容要點】
一大宗教 佛教。
一部作品 《荷馬史詩》。
一種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兩大文明 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
兩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
兩大建筑 雅典帕特農神廟、羅馬大競技場。
四大人物 伯里克利、亞歷山大、凱撒、屋大維。
五大成果 金字塔、象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阿拉伯數字。
六大古國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古代希臘、古代羅馬
知識點1: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一、古埃及文明
(一)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含義是尼羅河定期泛濫,兩岸留下肥沃淤泥,促進農業發展)。
(二)古代埃及國家的興亡:
1、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出現小國; 公元前3100年初步實現統一;
2、法老_圖特摩斯三世_統治時期,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地跨亞非兩大洲。
3、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此后相繼被他國占領,文明中斷。
(三)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金字塔(用途:古埃及國王的陵墓,是其權利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評價: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象征,反映古埃及經濟發展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結晶);
太陽歷;象形文字;數學;醫學;獅身人面像;木乃伊。
(四)法老的統治:(奴隸制君主專制)
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是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
二、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一)發祥地: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又稱美索不達米亞。
(二)發展過程:
(1)國家產生:公元前3500年;
(2)初步統一:公元前24世紀;
(3)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最為強盛。
(4)此后屢遭外部入侵和內部戰亂。
(三)成就:
(1)★《漢謨拉比法典》
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內容 等級森嚴。奴隸制發展,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一大特征。 商品經濟比較活躍(租賃、借貸,交換、雇傭等方面的規定)
實質 法典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意義 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 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2)文字:(蘇美爾人)楔形文字。
(3)歷法:蘇美爾人根據月亮盈虧制定了陰歷。
(4)建筑:空中花園。
三、古代印度文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亞次大陸。
2.文明的發源地: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古印度文明出現)。
3.早期文明遺址: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等,年代大約為公元前23世紀—前18世紀。
4.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們自稱雅利安人,陸續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印度北部逐漸出現了許多小國家。
3.強盛: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除半島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實現了統一。農業和工商業都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工商業中心城市,首都華氏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嚴的種姓制度
1.產生: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
2.內容與特點:
在這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他們在社會上遭到歧視和凌辱。
等級名稱 社會階層 職責與義務
1.婆羅門 祭司、貴族 掌管祭司、掌握神權
2.剎帝利 國王、武士、官吏 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
3.吠舍 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 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
4.首陀羅 被征服居民 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為前三個等級服務。
其他 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
特點:各等級世代相襲,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人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
(三)釋迦牟尼創立佛教
1.時間:公元前6世紀
2.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后來被稱為“釋迦牟尼”
3.教義:
(1)早期佛教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不拒絕低種姓的人入教;
(2)宣揚“忍耐順從”,得到國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眾日益增多,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佛教的傳播:
(1) 公元前3世紀后,佛教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1世紀,佛教經中亞傳到中國新疆,再傳入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
(2)佛教往南經錫蘭,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
※古印度文明象征①阿拉伯數字;②種姓制度——嚴格的等級制度;③佛教
知識點2:希臘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城邦;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一.希臘城邦
1.地理特點:環海、多山、多島嶼。
影響:不利于希臘的統一;適宜航海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
2.文明歷程: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荷馬時代——城邦時期
3、希臘城邦:公元前8世紀出現;突出特點:“小國寡民_”;代表:雅典和斯巴達(最大)
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
1.高峰: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
2.雅典的民主制度:
內容:①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使每個公民都有參政的機會。
②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功能。
③建立津貼制度
評價:積極: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條件,使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礎。
消極:僅適用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三、亞歷山大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
(1)興起: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成為軍事強國。
(2)東征: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東征,先后打敗波斯帝國、埃及,進入兩河流域,最遠到達印度河流域。
(3)成果:建立亞歷山大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
(4)局限性: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
(5)積極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帝國境內建造的新城后來成為新的經濟文化中心。
四、羅馬城邦
(1)建國: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共和國。
(2)統治: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元老院手中,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設立兩名保民官,有權否決執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頒布了《十二銅表法》
(3)擴張: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了整個意大利半島;隨后戰勝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公元前2世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
(4)危機: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動奴隸起義,使羅馬共和國進一步衰落。
五、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建立羅馬共和國。
1.政治統治和機構設置: ①元老院:決策權;②執政官:行政權;③公民大會: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④保民官:否決權
2.《十二銅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但根本上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
3.共和國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奴隸起義,沉重打擊了共和國統治。
六、羅馬帝國(條條大路通羅馬):
1.帝國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
2.強盛時期: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羅馬的“內湖”)
3.帝國的衰亡: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標志西歐奴隸社會終結,也標志著西歐封建社會開始。)
七、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1.文學和雕塑
(1)文學:《荷馬史詩》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
(2)雕塑: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稊S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
2.建筑藝術.
(1)希臘:體現在神廟建筑,雅典的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
(2)羅馬:特點是石拱門、穹頂等。代表性建筑有羅馬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和萬神廟等。
3.哲學和法學
(1)哲學: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蘇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亞里士多德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
(2)法學:《十二銅表法》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萬民法、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構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
4.公歷的緣起: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儒略歷后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
【易混易錯】
1.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發明的,不是中國人。
漢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以筆畫的縱橫交錯形成一定的形態結構,并具有象征功能。但切記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2.《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1)古巴比倫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漢謨拉比法典》的頒布,維護漢謨拉比的專制統治。
(2)它全面維護奴隸主階級根本利益,保護社會成員的私有財產,嚴格規定了各個階層的義務,嚴厲懲罰各種社會犯罪.。
(3)它是統治者意志的體現,維護國家政治的工具。
3.種姓制度和分封制不同。
(1)西周的分封制是建土封國,各諸侯國享有獨立外交權、軍事行動權以及造幣權等,封君與封臣間無絕對的血緣關系。
(2)印度種姓制度規定了社會各階層的地位。其特點是等級世襲、貴賤分明、內部通婚。
【核心素養】
【史料實證】
1.金字塔與長城的比較
2.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的比較
3.古代四大文明的比較
四大文明古國
國家 文明發源地 文明成果 文明形成與自然地理環境
古代埃及 非洲尼羅河流域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氣候溫和,適宜人居,在大河流域,利于灌溉,而且每年河水泛濫,帶來了肥沃的土壤,利于農業發展
古巴比倫王國 西亞兩河流域 《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古代印度 南亞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種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數字等
古代中國 東亞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甲骨文、青銅器等
認識 (1)不同的地理環境產生不同的文明,人類文明自產生就有多元化的特點 (2)世界歷史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多元性的,都創造了偉大的文明成果,且都對后世有深遠影響,因此要尊重不同的文明 (3)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積極成分 (4)提倡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補,共同發展
【時空觀念】東西古代文明發展進程對比
【歷史解釋】
1.人類早期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的特點及其原因
(1)地理環境特點:早期人類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都發源于大河流域;
(2)原因:①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熱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②大河上游高山積雪的融化,導致河水的定期泛濫,泛濫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這些都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2.如何理解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對后來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響
(1)古希臘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源頭,為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2)古希臘著名建筑特色影響至今,帕特農神廟至今仍然是雅典市的地標與旅游勝地。
(3)古希臘哲學是留給人類共同的寶貴文化遺產,奧林匹克運動會即起源于古希臘。
(4)古羅馬人以崇尚法制而聞名于世,古羅馬法律也是人類文化遺產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羅馬法對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有重要影響。
(5)古羅馬既崇尚建筑的美觀,又注重實用性,建筑藝術影響至今。
3.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的異同及聯系
【唯物史觀】
如何評價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
提示:(1)積極性:①它基本上實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雅典的繁榮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證,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發展到了高峰。②雅典在盛行專制的古代社會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典范,為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政治遺產,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局限性:①它是建立在對廣大奴隸的剝削與壓迫基礎上的,其實質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民主。②它所體現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則,僅適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③它是一種直接的民主,容易造成民主決策的失誤,產生“多數人的暴政”,淪為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認識到雅典民主是一種粗糙的直接民主)
1.(2023·吉林)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所代表的古典文明產生的區域是( ?。?br/>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的城邦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希臘地理范圍大致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半島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島等地區。希臘的人物雕刻藝術達到了一種近乎完美的境界。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D項正確;
A是尼羅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排除A項;
B是兩河流域,產生了古巴比倫文明,排除B項;
C是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產生了古印度文明,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著名雕塑與建筑、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是古希臘文明成果。
2.(2023·長春)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歐洲民法基礎的法律文件是(  )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羅馬民法大全》 D.《拿破侖法典》
【答案】C
【知識點】羅馬帝國的興亡;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時期,頒布《羅馬民法大全》,明確規定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標志羅馬法的成熟,奠定歐洲民法基礎的法律文件,故選C項。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排除A項。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成文形成的標志,排除B項。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的《拿破侖法典》,為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立法原則,排除D項。
所以,C項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馬民法大全》,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羅馬法的相關史實。
3.(2022·長春)它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等內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它是(  )
A.《十二銅表法》 B.《新法典》
C.《大憲章》 D.《拿破侖法典》
【答案】A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公元前 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妒~表法》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等內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十二銅表法》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妒~表法》對羅馬法系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4.(2022·吉林)古代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古代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  )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廟
【答案】D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D. 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古代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古代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神廟,神廟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故選項D符合題意;
A.教堂,不符合題意;
B.陵墓,不符合題意;
C.石雕,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沒有什么技巧。
5.(2021·吉林長春中考真題)提出“原子論”的古希臘哲學家是( )
A.亞里士多德 B .蘇格拉底 C .德謨克利特 D .亞歷山大
[知識點]古希臘的科學家、哲學家
[答案] C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C正確;
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對許多學科都有貢獻,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A排除;蘇格拉底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B排除;亞歷山大經過征戰建立亞歷山大帝國, D排除。故選C。
6.(2020·吉林長春中考真題)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的古希臘哲學家是( )
A.伯里克利 B .德謨克利特 C .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知識點]古希臘的科學家、哲學家
[答案] D
[詳解]考查點:希臘古典文化。解題思路:抓住題干關鍵詞“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可知,該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古希臘哲學家一亞里士多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邏輯學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總結了古希臘哲學發展的成果,首次將哲學和其他科學區別開來,開創了邏輯學、倫理學等學科的獨立研究。其學術思想對西方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所以D項符合題意; A項是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頂峰時期的執政官,排除; B項提出了“原子論”,排除; C項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意義,排除。故選D。
1.(2023·長春二模)四大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古代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的 最主要原因是(  )
A.人類最早居住的地區 B.創造了人類最早的文字
C.較早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 D.是海洋文明的產物
【答案】C
【知識點】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巴比倫王國
【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約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代埃及就形成了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古代印度是在約公元前2500年前后, 建立起奴
隸制國家;古代巴比倫是在公元前18世紀,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古代中國則是在約公元前2070年,建立起奴隸制國家。人類社會往前進了一大步,文明也就相應得到了發展,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倫、古代中國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的最主要原因是較早建立奴隸制國家,最先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C符合題意;
不是有人類居住就稱為文明古國,排除A;
文字是文明的標志之一,但并不是稱為文明古國的最主要原因,排除B;
古代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的文明屬于大河文明,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四大文明古國。難度適中,理解四大文明古國的共同點,結合選項分析作答即可。
2.(2023·九臺模擬)下列屬于兩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br/>A.金字塔 B.《查士丁尼法典》
C.佛教 D.《漢謨拉比法典》
【答案】D
【知識點】《漢謨拉比法典》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文明成果中,屬于兩河流域的是《漢謨拉比法典》,D符合題意;
金字塔屬于古埃及文明,A不符合題意;
《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大帝組織編撰的一部法典, 收錄、整理、審訂了歷代羅馬皇帝頒布的敕令,B不符合題意;
佛教是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釋迦牟尼創建于古印度,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兩河流域文明成就,主要掌握古巴比倫文明---《漢謨拉比法典》。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解答。
3.(2023·吉林模擬)“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所確立的懲罰方式。誕生這部“法典”的國家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中國
【答案】B
【知識點】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法典》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制定的《漢謨拉比法典》,故B項正確,排除ACD。
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古巴比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檢測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4.(2023·綠園二模)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說過:“越小的國家越容易實現民主。”能證實此觀點的是(  )
A.羅馬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雅典 D.斯巴達
【答案】C
【知識點】古希臘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A:羅馬帝國與題干“民主”無關,A項不符合題意;
B:亞歷山大帝國“民主”無關,B項不符合題意;
C:古希臘城邦國家雅典,在盛行專制的古代社會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典范。公元前5世紀后期,在伯里克利執政時期,古希臘雅典城邦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C項符合題意;
D:斯巴達與題干“民主”無關,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古代雅典政治制度”,注意準確識記雅典民主政治的有關內容。
5.(2023·經開二模)希臘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過幾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達,領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由此看來古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 ?。?br/>A.“小國寡民” B.互相攻伐
C.君主專制 D.商品經濟發達
【答案】A
【知識點】古希臘的城邦
【解析】A:依據題干“希臘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過幾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達,領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和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城邦。希臘城邦一般是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為中心,把周圍的農村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小國。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小國寡民”,A項符合題意;
B:互相攻伐與希臘城邦特點不符,B項不合題意;
C:君主專制一般指的封建社會,C項不合題意;
D:古希臘的雅典城邦,伯里克里當政期間商品經濟發達,D項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希臘城邦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小國寡民。
6.(2023·大安模擬)主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的是( ?。?br/>A.漢謨拉比 B.屋大維 C.查士丁尼 D.伯里克利
【答案】D
【知識點】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解題關鍵詞“王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據此分析:
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是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排除A項;
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排除B項;
C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查士丁尼是公元6世紀拜占庭帝國的國王,排除C項;
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D項正確;
所以,D項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是歷史基礎性測試,主要知識考點是伯里克利改革,主要考查學生的歷史基礎識記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的相關知識。
7.(2023·松原模擬)這里孕育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斑@里”指的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古希臘
【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的城邦
【解析】古代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開端,古代希臘文明對歐洲乃至世界都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因此,古代希臘被看成是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它的文明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D項正確;
古埃及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古巴比倫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古印度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古希臘文明的相關史實。
8.(2023·朝陽二模)亞歷山大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這段話旨在強調( ?。?br/>A.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交流
B.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明的交流與發展
C.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源于戰爭
D.暴力沖突導致了文明的衰落
【答案】A
【知識點】亞歷山大帝國
【解析】依據題干“亞歷山大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些事件都是歷史上的重大戰爭,由此可見這段話旨在強調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交流,有利于打破文明相互孤立隔絕的狀態,A符合題意;
題干強調的是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交流,并不是突出和平交往,排除B;
題干的主旨是說明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文明交流,但“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源于戰爭”的說法過于絕對化,夸刳了戰爭對人類文明的作用,排除C;
題干反映的是暴力沖突客觀上有利于文明交流,沒有突出它導致了文明的衰弱,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亞歷山大東征的知識。難度適中,理解材料,掌握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即可作答。
9.(2023·德惠模擬)西方有一句諺語:“輝煌屬于希臘,宏偉屬于羅馬?!毕ED的“輝煌"主要得益于( ?。?br/>A.種姓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中央集權 D.君主立憲制
【答案】B
【知識點】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希臘的“輝煌”在于希臘城邦時代,以雅典為代表,實行了民主政治,對近代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建立產生了深遠影響,具有超越時空和民族的永恒價值,所以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種姓制度是印度的等級體系,排除A;中國為代表的古代東方專制國家實行中央集權制度,排除C;君主立憲制是近代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以英國為開端創立,排除D;
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為基礎性試題。試題難度小,主要知識點是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學生的歷史識記,解答此題主要是牢記古典雅典民主政治的創立發展。
10.(2023·通榆模擬)為了探究公元前5世紀到前4世紀的雅典歷史,下列可以選擇的研究性學習主題是( ?。?br/>A.西歐城市自治 B.奴隸主民主政治
C.封建等級制度 D.亞洲國家封建改革
【答案】B
【知識點】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題干信息是公元前5世紀到前4世紀的雅典歷史,據此:
A項:西歐城市自治是中古西歐封建城市興起,市民階層崛起,通過金錢贖買或是武裝暴動的方式爭取城市的自治權力,排除A;
B項:公元前5世紀到前4世紀,經過伯里克利改革,希臘雅典城邦民主政治達到頂峰,進入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B項正確;
C項:西歐封建社會是在公元5世紀,伴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國家的紛紛建立,西歐逐漸由奴隸時代進入封建時代,C項說法與材料時空信息不相符,排除C;
公元前5世紀到前4世紀的雅典,是古典時代的歐洲文明起源地,與亞洲國家封建改革無關聯,排除D;
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以古典雅典知識點切入設題,主要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歷史,試題不難,解題關鍵是確定題干的時空信息,逐一排除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11.(2023·吉林模擬)據記載,有三名羅馬人被派往雅典考察希臘城邦的法律,他們重點考察了《梭倫法》,回去后參與了《十二銅表法》的制定,由此可知(  )
A.羅馬法完全照搬希臘
B.羅馬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
C.羅馬文明與希臘文明具有繼承性
D.《十二銅表法》是歐洲法學的淵源
【答案】C
【知識點】古希臘的城邦;羅馬城邦
【解析】根據“據記載,有三名羅馬人被派往雅典考察希臘城邦的法律,他們重點考察了《梭倫法》,回去后參與了《十二銅表法》的制定”可知,羅馬文明傳承了希臘文明,C正確;
羅馬法完全照搬希臘法說法錯誤,排除A;
羅馬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B;
《十二銅表法》是后世歐洲法學的淵源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十二銅表法》的制定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
12.(2023·朝陽二模)從遵循“習慣法”到創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為羅馬量刑定罪提供了文字依據,這部法律是( ?。?br/>A.《十二銅表法》 B.羅馬民法大全
C.《漢謨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A
【知識點】羅馬城邦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該法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內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A符合題意;
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排除B;
《漢謨拉比法典》屬于古巴比倫文明,排除C;
《查士丁尼法典》 是東羅曼帝國時期頒布的法律,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十二銅表法》。難度適中,掌握《十二銅表法》的評價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3.(2023·朝陽二模)“身在羅馬,就像羅馬人一樣行事”,這個西方諺語可以轉意為成語“入鄉隨俗”。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該諺語的形成說明了( ?。?br/>A.羅馬帝國為向外擴張修建了許多道路
B.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的廣大地區
C.當時有很多外國人在羅馬學習、生活
D.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充滿了暴力
【答案】B
【知識點】羅馬城邦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共和國時期取得布匿戰爭的勝利;公元前27年屋大維任羅馬皇帝后,發動多次對外侵略擴張戰爭,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國家,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身在羅馬,就像羅馬人一樣行事”反映了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B符合題意;
題干未涉及羅馬為了向外擴張修建了許多道路,排除A;
當時有很多外國人在羅馬學習、生活,題干未說明,排除C;
羅馬的征服和統治充滿著暴力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羅馬的古代文化。難度適中,理解材料,掌握羅馬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即可作答。
14.(2023·通榆模擬)2世紀時,公民不出國就可以游覽地中海沿岸各地風光的國家是( ?。?br/>A.羅馬帝國 B.阿拉伯帝國
C.奧斯曼土耳其 D.埃及
【答案】A
【知識點】羅馬帝國的興亡
【解析】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不斷對外擴張,帝國在公元1-2世紀達到空前繁榮,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由此,A項正確;
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帝國興起于公元7世紀,不斷對外擴張征戰,成為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與材料時空線不相符合,排除B;
C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奧斯曼土耳其興起于13世紀,15世紀中期征服拜占庭帝國,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與材料時空線不相符合,排除C;
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埃及于公元前3500年興起于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創造過輝煌的古典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進入中世紀,埃及文明已衰落,經常受到外族入侵統治,與材料時空線不相符,排除D;
所以,A項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羅馬帝國的相關知識信息,試題難度小,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性知識點。
15.(2022·朝陽一模)地中海見證了一個城市——羅馬的成長,它從七個山丘到龐大的帝國,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地區變成了整個地中海的主人,被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的是( ?。?br/>A.屋大維 B.亞歷山大大帝
C.伯里克利 D.孝德天皇
【答案】A
【知識點】羅馬帝國的興亡
【解析】公元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和“大元帥”的尊號,從此他獨攬國家大權,標志著羅馬從共和國轉變為羅馬帝國,排除BCD,選項A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羅馬帝國的建立,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6.(2022·長春模擬)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后來又頒布了共和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機構。這一時期掌握國家統治決策權的機構是( ?。?br/>A.五百人會議 B.陪審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會
【答案】C
【知識點】羅馬城邦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元老院是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政權機關,由前任國家長官及其他大奴隸主代表組成,掌握統治權,擁有批準、認可法律,批準當選的最高官吏,管理財政、外交、軍事,以及實施重大宗教措施等實權,故選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
17.(2022·南關一模)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淵源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漢謨拉比法典》 D.《羅馬民法大全》
【答案】B
【知識點】羅馬城邦
【解析】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淵源的是《十二銅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成文法內容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銅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B符合題意;ACD與題干描述不符,排除AC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十二銅表法》的地位。
18.(2023·綠園二模)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科學家幫助下改革了儒略歷。這種歷法,被稱為格里高利歷,是世界上最通用的歷法,俗稱“公歷”。命人編制儒略歷的是( ?。?br/>A.凱撒 B.克洛維 C.屋大維 D.查里曼
【答案】A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A:根據題干“命人編制儒略歷的是”和結合所學可知,羅馬的歷法來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陽歷,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為糾正每年將近6小時的誤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辦法進行調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為閏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儒歷后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A項符合題意;
B:克洛維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B項不符合題意;
C:屋大維建立了羅馬帝國,C項不符合題意;
D:查里曼是查理曼帝國建立者,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儒略歷的相關史實,旨在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難度不大。
19.(2023·長春模擬)據記載,有三名羅馬人被派往雅典考察希臘城邦的法律,他們重點考察了《梭倫法》,回去后參與了《十二銅表法》的制定,由此可知( ?。?br/>A.羅馬法完全照搬希臘法
B.羅馬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
C.羅馬文明傳承了希臘文明
D.《十二銅表法》是后世歐洲法學的淵源
【答案】C
【知識點】古希臘的城邦;羅馬城邦;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根據“據記載,有三名羅馬人被派往雅典考察希臘城邦的法律,他們重點考察了《梭倫法》,回去后參與了《十二銅表法》的制定”可知,羅馬文明傳承了希臘文明,C項正確;
羅馬法完全照搬希臘法說法錯誤,排除A;
羅馬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和《十二銅表法》是后世歐洲法學的淵源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B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十二銅表法》的制定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
20.(2023·九臺模擬)據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
文明古國 較早培育的農作物 重要工程 文字
古巴比倫 大麥、小麥   楔形文字
中國 水稻、粟 長城 甲骨文
古希臘 油橄欖 帕特農神廟 腓尼基字母
A.豐富多彩 多元發展 B.創立文字 彼此借鑒
C.海洋文明 文化融合 D.大河文明 農耕為主
【答案】A
【知識點】古巴比倫王國;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甲骨文
【解析】根據題干圖表內容可知,古巴比倫、中國、古希臘文明培育的農作物不同,建筑各具特點,文字也不同,這體現了古代文明豐富多彩、多元發展的特點,A項正確;
三大文明在創立文字時并沒有彼此借鑒,排除B項;
古巴比倫位于兩河流域,中國位于黃河、長江流域,均屬于大河流域,而非海洋文明,“海洋文明文化融合”與題干圖表內容不符,排除C項;
古希臘地處愛琴海,是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而非大河文明,“大河文明農耕為主”與題干圖表內容不符,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和準確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世界古代文明的相關史實。
21.(2023·朝陽二模)下列屬于希臘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荷馬史詩》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儒略歷”
【答案】A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荷馬史詩》是古希臘的寶貴文學遺產,相傳是由盲詩人荷馬寫成,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被稱為“希臘的圣經”,A符合題意;
《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的法律,排除B;
《查士丁尼法典》是羅馬帝國時的法律,排除C;
儒略歷是羅馬的文化,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荷馬史詩》。難度較低,掌握《荷馬史詩》的評價即可作答。同時對 《十二銅表法》、《查士丁尼法典》、 儒略的基本史實要有所掌握。
22.(2023·九臺模擬)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的古希臘哲學家是( ?。?br/>A.伯里克利 B.德謨克利特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答案】D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根據題干關鍵詞“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可知,該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邏輯學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總結了古希臘哲學發展的成果,首次將哲學和其他科學區別開來,開創了邏輯學、倫理學等學科的獨立研究。其學術思想對西方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D符合題意;
伯里克利是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頂峰時期的執政官,A不符合題意;
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論”,B不符合題意;
蘇格拉底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意義,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亞里士多德,難度一般,讓學生正確認識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23.(2023·寬城一模)它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淵源”。它指的是( ?。?br/>A.《十二銅表法》 B.《漢謨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羅馬民法大全》
【答案】A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 是古羅馬習慣法的匯編,為羅馬法的發展奠定基礎,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淵源”, A符合題意;
古代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王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排除B;
東羅馬帝國頒布了《查士丁尼法典》《羅馬民法大全》 ,不符合“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淵源”,排除C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十二銅表法》的知識。難度較低,掌握《十二銅表法》的評價即可作答。
材料分析題
24.(2022九上·吉林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它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長河。幾千年來。它定期泛濫,帶來了肥沃的淤泥,使沙漠中出現一條生機勃勃的“綠色走廊”,孕育出燦爛的古埃及文明。
材料二: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現在這一流城,這里水量豐沛。土壤肥沃。在白色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他們內部逐漸出現了不平等的社會現象,出現了平民和貴族。平民被稱為“吠舍”,貴族中有一部分從事祭祀的,稱“婆羅門”。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一河流?“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什么?寫出“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性文字一例。
(2)材料二中的“這一流域”指的是什么?材料中描述的是什么制度?“婆羅門”是這一制度中的第幾等級?
(3)談談你對古代亞非文明誕生的自然地理環境的認識。(寫出點)
【答案】(1)尼羅河。金字塔。象形文字。
(2)印度河流域。種姓制度。第一等級。
(3)都誕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為人類生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大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等。(符合題意即可)
【知識點】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 (1)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可知,在非洲東北部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農業種植,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河流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大約,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奴隸制國家建立,故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金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古埃及人民發明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現在這一流域”可知,這一流域是印度河流域,“平民被稱為'吠舍',......'婆羅門”可知這是種姓制度,“婆羅門”屬于第一等級。
(3)古埃及文明誕生與尼羅河流域,古印度文明誕生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國文明誕生于長江黃河流域,可知亞非文明都誕生于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獨特的農耕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和文明的誕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故答案為:(1) 尼羅河。金字塔。象形文字。
(2) 印度河流域。種姓制度。第一等級。
(3) 都誕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為人類生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大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等。(符合題意即可)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解題關鍵是分析題干信息,找準關鍵語句。
25.(2022九上·通榆月考)了解古代亞、非、歐地區的文明特色,需要了解這些文明產生的地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請寫出亞非地區的四大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2)古代希臘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請寫出古代希臘文明是在什么區域產生的。
(3)意大利半島三面臨海,半島西部河流縱橫,適宜農作物生長。所以,古代羅馬興起于河畔,擴張于海洋。請寫出這一河、一海的名稱。
(4)這些古文明都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請你選擇任意一個亞非古文明(中華文明除外),寫出它的一個文化成果以及你選擇的理由。
【答案】(1)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
(2)愛琴海。
(3)臺伯河、地中海。
(4)提示:學生回答得較為準確即可給分。如: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知識點】原始的農耕生活;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羅馬城邦
【解析】(1)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 , 亞非地區的四大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 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
(2)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古代希臘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 古代希臘文明是在 愛琴海地區產生的;
(3)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意大利半島三面臨海,半島西部河流縱橫,適宜農作物生長。所以,古代羅馬興起于臺伯河,擴張于地中海;
(4)本題屬于開放性題目,言之成理即可,如: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
故答案為:(1) 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
(2)愛琴海
(3) 臺伯河、地中海。
(4) 提示:學生回答得較為準確即可給分。如: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點評】本題的前三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把它和所學知識結合進行準確記憶回答,這些都是課本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最后一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成理即可。
26.(2022九上·吉林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歐洲文學史上最早的優秀文學巨著。反映了古希臘史前時代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希臘早期社會的主要文獻。 希臘的人物雕刻藝術達到了一種近乎完美的境界,其中有被稱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作品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作出了貢獻,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創立了新學科。
(1)卡片一中的“主要文獻”是什么?
(2)卡片二中“被稱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作品”指的是什么?請再寫出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一例。
(3)卡片三涉及的是哪位人物?請寫出他創立的新學科一例。
(4)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希臘古典文化?
【答案】(1)《荷馬史詩》。
(2)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擲鐵餅者》。
(3)亞里士多德。邏輯學。
(4)古代希臘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應以開放的心胸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等。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1)依據“研究希臘早期社會的重要文獻”可知,相傳盲詩人荷馬所作的《荷馬史詩》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的優秀文學巨著,反映了古希臘史前時代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希臘早期社會的重要文獻;
(2)據所學可知,希臘的人物離刻藝術達到了一種完美的境界,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被稱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古希臘的雕塑代表作有:《斷臂的維納斯》、米隆的《擲鐵餅者》、菲狄亞斯的《雅典娜神像》等等。
(3)據材料“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創立了新學科”可知,這位人物是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邏輯學等學科體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被譽為“ 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4)結合所學知識, 古代希臘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應以開放的心胸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等。
故答案為:
(1) 《荷馬史詩》。
(2) 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稊S鐵餅者》。
(3) 亞里士多德。邏輯學。
(4) 古代希臘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應以開放的心胸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等。
【點評】 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一二單元 古代亞非歐洲文明
( 1-2單元10年4考)
【時空線索】
【課程標準】
1.歷史解釋:知道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歷史現象,初步形成歷史概念。
2.時空觀念:借助單元時間軸,從時空觀念上把握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臘和古代羅馬的發展歷程,了解歷史的時序。
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探究古代亞非歐文明的成果。
4.家國情懷:明白中國的漢朝和古代羅馬帝國屬于同一時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內容要點】
一大宗教 佛教。
一部作品 《荷馬史詩》。
一種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兩大文明 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
兩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
兩大建筑 雅典帕特農神廟、羅馬大競技場。
四大人物 伯里克利、亞歷山大、凱撒、屋大維。
五大成果 金字塔、象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阿拉伯數字。
六大古國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古代希臘、古代羅馬
知識點1: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一、古埃及文明
(一)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含義是尼羅河定期泛濫,兩岸留下肥沃淤泥,促進農業發展)。
(二)古代埃及國家的興亡:
1、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出現小國; 公元前3100年初步實現統一;
2、法老_圖特摩斯三世_統治時期,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地跨亞非兩大洲。
3、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此后相繼被他國占領,文明中斷。
(三)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金字塔(用途:古埃及國王的陵墓,是其權利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評價: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象征,反映古埃及經濟發展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結晶);
太陽歷;象形文字;數學;醫學;獅身人面像;木乃伊。
(四)法老的統治:(奴隸制君主專制)
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是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
二、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一)發祥地: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又稱美索不達米亞。
(二)發展過程:
(1)國家產生:公元前3500年;
(2)初步統一:公元前24世紀;
(3)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最為強盛。
(4)此后屢遭外部入侵和內部戰亂。
(三)成就:
(1)★《漢謨拉比法典》
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內容 等級森嚴。奴隸制發展,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一大特征。 商品經濟比較活躍(租賃、借貸,交換、雇傭等方面的規定)
實質 法典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意義 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 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2)文字:(蘇美爾人)楔形文字。
(3)歷法:蘇美爾人根據月亮盈虧制定了陰歷。
(4)建筑:空中花園。
三、古代印度文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亞次大陸。
2.文明的發源地: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古印度文明出現)。
3.早期文明遺址: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等,年代大約為公元前23世紀—前18世紀。
4.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們自稱雅利安人,陸續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印度北部逐漸出現了許多小國家。
3.強盛: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除半島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實現了統一。農業和工商業都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工商業中心城市,首都華氏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嚴的種姓制度
1.產生: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
2.內容與特點:
在這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他們在社會上遭到歧視和凌辱。
等級名稱 社會階層 職責與義務
1.婆羅門 祭司、貴族 掌管祭司、掌握神權
2.剎帝利 國王、武士、官吏 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
3.吠舍 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 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
4.首陀羅 被征服居民 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為前三個等級服務。
其他 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
特點:各等級世代相襲,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人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
(三)釋迦牟尼創立佛教
1.時間:公元前6世紀
2.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后來被稱為“釋迦牟尼”
3.教義:
(1)早期佛教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不拒絕低種姓的人入教;
(2)宣揚“忍耐順從”,得到國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眾日益增多,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佛教的傳播:
(1) 公元前3世紀后,佛教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1世紀,佛教經中亞傳到中國新疆,再傳入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
(2)佛教往南經錫蘭,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
※古印度文明象征①阿拉伯數字;②種姓制度——嚴格的等級制度;③佛教
知識點2:希臘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城邦;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一.希臘城邦
1.地理特點:環海、多山、多島嶼。
影響:不利于希臘的統一;適宜航海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
2.文明歷程: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荷馬時代——城邦時期
3、希臘城邦:公元前8世紀出現;突出特點:“小國寡民_”;代表:雅典和斯巴達(最大)
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
1.高峰: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
2.雅典的民主制度:
內容:①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使每個公民都有參政的機會。
②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功能。
③建立津貼制度
評價:積極: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條件,使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礎。
消極:僅適用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三、亞歷山大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
(1)興起: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成為軍事強國。
(2)東征: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東征,先后打敗波斯帝國、埃及,進入兩河流域,最遠到達印度河流域。
(3)成果:建立亞歷山大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
(4)局限性: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
(5)積極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帝國境內建造的新城后來成為新的經濟文化中心。
四、羅馬城邦
(1)建國: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共和國。
(2)統治: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元老院手中,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設立兩名保民官,有權否決執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頒布了《十二銅表法》
(3)擴張: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了整個意大利半島;隨后戰勝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公元前2世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
(4)危機: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動奴隸起義,使羅馬共和國進一步衰落。
五、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建立羅馬共和國。
1.政治統治和機構設置: ①元老院:決策權;②執政官:行政權;③公民大會: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④保民官:否決權
2.《十二銅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但根本上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
3.共和國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奴隸起義,沉重打擊了共和國統治。
六、羅馬帝國(條條大路通羅馬):
1.帝國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
2.強盛時期: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羅馬的“內湖”)
3.帝國的衰亡: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標志西歐奴隸社會終結,也標志著西歐封建社會開始。)
七、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1.文學和雕塑
(1)文學:《荷馬史詩》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
(2)雕塑: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稊S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
2.建筑藝術.
(1)希臘:體現在神廟建筑,雅典的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
(2)羅馬:特點是石拱門、穹頂等。代表性建筑有羅馬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和萬神廟等。
3.哲學和法學
(1)哲學: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蘇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亞里士多德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
(2)法學:《十二銅表法》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萬民法、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構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
4.公歷的緣起: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儒略歷后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
【易混易錯】
1.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發明的,不是中國人。
漢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以筆畫的縱橫交錯形成一定的形態結構,并具有象征功能。但切記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2.《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1)古巴比倫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漢謨拉比法典》的頒布,維護漢謨拉比的專制統治。
(2)它全面維護奴隸主階級根本利益,保護社會成員的私有財產,嚴格規定了各個階層的義務,嚴厲懲罰各種社會犯罪.。
(3)它是統治者意志的體現,維護國家政治的工具。
3.種姓制度和分封制不同。
(1)西周的分封制是建土封國,各諸侯國享有獨立外交權、軍事行動權以及造幣權等,封君與封臣間無絕對的血緣關系。
(2)印度種姓制度規定了社會各階層的地位。其特點是等級世襲、貴賤分明、內部通婚。
【核心素養】
【史料實證】
1.金字塔與長城的比較
2.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的比較
3.古代四大文明的比較
四大文明古國
國家 文明發源地 文明成果 文明形成與自然地理環境
古代埃及 非洲尼羅河流域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氣候溫和,適宜人居,在大河流域,利于灌溉,而且每年河水泛濫,帶來了肥沃的土壤,利于農業發展
古巴比倫王國 西亞兩河流域 《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古代印度 南亞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種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數字等
古代中國 東亞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甲骨文、青銅器等
認識 (1)不同的地理環境產生不同的文明,人類文明自產生就有多元化的特點 (2)世界歷史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多元性的,都創造了偉大的文明成果,且都對后世有深遠影響,因此要尊重不同的文明 (3)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積極成分 (4)提倡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補,共同發展
【時空觀念】東西古代文明發展進程對比
【歷史解釋】
1.人類早期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的特點及其原因
(1)地理環境特點:早期人類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都發源于大河流域;
(2)原因:①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熱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②大河上游高山積雪的融化,導致河水的定期泛濫,泛濫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這些都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2.如何理解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對后來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響
(1)古希臘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源頭,為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2)古希臘著名建筑特色影響至今,帕特農神廟至今仍然是雅典市的地標與旅游勝地。
(3)古希臘哲學是留給人類共同的寶貴文化遺產,奧林匹克運動會即起源于古希臘。
(4)古羅馬人以崇尚法制而聞名于世,古羅馬法律也是人類文化遺產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羅馬法對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有重要影響。
(5)古羅馬既崇尚建筑的美觀,又注重實用性,建筑藝術影響至今。
3.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的異同及聯系
【唯物史觀】
如何評價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
提示:(1)積極性:①它基本上實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雅典的繁榮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證,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發展到了高峰。②雅典在盛行專制的古代社會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典范,為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政治遺產,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局限性:①它是建立在對廣大奴隸的剝削與壓迫基礎上的,其實質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民主。②它所體現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則,僅適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③它是一種直接的民主,容易造成民主決策的失誤,產生“多數人的暴政”,淪為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認識到雅典民主是一種粗糙的直接民主)
1.(2023·吉林)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所代表的古典文明產生的區域是( ?。?br/>A. B.
C. D.
2.(2023·長春)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歐洲民法基礎的法律文件是( ?。?br/>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羅馬民法大全》 D.《拿破侖法典》
3.(2022·長春)它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等內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它是(  )
A.《十二銅表法》 B.《新法典》
C.《大憲章》 D.《拿破侖法典》
4.(2022·吉林)古代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古代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 ?。?br/>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廟
5.(2021·吉林長春中考真題)提出“原子論”的古希臘哲學家是( )
A.亞里士多德 B .蘇格拉底 C .德謨克利特 D .亞歷山大
6.(2020·吉林長春中考真題)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的古希臘哲學家是( )
A.伯里克利 B .德謨克利特 C .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1.(2023·長春二模)四大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古代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的 最主要原因是( ?。?br/>A.人類最早居住的地區 B.創造了人類最早的文字
C.較早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 D.是海洋文明的產物
2.(2023·九臺模擬)下列屬于兩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查士丁尼法典》
C.佛教 D.《漢謨拉比法典》
3.(2023·吉林模擬)“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所確立的懲罰方式。誕生這部“法典”的國家是( ?。?br/>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中國
4.(2023·綠園二模)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說過:“越小的國家越容易實現民主。”能證實此觀點的是(  )
A.羅馬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雅典 D.斯巴達
5.(2023·經開二模)希臘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過幾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達,領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由此看來古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 ?。?br/>A.“小國寡民” B.互相攻伐
C.君主專制 D.商品經濟發達
6.(2023·大安模擬)主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的是( ?。?br/>A.漢謨拉比 B.屋大維 C.查士丁尼 D.伯里克利
7.(2023·松原模擬)這里孕育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斑@里”指的是( ?。?br/>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古希臘
8.(2023·朝陽二模)亞歷山大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這段話旨在強調(  )
A.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交流
B.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明的交流與發展
C.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源于戰爭
D.暴力沖突導致了文明的衰落
9.(2023·德惠模擬)西方有一句諺語:“輝煌屬于希臘,宏偉屬于羅馬?!毕ED的“輝煌"主要得益于( ?。?br/>A.種姓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中央集權 D.君主立憲制
10.(2023·通榆模擬)為了探究公元前5世紀到前4世紀的雅典歷史,下列可以選擇的研究性學習主題是( ?。?br/>A.西歐城市自治 B.奴隸主民主政治
C.封建等級制度 D.亞洲國家封建改革
11.(2023·吉林模擬)據記載,有三名羅馬人被派往雅典考察希臘城邦的法律,他們重點考察了《梭倫法》,回去后參與了《十二銅表法》的制定,由此可知( ?。?br/>A.羅馬法完全照搬希臘
B.羅馬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
C.羅馬文明與希臘文明具有繼承性
D.《十二銅表法》是歐洲法學的淵源
12.(2023·朝陽二模)從遵循“習慣法”到創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為羅馬量刑定罪提供了文字依據,這部法律是( ?。?br/>A.《十二銅表法》 B.羅馬民法大全
C.《漢謨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13.(2023·朝陽二模)“身在羅馬,就像羅馬人一樣行事”,這個西方諺語可以轉意為成語“入鄉隨俗”。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該諺語的形成說明了(  )
A.羅馬帝國為向外擴張修建了許多道路
B.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的廣大地區
C.當時有很多外國人在羅馬學習、生活
D.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充滿了暴力
14.(2023·通榆模擬)2世紀時,公民不出國就可以游覽地中海沿岸各地風光的國家是( ?。?br/>A.羅馬帝國 B.阿拉伯帝國
C.奧斯曼土耳其 D.埃及
15.(2022·朝陽一模)地中海見證了一個城市——羅馬的成長,它從七個山丘到龐大的帝國,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地區變成了整個地中海的主人,被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的是(  )
A.屋大維 B.亞歷山大大帝
C.伯里克利 D.孝德天皇
16.(2022·長春模擬)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后來又頒布了共和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機構。這一時期掌握國家統治決策權的機構是( ?。?br/>A.五百人會議 B.陪審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會
17.(2022·南關一模)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淵源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漢謨拉比法典》 D.《羅馬民法大全》
18.(2023·綠園二模)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科學家幫助下改革了儒略歷。這種歷法,被稱為格里高利歷,是世界上最通用的歷法,俗稱“公歷”。命人編制儒略歷的是(  )
A.凱撒 B.克洛維 C.屋大維 D.查里曼
19.(2023·長春模擬)據記載,有三名羅馬人被派往雅典考察希臘城邦的法律,他們重點考察了《梭倫法》,回去后參與了《十二銅表法》的制定,由此可知(  )
A.羅馬法完全照搬希臘法
B.羅馬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
C.羅馬文明傳承了希臘文明
D.《十二銅表法》是后世歐洲法學的淵源
20.(2023·九臺模擬)據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br/>文明古國 較早培育的農作物 重要工程 文字
古巴比倫 大麥、小麥   楔形文字
中國 水稻、粟 長城 甲骨文
古希臘 油橄欖 帕特農神廟 腓尼基字母
A.豐富多彩 多元發展 B.創立文字 彼此借鑒
C.海洋文明 文化融合 D.大河文明 農耕為主
21.(2023·朝陽二模)下列屬于希臘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br/>A.《荷馬史詩》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儒略歷”
22.(2023·九臺模擬)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的古希臘哲學家是( ?。?br/>A.伯里克利 B.德謨克利特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23.(2023·寬城一模)它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淵源”。它指的是( ?。?br/>A.《十二銅表法》 B.《漢謨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羅馬民法大全》
材料分析題
24.(2022九上·吉林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它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長河。幾千年來。它定期泛濫,帶來了肥沃的淤泥,使沙漠中出現一條生機勃勃的“綠色走廊”,孕育出燦爛的古埃及文明。
材料二: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現在這一流城,這里水量豐沛。土壤肥沃。在白色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他們內部逐漸出現了不平等的社會現象,出現了平民和貴族。平民被稱為“吠舍”,貴族中有一部分從事祭祀的,稱“婆羅門”。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一河流?“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什么?寫出“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性文字一例。
(2)材料二中的“這一流域”指的是什么?材料中描述的是什么制度?“婆羅門”是這一制度中的第幾等級?
(3)談談你對古代亞非文明誕生的自然地理環境的認識。(寫出點)
25.(2022九上·通榆月考)了解古代亞、非、歐地區的文明特色,需要了解這些文明產生的地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請寫出亞非地區的四大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2)古代希臘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請寫出古代希臘文明是在什么區域產生的。
(3)意大利半島三面臨海,半島西部河流縱橫,適宜農作物生長。所以,古代羅馬興起于河畔,擴張于海洋。請寫出這一河、一海的名稱。
(4)這些古文明都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請你選擇任意一個亞非古文明(中華文明除外),寫出它的一個文化成果以及你選擇的理由。
26.(2022九上·吉林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歐洲文學史上最早的優秀文學巨著。反映了古希臘史前時代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希臘早期社會的主要文獻。 希臘的人物雕刻藝術達到了一種近乎完美的境界,其中有被稱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作品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作出了貢獻,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創立了新學科。
(1)卡片一中的“主要文獻”是什么?
(2)卡片二中“被稱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作品”指的是什么?請再寫出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一例。
(3)卡片三涉及的是哪位人物?請寫出他創立的新學科一例。
(4)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希臘古典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萨嘎县| 遂川县| 舒城县| 汉中市| 精河县| 卓资县| 论坛| 深州市| 石屏县| 华安县| 石屏县| 泗洪县| 临沧市| 西盟| 广平县| 平原县| 承德市| 昭觉县| 贵溪市| 无棣县| 温州市| 绩溪县| 巴彦淖尔市| 龙游县| 鄂伦春自治旗| 揭阳市| 荥阳市| 观塘区| 淮南市| 琼结县| 渝北区| 武冈市| 叶城县| 怀柔区| 格尔木市| 本溪| 那坡县| 景德镇市| 太仆寺旗|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