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保護大氣圈周老師第二章 空氣你知道大氣圈的作用嗎?如果沒有大氣圈,地球上會有怎樣的變化?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個最適宜生命繁衍的星球。為什么呢?重要原因之一是地球上存在讓人類可以生存的大氣圈。如果沒有大氣圈,地球上將不會有任何生命。沒有海洋更炎熱的白天,更寒冷的夜晚小行星直接撞擊地球環繞地球周圍的看不見的空氣組成大氣圈。一、大氣圈的分層和作用大氣圈的作用大氣圈的分層散逸層電離層中間層平流層對流層1、對流層:具有強烈的對流運動,能形成云霧雨雪,并保持地表的溫暖厚約10 20km,平均厚度12km集中了約75%的大氣質量和90%的水汽2、平流層:存在大量臭氧,能夠吸收太陽紫外線輻射厚約30km厚約50km空氣非常稀薄流星體多數在這里燃盡飛機高空飛行也一般在平流層平流層中間層3、中間層:厚約500km空氣已電離成離子,容易吸收紫外線輻射,能反射無線電波,實現無線電短波的遠距離通信。距離地面約600km此層已逐漸向外層空間過渡。空氣垂直運動劇烈極光在該層產生4、電離層(暖層):5、散逸層:①一方面能允許太陽輻射透過大棚②另一方面又能阻止熱量和水分散發,使棚內溫暖濕潤地球也是個溫室,大氣圈相當于溫室的屋頂和四壁。二、溫室效應與全球變暖對流層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允許太陽的熱輻射透過,但卻阻止地表熱量的散發。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加劇:溫室效應加劇,對流層阻止熱量散發的能力太強,會造成氣溫增高。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CH4)、氟氯烴(氟利昂)、一氧化二氮(N2O)等。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被稱為溫室氣體。導致思考與討論:是什么原因導致全球氣溫日漸升高呢?導致溫室效應的原因: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人為原因燃燒礦物燃料產生毀林開荒人口增加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燃燒煤炭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燃料廢氣人口增加森林砍伐自然原因:導致溫室效應的原因:太陽活動、 大氣環流、 火山活動 、地殼運動等說一說全球燃料排放的CO2和地球表面平均氣溫之間的關系。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全球氣溫呈現上升趨勢在過去100 年中,對流層中水蒸氣含量變化不大,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約2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約0.6℃。溫室效應危害:1、氣溫升高造成蒸發加強,加劇土地的荒漠化;2、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的收成;3、還引起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引發水災和淹沒沿海的城鎮。控制溫室氣體產生源頭:清除辦法:積極開發新能源,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的燃燒。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溫室效應控制:中國森林植被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大提高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中國森林消化了相當于90年代中期中國工業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量的一半。我們生活在大氣中,除了溫室效應外,還有許多人類活動會造成空氣污染。因空氣污染物質的擴散、侵蝕而造成大氣臭氧層被破壞和減少的現象。南極臭氧層空洞北極臭氧空洞青藏高原臭氧空洞1987197920112006“遮陽傘”臭氧層吸收了99%以上的紫外線三、臭氧層空洞臭氧層破壞傷害皮膚,甚至引起皮膚癌誘發各種眼科疾病1.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破壞人的免疫系統2.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危害過量的紫外線輻射會使植物葉片變小影響到部分農作物種子的質量3.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整個水生食物鏈的破壞白內障皮膚癌臭氧層空洞危害臭氧層破壞原因氟氯烴(氟利昂)、氮氧化物、哈龍、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溴甲烷等的排放。寒冷也是臭氧層變薄的關鍵催化臭氧分解氟氯烴是導致臭氧減少的“罪魁禍首”。臭氧層破壞防治最根本的措施在于開發代用品回收和再生分解和破壞"無氯氟化碳"標志四、空氣的污染與防治空氣中某些物質的含量超過正常含量時,形成危害動、植物,影響其生存的現象。主要來自人類活動:工廠、汽車等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的燃燒其次來自自然災害: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空氣污染源空氣污染物(1)污染性氣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2)可吸入顆粒物:固體小顆粒:煙塵、粉塵液體小液滴:云,霧如風沙塵土、火山爆發、森林火災等造成的顆粒物;也有人為來源的顆粒物,如工業活動、建筑工程、垃圾焚燒以及車輛尾氣等。空氣污染危害1、危害人體2、危害植物3、影響氣候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增加大氣降水量酸雨保護空氣措施(1)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以消除煙塵(2)將固體煤燃料改變為煤氣或液體燃料,以減少污染物的產生(3)改變工業生產工藝,以減少粉塵和有害物質廢氣處理裝置五、空氣質量日報空氣質量狀況(AQI):包括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和環境空氣質量等級污染指數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質量狀況29 48 無 Ⅰ 優空氣污染指數(API):就是將常規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濃度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指數值形式,并分級表征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空氣質量預報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IP)空氣質量 等級 優 良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Ⅰ級 Ⅱ級 Ⅲ級 Ⅳ級 Ⅴ級污染指數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空氣質量指標一、大氣圈的分層和作用大氣圈根據性質和高度的不同,可分為對流層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允許太陽的熱輻射透過,但卻阻止地表熱量的散發。這種現象被稱為溫室效應。人類的一些活動,加劇了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有很大的危害,我們應采取多種方法來防治溫室效應。二、溫室效應與全球變暖各個圈層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散逸層小結三、臭氧層空洞1、作用:臭氧層吸收了99%以上的紫外線2、臭氧層空洞:空氣污染物質的擴散、侵蝕造成大氣臭氧層被破壞和減少的現象。3、臭氧層破壞原因:氟氯烴(氟利昂)、氮氧化物等物質的排放。4、臭氧層空洞危害:危害人體、植物和環境。5、臭氧層空洞的防治:使用無氟冰箱等。2、空氣污染源:主要來自人類活動,其次來自自然災害3、空氣污染物:污染性氣體、可吸入顆粒物4、空氣污染危害:危害動植物、影響氣候5、保護空氣措施五、空氣質量日報1、空氣質量狀況(AQI)、空氣污染指數(API)2、空氣質量預報、空氣質量指標四、空氣的污染與防治1、空氣污染:空氣中某些物質的含量超過正常含量時,形成危害動、植物,影響其生存的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了解大氣層對地球的重要性!預習視頻.mp4 保護大氣圈.pptx 素材:大氣層對地球的保護.wmv 素材:溫室效應.wmv 素材:臭氧層破壞.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