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生物圈周老師第五章 生態系統南海子麋鹿苑墓志銘上有這樣一段話:“當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勞地尋求配偶,當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鷹從污染的天空墜向大地,當麋鹿的最后一聲哀鳴在干涸的沼澤上空回蕩,人類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結局。”當人類毫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時,人類必然也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而失去我們美麗的家園。一、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能夠生存的環境的總稱。從海平面下12km到海平面以上10km范圍內的海洋、陸地和空中大氣圈的下層(對流層):離地面10千米的高空巖石圈的上層(土壤層):離地面2-3千米深水圈的一部分:離海平面12千米生物圈的范圍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大氣圈的下層有空氣,生物有能飛的昆蟲、鳥類,還有細菌等微生物位于生物圈的最頂部,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等。水圈的一部分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有大量生物,大多生活在距海面150米以內水層中。巖石圈的上層地球表面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 ,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生物圈內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與土壤、水、空氣、陽光等非生物因素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約的。生物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與存在生物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一個綜合圈。1.甲說:人類的出現給生物圈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文明,使這個生物圈欣欣向榮。2. 乙說:人類的出現給生物圈帶來了危害,人類的活動使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你認為目前人類的活動對生態系統有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請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地球的環境,使這個星球上許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并且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對生物圈有何影響?二、保護人類的生存空間生態平衡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人類在有限的地球上無節制地發展“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未來的全家福生態平衡破壞的原因:環境污染的原因:人類向環境排放的廢物超出生物圈自動凈化能力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人類向生物圈索取資源的數量和速度急劇增加地球已受到損害,人口激增,資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城市大氣污染森林植被破壞酸雨全球氣候變暖這些事實告誡我們要保護生態環境!“生物圈2號”的試驗內有熱帶雨林、草原、沙漠、沼澤,海洋……地球景觀應有盡有……內部的植物有3800種,還有各種昆蟲200多種……生物圈2號的失敗給我們啟示到目前為止,在人類可及的范圍內,地球是唯一孕育生命的星球,我們只有依賴它才能生存。地球上的森林、湖泊、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工造一個地球目前是不可能的,到宇宙中再找一個像地球一樣的星球目前也不可行,那就只有保護好現在的地球,而別無選擇。1972年6月《人類環境宣言》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 年12 月經濟發展要遵循生態平衡的自然規律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戰略方針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環境和諧發展,因而提出發展生態農業的戰略。收集環境污染的資料收集當地主要排污工廠名單,主要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資料,并實地了解其中某一方面的污染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練一練1.下列關于生物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境的總和C.人類可以建造比生物圈更好的家園D.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2.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濕地生態系統 B.生物圈C.海洋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CB練一練3.下列有關生物圈的范圍及其定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稱B.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的地方D.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生活的環境4.對“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觀點的理解,錯誤的是( )A.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相互聯系B.生態系統多樣并且相互聯系C.各類生態系統共用陽光、空氣等D.每種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態系統中存在DD5.保護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地球是目前唯一能供人類生存的星球,我們必須保護地球。4.生物圈面臨的環境問題: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能夠生存的環境的總稱2.生物圈的范圍:從海平面下12km到海平面以上10km范圍內的海洋、陸地和空中3.生物圈的組成:生物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與存在生物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一個綜合圈,人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酸雨……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溫室效應臭氧層損耗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