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俄國的改革》導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內容。2、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及歷史意義。3、認識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偉大歷史人物對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重點:彼得一世改革、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的內容及意義難點: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自主學習彼得一世改革——改革內容 改革作用政治 改組 ,建立 的行政體制;軍事 創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 ,按 和 提拔貴族;經濟 鼓勵興辦 ,準許工場主 農奴;文化教育 推行 ,派遣留學生,創辦報紙,開辦 ,創辦 ;社會生活 提倡西方的 。 合作探究彼得一世在力圖使俄國歐化的同時,也繼承了和強化了傳統的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犧牲農民的利益為代價來進行改革?!瓘谋说靡皇罆r期起,貴族地主可以任意判決村民從事強迫性勞動,甚至將村民趕走。——據《現代化通病》整理(1)根據材料,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和性質。材料一:“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來解放農民”“必須立即改革,廢除農奴制,沒有時間再耽擱了。”——亞歷山大二世材料二:“諸位會深信,凡是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br/>——1861年最后審查改革方案時(1)根據材料一,思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含義。(2)綜合上述兩段材料,分析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一: 1860-1890年,俄國的生鐵產量增加了2倍,鋼產量和棉紡織業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產量增加超過了19倍,石油產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間,俄國整個工業產量增加了6倍,鐵路線增長了35倍多。——《俄國社會經濟史》材料二:由于統治階級實行的這次改革是很不徹底的,……俄國的專制制度并沒有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廣大勞動群眾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權利。沙皇俄國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緩慢。根據材料一,分析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積極影響和性質根據材料二,歸納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局限性展示提升1. 一位親眼見過俄國炮兵的外國軍官感嘆說:“歐洲沒有一個國家的炮兵能達到俄國炮兵的水平?!北说靡皇啦扇×四男┐胧崿F了強兵( )A.設立參政院 B.鼓勵興辦手工工場C.提倡學習 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 D .創建常備軍2.亞歷山大二世簽署的《一般法令》規定:脫離了農奴依附身份的農民享有與其他自由的農村居民同等的權利,如依法經營工廠、參加選舉、受教育等。此規定表明俄國( )A.實行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B.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C.推行義務教育 D.農奴獲得了“人”的權利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舊制度所顯示的破產導致舊制度的變革。第一個變革是解放農奴……這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工廠工人的數目從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材料顯示這次改革( )A.使俄國走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 B.使俄國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C.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D.推翻了俄國沙皇專制統治4.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為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 )①市場 ②勞動力 ③資金 ④原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