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高考化學考點一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01 反應熱、焓變 考點一:反應熱、焓變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VS1、定義:恒壓條件下,反應的熱效應等于焓變2、符號:△H3、單位:kJ/mol或kJmol-14、反應熱表示方法: △H為“+”或△H>0時為吸熱反應△H為“一”或△H<0時為放熱反應 5、△H計算的三種表達式: (1) △H == 化學鍵斷裂所吸收的總能量—化學鍵生成所釋放的總能量 (2) △H == 生成的總能量 –反應物的總能量 (3) △H == 反應物的鍵能之和– 生成物的鍵能之和 考點一:反應熱、焓變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VS1.人們曾認為的N2+3H2 2NH3化學反應速率小,原料利用率低,不可能用于工業化生產,化學家們不斷地研究和改進該反應的條件,如催化劑、溫度、壓強等,并更新設備,成功地開發了合成氨的生產工藝。從此,人類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足夠的氮肥,緩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資源與龐大的糧食需求之間的矛盾。合成氨為放熱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斷開H—H鍵放出能量B.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C.形成N—H鍵吸收能量D.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B 考點一:反應熱、焓變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VS2.下圖是反應CO(g)+2H2(g) = CH3OH(g)進行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曲線。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吸熱反應B.使用催化劑后反應熱減小C.熱化學方程式為CO(g)+2H2(g) = CH3OH(g)△H=-510 kJ·mol-1D.曲線a表示不使用催化劑時反應的能量變化,曲線b表示使用催化劑后的能量變化D 考點一:反應熱、焓變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VS3.在研究物質變化時,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來認識物質變化時所引起的化學鍵及其能量變化,據此判斷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A.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生成B.所有化學變化一定遵循質量守恒和能量守恒C.在化學反應中,破壞舊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新化學鍵釋放的能量時,該反應是吸熱反應D.化學鍵的變化必然會引起能量變化,所以,能量變化也一定會引起化學變化D 考點一:反應熱、焓變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VS4.如圖所示的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鋅片為負極B.銅片溶解,質量減少C.電子由鋅片經導線流向銅片D.該裝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 考點一:反應熱、焓變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請你在這里輸入你的正文內容信息VS5.下列反應中舊化學鍵斷裂吸收的總能量大于新化學鍵形成放出總能量的是A.高溫下碳和水蒸氣反應 B.甲烷燃燒C.酸堿中和反應 D.鐵與稀鹽酸反應A 考點一:反應熱、焓變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反應X+Y=M是放熱反應,該反應一定不用加熱B.物質發生化學變化都伴有能量的變化C.吸熱反應中,反應物斷裂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形成化學鍵放出的總能量D.濃硫酸稀釋是放熱反應B 考點一:反應熱、焓變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碳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既是放熱反應,也是化合反應B.含1molH2SO4的溶液和含1molBa(OH)2的溶液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熱量為中和熱C.在101kPa時,1molC燃燒所放出的熱量一定是碳的燃燒熱D.中和反應都是放熱反應,多數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D02 熱化學方程式考點2:熱化學方程式1.定義:表明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的化學方程式,叫做熱化學方程式。2.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1)需注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因反應的溫度和壓強不同時,其△H不同。(2)要注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物質的聚集狀態,與它們所具有的能 量有關。(3)熱化學方程式各物質前的化學計量數不表示分子個數,它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對于相同物質的反應,當化學計量數不同時,其△H也不同。VS1.根據以下熱化學方程式,ΔH1和ΔH2的大小比較錯誤的是A.Br2(g)+H2(g)=2HBr(g) ΔH1,Br2(l)+H2(g)=2HBr(g) ΔH2,則有ΔH1<ΔH2B.2H2S(g)+3O2(g)=2SO2(g)+2H2O(l) ΔH1,2H2S(g)+O2(g)=2S(s)+2H2O(l) ΔH2,則有ΔH1>ΔH2C.4Al(s)+3O2(g)=2Al2O3(s) ΔH1,4Fe(s)+3O2(g)=2Fe2O3(s) ΔH2,則有ΔH1<ΔH2D.C(s)+O2(g)=CO2(g) ΔH1,C(s)+O2(g)=CO(g) ΔH2,則有ΔH1<ΔH2B考點2:熱化學方程式考點2:熱化學方程式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下圖中斷開非極性鍵吸收的能量和生成極性鍵放出的能量相同B.反應Ⅱ比反應Ⅲ生成的鍵更牢固C.D.C考點2:熱化學方程式3.鋰海水電池常用在海上浮標等助航設備中,其示意圖如圖所示。電池反應為2Li+2H2O=2LiOH+H2↑。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裝置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B.電子從鋰電極經導線流向鎳電極C.金屬鋰作負極,發生還原反應D.理論上每轉移2 mol電子可以生成22.4 LH2BVS考點2:熱化學方程式4.對于Zn(s)+H2SO4(aq)=ZnSO4(aq)+H2(g)的化學反應(反應放熱),下列敘述不一定正確的是A.反應過程中的能量關系可用如圖表示B.1mol鋅的能量高于1molH2所含的能量C.若將該反應設計成原電池,鋅為負極D.若將其設計為原電池,當有32.5g鋅溶解時,正極放出氣體在標況下為11.2LB03 熱化學方程式的應用考點3:熱化學方程式的應用例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需要加熱的化學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B.中和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C.原電池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一種裝置 D.水力發電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解析:需要加熱的化學反應也可能是放熱反應,如可燃物的燃燒反應,A選項錯誤;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故C選項錯誤;水力發電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故D選項錯誤。正確選項為BB考點3:熱化學方程式的應用2.下列依據熱化學方程式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A.已知:正丁烷(g)=異丁烷(g)△H<0,則正丁烷比異丁烷穩定B.已知:C2H4(g)+3O2(g)=2CO2(g)+2H2O(g)△H=-1478.8k·mol-1,則C2H4的燃燒熱△H=-1478.8kJ·mol-1C.已知:H+(aq)+OH-(aq)==H2O(1)△H=-57.3kJ·mol-1,但稀Ba(OH)2(aq)和稀H2SO4(aq)完全反應生成1molH2O(1)時,放出的熱量大于57.3kJD.已知:S(g)+O2(g)==SO2(g)△H1;S(s)+O2(g)==SO2(g)△H2,則△H1>△H2C考點3:熱化學方程式的應用3.如圖所示,電流計 G 發生偏轉,同時 A 極逐漸變細,B 極逐漸變粗,C 為電解質溶液,則 A、B、C 應是下列各組中的A.A 是 Zn、B 是 Cu、C 為稀硫酸B.A 是 Cu、B 是 Zn、C 為稀硫酸C.A 是 Fe、B 是 Ag、C 為 AgNO3 溶液D.A 是 Ag、B 是 Fe、C 為 AgNO3溶液C考點3:熱化學方程式的應用4.化學反應中一定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下列有關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相同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硫蒸氣和硫粉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熱量多B.已知:4Al(s)+3O2(g)=2A12O3 (s)△ H= 2834.9 kJ mol 1,4Al(s)+ 2O3(g) = 2A12O3(s)△ H = 3119.1 kJ mol 1,則O3比O2穩定C.已知S(s)+O2(g)=SO2(g)△ H = 297.23 kJ mol 1,可知 1mol SO2(g)的能量大于 1molS(s)和1molO2(g)的能量總和D.在稀水溶液中 H+(aq)+OH (aq)=H2O(l)△H = 57.3 kJ mol 1,將含 0.5 mol H2SO4的濃硫酸與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時,放出的熱量大于 57.3 kJD考點3:熱化學方程式的應用5.堿性電池具有容量大、放電電流大的特點,因而得到廣泛應用。鋅-錳堿性電池以氫氧化鉀溶液為電解質,電池總反應式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工作時,Zn為負極,負極區PH變大B.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MnO2(s)+H2O(l)+2e-===Mn2O3(s)+2OH-(aq)C.電池工作時,電子由正極流向負極D.電解質氫氧化鉀溶液中陽離子遷移到電池的正極D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