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課題1 燃燒和滅火煙墩鎮中心初級中學銅片上白磷燃燒,而水中白磷、銅片上紅磷沒有燃燒,通入氧氣后,水中的白磷燃燒。燃燒需要一定的條件4P+5O2 === 2P2O5現象:結論:化學方程式:點燃新課知識一、 燃燒的條件實驗 7-11.由上述實驗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著火點: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2. 由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答: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答: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新課知識一、 燃燒的條件討論3. 由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或空氣)后燃燒的事實,再次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答:燃燒確實需要氧氣。新課知識一、 燃燒的條件討論4. 綜合上述討論,你能總結出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嗎 總結:燃燒需要三個條件:燃燒必須同時滿足3個條件,缺一不可。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火三角新課知識一、 燃燒的條件燃燒的定義:可燃物與O2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氧化反應。著火點:可燃物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注:著火點對于某物質來說是固定不變的,一般不能升降著火點。新課知識一、 燃燒的條件下面是一些滅火的實例,試分析其滅火的原因: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或放入較多的蔬菜;2. 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時,可用水澆滅;油罐著火時需用水噴淋降溫;3.撲滅森林火災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根據燃燒的條件及以上事實、請你歸納滅火的原理。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討論隔絕氧氣(或空氣)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設置隔離帶,截斷可燃物的來源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通過學習和分析我們知道,清除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隔絕氧氣(或空氣),以及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都能達到滅火的目的。所以說,滅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壞燃燒的條件。歸納1.要有可燃物。2.要有氧氣(或空氣)。3.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1.清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或空氣)。3.降溫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小結油鍋著火了,快蓋上鍋蓋液化氣罐著火了,快蓋上濕棉被滅火燃氣灶著火了,快關上燃氣閥門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絕。2.隔絕氧氣(或空氣)。3.降溫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分析以下的滅火原理①用CO2氣體滅火。②木材著火時,用水撲滅。③炒菜時油鍋中的油著火,用鍋蓋蓋滅。④撲滅森林火災時,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⑤用嘴吹滅蠟燭。1. 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鹽酸。蠟燭燃燒的現象有什么不同 請用滅火的原理來分析。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滅火的原理現象 分析ⅠⅡⅢ燒杯內氧氣逐漸減少,氧氣耗盡,所以蠟燭熄滅蠟燭與空氣接觸,所以持續燃燒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蠟燭隔絕氧氣而停止燃燒蠟燭逐漸熄滅蠟燭持續燃燒,沒有明顯變化產生大量氣泡,蠟燭迅速熄滅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滅火的原理2. 根據滅火原理及上述活動Ⅲ所利用的化學反應原理,可以設計一種滅火器。圖7-9顯示了這種滅火器的原理。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滅火的原理(1)請你解釋這個裝置及滅火的原理。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滅火的原理工作原理:當把吸濾瓶底部朝上倒轉過來后,吸濾瓶中的碳酸鈉溶液與小試管中的濃鹽酸混合,立即發生化學反應: ,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吸濾瓶中氣壓突然增大,使吸濾瓶中的液體隨二氧化碳氣體從吸濾瓶的側管處噴射出來。滅火原理:二氧化碳和泡沫從滅火器中噴出,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了空氣,達到滅火目的。2. 根據滅火原理及上述活動Ⅲ所利用的化學反應原理,可以設計一種滅火器。圖7-9顯示了這種滅火器的原理。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滅火的原理(1)請你解釋這個裝置及滅火的原理。(2)請你根據這一裝置的原理,設計一個簡易滅火器(可以用實驗室的儀器,也可以用生活中的用品)。觀看視頻自制滅火器①干粉滅火器:撲滅一般火災和撲滅油、氣等燃燒引起的火災。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處的火災。沒有液體殘留!② CO2滅火器:③水基型滅火器:撲滅非水溶性可燃性液體、固體,如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火災。滅火器的種類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滅火的原理新課知識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如果發現火險或遭遇火災,一定不要慌張,要沉著應對。如果火勢不大,可根據起火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和滅火器材將火撲滅; 如果火勢較大或有蔓延的趨勢和可能,應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墻壁跑離著火區域等。鞭炮鞭炮:鞭炮中的火藥裝在一個紙筒中,紙筒的兩端都用泥封了口,當點燃鞭炮時,火藥在密閉的空間中發生急速的燃燒,產生大量的氣體,并放出大量的熱,對紙筒產生強大的壓力,脹破紙筒而發生爆炸。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里發生劇烈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膨脹而引起爆炸。新課知識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新課知識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資料卡片爆炸極限可燃性氣體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時,遇到火源就會發生爆炸。這個能發生爆炸的含量范圍,叫做爆炸極限。新課知識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實驗7-2如圖7-11,Ⅰ所示, 剪去空金屬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 并在金屬罐和小塑料瓶的底側各打一個比膠皮管外徑略小的小孔。連接好裝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點燃蠟燭,用塑料蓋蓋住罐(如圖7-11,Ⅱ所示)。 從膠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氣(人距離該裝置遠一些), 使面粉充滿罐,觀察現象并分析原因。新課知識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實驗7-2“砰”的一聲巨響,伴隨一團火光產生,放熱,塑料蓋被掀起。現象:分析:金屬罐和塑料蓋構成了一個有限空間,此時罐內含有大量空氣,鼓入空氣時使塑料瓶中的面粉充滿金屬罐,這時罐內就是空氣和面粉的混合物,遇到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就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引發爆炸。可燃性氣體、粉塵等都是極易發生爆炸的物質。新課知識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上述實驗說明,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就越劇烈。加油站、油庫、面粉加工廠、紡織廠和煤礦的礦井內,都標有“嚴禁煙火”字樣或圖標,因為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它們遇到明火,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新課知識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提問】物質具備燃燒的條件后,燃燒的劇烈程度和什么有關?答:與氧氣的濃度、接觸面積有關。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氧氣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烈。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新課知識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課堂小結1. 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燃燒需要三個條件:(1) 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 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2. 滅火原理(破壞燃燒的條件):(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絕氧氣(或空氣);(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3. 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