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4張PPT)第一部分 基礎考點練專題五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點16 碳單質的性質與用途考點17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考點18 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考點19 二氧化碳的制取微專項4 氣體的制取微專項5 以氧氣、二氧化碳為主線的物質的轉化與推斷考點16 碳單質的性質與用途基礎強化1[2023連云港中考]宋代許道寧用墨(主要成分為單質碳)所畫的《關山密雪圖》保存至今而不變色,這是因為在常溫下單質碳( )A.化學性質不活潑 B.硬度高C.導電性能好 D.吸附能力強解析古代用墨(主要成分為單質碳)書寫的字,經長時間保存而不變色,體現了單質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A2345基礎強化2[2023長沙二模改編]金剛石和石墨是常見的碳單質,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構成金剛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大小不同B.金剛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金剛石和石墨都是黑色的固體D.C60也是一種碳單質,它由原子直接構成解析構成金剛石、石墨的原子都是碳原子,碳原子大小相同,A說法錯誤;金剛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是造成其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B說法正確;金剛石是無色透明的固體,石墨是深灰色固體,C說法錯誤;C60是一種碳單質,它是由C60分子構成的,D說法錯誤。B1345基礎強化3[2023武漢中考改編]石墨、活性炭和木炭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回答下列問題:(1)石墨的用途可以是 (選一個即可,填標號)。 A.用于制鉛筆芯 B.用作電極C.用于切割大理石(2)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劑,是利用其 (填“物理”或“化學”)性質,原因是其具有 的結構。 (3)木炭可以作燃料,木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A(或B)物理疏松多孔C+O2CO21245能力提升4新考法·創新實驗[2021安徽中考]某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創新實驗。實驗時,先加熱木炭粉,一段時間后,將酒精燈移至CuO處加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酒精燈加網罩是為了提高火焰溫度B.氣球可以收集尾氣,防止污染空氣C.反應過程中,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固體D.裝置中發生反應:C+2CuO 2Cu+CO2↑D1235能力提升解析酒精燈加網罩能集中火焰,提高火焰溫度,A正確;高溫條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氣球可以收集未反應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B正確;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過程中,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固體,C正確;裝置中發生的反應是碳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D錯誤。故選D。1235能力提升5[2021株洲中考節選]在探究木炭與CuO的反應時,小組同學通過分析,認為當木炭較多、溫度較高時,該反應產生的氣體中可能含有CO和CO2,于是在老師指導下設計實驗進行了驗證:已知:堿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水。(1)儀器B中所盛試劑為 。 (2)D中玻璃管盛裝的試劑為CuO,E中盛裝的試劑為澄清石灰水。若A裝置產物中確有CO,則應觀察到的現象有: 。 (3)實驗前,需檢查 ;點燃酒精燈前,先打開K,通入N2一段時間,其作用為 。 (4)請指出上述實驗中的一項缺陷: 。 (5)將1.44 g木炭和16.0 g CuO在較高溫度下反應生成Cu,理論上可生成 g CO。 澄清石灰水D中黑色固體變紅,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裝置氣密性排盡裝置內空氣,防止木炭與氧氣反應沒有尾氣處理裝置1.121234能力提升解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中所盛試劑為澄清石灰水,其作用為檢驗二氧化碳。(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若A裝置產物中確有CO,則應觀察到的現象有D中黑色固體變紅,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一氧化碳有毒,能對空氣造成污染,題中實驗的一項缺陷是沒有尾氣處理裝置。(5)將1.44 g木炭和16.0 g CuO在較高溫度下反應,木炭過量,設與16.0 g CuO反應的C的質量為x,則:C+2CuO2Cu+CO2↑12 160x 16.0 g1234能力提升解析,解得x=1.2 g,則與CO2反應的C的質量為1.44 g-1.2 g=0.24 g,設反應生成的CO的質量為y,則:C+CO22CO12 560.24 g y,解得y=1.12 g。1234考點17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基礎強化1[2023長沙開福區二模]對比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CO2與CO兩種氣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通常情況下,CO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B.CO2可用于冶煉金屬,CO可用于光合作用C.CO可作燃料,CO2不能燃燒但可與澄清石灰水反應D.CO2無毒,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解析CO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A正確;CO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綠色植物利用CO2進行光合作用,B錯誤;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CO2不能燃燒但可與澄清石灰水反應,C正確;CO2無毒,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導致人體缺氧,從而引起中毒,D正確。B2345基礎強化2[2022重慶中考B卷]一定條件下物質間可以轉化。結合如下轉化過程和初中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CO→CO2→H2CO3→CaCO3→CaOA.CO是有毒氣體B.CO2不是空氣污染物C.H2CO3受熱易分解D.CaCO3可直接轉化為Ca(OH)2解析CaCO3難溶于水,不能和其他堿發生復分解反應,故不能直接轉化為Ca(OH)2。D1345基礎強化3[2023北京大興區二模]利用如圖裝置研究CO2的性質。(1)A中觀察到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說明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 (2)B中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原因是 。 (3)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密度比空氣的大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干燥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濕潤紫色石蕊紙花變紅色1245基礎強化解析(3)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會觀察到干燥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濕潤紫色石蕊紙花變紅色。1245能力提升4[2023滁州二模改編]有關CO2、CO的實驗設計錯誤的是( )D1235能力提升解析CO2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不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可以鑒別,A正確;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CO不能,可以鑒別,B正確;CO2能與木炭粉反應生成CO,可以除去CO2,C正確;CO能燃燒,CO2不能,但無法收集CO2,且當CO2中存在少量CO時,CO是不能被點燃的,不符合“不增,不減,易分離”的除雜原則,D錯誤。故選D。1235能力提升5新考法·創新實驗[2023安徽中考]已知草酸鈣(CaC2O4)受熱易分解:CaC2O4CaO+CO↑+CO2↑。為驗證分解產物中既有CO又有CO2,小明設計如下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B中實驗現象是 。 (2)Fe2O3中鐵元素化合價為 ,寫出其在D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小華認為,在D裝置后再增加B裝置才能驗證CO的存在,小明認為不加B裝置就可驗證,小明的理由是 。 (4)從環保的角度考慮,該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是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33CO+Fe2O3 2Fe+3CO2D中玻璃管內紅棕色粉末變黑即可說明有CO存在缺少尾氣處理裝置1234能力提升解析草酸鈣分解產生CO和CO2,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中氧化鐵和CO在高溫下反應,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 2Fe+3CO2,觀察到D中紅棕色粉末變黑。(2)Fe2O3中氧元素顯-2價,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可得2x+(-2)×3=0,解得x=+3。(4)實驗過程中涉及CO,CO是有毒氣體,需進行尾氣處理。1234考點18 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基礎強化1[2020常州中考]下列氣體含量過多會引起溫室效應的是( )A.氧氣 B.氮氣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D2345基礎強化2[2023福建中考]國家規定教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許濃度為0.15%。下列是某學習小組對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測和相應結果處理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A.從教室不同位置多點采集空氣樣品B.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置于教室一段時間進行測定C.測得二氧化碳濃度為0.28%,說明二氧化碳濃度超標D.為避免二氧化碳濃度超標,教室應多通風換氣解析B項,教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較低,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程度不明顯,該措施無法對教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進行測定。B1345基礎強化3[2023廣西中考改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與這一要求不相符的是( )A.乘公交車出行 B.回收廢舊電池C.發展燃煤發電 D.推廣風力發電解析煤是化石能源,燃燒會產生大量污染氣體和二氧化碳,所以應減少燃煤發電,合理使用煤炭燃料。C1245基礎強化4新素材·社會熱點[2023西安雁塔區模擬]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峰會在絲綢之路東方起點古城西安成功舉行,發布了《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峰會聚焦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深化互聯互通、擴大能源合作、拓展經貿關系等重大議題。(1)以下能源可能加劇溫室效應的有 (填字母)。 A.石油 B.氫能C.天然氣 D.光伏(2)為了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我國向全世界莊嚴宣告,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下圖是“碳中和”部分過程示意圖。AC1235基礎強化①化學固碳:工業上可利用CO2和NH3在一定條件下生產尿素[CO(NH2)2],同時有水產生,請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 。 ②生物固碳:綠色植物可經過光合作用,將CO2和H2O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這個過程是將太陽能轉化為 能。 ③物理固碳:可將二氧化碳長期壓縮到深海巖層中。CO2+2NH3CO(NH2)2+H2O化學1235能力提升5化學觀念[2023武漢江漢區模擬改編]碳循環和氧循環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變化觀:每個人都在參與碳、氧循環B.守恒觀:碳、氧循環過程中各元素質量均保持不變C.微粒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總數增加D.平衡觀:碳、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O2和CO2含量的相對穩定C1234能力提升解析人的呼吸作用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因此每個人都在參與碳、氧循環,A說法正確;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故B說法正確、C說法錯誤;人和動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燒都會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卻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使得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對平衡,D說法正確。1234考點19 二氧化碳的制取基礎強化1[2020德陽中考]實驗操作考試中,小紅同學抽到“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實驗操作,其中有錯誤的一項是( )D234基礎強化解析向試管中添加塊狀固體藥品時,先將試管橫放,然后用鑷子將塊狀固體藥品放至試管口,最后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讓藥品緩緩地滑落至試管底部,A正確;取用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朝向手心,試管略傾斜,瓶口緊挨試管口,B正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能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C正確;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集滿時,要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熄滅,而不是伸入集氣瓶內,D錯誤。故選D。234基礎強化2[2023孝感中考]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1)儀器a的名稱為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可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填字母)。 (3)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若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應將氣體從導管口 (填“b”或“c”)通入。 集氣瓶AC或AECaCO3+2HCl CaCl2+H2O+CO2↑c134基礎強化解析(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可選擇的裝置組合是AC或AE。(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欲用F裝置收集CO2,則CO2應從短導管口c端通入。134能力提升3新角度·原理分析[2023六安模擬改編]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發生裝置制備二氧化碳。(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使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 (2)儀器a的名稱是 ,實驗室可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 (3)若用該裝置作發生裝置,關閉彈簧夾,液面應位于 (填“1”“2”或“3”),反應停止。 (4)將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未出現渾濁,可能的原因是 。 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附著在大理石表面,會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長頸漏斗向上排空氣3鹽酸濃度大,導致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氣體124能力提升解析(3)關閉彈簧夾后,產生的氣體將液面壓回,使固體和液體分開,反應停止。(4)將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未出現渾濁,可能的原因是使用的鹽酸濃度較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鹽酸,與澄清石灰水發生了反應。124能力提升4[2022連云港中考節選]用圖1所示裝置制取干燥的CO2,并對CO2的部分性質進行探究。(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①裝置B中飽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②裝置C中試劑X應該選用 (填字母)。 a.稀H2SO4 b.濃H2SO4 c.KOH溶液CaCO3+2HCl CaCl2+H2O+CO2↑除去HClb123能力提升(3)收集CO2并驗滿。將集滿CO2的錐形瓶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傳感器密封連接,將NaOH溶液緩慢地注入錐形瓶中,采集信息形成圖像如圖2。①檢驗裝置D中CO2已經集滿的方法是 。 ②隨著反應的進行,錐形瓶中壓強降低的原因是 。 ③反應結束后錐形瓶中的壓強保持在40 kPa,說明 。 將燃著的小木條置于錐形瓶口,木條熄滅CO2與NaOH反應,使錐形瓶中CO2氣體減少,壓強變小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到的CO2氣體不純123能力提升解析(2)②裝置C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稀硫酸不能用作干燥劑,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氣體,氫氧化鉀溶液會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試劑X為濃硫酸。(3)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常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錐形瓶口,根據木條是否熄滅來判斷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若燃著的木條熄滅,則說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②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使得錐形瓶中二氧化碳氣體減少,造成瓶內壓強變小。③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可將二氧化碳完全吸收,瓶內氣體完全消耗后,壓強應變為零,而事實上,反應結束后錐形瓶中的壓強保持在40 kPa,說明原錐形瓶內的氣體不是純凈的二氧化碳,還含有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氣體,即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純。123微專項4 氣體的制取微專項1[2022重慶中考A卷]實驗室制取CO2、O2 和H2是初中化學必備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O2和O2的發生裝置可以相同B.CO2和O2的發生裝置可以不同C.CO2和H2的收集裝置完全相同D.O2和H2的發生和收集裝置可以相同C234567微專項解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氧氣、氫氣的原理、發生裝置和收集方法如下:綜上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的收集裝置不同,C不正確。氣體 原理 發生裝置 收集方法二氧化碳 CaCO3+2HCl CaCl2+H2O+CO2↑ 固液常溫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 2KMnO4 K2MnO4+MnO2+O2↑ 固固加熱 向上排空氣法,排水法2KClO3 2KCl+3O2↑ 固固加熱2H2O2 2H2O+O2↑ 固液常溫氫氣 Zn+H2SO4 ZnSO4+H2↑ 固液常溫 向下排空氣法,排水法234567微專項歸納總結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選擇依據選擇發生裝置要考慮的因素: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常見的裝置有固固加熱型(反應物為固體,需要加熱)、固液常溫型(反應物為固體、液體,反應條件為常溫)。選擇收集裝置要考慮的因素:氣體的密度、氣體的溶解性、氣體的化學性質;常見的收集方法有向上排空氣法(氣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密度大于空氣),向下排空氣法(氣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密度小于空氣)和排水法(氣體難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234567微專項2[2022重慶中考B卷]根據圖示,下列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正確的是( )A.選擇甲裝置制取CO2,X為稀硫酸B.選擇甲裝置制取H2,Y為銅粒C.選擇乙裝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CO2D.選擇乙裝置干燥O2,氣流方向為b進a出C134567微專項解析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O2,若用稀硫酸,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礙反應進一步進行,故選擇甲裝置制取CO2,X不能為稀硫酸,A選項說法錯誤。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后,不能與稀酸反應,B選項說法錯誤。選擇乙裝置收集氣體時,“長進短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如CO2),“短進長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如H2),C選項說法正確。選擇乙裝置干燥O2,干燥劑可用濃硫酸,氣流方向為長(a)進短(b)出,D選項說法錯誤。134567微專項多功能瓶收集氣體(1)排水法,短進長出。如圖1所示。(2)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如圖2所示。牢記“上輕下重”,即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通到集氣瓶上部(從b、d進入),密度大于空氣的氣體通到集氣瓶下部(從a、c進入)。134567微專項3[2023濟寧中考]某同學按圖示裝置進行實驗(所需的夾持儀器已省略),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C124567微專項解析A項,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太快,應選碳酸鈣制備CO2,且CO2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項,O2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項,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H2選用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H2的密度比空氣小,所以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能達到實驗目的。D項,加熱高錳酸鉀分解制取O2,不需要使用稀硫酸,應選用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且O2的密度比空氣大,應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不能達到實驗目的。124567微專項4新角度·對比考查[2020上海中考]如圖實驗設計,能制取二氧化碳并可控制反應發生或停止的是( )B123567微專項解析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會附著在大理石的表面而阻止反應的進一步發生,A錯誤;關閉開關,裝置內的壓強增大,稀鹽酸被壓入到長頸漏斗中,待大理石與稀鹽酸分離,反應停止,打開開關后,氣體排出,裝置內的壓強減小,稀鹽酸與大理石接觸,反應開始,B正確;C、D無法控制反應停止。故選B。123567微專項5[2023金昌中考節選]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正確選擇實驗裝置是實驗成功的關鍵。如圖所示裝置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23467微專項(1)標號①的儀器名稱是 。 (2)你認為選用B作發生裝置,優點是 ;請指出裝置C中存在的一處錯誤 。 (3)改進上述裝置圖中存在的錯誤,并以過氧化氫溶液為原料,在實驗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氣。按照要求選擇實驗裝置,連接儀器后,先 ,再裝入藥品,進行實驗。 ①上述方法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若把G裝置中的濃硫酸換成水并盛滿,用來收集難溶于水的氣體時,氣體從 (填“a”或“b”)端通入。 (4)甲烷(CH4)是最簡單、難溶于水的有機物類氣體,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與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得。實驗室制取甲烷應選用的發生、收集裝置是 (填序號)。 錐形瓶可以控制滴加藥品的量,節約藥品長頸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H2O22H2O+O2↑bA、F(或A、E)123467微專項解析(2)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應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氣體逸出。(3)為了防止裝置漏氣,按照要求選擇實驗裝置,連接儀器后,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裝入藥品;②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為保證將水完全排出,應使用短管進氣,長管出水,即將氣體從b端通入。(4)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與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甲烷,屬于固固加熱型,應選A裝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氣的小,應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甲烷難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故實驗室制取甲烷應選用的發生、收集裝置是A、F(或A、E)。123467微專項6[2023隨州中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123457微專項(1)實驗室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CO2氣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為了得到干燥、純凈的CO2氣體,產生的氣流應依次通過裝置 、 (填裝置編號),收集CO2氣體選用的裝置是 (填裝置編號)。 (3)有人對氣體發生裝置A作如下改進:在錐形瓶中放入一小試管,將長頸漏斗下端插入小試管中,如圖H所示。改進后的優點是 。 CaCO3+2HCl CaCl2+H2O+CO2↑DCE能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或能形成液封、控制反應速率)123457微專項解析(2)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氯化氫氣體、水蒸氣,除去氯化氫氣體可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除去水蒸氣可用濃硫酸,要注意除水蒸氣要放在最后去除,否則會再次引入水蒸氣,所以為了得到干燥、純凈的CO2氣體,產生的氣流應依次通過裝置D、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能溶于水,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CO2氣體選用的裝置是E。(3)在錐形瓶中放入一小試管,將長頸漏斗下端插入小試管中,能保證液體沒過漏斗下端管口,也可通過控制加酸的量,控制產生氣體的快慢,所以改進后的優點是能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或能形成液封、控制反應速率。123457微專項7課標新增·跨學科實踐[2023廣東中考](1)實驗室制取O2及性質檢驗ⅰ.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 。 ⅱ.用高錳酸鉀制取O2,應選擇圖1中的發生裝置 (填字母),化學方程式為 。 錐形瓶A2KMnO4 K2MnO4+ MnO2+ O2↑123456微專項ⅲ.收集一瓶O2并進行性質檢驗。(2)制作氧自救呼吸器查閱資料:超氧化鉀(KO2)為黃色固體,分別與CO2、H2O反應生成O2和白色固體,產氧效率高,適合作生氧劑。操作 現象 結論 硫燃燒時, (填字母),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a.產生大量白煙 b.生成黑色固體 c.發出藍紫色火焰 O2具有氧化性集氣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c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123456微專項原理分析:4KO2+2CO2 2K2CO3+3O2、4KO2+2H2O 4X+3O2↑,則X的化學式為 。 動手實踐:設計并制作氧自救呼吸器,如圖2所示,使用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生氧劑由 (填顏色變化),則基本失效。 KOH黃色變成白色123456微專項5 以氧氣、二氧化碳為主線的物質的轉化與推斷微專項破題要點微專項1[2020眉山中考]構建知識網絡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如圖為有關CO2的知識網絡圖,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物質①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B.物質②中陽離子符號為Ca+2C.物質③由2種元素組成D.物質③轉化為①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B2345678910微專項解析物質①是二氧化碳,氧元素顯-2價,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A正確。物質②是碳酸鈣,物質②中陽離子為鈣離子,符號為Ca2+,B錯誤。物質③是甲烷,物質③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C正確。物質③是CH4,物質①是CO2,物質③轉化為物質①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D正確。故選B。2345678910微專項2[2020日照中考改編]A是非金屬,E是金屬,B、C、D是化合物,它們之間有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是碳B.屬于化合反應的是②③④C.C和D的組成元素相同D.①的化學方程式是2CuO+C2Cu+CO2↑B1345678910微專項解析E是紅色金屬單質,故E是銅;A是黑色非金屬單質,能與黑色化合物B反應生成銅和無色氣體D,則A為碳,B是氧化銅;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故D是二氧化碳;無色氣體C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故C為一氧化碳。根據轉化關系可知②不是化合反應,B選項說法不正確。1345678910微專項3新情境·開放情境[2023武漢中考]歸納整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圖涉及的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及反應,甲、乙、丁中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其中“→”表示一種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以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兩種物質可以反應。(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甲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則丁可能具有還原性B.若丁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則甲可能是胃液中含有的酸C.若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則丙、丁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D.若丙、丁常溫下都是黑色固體,則乙→CO2的反應可以為置換反應D1245678910微專項解析A項:B項:1245678910微專項解析C項,若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各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可如下:丙、丁發生的反應為酸堿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正確。D項,初中常見的黑色固體有C、CuO、鐵粉、Fe3O4,若丙、丁常溫下都是黑色固體,結合圖示轉化關系及題干信息可推測丙為C,丁為CuO或Fe3O4。①若甲為O2,則乙為CO,能使轉化關系成立,但乙→CO2的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②若甲為Fe2O3,則沒有符合條件的乙,該項錯誤。1245678910微專項4[2019濱州中考改編]A、B、C是初中化學常見的3種物質,其中兩種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氧化物,它們存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表示一種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1)若B可供給人體呼吸,則A的化學式為 。 (2)若B是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則A→B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B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H2O22C+O22CO化合反應1235678910微專項解析若B可供給人體呼吸,則B為氧氣;若B是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則B為一氧化碳,圖中各物質及轉化關系可表示如下圖:1235678910微專項5[2023河南中考]弘揚紅旗渠精神,走強國富民之路。20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上修成了“人工天河”紅旗渠。他們就地取材,利用石灰石燒制生石灰,A~D是生石灰燒制和使用過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能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D在農業生產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C的化學式為 ;反應②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2)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B在生產或生活中的一種用途為 。 CaO化合反應CO2+Ca(OH)2 CaCO3↓+H2O滅火(或作氣體肥料及化工產品的原料等,合理即可)1234678910微專項解析利用石灰石燒制生石灰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CaO+CO2↑,D在農業生產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則D為Ca(OH)2,故題中轉化關系為:CO2可用于滅火、制作碳酸飲料(汽水)、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氣體肥料)等。1234678910微專項6[2022遂寧中考]學習化學需要熟悉物質的性質、用途及物質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圖中A~G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D、E、F是氣體且A、D組成元素相同,B是紅色固體,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體溶劑(“→”表示物質間能轉化,“—”表示相連的物質能發生反應;圖中部分反應物、反應條件、生成物已省略)。(1)物質E的化學式為 。 (2)請寫出物質D的一個用途: 。 (3)請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O2滅火(或人工降雨、作制冷劑等)Fe2O3+3CO2Fe+3CO21234578910微專項解析根據題意,A~G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D是氣體,且組成元素相同,A和B在高溫下能生成D和C,且B是紅色固體,則A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B是氧化鐵,C是鐵,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體溶劑,則G是水,G能生成E和F,F和E能轉化為G,E能轉化為二氧化碳,則E是氧氣,鐵能轉化為F,則F是氫氣,代入驗證,符合題意。1234578910微專項7[2021德陽中考]已知甲、乙、丙、X、Y、Z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甲、乙、丙為氧化物,X、Y、Z為單質,Z為紫紅色金屬,其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乙→Y在工業上用于赤鐵礦冶煉生鐵,部分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已略去。(1)MnO2中Mn的化合價為 。 (2)有毒氣體乙的化學式為 。 (3)Y→Z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為 。 (4)丙為有磁性的黑色固體,則X→丙的化學方程式為 。 +4CO置換反應3Fe+2O2Fe3O41234568910微專項解析已知甲、乙、丙、X、Y、Z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甲、乙、丙為氧化物,X、Y、Z為單質,Z為紫紅色金屬,則Z為銅;乙→Y在工業上用于赤鐵礦冶煉生鐵,乙為有毒氣體,則乙為一氧化碳,Y為鐵;甲能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轉化為X,且X可轉化為乙,則甲為過氧化氫,X為氧氣;X能轉化為丙,丙為有磁性的黑色固體,且能轉化為Y,則丙為四氧化三鐵,代入驗證,符合題意。1234568910微專項8[2023齊齊哈爾中考改編]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其中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A、B、C、D、E中都含有一種相同元素,A和B是組成元素相同的液體,D是黑色固體,寫出A→B的基本反應類型: ,D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一個即可)。 (2)若A、B、C、D、E為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C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寫出B物質的化學式: ,C與E反應的實驗現象: ,D物質的用途: (答一點即可)。 分解反應CuO+COCu+CO2(或Fe3O4+4CO3Fe+4CO2)CO2有大量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溶解,形成無色溶液制取肥皂(或做爐具清潔劑等)1234567910微專項解析(1)若A、B、C、D、E中都含有一種相同元素,A和B是組成元素相同的液體,且A能生成B,則A為過氧化氫、B為水;則物質中都含氧元素,D是黑色固體,應為氧化銅或四氧化三鐵,則C為氧氣。E能與氧氣和金屬氧化物反應,E為一氧化碳。A→B的反應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為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2)若A、B、C、D、E為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C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則C為碳酸鈉,屬于鹽;C能轉化為D,且C、D均能與E反應,則D為氫氧化鈉,E為一種酸;則A、B應為氧化物和單質中的一種,因為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則A為碳或氧氣、B為二氧化碳。B的化學式為CO2;C與E的反應為碳酸鈉和酸反應生成鈉鹽、水和二氧化碳,則現象為有大量氣泡產生。"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指單質、氧化物、酸、堿、鹽。"1234567910微專項9[2023濱州中考]已知A~G七種物質均由元素周期表中前18號元素組成,其相互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A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D是一種單質;F是干燥潔凈空氣的組成成分,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E物質俗稱苛性鈉。請根據信息和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C ;D ; (2)氣體B的用途是 (任寫一種即可); (3)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 O2C作燃料(或冶煉金屬等)CO2+2NaOH Na2CO3+H2O1234567810微專項10[2022廣西北部灣中考]A~E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它們由H、C、O、Cl、Ca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組成,其中B、C、D、E物質類別不同,A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圖中“—”表示能相互反應,“→”表示一步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回答下列問題。(1)A物質呈固態時叫做 ,B的化學式是 。 (2)C的物質類別是 。 (3)A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上圖發生的所有反應,一定不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干冰Ca(OH)2酸CO2+H2O H2CO3置換反應123456789微專項解析A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可知A是二氧化碳。A可分別與B、E反應,結合題干中已知元素種類,可知B、E分別為水、氫氧化鈣中的某一種。B、C、D、E物質類別不同,C、D均可轉化為A,推測C、D分別為酸、鹽中的某一種,即鹽酸、碳酸鈣中的某一種。又D與A可相互轉化,確定D是碳酸鈣、C是鹽酸。根據B可與C反應,推測B是氫氧化鈣、E是水。代入檢驗,推斷正確。四大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如下圖所示,發生的所有反應沒有涉及置換反應。12345678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