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15—20世紀20年代)(10年10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歷史解釋:知道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歷史現象,初步形成歷史概念。2.時空觀念:從時空觀念上把握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了解歷史的時序。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探究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關系及對中國的影響。4.家國情懷:學習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內容要點】一條主線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兩大任務 反帝反封建兩個階段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三大事件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知識點1:新文化運動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背景:1、新生的中華民國陷入政治混亂,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國2、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進行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二)興起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三)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四)宣傳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一)內容:1、思想革命:(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2)提倡民主與科學:新文化運動口號(兩面旗幟):“民主”“科學”2、提倡文學革命: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陳獨秀:《文學革命論》(二)評價: ★★★★★必考1、性質: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2、進步性(意義):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為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3、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知識點2:五四運動1、時間:1919年5月4日2、背景:巴黎和會無理拒絕了中國提出的合理要求,竟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導火線)。3、斗爭中心:北京(前期)→上海(后期)4、主力:學生→工人5、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6、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該運動的內容和性質)、“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收回山東權利”、“抵制日貨”、“寧肯玉碎,勿為瓦全”。7、“三罷運動”:1919年6月3日起,上海工人罷工(六三罷工,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政治罷工,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臺),商人罷市、學生罷課以響應,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軍,運動的中心也由北京轉移到了上海。8、結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9、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10、意義:(1)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工人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了歷史政治舞臺。(3)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干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4)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5)五四運動有利于新宇宙觀、人生觀的傳入,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知識點3: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共二大;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和早期農民運動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背景:(1)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2)新文化運動后期,李大釗第一個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3)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2、傳播:(1)著作宣傳:1919年,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2)團體建立:全國各地建立了許多馬克思主義團體。(3)實踐:馬克思主義開始與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①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②階級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無產階級)發展壯大。③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④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2、中共一大的召開:(1)時間:1921年7月(2)地點:上海,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3)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4)主要內容:①確定黨綱: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②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③中心任務: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④領導機構: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中央局書記。(5)歷史意義: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新在哪:指導思想新:馬克思主義。代表階級新:無產階級。奮斗目標新:共產主義。領導新:共產黨3、中共二大的召開(1)時間:1922年7月(2)地點:上海(3)主要內容:①重申最終奮斗目標:建設共產主義。②制定黨的最低綱領: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4)意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潮1、背景:設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2、高潮:從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3、教訓: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易混易錯】1.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李大釗最早系統宣傳馬克思主義。2.新文化運動包含了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兩方面的內容。3.《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最為重要的陣地。4.新文化運動在促進思想解放方面有著不可抹殺的歷史功績,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存在著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傾向。5.新文化運動中,不應將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文化全盤否定,應當否定的是其維護封建專制制度的有關內容。6.“《新青年》雜志代表和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是指民主科學時代。7.五四運動(1919年)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而不是中國共產黨(1921年誕生)登上政治舞臺。8.學生是五四運動的關鍵,工人是其主力軍,并開啟了這次運動發展的新階段。9.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是指列強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不是日本割占山東。10.五四運動的口號中最能體現反帝反封建性質的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11.五四運動的核心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核心素養】【史料實證】1.新舊民主主義革命之比較2.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特點 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 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事件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開始作用 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 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由此我們得出中國近代化的特點:層層推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3.辛亥革命前后,中國無產階級成長和工人運動對比表比較項 辛亥革命前 1912年—1919年工人人數 66萬 200萬左右罷工次數 100多次 130多次規模 幾百人 幾千人斗爭的形式 分散斗爭 同盟罷工、聯合斗爭斗爭目標 多為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的經濟斗爭 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爭【歷史解釋】1.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事件 思想 影響魏源《海國圖志》 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 天朝上國觀念發生變化,開始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洋務運動 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自強 西方思想文化傳入中國,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產生沖擊戊戌變法 變法圖強,實行君主立憲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辛亥革命 三民主義,建立民主共和制 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新文化運動 民主科學 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傳播了民主與科學五四運動 傳播馬克思主義 傳播了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總結:隨著西方列強的不斷入侵先進的思想文化也隨之傳入中國。近代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認識經 歷了一個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的過程,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改造中國社會的思想武器 啟示:先進思想促使社會進步,社會進步促進思想解放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對中國革命的影響。(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有了一個全國統一的無產階級新型政黨。(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明確的奮斗目標。(3)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工作任務。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的政黨,從建立開始,就把開展工人運動作為中心任務。(4)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景,為中國革命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邁進指明了方向。中外思想解放【唯物史觀】1.如何看待新文化運動中曾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后,為了加強其專制獨裁統治,恢復帝制,在文化領域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新文化運動時期,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反對袁世凱的專制獨裁統治,具有進步意義。 但這個口號全面否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2.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1)進步性: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弘揚了民主科學思想;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為五四運動做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傳播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有利于文化的普及與繁榮。(2)局限性: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前期沒有與群眾斗爭相結合;沒有提出反帝的要求。3.全面理解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從時代背景來看,五四愛國運動受到了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五四愛國運動繼承了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精神,并且具有更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特性。(2)從指導思想來看,五四愛國運動過程中,中國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伴隨著五四愛國運動的開展,馬克思主義逐漸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后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3)從領導力量來看,在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成為運動的主力軍。中國工人階級表現出高度自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徹底性,推動了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家國情懷】1.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批判、繼承、改造、創新,與時俱進)2.我們該如何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要學習五四先輩關心國家、民族命運的愛國主義精神,敢于斗爭、勇于奉獻的精神;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堅定信念,把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結合起來。1.(2023·四川雅安·統考中考真題)下圖是1917-1920年部分歷史事件。從中可看出( )A.新文化運動傳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B.新文化運動推動了白話文的普及C.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 D.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答案】B【詳解】根據圖片中的“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改用白話文”“使用白話文”等內容可知,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進而推動了白話文的普及,B項正確;傳播民主共和思想的是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傳播的是民主與科學,且材料未提及這些,排除A項;五四運動中,6月5日的上海工人大罷工支援學生運動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均與題意不符,排除CD兩項。故選B項。2.(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宣教儒家倫理的舊思想、舊文學仍然在思想文化領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為改變這一狀況,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發起了( )A.洋務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答案】D【詳解】根據“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宣教儒家倫理的舊思想、舊文學仍然在思想文化領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為改變這一狀況,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發起了新文化運動,抨擊儒家舊思想、舊文化,D項正確;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排除A項;義和團運動是農民起義,排除B項;辛亥革命主張推動清王朝統治,“北洋軍閥統治”是在清政府滅亡后出現,排除C項。故選D項。3.(2023·湖北恩施·統考中考真題)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啟蒙和思想解放運動,打擊了封建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五四運動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這敘述了新文化運動的( )A.背景 B.主張 C.內容 D.影響【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打擊了封建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五四運動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結合所學可知,打擊封建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條件,為五四運動作充分的思想準備都是五四運動的影響,D項正確;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意識到必須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猛烈抨擊封建的舊道德和舊文化,這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張和內容,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BC兩項。故選D項。4.(2023·江蘇鹽城·統考中考真題)時間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歷史。下圖中“▲”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 A.五四運動 B.北伐戰爭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時間軸結合所學可知,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它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A項正確;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其主要目標是推翻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排除B項;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貴州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排除C項;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大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D項。故選A項。5.(2023·內蒙古興安盟·統考中考真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闡述“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 ”這里的“徹底地不妥協地”指的是( )A.依靠廣大的青年學生 B.借鑒俄國革命的經驗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質 D.發動上層社會的力量【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 ”和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C項正確;依靠廣大的青年學生并不能體現“徹底地不妥協”,排除A項;借鑒俄國革命的經驗,題干信息未涉及,排除B項;發動上層社會的力量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6.(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據親歷者楊晦回憶:“(這一事件發生前夜)各校代表和北大學生在北大的三院禮堂開大會,當時群情激昂,發言踴躍,有一位同學咬破了手指,血書‘還我青島’四個字,表示決心?!薄斑@一事件”是( )A.戊戌變法 B.二次革命 C.護國戰爭 D.五四運動【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分析題干材料可知,“還我青島”是五四運動的口號之一,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五四運動,D項正確;戊戌變法的發起者是康有為、梁啟超,二次革命的發起者是孫中山先生,護國戰爭指的是反對袁世凱復辟的戰爭,均與題意中的“學生”不符,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7.(2023·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充分展現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是( ?。?br/>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45年【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建立,因此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是1921年,A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是1921年,而不是1922年,1923年,1945年,排除B、C、D項。故選A項。8.(2023·內蒙古興安盟·統考中考真題)在歷史課上,教師播放了《開天辟地》電影片段“中共一大召開”的場景,以下可能在電影中出現的是( )A.會議地點因故發生了轉移 B.單槍匹馬遭遇革命的挫折C.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論斷 D.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之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A項正確;單槍匹馬遭遇革命的挫折在中共一大后,排除B項;1927年,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論斷,排除C項;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與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有關,排除D項。故選A項。9.(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1920年,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推動下,上海機器工會成立,并創辦刊物《機器工人》,用通俗的語言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這反映了( )A.中國共產黨斗爭策略轉變 B.全國工人運動進入第一次高潮C.國民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 D.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可知,在工人階級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體現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量,將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向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D項正確;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1920年還沒有成立,排除A項;掀起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排除B項;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下,國民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排除C項。故選D項。10.(2023·青海西寧·統考中考真題)實物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獲取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下面圖片中的實物史料見證了( ) A.近代科技的發展 B.中國共產黨誕生C.國共兩黨的合作 D.渡江戰役的盛況【答案】B【詳解】根據圖片“中共一大上海會址”“浙江嘉興南湖紅船”結合所學知識,中共一大剛開始在上海召開,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所以史料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B項正確;圖片與近代科技發展無關,排除A項;圖片與國共兩黨合作無關,排除C項;圖片與渡江戰役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2022·湖南郴州·統考模擬預測)日本學者福澤諭吉在《文明論概略》一書中就社會轉型的問題說:“必須先其雅者而后其易者,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如此推理,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走的道路是( )A.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C.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 D.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福澤諭吉主張應該先進行思想啟蒙,再進行政治變革,最后進行經濟變革,所以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走的道路是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D項正確;洋務運動不是進行政治變革,辛亥革命不是進行思想啟蒙,均和福澤諭吉的觀點不符,排除ABC項。故選D項。2.(2023·河南新鄉·校聯考一模)民主與科學使當時的青年如獲至寶,中國文化界也為之氣象一新。孫中山先生贊嘆這是“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德先生、賽先生成為中國此后10余年間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 )A.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C.有利于近代教育的發展 D.促使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中國文化界也為之氣象一新。孫中山先生贊嘆這是‘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德先生、賽先生成為中國此后10余年間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焙退鶎W知識可知,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它啟發人們追求民主與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B項正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A項;“近代教育的發展”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C項;“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3.(2023·河南安陽·統考模擬預測)胡適曾寫道:“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種半死的文字……今日之白話是一種活的語言”“文學的生命全靠能用一個時代的活的工具來表現一個時代的情感與思想。工具僵化了,必須另換新的,活的。”胡適意在( )A.否定傳統文化 B.推動文學革命 C.提升平民地位 D.批判封建倫理【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今日之白話是一種活的語言”“文學的生命全靠能用一個時代的活的工具來表現一個時代的情感與思想”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學革命主張,即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可以為文學作品注入新情感和新思想,B項正確;材料不是要否定傳統文化,排除A項;材料只是表明要進行文學革命,無法得出要提升平民地位,排除C項;材料只是主張白話文,未表明對封建倫理的批判,排除D項。故選B項。4.(2023·山西忻州·統考二模)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是什么》一文中說:“我們不滿意于舊道德,是因為孝悌范圍太狹了。說什么愛有等差,施及親始,未免太猾頭了。就是達到他們人人親其親長其長的理想世界,那時社會的紛爭恐怕更加利害;所以現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擴充為全社會的友愛。”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提倡( )A.民權 B.民主 C.科學 D.馬克思主義【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我們不滿意于舊道德,是因為孝悌范圍太狹了”“所以現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擴充為全社會的友愛”表明新文化運動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新青年》闡述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張,要擁護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賽先生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賽先生指的是科學。反對舊道德這屬于民主的思想。B項正確;新文化運動沒有涉及民權的內容,排除A項;材料內容與科學和馬克思主義無關,排除CD項。故選B項。5.(2023·天津河北·統考二模)1917年,《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該文作者是( )A.陳獨秀 B.胡適 C.蔡元培 D.魯迅【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文學改良芻議》是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的文章,他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倡導文學革命,B項正確;陳獨秀創辦了《青年雜志》,排除A項;蔡元培是北京的大學校長,《文學改良芻議》不是他的文章,排除C項;魯迅用白話文發表了小說《狂人日記》,排除D項。故選B項。6.(2023·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家荒#┧岢龅摹凹嫒莶⑺枷胱杂伞保o剛剛從科舉夢中醒轉的中國教育,注入了新生的魂魄。他與他帶領的那個群星閃耀的北大,成為舊中國的一片烏托邦,材料中的“他”指( )A.胡適 B.蔡元培 C.李大釗 D.魯迅【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原則,崇尚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態的批判性,B項正確;胡適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于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與“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不符,排除A項;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與“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不符,排除C項;魯迅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與“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7.(2016上·山東東營·八年級統考期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鼻嗄陮W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的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學生揭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這個新時代是( )A.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B.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C.資產階級革命時代 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召開的巴黎和會上,西方列強無視中國主權,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來,舉國震怒,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云集天安門,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并且要求懲辦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個賣國賊(即題干材料中的‘痛毆賣國賊’),學生游行隊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即題干中的“火燒趙家樓”)。這就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它充分發動了群眾,工、商、學、農聯合起來,實際上揭開了全民族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序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B項正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與1919年五四運動開啟的新時代不符,排除A項;辛亥革命開啟了我國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與五四運動不符,排除C項;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排除D項。故選B項。8.(2012·河南·統考一模)“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聞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學生獲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這段材料直接說明了五四運動中( )A.青年學生已成為運動的主力 B.共產黨領導成為獲勝的關鍵C.工人階級顯示了巨大的力量 D.北洋軍閥政府已經土崩瓦解【答案】C【詳解】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后期,工人階級投入斗爭(罷工),使北洋政府不得不妥協,答應運動中人民群眾提出的要求,罷免曹汝霖(曹)、章宗祥(章)、陸宗輿(陸)的職務,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說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軍,工人階級顯示了巨大的力量,C項正確;五四運動前期青年學生是運動的主力,后期運動主力是工人階級,排除A項;五四運動發生于1919年,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五四運動期間,北洋政府沒有土崩瓦解,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9.(2023·河南駐馬店·校聯考模擬預測)《申報》的報道稱:五四運動是一場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簽署對德“和約”、要求懲辦親日賣國賊的全國性學生愛國運動。日本媒體在報道五四運動時,卻將其定性為“排日”學生的一場暴動。中日媒體對五四運動的不同報道說明了( ) 圖1 圖2A.新聞報道可以作為研究史料 B.年代久遠難以還原歷史真相C.立場不同影響對歷史的記敘 D.報刊記錄歷史史實更加可靠【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中日媒體對五四運動的不同報道”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申報》的報道認為五四運動是全國性學生愛國運動,日本媒體在報道五四運動時,卻將其定性為“排日”學生的一場暴動,這說明中日兩國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問題,立場不同影響對歷史的記敘,C項正確;新聞報道可以作為研究史料,但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A項;材料不是強調還原歷史真相,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題干沒有涉及報刊記錄歷史史實更加可靠,排除D項。故選C項。10.(2024·遼寧·統考模擬預測)課堂上,同學們討論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的相同之處,其中結論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民族運動,都具有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性質,C項正確;五四運動的爆發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引起的并未經過長期準備,排除A項;在五四運動中,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排除B項;在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排除D項。故選C項。11.(2023·湖南婁底·統考一模)“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边@一論斷提示五四運動( )A.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C.促進了廣大民眾的覺醒 D.挽救了中華民族的危亡【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五四運動……,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笨芍?,這一論斷揭示了五四運動促進了廣大民眾的覺醒,C項正確;五四運動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A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辛亥革命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與題干“五四運動”不符,排除B項;題干材料是強調五四運動實現了中華民族的一次全面覺醒,沒有涉及挽救了中華民族的危亡,排除D項;故選C項。12.(2023·山西運城·統考一模)1919年上海書業商會的停業公告說:“各同業均于5月9日停業一天,一方對于歐洲和會表示吾國民之決心,一方對于北京學生表示敬意”。該商會旨在聲援( )A.五四運動 B.九·一八事變 C.一二·九學生運動 D.西安事變【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1919年”“一方對于歐洲和會表示吾國民之決心,一方對于北京學生表示敬意”結合所學可知,“歐洲和會”指的是巴黎和會,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北京大學等校的三千名青年學生學生以罷課和游行示威的形式進行斗爭,A項正確;九·一八事變時間是1931年,排除B項;一二·九學生運動時間是1935年,排除C項;西安事變時間是1936年,排除D項。故選A項。13.(2023·山西運城·統考一模)“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道: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此材料最能反映( )A.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開始傳播B.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傳播新思想新文化C.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D.五四運動是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北京學界全體宣言》 中寫道:‘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和所學知識可知,上述材料說明了五四運動是全民參與的反帝愛國運動。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1發了1919年中國的五四運動,北京學生率先發起了五四愛國運動,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并迅速發展成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的三罷斗爭,席卷全國,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開始傳播,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排除B項;五四運動是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但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是五四運動的性質,沒有說明五四運動的地位,排除D項。故選C項。14.(2023·陜西榆林·校考一模)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召開了許多次重要會議。下圖示意“中共二大”會址,對圖示會議表述正確的是( )A.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建立B.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C.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D.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奮斗目標是要建設共產主義。會議上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B項正確;1937年,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建立,排除A項;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排除C項;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排除D項。故選B項。15.(2023·山東青島·統考二模)下圖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日記中的一頁。其中記載:“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時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潤之,赴全國OOOOO之招?!比沼浿械奈鍌€圓圈,謝覺哉后來解釋說是“共產主義者”,當時他知道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圓圈代意。這里他怕泄露的這件“大事”的歷史意義是( ) A.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C.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D.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1921年”“上海”“共產主義者”結合所學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何叔衡、毛澤東作為長沙代表赴上海參加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B項正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排除A項;中國共產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遵義會議,排除C項;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排除D項。故選B項。16.(2023·安徽六安·統考一模)“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和仁人志士進行了一系列挽救國家危亡的斗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改良派和革命派發起的政治運動都歸于失敗……救國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到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身上?!薄爸袊と穗A級”開天辟地的創舉是( )A.領導新文化運動 B.領導五四運動C.成立中國共產黨 D.確立井岡山道路【答案】C【詳解】根據“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和仁人志士進行了一系列挽救國家危亡的斗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改良派和革命派發起的政治運動都歸于失敗……救國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到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身上?!笨傻贸龉と穗A級開天辟地的創舉是指成立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人民踏上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光榮道路,開啟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壯麗征程。C項正確;工人階級沒有領導新文化運動,排除A項;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排除B項;確立井岡山道路不是“中國工人階級”開天辟地的創舉,排除D項。故選C項。17.(2023·甘肅定西·統考一模)2023年2月7日是京漢鐵路“二七”工人運動100周年紀念日,鐵路相關單位在北京、鄭州、武漢等地連線舉辦紀念活動。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它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清楚地認識到( )A.只有封建軍閥才是中國人民的真正敵人B.新三民主義不符合中國國情C.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夠取勝D.工人階級還沒有真正地覺悟【答案】C【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它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清楚地認識到必須團結同盟者才能夠取勝,C項正確;只有封建軍閥才是中國人民的真正敵人說法錯誤,排除A項;新三民主義符合中國國情,排除B項;工人階級已經覺悟,排除D項。故選C項。18.(2023·福建龍巖·統考二模)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之后“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廣大群眾的共同呼聲。這說明中國共產黨為當時的中國革命( )A.準備物質條件 B.奠定思想基礎C.指明斗爭方向 D.積蓄群眾力量【答案】C【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反映了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并使這個綱領很快傳播開來,“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廣大群眾的共同呼聲,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當時的中國革命指明了斗爭方向,C項正確;題干的主旨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斗爭方向,并不是強調準備物質條件或奠定思想基礎或積蓄群眾力量,排除ABD項。故選C項。19.(2023·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1920年,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秘密成立,19位發起人中有16人后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2年參會的152名會員中有超過1/3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可以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A.促進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基礎C.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 D.有利于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由“19位發起人中有 16 人后來加人了中國共產黨,1922年參會的152名會員中有超過1/3 加人中國共產黨”可知,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發起人和會員中的許多成員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發展壯大,進而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C項正確;辛亥革命促進了民主共和思想的深入人心,排除A項;材料中這些成員是加入中國共產黨,并非構建基層黨組織,排除B項;1919 年五四運動促使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排除D項。故選C項。20.(2023·河北滄州·校考模擬預測)民國七年劉大白寫的《紅色中華》中寫道“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線紅。這是什:么?——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迸c詩中“北極下來的新潮”相關的史實有( )①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②“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深入人心③俄國十月革命 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詳解】據題干“民國七年”“——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苯Y合所學可知,1918年(民國七年),李大釗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頌揚十月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③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①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于1905年,②“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深入人心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后,排除含①②的ACD項。故選B項。綜合題21.(2023·安徽六安·??家荒#╅喿x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五四運動就大不相同,它所牽動的社會面如此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斗爭于北京發生,蔓延到全國各地,形成聲勢浩大的規??範?。……并最終導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根據材料一,概括五四運動呈現出的特點。并分析五四運動的作用。材料二: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把握了時代前進的方向。他們肯定中國的出路只能是社會主義;強調要改造中國社會,必須建立共產黨組織。……上海、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武漢、長沙、廣州、濟南等地的先進分子也相繼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鞯氐墓伯a黨早期組織所開展的工作,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2)根據材料二,指出當時“時代前進的方向”是什么?概括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3)以上材料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革命的發展趨勢是什么?【答案】(1)特點:參與社會階層多;斗爭范圍廣。作用: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2)方向:走社會主義道路;條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早期共產黨組織在各地的成立;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3)趨勢:中國的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并成為革命的領導階級。【詳解】(1)特點:根據材料一“五四運動……它所牽動的社會面如此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可知,五四運動呈現出的特點是參與社會階層多;根據材料一“斗爭于北京發生,蔓延到全國各地”可知,五四運動呈現出的特點是斗爭范圍廣。作用:根據材料一“并最終導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可知,五四運動的作用是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2)根據材料二“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把握了時代前進的方向。他們肯定中國的出路只能是社會主義”可知,當時“時代前進的方向”是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據材料二“上海、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武漢、長沙、廣州、濟南等地的先進分子也相繼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各地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所開展的工作,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有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早期共產黨組織在各地的成立;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3)根據材料一“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材料二中“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可知,這一時期中國的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并成為革命的領導階級。22.(2023·青海海東·統考三模)鴉片戰爭戰敗后,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種種救國方案和實現中國富強的理想,并為此奇斗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終年59歲。世人聞此候耗,紛紛書寫挽聯紀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聯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屬吾儕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材料二:要擁護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材料三:五四運動,孕育了……偉大五四精神,其被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學生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斷送”,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賽先生”分別指什么?(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少年,應該怎樣發揚“五四精神”?【答案】(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2)民主、科學。(3)樹立遠大理想;熱愛祖國,擔當時代責任;追求進步,敢于創新;等等。【詳解】(1)歷史功績:根據材料一“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2)“德先生”“賽先生”:根據所學可知,在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提出民主與科學兩大口號,還將它們形象地稱為“德先生”“賽先生”,所以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賽先生”分別指民主、科學。(3)發揚“五四精神”:根據材料三“偉大五四精神,其被心是愛國主義”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五四精神”,從愛國、學習、責任、進步、創新、理想信念等方面分析概括如何做即可,如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少年,應該樹立遠大理想;熱愛祖國,擔當時代責任;追求進步,敢于創新;等等。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15—20世紀20年代)(10年10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歷史解釋:知道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歷史現象,初步形成歷史概念。2.時空觀念:從時空觀念上把握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了解歷史的時序。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探究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關系及對中國的影響。4.家國情懷:學習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內容要點】一條主線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兩大任務 反帝反封建兩個階段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三大事件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知識點1:新文化運動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背景:1、新生的中華民國陷入政治混亂,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國2、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進行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二)興起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三)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四)宣傳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一)內容:1、思想革命:(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2)提倡民主與科學:新文化運動口號(兩面旗幟):“民主”“科學”2、提倡文學革命: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陳獨秀:《文學革命論》(二)評價: ★★★★★必考1、性質: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2、進步性(意義):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為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3、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知識點2:五四運動1、時間:1919年5月4日2、背景:巴黎和會無理拒絕了中國提出的合理要求,竟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導火線)。3、斗爭中心:北京(前期)→上海(后期)4、主力:學生→工人5、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6、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該運動的內容和性質)、“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收回山東權利”、“抵制日貨”、“寧肯玉碎,勿為瓦全”。7、“三罷運動”:1919年6月3日起,上海工人罷工(六三罷工,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政治罷工,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臺),商人罷市、學生罷課以響應,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軍,運動的中心也由北京轉移到了上海。8、結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9、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10、意義:(1)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工人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了歷史政治舞臺。(3)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干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4)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5)五四運動有利于新宇宙觀、人生觀的傳入,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知識點3: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共二大;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和早期農民運動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背景:(1)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2)新文化運動后期,李大釗第一個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3)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2、傳播:(1)著作宣傳:1919年,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2)團體建立:全國各地建立了許多馬克思主義團體。(3)實踐:馬克思主義開始與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①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②階級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無產階級)發展壯大。③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④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2、中共一大的召開:(1)時間:1921年7月(2)地點:上海,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3)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4)主要內容:①確定黨綱: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②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③中心任務: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④領導機構: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中央局書記。(5)歷史意義: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新在哪:指導思想新:馬克思主義。代表階級新:無產階級。奮斗目標新:共產主義。領導新:共產黨3、中共二大的召開(1)時間:1922年7月(2)地點:上海(3)主要內容:①重申最終奮斗目標:建設共產主義。②制定黨的最低綱領: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4)意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潮1、背景:設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2、高潮:從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3、教訓: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易混易錯】1.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李大釗最早系統宣傳馬克思主義。2.新文化運動包含了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兩方面的內容。3.《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最為重要的陣地。4.新文化運動在促進思想解放方面有著不可抹殺的歷史功績,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存在著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傾向。5.新文化運動中,不應將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文化全盤否定,應當否定的是其維護封建專制制度的有關內容。6.“《新青年》雜志代表和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薄靶碌臅r代”是指民主科學時代。7.五四運動(1919年)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而不是中國共產黨(1921年誕生)登上政治舞臺。8.學生是五四運動的關鍵,工人是其主力軍,并開啟了這次運動發展的新階段。9.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是指列強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不是日本割占山東。10.五四運動的口號中最能體現反帝反封建性質的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11.五四運動的核心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核心素養】【史料實證】1.新舊民主主義革命之比較2.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特點 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 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事件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開始作用 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 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由此我們得出中國近代化的特點:層層推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3.辛亥革命前后,中國無產階級成長和工人運動對比表比較項 辛亥革命前 1912年—1919年工人人數 66萬 200萬左右罷工次數 100多次 130多次規模 幾百人 幾千人斗爭的形式 分散斗爭 同盟罷工、聯合斗爭斗爭目標 多為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的經濟斗爭 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爭【歷史解釋】1.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事件 思想 影響魏源《海國圖志》 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 天朝上國觀念發生變化,開始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洋務運動 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自強 西方思想文化傳入中國,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產生沖擊戊戌變法 變法圖強,實行君主立憲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辛亥革命 三民主義,建立民主共和制 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新文化運動 民主科學 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傳播了民主與科學五四運動 傳播馬克思主義 傳播了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總結:隨著西方列強的不斷入侵先進的思想文化也隨之傳入中國。近代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認識經 歷了一個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的過程,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改造中國社會的思想武器 啟示:先進思想促使社會進步,社會進步促進思想解放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對中國革命的影響。(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有了一個全國統一的無產階級新型政黨。(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明確的奮斗目標。(3)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工作任務。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的政黨,從建立開始,就把開展工人運動作為中心任務。(4)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景,為中國革命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邁進指明了方向。中外思想解放【唯物史觀】1.如何看待新文化運動中曾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后,為了加強其專制獨裁統治,恢復帝制,在文化領域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新文化運動時期,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反對袁世凱的專制獨裁統治,具有進步意義。 但這個口號全面否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2.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1)進步性: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弘揚了民主科學思想;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為五四運動做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傳播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有利于文化的普及與繁榮。(2)局限性: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前期沒有與群眾斗爭相結合;沒有提出反帝的要求。3.全面理解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從時代背景來看,五四愛國運動受到了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五四愛國運動繼承了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精神,并且具有更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特性。(2)從指導思想來看,五四愛國運動過程中,中國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伴隨著五四愛國運動的開展,馬克思主義逐漸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后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3)從領導力量來看,在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成為運動的主力軍。中國工人階級表現出高度自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徹底性,推動了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家國情懷】1.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批判、繼承、改造、創新,與時俱進)2.我們該如何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要學習五四先輩關心國家、民族命運的愛國主義精神,敢于斗爭、勇于奉獻的精神;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堅定信念,把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結合起來。1.(2023·四川雅安·統考中考真題)下圖是1917-1920年部分歷史事件。從中可看出( )A.新文化運動傳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B.新文化運動推動了白話文的普及C.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 D.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2.(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宣教儒家倫理的舊思想、舊文學仍然在思想文化領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為改變這一狀況,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發起了( )A.洋務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3.(2023·湖北恩施·統考中考真題)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啟蒙和思想解放運動,打擊了封建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五四運動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這敘述了新文化運動的( )A.背景 B.主張 C.內容 D.影響4.(2023·江蘇鹽城·統考中考真題)時間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歷史。下圖中“▲”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 A.五四運動 B.北伐戰爭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5.(2023·內蒙古興安盟·統考中考真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闡述“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 ”這里的“徹底地不妥協地”指的是( )A.依靠廣大的青年學生 B.借鑒俄國革命的經驗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質 D.發動上層社會的力量6.(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據親歷者楊晦回憶:“(這一事件發生前夜)各校代表和北大學生在北大的三院禮堂開大會,當時群情激昂,發言踴躍,有一位同學咬破了手指,血書‘還我青島’四個字,表示決心?!薄斑@一事件”是( )A.戊戌變法 B.二次革命 C.護國戰爭 D.五四運動7.(2023·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充分展現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是( )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45年8.(2023·內蒙古興安盟·統考中考真題)在歷史課上,教師播放了《開天辟地》電影片段“中共一大召開”的場景,以下可能在電影中出現的是( )A.會議地點因故發生了轉移 B.單槍匹馬遭遇革命的挫折C.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論斷 D.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9.(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1920年,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推動下,上海機器工會成立,并創辦刊物《機器工人》,用通俗的語言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這反映了( ?。?br/>A.中國共產黨斗爭策略轉變 B.全國工人運動進入第一次高潮C.國民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 D.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10.(2023·青海西寧·統考中考真題)實物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獲取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下面圖片中的實物史料見證了( ) A.近代科技的發展 B.中國共產黨誕生C.國共兩黨的合作 D.渡江戰役的盛況1.(2022·湖南郴州·統考模擬預測)日本學者福澤諭吉在《文明論概略》一書中就社會轉型的問題說:“必須先其雅者而后其易者,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比绱送评?,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走的道路是( )A.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C.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 D.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2.(2023·河南新鄉·校聯考一模)民主與科學使當時的青年如獲至寶,中國文化界也為之氣象一新。孫中山先生贊嘆這是“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德先生、賽先生成為中國此后10余年間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 )A.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C.有利于近代教育的發展 D.促使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3.(2023·河南安陽·統考模擬預測)胡適曾寫道:“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種半死的文字……今日之白話是一種活的語言”“文學的生命全靠能用一個時代的活的工具來表現一個時代的情感與思想。工具僵化了,必須另換新的,活的。”胡適意在( )A.否定傳統文化 B.推動文學革命 C.提升平民地位 D.批判封建倫理4.(2023·山西忻州·統考二模)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是什么》一文中說:“我們不滿意于舊道德,是因為孝悌范圍太狹了。說什么愛有等差,施及親始,未免太猾頭了。就是達到他們人人親其親長其長的理想世界,那時社會的紛爭恐怕更加利害;所以現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擴充為全社會的友愛?!边@反映了新文化運動提倡( )A.民權 B.民主 C.科學 D.馬克思主義5.(2023·天津河北·統考二模)1917年,《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該文作者是( )A.陳獨秀 B.胡適 C.蔡元培 D.魯迅6.(2023·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校考一模)他所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給剛剛從科舉夢中醒轉的中國教育,注入了新生的魂魄。他與他帶領的那個群星閃耀的北大,成為舊中國的一片烏托邦,材料中的“他”指( )A.胡適 B.蔡元培 C.李大釗 D.魯迅7.(2016上·山東東營·八年級統考期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鼻嗄陮W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的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學生揭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這個新時代是( )A.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B.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C.資產階級革命時代 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8.(2012·河南·統考一模)“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聞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學生獲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边@段材料直接說明了五四運動中( )A.青年學生已成為運動的主力 B.共產黨領導成為獲勝的關鍵C.工人階級顯示了巨大的力量 D.北洋軍閥政府已經土崩瓦解9.(2023·河南駐馬店·校聯考模擬預測)《申報》的報道稱:五四運動是一場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簽署對德“和約”、要求懲辦親日賣國賊的全國性學生愛國運動。日本媒體在報道五四運動時,卻將其定性為“排日”學生的一場暴動。中日媒體對五四運動的不同報道說明了( ) 圖1 圖2A.新聞報道可以作為研究史料 B.年代久遠難以還原歷史真相C.立場不同影響對歷史的記敘 D.報刊記錄歷史史實更加可靠10.(2024·遼寧·統考模擬預測)課堂上,同學們討論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的相同之處,其中結論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2023·湖南婁底·統考一模)“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边@一論斷提示五四運動( )A.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C.促進了廣大民眾的覺醒 D.挽救了中華民族的危亡12.(2023·山西運城·統考一模)1919年上海書業商會的停業公告說:“各同業均于5月9日停業一天,一方對于歐洲和會表示吾國民之決心,一方對于北京學生表示敬意”。該商會旨在聲援( )A.五四運動 B.九·一八事變 C.一二·九學生運動 D.西安事變13.(2023·山西運城·統考一模)“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道: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此材料最能反映( )A.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開始傳播B.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傳播新思想新文化C.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D.五四運動是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14.(2023·陜西榆林·??家荒#┰谛旅裰髦髁x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召開了許多次重要會議。下圖示意“中共二大”會址,對圖示會議表述正確的是( )A.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建立B.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C.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D.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15.(2023·山東青島·統考二模)下圖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日記中的一頁。其中記載:“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時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潤之,赴全國OOOOO之招?!比沼浿械奈鍌€圓圈,謝覺哉后來解釋說是“共產主義者”,當時他知道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圓圈代意。這里他怕泄露的這件“大事”的歷史意義是( ) A.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C.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D.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16.(2023·安徽六安·統考一模)“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和仁人志士進行了一系列挽救國家危亡的斗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改良派和革命派發起的政治運動都歸于失敗……救國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到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身上?!薄爸袊と穗A級”開天辟地的創舉是( )A.領導新文化運動 B.領導五四運動C.成立中國共產黨 D.確立井岡山道路17.(2023·甘肅定西·統考一模)2023年2月7日是京漢鐵路“二七”工人運動100周年紀念日,鐵路相關單位在北京、鄭州、武漢等地連線舉辦紀念活動。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它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清楚地認識到( )A.只有封建軍閥才是中國人民的真正敵人B.新三民主義不符合中國國情C.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夠取勝D.工人階級還沒有真正地覺悟18.(2023·福建龍巖·統考二模)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之后“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廣大群眾的共同呼聲。這說明中國共產黨為當時的中國革命( )A.準備物質條件 B.奠定思想基礎C.指明斗爭方向 D.積蓄群眾力量19.(2023·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1920年,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秘密成立,19位發起人中有16人后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2年參會的152名會員中有超過1/3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可以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A.促進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基礎C.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 D.有利于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20.(2023·河北滄州·??寄M預測)民國七年劉大白寫的《紅色中華》中寫道“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線紅。這是什:么?——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迸c詩中“北極下來的新潮”相關的史實有( )①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②“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深入人心③俄國十月革命 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綜合題21.(2023·安徽六安·??家荒#╅喿x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五四運動就大不相同,它所牽動的社會面如此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斗爭于北京發生,蔓延到全國各地,形成聲勢浩大的規??範?。……并最終導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根據材料一,概括五四運動呈現出的特點。并分析五四運動的作用。材料二: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把握了時代前進的方向。他們肯定中國的出路只能是社會主義;強調要改造中國社會,必須建立共產黨組織?!虾?、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武漢、長沙、廣州、濟南等地的先進分子也相繼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鞯氐墓伯a黨早期組織所開展的工作,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2)根據材料二,指出當時“時代前進的方向”是什么?概括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3)以上材料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革命的發展趨勢是什么?22.(2023·青海海東·統考三模)鴉片戰爭戰敗后,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種種救國方案和實現中國富強的理想,并為此奇斗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終年59歲。世人聞此候耗,紛紛書寫挽聯紀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聯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屬吾儕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材料二:要擁護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材料三:五四運動,孕育了……偉大五四精神,其被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學生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斷送”,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賽先生”分別指什么?(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少年,應該怎樣發揚“五四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全國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八上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學案 原卷版.docx 【全國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八上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學案 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