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導學案)【2022年課標】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的科技和藝術成就,如祖沖之的數學成就,認識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學習目標】1.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與文化: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祖沖之和圓周率;書法、繪畫及雕塑。2.認識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成就承上啟下,在我國科技史上放射異彩,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的一份寶貴財富。3.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的學習,初步認識我國古代的書法藝術和石庫藝術,培養藝術修養和文物鑒賞能力,批判地繼承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能力。【學習重難點】1.重點:祖沖之與圓周率,《齊民要術》,“書圣”王羲之。2.難點:圓周率及推算涉及復雜的數學概念和方法,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發展的特點。【思維導學】【核心背記】一、賈思勰與《齊民要術》1.著作:北朝的 編撰了農學著作 。2.內容: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 ,因地制宜,不誤農時;要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提出了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重要思想。3.影響:我國 的農學。對后世農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科學家祖沖之1.地位:祖沖之是 的一位杰出科學家,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方面都要重大成就。2.成就(1)數學:①把 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 位數字,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②著有數學名著 。(2)天文:測算一年時間與現代天文科學測算的結果只差 秒。(3)歷法:創制當時最先進的 。(4)機械制造:制造 、水碓磨、千里船等。三、書法、繪畫與雕塑1.書法(1) 以后:書法成為專門供人們欣賞的藝術。(2)曹魏: (獨創楷書)和胡昭是書法名家。(3)西晉:設置 ,標準書體為鍾、胡書法。(4)東晉:① 被譽為“ ”,筆勢“飄若如云,矯若驚龍”。②代表作是 ,被稱為“ ”。(5)北魏: 書體,蒼勁厚重,粗獷雄渾。2.繪畫(1)著名畫家: 是東晉最著名的畫家。(2)繪畫特點:擅長 畫,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3)代表作品: 和 。3.雕塑:石窟藝術(1)代表:山西大同的 、河南洛陽的 。(2)特點: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良傳統,吸收了外來 造型藝術的特點。【易錯易混】1.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2.《齊民要術》與《農政全書》都是關于農業方面的科技著作;《齊民要術》是北朝賈思勰,《農政全書》是明朝徐光啟。3.曹魏時期的鐘繇獨創楷書書法,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東晉的王羲之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他被后人譽為“書圣”。【重難點突破】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發展的原因①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容;②北方經濟的發展,江南經濟得到了開發,為文化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③外來佛教的傳入,吸收了異域文化的成果,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④繼承了秦漢時期的文化成就,又進行了有意義的改革、創新,成為文化發展的前提。2.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意義。(1)原因:①對秦漢時期科技文化成果的繼承、改革和創新,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前提。②北方經濟的發展和江南地區的開發,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③民族大交融和外來文化的影響,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2)意義: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的發展,為隋唐時期科技文化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分層作業】(一)、夯實基礎1.“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這種強調農業生產要順應天時地利的主張最早出現于( )A.《傷寒雜病論》 B.《農政全書》 C.《天工開物》 D.《齊民要術》2.“以六觚(角)之一面乘一弧半徑,三之,得十二觚之冪。……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以此為基礎,取得領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A.華佗 B.祖沖之 C.畢昇 D.徐光啟3.下面兩幅圖片體現了我國古代( )A.宗教文化的發達 B.對外交往的頻繁C.商品經濟的繁榮 D.民族關系的融洽4.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這旨在贊美其書法的A.藝術價值 B.實用價值 C.社會價值 D.商業價值5.“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東漢時成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后,成為集商業貿易與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國際大都市。”下列位于此歷史文化名城的是A.中岳廟 B.大相國寺 C.龍門石窟 D.嵩陽書院(二)、鞏固提升6.(2023·江蘇無錫·統考中考真題)北魏賈思勰總結了北方農業生產的經驗,強調要掌握農作物的生長規律,依據天時地利的具體特點,合理使用人力,謀求事半功倍。下列能反映這一思想的作品是( )A.《齊民要術》 B.《農政全書》 C.《本草綱目》 D.《天工開物》7.(2023·湖南邵陽·校聯考模擬預測)《晉書》云:“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史料中描述的是哪位書法家的書法藝術( )A.鍾繇 B.王羲之 C.顏真卿 D.歐陽詢8.(2023上·江蘇揚州·九年級校考階段練習)2023年暑假出圈的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反映了對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期盼。“以形寫神”的珍貴畫卷摹本《女史箴圖》(下圖),現藏于大英博物館。其原作可追溯至( )A.東漢 B.西晉 C.東晉 D.隋朝9.(2023·河南南陽·統考一模)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的“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元格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建的。由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飾一改云岡石窟佛像那種偏袒右肩式裝,而是身著寬袍大袖袈裟。這一崖壁上的藝術最能證明北魏時期( )A.統治者的地位高 B.鮮卑貴族的南遷C.石窟藝術的高超 D.民族文化的交融10.(2023·江蘇無錫·校考二模)我國石窟規模宏大、體系完整,集建筑、雕塑、壁畫、書法等藝術于一體。就雕塑方面而言,在繼承我國雕塑藝術優良傳統的同時,也吸收了外來宗教造型藝術的特點。“外來宗教”主要指的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基督教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完成下列表格(任意選三人,填寫即可)科技文化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司馬遷蔡倫張仲景老子王羲之孔子祖沖之(2)如果將上述人物分類,屬于科學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圖中的人物籍貫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南、北)地區。這說明了什么問題?(三)、沖刺中考12.(2023年廣東)天文學與數學是兩個關系密切的學術領域。在上述兩個領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A.張仲景 B.賈思勰 C.王羲之 D.祖沖之13.(2023年黑龍江牡丹江)農業科技著作突顯了中國古代科學家以民生為本的務實精神。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是(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 C.《農政全書》 D.《天工開物》14.(2023年黑龍江龍東)蔡倫被當今世人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是因為他( )A.改進造紙術 B.發明印刷術 C.修筑都江堰 D.開鑿大運河15.(2023年湖北武漢)行書是介于草書、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書寫流暢,不像草書那樣難認,也不像楷書那樣端莊。觀察下圖,可知行書的特征之一是( )A.字形方扁,嚴實厚重 B.簡練明快,勢巧形密C.縱意奔放,張揚跳躍 D.棱角分明,骨力遒勁16.(2023年湖南懷化)“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以上內容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該著作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它是( )A.《齊民要術》 B.《農政全書》 C.《天工開物》 D.《水經注》17.(2023年江蘇宿遷)某班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探尋“孝文帝遷都的緣由”。第2組同學按任務搜集了以下信息:3世紀初中國又進入一個寒冷期,《齊民要術》記載,這一時期華北地區桃樹開花較之前晚10~20天;《晉書》記載的異常霜降的出現較以往更頻繁,平城地區也屢受災荒。據此判斷,這一小組研究任務應是側重追尋遷都的(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軍事因素 D.環境因素【核心背記】一、1.賈思勰 《齊民要術》 2.自然規律 3.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二、1.南北朝 2.(1)圓周率 七 《綴術》(2)50(3)《大明歷》 (4)指南車三、(1)東漢(2)鍾繇(3)書博士 (4)王羲之 書圣 《蘭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書(5)碑刻(1)顧愷之(2)人物(3)《女史箴圖》 《洛神賦圖》3.(1)云岡石窟 龍門石窟 (2)佛教【分層作業】1.【答案】D2.【答案】B3.【答案】B4.【答案】A5.【答案】C6.【答案】A7.【答案】B8.【答案】C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1)科技文化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司馬遷 寫成《史記》蔡倫 改進造紙術張仲景 寫出《傷寒雜病論》老子 創立道家學派王羲之 創作《蘭亭集序》孔子 創立儒家學派祖沖之 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的第七位數字(2)科學家:祖沖之、蔡倫、張仲景。(3)地區:北。說明: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前,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北方地區。12.【答案】D13.【答案】A14.【答案】A15.【答案】B16【答案】A17.【答案】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