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3節 能量轉化的量度第1課時 功結合實例識別做功與不做功的情形,認識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學習目標能運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功的單位。情境導入哪個力的作用對小車有了“成效”?有了“貢獻”呢? 用力拉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車,小車前進,則小車受到幾個力的作用?F支GFF支GF阻F 對小車做了功FF支GF阻對靜止的木塊受力情況分析? 叉車舉高貨物Fs 科學中的功主要是吸收了“有成效”的意思。如果某個力對物體取得了成效,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一、功1.功的概念馬拉車Fs拉力對車做了功在科學上,如果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sFF拉力對貨物做了功起重機吊起貨物(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F注意:二者缺一不可。必要因素s現在你知道用什么標準來判斷物體是否做功嗎?sFFFsF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手對書靜止手對車判斷下列情形對物體是否做功?做 功不 做 功F不 做 功貨物水平移動s ⊥ F車對貨物在光滑的冰面上滑行中的冰壺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到力?此時是否有力做功?滑行中的冰壺是由于慣性而移動一段距離的,此時不受到推力的作用(即F=0)。不做功。通過上面的幾個例子你能總結出物體在什么情況下不做功嗎?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靜止狀態s=0,勞而無功2.物體在運動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慣性而運動F=0,不勞無功3.物體受到某力的作用,但運動方向始終與該力方向垂直F⊥s,勞而無功二、功的計算sF1=1 NF2=2 NF3=2 N2 s甲乙丙比較 1.甲、乙誰做功多?2.乙、丙誰做功多?科學上規定,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即:功=力×距離2.計算公式: W=F·s3.功的單位:F——Ns——mW——N·m ——專用單位符號焦耳(焦)——J1 J=1 N·m運用功的公式時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1.公式中的F與s必須在同一直線上;2.公式中F的單位必須是(N),s的單位必須是(m),那么功的單位才是(J);3.F、s必須具有同時性:即s必須是F一直參與下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4.F、s必須具有同一性:即F、s是指同一物體受到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運動的距離。感受一些力做功的大小。做功的實質(1)功和能的關系①功是一個過程量,能量是一個狀態量。功是描述一個力對物體作用過程中所取得成效的量,它是相對于一個過程而言的;能量是反映一個物體具有的能夠對外做功的本領的量。(2)做功的實質做功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力對物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生了轉化。因此,可以用功來量度能量轉化的多少。②具有能量的物體不一定在做功,但正在做功的物體一定具有能量。例如,被拉高的重錘,在空中靜止時,它具有能量,但沒有做功;而它下落把地基夯實的過程中對地基做功。③一個物體能夠對外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課堂小結功在科學上,如果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功的計算1.功的公式:功=力×距離 W=F·s或Gh2.功的單位:焦耳(焦), 符號(J) ;1焦耳=1牛頓·米,1 J=1 N·m及時鞏固1.關于功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力就對物體做功B.物體只要移動了距離,這個力就做了功C.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動了距離,則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D.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又移動了距離,這個力就一定做了功C2.下列關于物體是否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起重機吊著鋼筋水平勻速移動一段距離, 起重機對鋼筋做了功B.被腳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的過程中, 腳對足球做了功C.小剛從地上撿起籃球的過程中,小剛對籃 球做了功D.小麗背著書包站在路邊等車,小麗對書包做了功C3.如圖所示,用水平力F拉著重為100 N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勻速移動了5m,物體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20 N,則( )A.重力做的功是500 J B.拉力大小為100 NC.拉力大小為120 N D.拉力做的功為100 JD4.甲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乙物體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運動,現在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別使甲、乙沿相同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兩次做功分別是W甲和W乙,則W甲___(選填“<”“=”或“>”) W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