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2張PPT)第65講醛 酮 羧酸 酯 酰胺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1.掌握醛、酮、羧酸、酯、酰胺典型代表物的結構與性質。2.掌握醛、酮、羧酸、酯之間的轉化以及合成方法。復習目標醛、酮考點一1.醛、酮的概述(1)醛、酮的概念物質 概念 表示方法醛 由_______________與_____相連而構成的化合物 _______酮 _____與兩個_____相連的化合物 ____________ 醛基烴基(或氫原子)RCHO羰基烴基必備知識(2)醛的分類醛基數目醛按_____脂肪醛芳香醛飽和脂肪醛不飽和脂肪醛按________一元醛(甲醛、乙醛、苯甲醛)二元醛(乙二醛)……烴基(3)飽和一元醛的通式:_______________,飽和一元酮的通式:______________。CnH2nO(n≥1)CnH2nO(n≥3)2.幾種重要的醛、酮物質 主要物理性質 用途甲醛(蟻醛) (HCHO) 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稱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性能 化工原料,制作生物標本乙醛(CH3CHO) 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_____,能與__________等互溶 化工原料苯甲醛( ) 有苦杏仁氣味的無色液體,俗稱苦杏仁油 制造染料、香料及藥物的重要原料丙酮( ) 無色透明液體,易揮發,能與_________等互溶 有機溶劑和化工原料福爾馬林殺菌防腐揮發水、乙醇水、乙醇思考 小分子的醛、酮均易溶于水,原因是什么?答案 由于碳鏈短,羰基氧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3.醛類的化學性質醛類物質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其氧化、還原關系為以乙醛為例寫出醛類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氧化反應①銀鏡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與新制的Cu(OH)2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還原反應(催化加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2O4.酮類的化學性質(以丙酮為例)丙酮不能被 、 等弱氧化劑氧化,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可與H2發生 反應,生成2-丙醇。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還原(加成)5.醛基的檢驗 與新制的銀氨溶液反應 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實驗操作 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制得銀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將試管放在____________ 在試管中加入2 mL 10%___________,加入5滴5%____________,得到新制的Cu(OH)2,振蕩后加入0.5 mL乙醛溶液,______實驗現象 產生_____________(1 mol RCHO~2 mol Ag) 產生______________(1 mol RCHO~1 mol Cu2O)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氨水,使最初產生的沉淀溶解熱水浴中溫熱NaOH溶液CuSO4溶液加熱光亮的銀鏡磚紅色沉淀注意事項 ①試管內部必須潔凈; ②銀氨溶液要隨用隨配,不可久置; ③水浴加熱,不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④乙醛用量不宜太多,一般3~5滴 ①配制Cu(OH)2懸濁液時,所用的NaOH溶液必須過量;②Cu(OH)2懸濁液要隨用隨配,不可久置;③反應液直接加熱煮沸思考 1 mol HCHO與足量的銀氨溶液反應,最多產生______mol Ag。4甲醛分子相當于有兩個醛基,與足量的銀氨溶液反應產生銀的定量關系為HCHO~4Ag。解析醛、酮在有機合成中常用到的化學反應(1)醛、酮與具有極性鍵共價分子的羰基的加成反應(2)羥醛縮合1.凡是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都是醛( )2.甲醛是常溫下唯一呈氣態的烴的含氧衍生物( )3.丙醛和丙酮互為同分異構體,不能用核磁共振氫譜鑒別( )4.醛類物質發生銀鏡反應或與新制的Cu(OH)2的反應均需在堿性條件下( )5.醛類化合物既能發生氧化反應又能發生還原反應( )×××√√易錯辨析一、醛、酮的性質及應用1.下列有關利用乙醛制備銀鏡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試管先用熱燒堿溶液洗滌,然后用蒸餾水洗滌B.邊振蕩盛有2%的氨水的試管,邊滴入2%的AgNO3溶液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C.將盛有乙醛與銀氨溶液混合液的試管置于熱水浴中加熱D.在銀氨溶液的配制過程中,溶液pH增大√專項突破試管先用熱燒堿溶液洗滌,然后用蒸餾水洗滌,洗去油污,故A正確;制備銀氨溶液的過程為邊振蕩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試管邊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故B錯誤;銀鏡反應需要水浴加熱,故C正確;由于氨水顯堿性,另外制得的氫氧化二氨合銀也顯堿性,因此銀氨溶液的配制過程中溶液pH增大,故D正確。解析2.(2022·成都石室中學模擬)貝里斯—希爾曼反應條件溫和,其過程具有原子經濟性,示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Ⅰ 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B.該反應屬于加成反應C.Ⅱ 能發生加聚反應,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Ⅱ、Ⅲ 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Ⅰ中與苯環直接相連的碳原子通過單鍵相連,單鍵可以旋轉,故A錯誤;Ⅱ含有碳碳雙鍵,可以發生加聚反應,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C正確;Ⅱ、Ⅲ都含有碳碳雙鍵,可與溴發生加成反應,故D正確。3.丙酮與檸檬醛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以合成有工業價值的α-紫羅蘭酮和β-紫羅蘭酮,轉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丙酮與氫氣可發生加成反應生成2-丙醇B.假紫羅蘭酮、α-紫羅蘭酮和β-紫羅蘭酮互為同分異構體C.α-紫羅蘭酮和β-紫羅蘭酮分別與足量Br2發生加成反應的產物分子中都含有4個手性碳原子D.可用銀氨溶液鑒別合成的假紫羅蘭酮中是否含有檸檬醛√由結構簡式可知,假紫羅蘭酮、α-紫羅蘭酮和β-紫羅蘭酮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B項正確;α-紫羅蘭酮和β-紫羅蘭酮與足量Br2發生加成反應的產物為 、,分別含有5個、4個手性碳原子(圖中用 標注),C項錯誤;可用檢驗醛基的方法檢驗假紫羅蘭酮中是否含有檸檬醛,D項正確。解析二、醛、酮與有機合成4.(2022·天津模擬)有機物H(C9H8O4)是潔面化妝品的中間體,以A為原料合成有機物H的路線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A的化學名稱為________。(2)由D生成E所用的試劑和反應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E生成F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F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苯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氧化反應(4)G與新制的Cu(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H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容易變質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u(OH)2+Cu2O↓+3H2OH為酚類化合物,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6)參照上述流程,設計以乙醇為原料制備CH3CH==CHCOOH的合成路線(其他無機試劑任選)。A是相對分子質量為92的芳香烴,設該物質分子式是CnH2n-6,則14n-6=92,解得n=7,A是 ,名稱為甲苯,結合C的結構簡式逆推可知A與Cl2發生取代反應生成B( ),C發生甲基上的取代反應生成D,D是C的一氯取代物,則D的結構簡式為 ,F能發生已知信息③的反應生成G,說明F中含有醛基,解析則D發生水解反應生成E為 ,E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F為,G的結構簡式為 ,G發生氧化反應,然后酸化生成H為 。利用已知信息③實現碳鏈變化,乙醇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乙醛,2分子乙醛反應生成CH3CH==CHCHO,再進一步氧化生成CH3CH==CHCOOH。羧酸、酯、酰胺考點二1.羧酸、酯、酰胺的結構特點物質 羧酸 酯 酰胺結構通式 R(H)—COOH R1、R2可以相同,也可以是H必備知識2.羧酸的分類3.幾種重要的羧酸物質 結構 性質特點或用途甲酸(蟻酸) 酸性,還原性(醛基)乙酸 CH3COOH 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液體,能與水互溶,具有酸性乙二酸(草酸) 酸性,還原性(+3價碳)苯甲酸(安息香酸) 它的鈉鹽常作食品防腐劑高級脂肪酸 RCOOH(R為碳原子數較多的烴基)飽和高級脂肪酸,常溫呈固態;油酸:C17H33COOH,不飽和高級脂肪酸,常溫呈液態4.羧酸的化學性質羧酸(RCOOH)弱酸性:RCOOH _____________酯化反應(取代反應):+R′—O—H ____________________按要求書寫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一元羧酸與多元醇之間的酯化反應,如乙酸與乙二醇以物質的量之比為1∶1酯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元羧酸與一元醇之間的酯化反應,如乙二酸與乙醇以物質的量之比為1∶2酯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COO-+H++ H2O(3)多元羧酸與多元醇之間的酯化反應,如乙二酸與乙二醇酯化①生成環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生成高聚酯:nHOOC—COOH+nHOCH2CH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1)H2O(4)羥基酸自身的酯化反應,如 自身酯化①生成環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生成高聚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1)H2O5.酯的通性(1)物理性質酯的密度一般 水,易溶于有機溶劑;酯可用作溶劑,也可用作制備飲料和糖果的香料;低級酯通常有芳香氣味。(2)化學性質——水解反應(取代反應)酯在酸性或堿性環境下,均可以與水發生水解反應。如乙酸乙酯的水解:①酸性條件下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逆)。②堿性條件下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徹底)。小于6.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要點(1)制備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裝置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導管末端在液面上,目的是___________。(4)加入試劑的順序為乙醇、濃硫酸和乙酸,不能先加濃硫酸。(5)濃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6)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NaOH溶液。在飽和Na2CO3溶液上層有無色透明的、具有香味的油狀液體生成防倒吸催化劑和吸水劑反應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析出7.胺、酰胺的性質(1)胺(R—NH2)的堿性胺類化合物與NH3類似,具有堿性,能與鹽酸、醋酸等反應。①堿性的原因:RNH2+H2O +OH-。②與酸的反應:RNH2+HCl―→RNH3Cl。(2)酰胺的水解反應水解原理 酸性條件堿性條件1.分子式相同的羧酸和酯互為同分異構體( )2.甲酸能發生銀鏡反應,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 )3.酯化反應和酯的水解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 )4.可以用NaOH溶液來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5.1 mol酚酯基水解時,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6.C4H8O2的同分異構體的類型有羧酸、酯、羥基醛等( )7.制備乙酸乙酯時,向濃H2SO4中緩慢加入乙醇和冰醋酸( )√√√×√√×易錯辨析一、酯的制取與純化1.1-丁醇和乙酸在濃硫酸作用下,通過酯化反應制得乙酸丁酯,反應溫度為115~125 ℃,反應裝置如圖,下列對該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A.不能用水浴加熱B.長玻璃導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純乙酸丁酯需要經過水、氫氧化鈉溶液洗滌D.加入過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轉化率√乙酸丁酯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容易發生水解,C項錯誤;在可逆反應中,增加一種反應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另一種反應物的轉化率,D項正確。專項突破解析2.分離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實驗操作流程如圖所示。在上述實驗過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離操作分別是A.①蒸餾 ②過濾 ③分液B.①分液 ②蒸餾 ③結晶、過濾C.①蒸餾 ②分液 ③分液D.①分液 ②蒸餾 ③蒸餾√解析乙酸乙酯是一種不溶于水的有機物,乙酸能與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乙酸鈉,乙酸鈉易溶于水,乙醇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操作①是分液;甲是乙酸鈉和乙醇、Na2CO3(少量)的混合溶液,乙醇易揮發,所以操作②是蒸餾;乙是乙酸鈉溶液(含少量Na2CO3),加入硫酸生成乙酸和硫酸鈉等,通過蒸餾分離出乙酸,所以操作③是蒸餾。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質3.2021年9月1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即日起,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制品。檳榔含有檳榔堿,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檳榔堿的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式為C8H12NO2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1 mol檳榔堿最多能與2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D.與檳榔次堿( )互為同系物由檳榔堿的結構簡式確定其分子式為C8H13NO2,A錯誤;檳榔堿中含有碳碳雙鍵,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正確;碳碳雙鍵能與H2加成,酯基不能,故1 mol檳榔堿最多能與1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C錯誤;兩者屬于不同類物質,結構不相似,不互為同系物,D錯誤。解析4.(2022·重慶模擬)有機化合物 Ⅲ 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合成 Ⅲ 的反應如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取代反應B.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C.有機物Ⅰ、Ⅲ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有機物Ⅰ的一氯代物有4種(不考慮立體異構)√由反應可知羧基和氨基發生脫水縮合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故A正確;由反應可知,產物除 Ⅲ 外還有水生成,則其原子利用率小于100%,故B錯誤;有機物Ⅰ、Ⅲ均含有碳碳雙鍵和酚羥基,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C正確;有機物Ⅰ的一氯代物如圖所示: ,共4種,故D正確。解析三、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結構的推斷5.判斷下列指定分子式和條件的各種同分異構體的數目分子式 C4H8O2 C5H10O2 C8H8O2(芳香族)(1)屬于羧酸的種類數 (2)屬于酯的種類數 (3)屬于酯,水解后的酸和醇(或酚)重新組合后生成的酯的種類數 (4)屬于醛,同時能與鈉反應放出氫氣 2 4 44 9 612 40 185 12 176.有機物A、B的分子式均為C11H12O5,均能發生如下轉化:已知:①A、B、C、D均能與NaHCO3反應;②只有A、D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A中苯環上的一溴代物只有兩種;③F能使溴水褪色且不含有甲基;④H能發生銀鏡反應。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③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反應⑥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F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消去反應Cu,O2、加熱CH2==CHCH2COOH酚羥基和羧基(3)E是C的縮聚產物,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形成高聚物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1)H2On+(n-1)H2O7.苯丙酸乙酯H( )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常用作醫藥中間體,實驗室制備苯丙酸乙酯的合成路線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A的化學名稱為__________,B中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2)反應②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C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3)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乙烯碳氯鍵取代反應(4)寫出一種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D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苯環上含3個取代基ⅱ.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發生水解反應ⅲ.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吸收峰,峰面積之比為6∶2∶1∶1(或)根據D的結構簡式及已知信息得C為 ,B為 ;烴A和HCl發生加成反應生成B,則A為 。依據限制條件ⅰ.苯環上含3個取代基;ⅱ.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發生水解反應,說明分子中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ⅲ.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吸收峰,峰面積之比為6∶2∶1∶1,說明存在對稱結構且含有2個甲基。解析(5)參照上述合成路線及信息寫出以乙烯為原料制備丁二酸(HOOCCH2CH2COOH)的合成路線(無機試劑任選)。乙烯和氯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ClCH2CH2Cl,ClCH2CH2Cl和NaCN發生取代反應生成NCCH2CH2CN,NCCH2CH2CN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HOOCCH2CH2COOH。解析真題演練1.(2021·廣東,5)昆蟲信息素是昆蟲之間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誘捕害蟲、測報蟲情等。一種信息素的分子結構簡式如圖所示,關于該化合物說法不正確的是A.屬于烷烴 B.可發生水解反應C.可發生加聚反應 D.具有一定的揮發性√解析根據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C、H、O三種元素,含碳碳雙鍵和酯基,不屬于烷烴,A錯誤;分子中含酯基,在酸性條件或堿性條件下可發生水解反應,B正確;分子中含碳碳雙鍵,可發生加聚反應,C正確;該信息素可用于誘捕害蟲、測報蟲情,可推測該有機物具有一定的揮發性,D正確。2.(2021·湖南,4)己二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學家在現有工業路線基礎上,提出了一條“綠色”合成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苯與溴水混合,充分振蕩后靜置,下層溶液呈橙紅色B.環己醇與乙醇互為同系物C.己二酸與NaHCO3溶液反應有CO2生成D.環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解析苯的密度比水小,苯與溴水混合,充分振蕩后靜置,有機層在上層,應是上層溶液呈橙紅色,故A錯誤;環己醇含有六元碳環,和乙醇結構不相似,分子組成也不相差若干個CH2原子團,不互為同系物,故B錯誤;己二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故C正確;環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為飽和碳原子,與每個碳原子直接相連的4個原子形成四面體結構,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錯誤。3.(2021·全國乙卷,10)一種活性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下列有關該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能發生取代反應,不能發生加成反應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C.與 互為同分異構體D.1 mol該物質與碳酸鈉反應得44 g CO2√解析該物質含有羥基、羧基、碳碳雙鍵,能發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故A錯誤;該物質與乙醇、乙酸結構不相似,故B錯誤;二者的分子式均為C10H18O3,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故C正確;該物質含有一個羧基,1 mol該物質與碳酸鈉反應,生成0.5 mol二氧化碳,質量為22 g,故D錯誤。4.(2022·海南,12改編)化合物“E7974”具有抗腫瘤活性,結構簡式如下,下列有關該化合物說法正確的是A.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B.分子中含有3種官能團C.分子中含有4個手性碳原子D.1 mol該化合物最多與2 mol NaOH反應√解析根據結構簡式可知,“E7974”含有碳碳雙鍵,可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A正確;由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有取代氨基、酰胺基、碳碳雙鍵、羧基,共4種官能團,B錯;化合物“E7974”含有的手性碳原子用*標注如圖 ,共3個,C錯誤;分子中兩個酰胺基和一個羧基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故1 mol該化合物最多與3 molNaOH反應,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