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上冊《走近農業基地》教案一、 標題:親近農業,體驗生活二、 引言: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大自然嗎?你們知道我們的身體每天需要哪些食物嗎?今天就讓我們走近農業基地,一起去了解這些植物吧。三、 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具有以下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經驗:1. 對周邊環境有所認識,能基本確定方向。2. 能提出要解決的問題,也愿意嘗試解決。3. 對動植物充滿好奇,喜歡動手操作,樂于探究。4.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也能和同伴相互配合。但由于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對于活動的整個過程不能全面細致地參與。四、 教學目標:1. 通過參觀農業基地的活動形式,幫助學生了解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2.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3. 鍛煉學生觀察、實踐、合作、體驗、總結的能力。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參觀農業基地,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教學難點: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植物的生長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六、教學準備:1. 搜集一些農作物圖片或文字資料。2. 組織學生觀察稻谷、玉米、花生等農作物,了解其生長過程。3. 參觀活動方案、交通安全預案。4. 邀請社區有關人員參加活動。七、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播放音樂《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你知道我們每天吃的糧食是怎么種出來的嗎?(二)導入新課:出示課題《走近農業基地》同學們,我們這節課要一起探討的問題是:我們每天吃的食物是怎么來的?引出農業基地(板書課題)(三)出示準備:展示搜集的有關農作物的圖片和文字介紹,并請同學介紹。(分組進行)教師可概括說明一下,使學生對常見農作物有大致了解。(過渡: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好多糧食、蔬菜、水果等都是生長在土地上,都需要人們的栽培。)你們喜歡去參觀農業基地嗎?說說你們組的發現。(板書:參觀)(四)參觀農業基地(過程)1. 小組討論,做好記錄。(教師巡視參與小組討論)教師給學生介紹一些參觀時應該注意的事項。(如不要亂動基地內的機器設備、不破壞農作物等)2. 小組匯報參觀情況。(說說自己了解了哪些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并展示自己的記錄表。教師選擇幾種代表性的農作物引導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進行板書:糧食類:水稻、玉米等;蔬菜類:青菜、蘿卜等;水果類:草莓、桃子等。)并對學生的匯報進行簡單的評價與鼓勵。并出示一些圖片進一步說明。(出示圖片)并介紹一些網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搜集有關農作物的資料,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3. 播放基地的有關視頻錄像帶。(過渡語:其實我們祖國有著廣闊的田野,田間地頭時時處處都生長著知識,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勇于實踐,我們一定會有所發現。)說說你知道的農業技術。(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了解家鄉的農業生產情況。(出示問題:A農田一年四季的變化情況?B家鄉人們種植的農作物品種有哪些變化?C你有什么好的建議?)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調查,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經濟作物與非經濟作物的區別。(出示課件進行說明)并進行總結歸納。(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農業基地里的農作物,它們與我們息息相關。)4. 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過渡語: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有糧食作物,還有經濟作物呢!你知道我們家鄉主要種植哪些經濟作物?說一說它們的特點。)教師簡單評價。(如煙草、茶葉等都是經濟作物,它們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出示課件進行說明。(出示課件總結:同學們,我們通過參觀考察和實踐體驗,對家鄉的農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播放音樂《勞動最光榮》結束課堂。讓我們一起勞動吧!帶著你的收獲和你的伙伴去體驗勞動的快樂吧!下課!八、教學反思:本次活動課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了解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三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好的綜合實踐活動經驗,他們對周邊環境有所認識,能基本確定方向;能提出要解決的問題,也愿意嘗試解決;對動植物充滿好奇,喜歡動手操作,樂于探究。但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加強引導;同時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活動的整個過程不能全面細致地參與。因此,在今后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