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石家莊十八縣(市、區)部分重點中學初三模擬大聯考(三)理科綜合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總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的相應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作答無效。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按照“注意事項”的規定答題。4.答選擇題時,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答非選擇題時,請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答題。5.考試結束時,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一10一16Na一23Cl一35.5Fc一56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2個小題,共47分。1~19小題為單選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20一22小題為多選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或不選的不得分)1.下列材料屬于合成材料的是A.生鐵B.棉花C.塑料D.陶瓷2.下列有關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操作圖示正確的是用水濕潤海桌面A.導管連接B.膠塞塞緊C.氣體驗滿D.氣體收集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空氣的成分按質量計算,氧氣約占21%B.很多物質在空氣中可以燃燒,因為空氣中的氧氣具有可燃性C.二氧化碳過量排放會引起溫室效應,所以二氧化碳屬于空氣污染物D.稀有氣體通電能發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種用途的電光源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表述錯誤的是A.氫氧根:OHB.金剛石:C60C.5個臭氧分子:503D.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5.10℃時,將3g甲、乙兩種可溶性固體分別放入盛有溶11010L水的試管中。兩種物質的溶解情況(見圖I),90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見圖Ⅱ)。下面70對甲、乙兩種物質的判斷,不正確的是A.甲物質對應的溶解度曲線為a40B.可用降溫結晶法分離甲、乙兩物質的混合物C.10℃時,甲、乙兩物質的溶液都是飽和溶液10D.溫度升高至25℃時,甲、乙兩物質的溶液都I0℃0102030405060浴臣溫度℃是不飽和溶液,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圖I理科綜合試卷,第1頁,共8頁6.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主要實驗操作A鑒別O2和N2分別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現象B檢驗人體呼出氣體中是否含CO2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現象C除去CuO粉未中少量C粉加入稀鹽酸,過濾D分離KCI和MnO2的混合物取樣,加水溶解、過濾、洗滌、蒸發7.一定溫度下,向ag FeCla3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溶液的質量與加入NaOH固體的質量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1溶液質量/gA.Fe(OH)s沉淀完全時消耗NaOH的質量為ngMB.P點對應的溶液中NaOH達到飽和狀態C.m=c-aD.生成Fe(OH)3的質量為(n-b+ag8.下列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nmNa0H個體質量/gA.光的色散B.干冰升華C.紫外線驗鈔D.動物呼吸9.“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下列環境問題與其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A.白色污染—焚燒或掩埋廢棄塑料B.水污染—污水處理后再排放C.酸雨一推廣使用脫硫煤D.臭氧空洞—研發新的制冷劑,減少氟利昂的使用10.關于金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鎢的熔點高,常被用作燈絲B.黃銅合金的硬度比純銅的硬度大C.錫制成錫箔是利用錫的延展性D.鋁易氧化,因此抗腐蝕性能較差11.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A.食鹽、食醋、純堿一鹽B.過氧化氫、二氧化硅、水一氧化物C.松香、銅、玻璃一非晶體D.橡膠、陶瓷、水—絕緣體12.某同學從石家莊到西藏旅游,到達西藏后,發現從石家莊帶來的密封餅干包裝袋鼓起了。包裝袋鼓起的原因是A.袋內餅干的體積變大B.袋內氣體分子的體積變大C.袋內氣體分子個數增多D.袋內氣體分子間的間隙變大13.下列對生活實際問題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隔絕空氣B.用洗潔精除去油污—洗潔精能溶解油污C.司南靜止時,它的長柄指向南方一受到地磁場的作用D.水壩壩體上窄下寬一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4.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銅絲煮FeSO目AgNO:溶液溶液A.驗證鐵、銅、銀B.探究鋼鐵生銹C.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D.探究大氣壓強活動性需要氧氣力的方向的關系與高度的送系理科綜合試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