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2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考點名稱:工業化早期的工人狀況工業化早期的工人:機器大工業創造了物質財富的繁榮,也產生了雇傭工人和資本家對立的社會矛盾。資本家獲得絕大社會財富,不僅生活舒適,而且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較高的社會地位。但是工人出賣勞動力,工資收入很低,生活和健康都沒保證。工人時刻受到事業、饑餓和貧困的威脅。早期工人階級狀況特點:1.工業革命促使手工業者破產,工人工資下降,生活困難;2.伴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本家更加追求剩余價值和資本積累,工人生活進一步困難;3.資本家壟斷所有生產資料,工人階級一無所有;4.不斷發生的經濟危機使工人的生活雪上加霜。工人階級早起斗爭特點:1.以經濟斗爭為主2.具有很強的自發性,無組織性3.斗爭方式簡單,沒有明確斗爭的主要方向。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的影響:1.影響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2.促進了美、德、意、俄的革命和改革,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3.使世界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人運動逐漸興起;4.促進了近代城市的興起;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傳播到各地,沖擊著當地的舊思想、舊制度;5.造成東方從屬于西方的國際格局。考點名稱:英國的憲章運動?憲章運動:19世紀30~40年代,在英國發生的爭取實現人民憲章的工人運動,是早期三大工人運動之一。憲章運動的目的是,工人們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的管理。列寧評價英國的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憲章運動標志著英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揭開了同資產階級爭奪政治權力的斗爭的序幕。在英國的憲章運動中,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為爭取普選權的英勇斗爭,極大地鼓舞了歐洲各國的工人階級。憲章運動的三個階段:1.1836-1839第一階段,倫敦工人協會成立,并頒布《人民憲章》;2.1840-1842第二階段,成立“全國憲章協會”向議會遞交請愿書;3.1847-19世紀50年代第三階段,受法國二月革命和經濟危機影響,進步一請愿。歐洲早期三大工人運動:1831、1834年,里昂工人兩次起義;1836-1948年,英國憲章運動;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的歷程:1.背景或原因: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待遇卻很差;工業革命的發展使無產階級力量壯大,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工人運動蓬勃興起,目的是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2.時間:1836—1848年間。3.內容:工人們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的管理。憲章運動得到了廣泛的支持。英國憲章運動三次請愿失敗的原因:1.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程度較高,資本主義統治根基牢固;2.19世紀40年代后期,英國資本主義進入繁榮階段,工人生活得到改善,工人階級政治熱情下降;3.1848年歐洲革命被鎮壓對革命造成打擊;4.憲章運動是由工人階級發起的,但工人階級當時并不成熟,缺乏組織性和統一的領導。英國憲章運動的影響:1.對英國資產階級民主產生積極影響,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2.對后來歐洲各國工人運動起到促進作用;3.為以后無產階級思想的形成及工人運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人民憲章》的6點要求:1.凡21歲的精神正常,未犯過罪的男子均擁有選舉權;2.無記名秘密投票;3.議會和議員不應有財產資格限制;4.議員應領取工資;5.各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選舉名額;6.議會每年改選一次。點名稱: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共產黨的宣言》:《共產黨宣言》又譯《共產主義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由馬克思執筆寫成。1848年2月在倫敦第一次以單行本問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共產黨宣言》第一次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并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歷史才能得到說明。《共產黨宣言》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分析階級和階級斗爭,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階級斗爭的產生、發展過程,論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馬克思:卡爾·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近代政治經濟學家、哲學家、社會活動家、革命理論家。他的觀點在社會科學和社會政治運動的發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他一生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共產黨宣言》(1848年)、《資本論·第一卷》(1867年)等;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斗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方針。恩格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恩格斯國哲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偉大導師和領袖、近代共產主義的奠基人之一。他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還是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和馬克思共同撰寫了《共產黨宣言》,共同創立了科學共產主義理論,被譽為“第二提琴手”,他還為馬克思從事學術研究提供了大量經濟上的支持。在馬克思逝世后,將馬克思的大量手稿、遺著整理出版,并成為第一國際的領導人。《共產黨的宣言》所論述的無產階級政黨的特性:1.指出共產黨是為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務的政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2.堅持國際主義的原則;3.同資產階級斗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始終代表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無產階級政黨與資產階級政黨的本質區別:無產階級政黨是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黨派,也就是大多數人民群眾的黨,其本質是為維護廣大人民利益服務;資產階級政黨代表的是少數資本家和富人利益的黨派,其本質是為維護廣大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基礎:1.由圣西門、傅立葉、歐文創立的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理論前提。2.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為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提供了階級基礎。3.馬克思、恩格斯親自參加工人運動,不斷總結經驗,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1.分析了階級斗爭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2.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3.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1.《共產黨宣言》是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偉大著作;2.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3.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武器。我國早期《共產黨的宣言》的封面:馬克思和恩格斯——偉大的友誼“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熱情去灌溉,原則去培養,諒解去護理。”這是革命導師馬克思的一句名言。這句話本身也是對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深厚友誼的概括。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842年11月。恩格斯在回英國的途中,來到德國的科倫,當他笑容滿面、熱情洋溢地拜訪擔任《萊茵報》主編的馬克思的時候,馬克思對他卻十分冷淡。這是因為恩格斯在柏林和幾個主觀唯心主義空想家有些來往,馬克思懷疑他也是這類人物。雖然恩格斯說:“我很久以來就期待著這次會見……”,可馬克思只和他說了兩句話,就獨自埋頭看起文章來。恩格斯很失望,由于煩惱,下樓的時候竟把珍貴的手杖都折斷了。后來,馬克思看了恩格斯在英國發表的一些批判空想主義的文章,發現他們的思想是相通的,對恩格斯很欽佩,就寫信給恩格斯。當恩格斯第二次拜訪馬克思時,受到馬克思熱情、誠摯的歡迎。從那天起,倆人成為永不可分的親密朋友和戰友。1848年,歐洲大革命失敗,倆人不得不分別居住在倫敦和曼徹斯特,二十年時間里僅有幾次偶然的短暫的見面機會,但他們幾乎天天通信,交換對政治和自然科學的看法。曾經發生的誤解,不但被共同理想消除了,而且隨著為爭取人類的解放而奮斗的歲月的延長,他們的友誼變得牢不可破。后來,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徹斯特營業所,從事商務活動。這使恩格斯十分懊惱,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稱作是“該死的生意經”。并且不止一次地下決心:永遠擺脫這些事,去干他喜愛的政治活動和科學研究。然而,當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國倫敦的馬克思一家經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饑,過著貧困的生活時,他就拋開棄商念頭,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這樣做,為的是能在物質上幫助馬克思,從而使朋友,也使共產主義運動最優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資本論》早日寫成并得以出版。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中也發生過矛盾。1863年初,恩格斯的妻子瑪麗不幸病逝,馬克思因為另有急事,沒有及時給予必要的同情和關心。為此,倆人曾產生“疙瘩”,但是,他們都沒有隱藏自己的想法,而是接連六次通信,坦率地交換意見。恩格斯批評馬克思“冷冰冰的態度”,馬克思誠懇地作了自我批評,也作了必要的解釋。恩格斯在信中深情地說:“我感到高興的是,我沒有在失去瑪麗的同時再失去自己最老和最好的朋友。”馬克思逝世后,能夠整理他的手稿,出版他的遺作的,只有恩格斯一個人。在馬克思逝世前的十多年時間里,恩格斯果斷地放下了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地整理最后兩卷《資本論》,并親自把它出版。這兩卷《資本論》里凝結著他的勞動,閃爍著他的智慧。沒有恩格斯,最后兩卷《資本論》不可能問世。恩格斯卻十分謙遜地說:“我只是第二提琴手而且我想我還拉得不錯。我高興我有像馬克思這樣出色的第一提琴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