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 文藝復興與新航路的開辟考點名稱:文藝復興文藝復興:14世紀中葉到17世紀初在歐洲發生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和中心,15世紀后期,文藝復興逐步傳到西歐其他國家。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作為指導思想,表面上看是復興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運動,實際上是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里進行的反封建斗爭。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斗爭中形成的思想體系、世界觀或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它主張一切以人為本,反對神的權威,把人從中世紀的神學枷鎖下解放出來。宣揚個性解放,追求現實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對等級觀念:崇尚理性,反對蒙昧。文藝復興的實質:實質上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里進行的反封建的斗爭,一場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運動的主要特點:1.強調人性的解放,提倡人權,反對神權,追求自由,主張以人為中心。2.強調人自身品質的偉大,反對封建教會的桎梏,主張人人平等;3.提倡科學和理性,反對蒙昧主義;4.重視現世生活,注意解放人的本性,反對禁欲主義等宗教思想禁錮人性。文藝復興最早發生在意大利的原因:1.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顯著;2.意大利商業城市眾多,擁有雄厚的財力,為藝術發展提供了物質支持;3.意大利地處古羅馬中心,保留了大量古典文化精髓;4.新興的貴族主張擺脫封建束縛,提倡人文主義。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提倡人性的解放,強調人的自身的價值。文藝復興運動發生的條件:1.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萌芽發展為文藝復興提供物質基礎;2.新生的資產階級為發展生產和提高生活水平,需要提升自身階級水平;3.古希臘羅馬世俗文化成為文藝復興的天然素材;4.新興的資產階級沒有自己獨有的理論體系,需要借助古希臘羅馬文化開道。文藝復興運動發生的背景:1.中世紀教會壟斷文化教育,思想愚昧;2.意大利最早出現資產階級,新興的資產積極希望打破思想桎梏;3.意大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蘊;4.14世紀蔓延的黑死病促使人們反思。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1.推動了西歐各國的宗教改革,打擊了羅馬教會的權威,沖破了神學的禁錮,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自然科學的發展營造了民主的學術空氣,并提供唯物主義的認識方法;2.鼓起了人們徹底擺脫傳統觀念而倡導理性思考的勇氣,給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準備了條件;3.涌現了一大批文學家、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們當中不乏同時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4.為社會創造了一批經典的的文化財富,對后世產生重要的影響;5.推動了社會政治學說的發展,為以后的啟蒙思想奠定了基礎;6.過分的解放人性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導致一些腐朽的思想開始蔓延。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成就:四、自然科學人文主義之父——彼特拉克:彼特拉克的父親是佛羅倫薩的望族、律師。他自幼隨父親流亡法國,后攻讀法學。父親逝世后專心從事文學活動,并周游歐洲各國。他還當過神甫,有機會出入教會、宮廷,觀察生活,追求知識,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彼特拉克的父親原是佛羅倫薩的一個律師,因與黑黨領袖不和,于1302年被逐出城,遷居到阿雷佐。1304年7月20日,彼特拉克就在這里出生。以后又經過幾次搬遷,在1312年他們家遷到法國南部的阿維農,當時的教廷就在那里。因此彼特拉克與教皇等上層分子都有密切聯系。這種情況既關系到他的成長,也有助于他以后的人文主義活動。彼特拉克少年時就喜愛文學、修辭,對古典作品尤其感興趣,古羅馬維吉爾的詩歌、西塞羅的講演都強烈地吸引著他。但他父親卻要他成為一個法學家。因此,從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國的蒙得玻利和意大利的波倫亞學習法律。1320年父親去世,他便放棄了法學,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愛好。同年他回到阿維農,擔任一個次要的教職。1330—1347年,他一直在紅衣主教萬尼·科倫那手下任職。在教會里的工作并不忙,這就使他一面參與教廷的一些政治、外交活動,一面不倦地學習文學、創作詩歌。作為詩人,彼特拉克的名聲很快傳開。1340年,巴黎和羅馬爭相邀請他去接受桂冠。結果他決定去羅馬。1341年4月8日,他在羅馬的卡匹托利山上接受了“桂冠詩人”的稱號。 1374年7月19日,彼特拉克在一個叫阿克瓦的小村里去世。當人們發現他的遺體時,他的頭還埋在維吉爾的手稿中。考點名稱:新航路開辟新航路的開辟:地理大發現時期,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伙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倫布、達伽馬、卡布拉爾、迪亞士、德萊昂、麥哲倫等。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新大陸:新大陸是歐洲人于15世紀末發現美洲大陸及鄰近的群島後對這片新土地的稱呼。在發現新大陸前,美洲大陸對歐洲人來講是陌生的,他們普遍認為整個世界只有歐亞非三個大洲而沒有其他大陸的存在。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特點:1.以海上交通為核心;2.受到西、葡兩國王室支持;3.新航路的開辟以到達東方為目的。四條航路的詳細信息: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對比:1.背景:新航路:歐洲處在文藝復興及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階段;鄭和下西洋:中國封建君主專制鼎盛時期。?2.目的:新航路:是歐洲為了打破奧斯曼帝國切斷東西方陸路貿易通道而進行的開辟新商路的航海活動;鄭和下西洋:是為了顯示天朝國威,為大明皇帝求希奇珍寶的航?;顒?。?3.特點:新航路:掠奪、為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為國家帶來豐厚利潤;鄭和下西洋:揚我國威、提高明朝知名度,為國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4.相同點:都是開創精神,是人類航海史上的創舉。新航路開辟的原因:1.15世紀末,西歐各國商品經濟的廣泛發展和交換的不斷擴大,使黃金成為商品貿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東方各國的黃金成了西歐人夢寐以求的東西;2.但這時奧斯曼帝國控制著東西方貿易要道,阻隔了西歐各國通往東方的傳統商路;那些熾烈追求東方財富(黃金、珠寶、香料、絲綢等)的西歐各國貴族和新興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條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路;3.地處歐洲西南部瀕臨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較早開始了海外冒險和殖民活動,掌握了較先進的航海知識和造船技術,擁有了一定的財力,成為開辟新航路的起航地;4.《馬克·波羅行紀》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5.人文主義思想的促進作用。總的來說,新航路開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財富獲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經濟的發展。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的經濟生活發生變化,從此使歐洲市場擴大,發展到世界范圍,流通商品種類增多;2.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貿易中心發生變動,主要商路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促使意大利經濟的發展,這也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出現在意大利的一個原因。同時,它也使西班牙、葡萄牙、英國、荷蘭等國的商貿經濟繁榮起來;3.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各國加入殖民行列,西歐殖民者從殖民地大肆掠奪財富,歐洲各國迅速富裕起來,形成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發與發展;4.推動了海外擴張和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促進了資本原始積累。同時,打破了世界各地區間的封閉和孤立狀態,把舊大陸和新大陸聯系在一起,世界歷史邁出了從分散走向整體的關鍵性一步;5.新航路的開辟給其他地區的人民帶來了災難。新航路線路圖:西、葡兩國熱衷于航海開發的原因:1.兩國都處于西歐的交通要道,有便利的港口和風向氣候;2.中國指南針及航海術的廣泛應用,歷史上的西葡兩國.航海知識和技術比較發達,聚集了相當多的航海人才并且具有冒險意識的航海家;3.并且擁有在當時比較開明的君主的支持,新航路的開辟得到了兩國君主的支持;4.西葡兩國擁有強烈的宗教熱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