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美國的獨立考點名稱:來克星頓槍聲萊克星頓的槍聲:18世紀后半期,英國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每個殖民地都由英國派來的總督統治。這時的殖民地已經開發了大量的種植園,建立了紡織、煉鐵、采礦等多種工業,經濟比較繁榮。英國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不斷增加殖民地的稅收,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為反抗英國殖民者,在1775年4月19日,伴隨著萊克星頓的槍聲,美國獨立戰爭爆發。萊克星頓的槍聲是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的標志。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背景:1.北美殖民地體系的建立;2.北美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3.美利堅民族逐步形成;4.北美殖民地地區同英國的矛盾日益尖銳。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英國殖民者對北美殖民的高壓政策和經濟剝削。萊克星敦的槍聲:波士頓傾茶事件:1773年發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頓人民反對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貿易的事件。1773年,英國政府為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存茶葉,通過《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該條例給予東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免繳高額的進口關稅,只征收輕微的茶稅。條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販賣"私茶"。東印度公司因此壟斷了北美殖民地的茶葉運銷,其輸入的茶葉價格較"私茶"便宜百分之五十(人們飲用的走私茶占消費量的十分之九)。便宜的價格打壓了本土的茶葉銷售,而導致很多的走私和本地種植的茶葉商人無法生存,美國茶葉價格被操縱,北美生產出來的茶葉銷售受影響。另外北美人民認為東印度公司是英國扶植的,假如他們飲用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就等于他們還繼續受英國殖民者的壓迫、剝削,被迫接受英國對殖民地征稅和制定法律。所以該條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極大憤怒,紐約、費城、查爾斯頓人民拒絕卸運茶葉。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8000多人集會抗議。當天晚上,在塞繆爾·亞當斯和約翰·漢考克的領導下,60名“自由之子”化裝成印第安人上了茶船,將東印度公司三條船上的342箱茶葉全部傾倒入海。波士頓傾茶事件以后,英國政府認為這是對殖民當局正常統治的惡意挑釁,為壓制殖民地民眾的反抗,波士頓傾茶事件[6] 1774年3月英國議會通過了懲罰性的法令,即《波士頓港口法》、《馬薩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駐營法》。這四項法令通稱為"強制法令",規定英軍可強行進駐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馬薩諸塞的自治地位,封閉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頓港。這些法令明顯地剝奪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權利,激起了他們的聯合反抗,直接導致了第一屆大陸會議的召開,擬就呈交英皇的請愿書和抵制英貨的法案。考點名稱:《獨立宣言》的發表《獨立宣言》:《獨立宣言》于1776年7月4日,由第二次大陸會議批準,宣布美利堅合眾國獨立的宣言,這一天后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陸會議出席代表共同簽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國華盛頓特區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此宣言為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之一。第一次大陸會議:1774年9月5日,北美殖民地在費城召開了殖民地聯合會議,史稱“第一屆大陸會議”,盡管這次大陸會議沒有提出獨立問題,但它是殖民地形成自己的政權的重要步驟。第二次大陸會議:第一屆大陸會議之后,英王變本加厲地對殖民地采取鎮壓措施,引起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康科德的武裝沖突。在人民反英武裝斗爭和高漲的革命情緒推動下,1775年5月10日,第二屆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并于1776年7月4日通過《獨立宣言》,1777年11月15日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邦聯條例》,1781年3月1日獲各州批準,開始生效。據此成立的邦聯國會代替大陸會議,成為直到1789年3月為止的美國立法機構。《獨立宣言》的頒布背景:1.歐洲啟蒙思想的深刻影響(理論基礎);2.北美啟蒙思想家富蘭克林和杰斐遜的推動;3.潘恩發表《常識》,激勵人民為獨立而戰;4.獨立戰爭爆發的實際情況。《獨立宣言》的歷史意義:1.《獨立宣言》表達了北美人民追求獨立的愿望,對獨立戰爭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2.《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作為一個新的國家的誕生;3.《獨立宣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宣告成立民主共和國,推動了歐洲反封建革命,直接影響了法國大革命。《獨立宣言》原件:《國家寶藏I》:電影《國家寶藏I》是一部圍繞《獨立宣言》而虛構的故事,但其中不少獨立戰爭史實可以參考。考點名稱:1787年美國憲法《1787憲法》:1787憲法是美國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準生效的美利堅合眾國聯邦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1787年憲法強調加強國家權利,又在權利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的原則,以避免權力過于集中,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內容是:立法、司法與行政權三權分立。分權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權力平衡。其學說來自洛克和孟德斯鳩等人,美國人把思想、理論轉變為行動、實踐。三權分立的主要特點(結構圖):聯邦制與邦聯制的對比:《1787憲法》制定的背景:1.經濟因素:外國上商品占據美國市場;海外貿易受挫;沒有統一的國內市場;收支失衡,外債巨大。2.政治因素:邊境面臨嚴重的威脅;國內社會矛盾尖銳。3.根本原因:獨立后的美國以松散的聯邦同盟存在。《1787憲法》體現原則:1.中央集權原則(聯邦制原則);2.分權制衡原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制衡;3.民主原則:總統、議員由民選產生。《1787憲法》的作用:1.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資產階級民主;2.緩和矛盾,為美國的長期穩定和發展打下基礎;3.妥善的處理了地方和中央的關系;4.有利于形成真正統一的國家市場,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5.局限性:沒有廢除南方的努力制度,沒有解決好南北矛盾。《1787憲法》原件:“驢象大戰”:1828年,民主黨人杰克猻競選美國第七任總統,對手以“笨驢”嘲譏他。杰克猻當選后,其頑固的作風讓他那“驢子”的綽號揮之不去。?1874年,有人在漫畫中用受困的大象來諷刺共和黨在選戰中失力。民主黨和共和黨后來都接受這種比喻。驢子被視為笨頭笨腦的動物,但民主黨人認為,驢子其實是既聰明有又勇氣的動物。大象被譏為大而不當、華而不實、保守愚昧,但在共和黨人心目中卻代表了尊嚴、力量和智能。每到選舉季節,海報和報紙鋪天蓋地都是驢和象的“光輝形象”,競選的會場上也時常出現充氣塑料做的驢和象。考點名稱:“美國國父”華盛頓華盛頓:喬治·華盛頓是美國首任總統,美國獨立戰爭大陸軍總司令。178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793年連任,在兩屆任期結束后,他自愿放棄權力不再續任。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又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他被譽為“美國國父”。他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政治家。對華盛頓的評價:1.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美國的開國元勛;2.北美獨立戰爭期間受命為大陸軍總司令,領導北美人民經過了薩拉托加、約克鎮等系列戰役,擊敗英軍,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3.他還開創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獨立戰爭結束后,他主動交出軍權,1787年在他的主持下美國制訂了1787年憲法,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他還身體力行,他在連任第一二屆總統后主動放棄擔任第三屆總統的機會;4.由于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的卓越功勛和開創的民主政治,使他贏得了美國人民的愛戴,成為美國歷史的著名總統之一,被尊為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考點名稱: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民族獨立戰爭和資產階級革命,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反殖民戰爭。由于英國對殖民地的剝削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了北美人民的抗爭。始于1775年4月的萊克星頓槍聲,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經過北美人民的艱苦抗爭,終于在1783年迫使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民主體制,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起到了推動作用。美國獨立戰爭知識架構圖:美國憲法與英國權利法案對比: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的意義:1.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通知,建立近代每周第一個獨立國家;2.美國獨立戰爭既是民族解放戰爭,同時還是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奠定了基礎。3.美國獨立戰爭對法國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美國獨立戰爭示意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