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3張PPT)從微觀粒子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和組成及變化下列物質是由哪種微粒構成?水水分子一.微觀粒子構成物質從微觀粒子角度認識物質的組成和構成鉆石碳原子下列物質是由哪種微粒構成?銅銅原子氯化鈉氯離子和鈉離子微觀粒子構成物質——物質都是由微粒構成的,直接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分子物質銅(Cu)、鐵(Fe)、鋁(Al)等金屬、金剛石(C)、硅(Si)等氧氣(O2)、二氧化碳(CO2)、水(H2O)等離子氯化鈉(NaCl)、氯化鎂(MgCl2)、硫酸銅(CuSO4)等原子構成為什么花開時能聞到花香?為什么糖水是甜的?為什么濕衣服經過晾曬就會變干?試從微觀粒子角度解釋下列現象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習特有的思維方式二.微觀粒子的性質例:下列關于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氫氣球在高空膨脹——分子體積變大B.將變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能鼓起來——受熱時分子間空隙增大C.新裝修的房間中有異味——分子在不斷地運動D.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升華——分子間間隔增大A微粒的性質:①構成物質的微粒是在不停地運動的;且溫度越高運動速率越快②構成物質的微粒之間都有一定的空隙③構成物質的微粒體積和質量都很小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每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在這個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水分子,不變的是氫、氧原子。1.分子②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①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③分子是由原子結合而成的原子原子核電子(帶正電)質子中子(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不帶電)(每個電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在原子中: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不顯電性)(1)原子的構成原子的構成示意圖2.原子2+1118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層電子層電子層原子核該電子層上的電子數原子核帶正電荷最外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最外層電子數 化學性質=8(He為2) 相對穩定,不易得失電子一般<4 不穩定,易失電子一般>4 不穩定,易得電子=4 能失去電子也能得到電子(2)原子結構示意圖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 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這一標準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Ar)。計算式:相對原子質量=該原子的質量碳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3)相對原子質量陽離子:原子或原子團失去電子,帶正電荷(質子數>電子數)陰離子:原子或原子團得到電子,帶負電荷(質子數<電子數)Mg2+Na+Al3+O2-Cl-S2-3.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表示每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Mg2+表示2個鎂離子離子符號:表示一種離子或一個離子。2分子、原子、離子與物質原子物質分子聚集結合聚集物質銅(Cu)、鐵(Fe)、鋁(Al)等金屬金剛石(C)、硅(Si)等氧氣(O2)、二氧化碳(CO2)、水(H2O)等分解失去或得到電子離子結合物質氯化鈉(NaCl)、氯化鎂(MgCl2)、硫酸銅(CuSO4)等得到或失去電子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一般少于4個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一般多于或等于4個(氫為1,硼為3)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為8個(氦為2個)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三.元素組成物質1.元素符號的書寫原則(1)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H、O、N等(2)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如: Cu 、Ca 、Ne、Na、Mg、 Mn等碳 氧 鎂鋁 銅 氯OCMgAlCuCl2.元素符號的意義(1)元素符號的兩種意義宏觀意義:~表示一種元素~表示一種物質(適用于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以及P、S)微觀意義:~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注意:當元素符號前有數字時,只有微觀意義,沒有宏觀意義即表示該原子的個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的順序給元素編了號,這個編號就是原子序數。3.元素周期表①橫行(周期):共有7個橫行,每一橫行叫一個周期,共7個周期。② 縱行( 族 ):共有18個縱行,每一縱行叫一族,共16族(其中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③ 每一格:每一格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④ 元素周期表的起始:(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核電荷數1~18的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非金屬元素“钅”字旁(汞、金除外)“石”字旁;“氵”字旁;“氣”字頭“氣”字頭(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單元格信息原子序數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符號元素名稱原子序數=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微觀原子物質分子聚集結合聚集物質分解失去或得到電子離子結合物質得到或失去電子元素組成宏觀分子、原子、離子及元素與物質1.從微觀粒子角度認識純凈物(2)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同種物質,原子相同,且原子在空間排布相同(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同種物質,分子相同。不同種物質,分子不同純凈物是指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四.從微觀粒子的角度認識純凈物與混合物例:將宏觀、微觀及化學符號聯系在一起是化學學科的特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四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如__________。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______;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______。②③④⑥④⑥②③化學式的書寫:明確每一個小球代表什么原子,每一個粒子中各種原子的個數,再據此寫出化學式,分別寫出圖②、圖④所表示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H2OO2關于水大家了解多少?試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來描述你所知道的關于水的化學知識.H2O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2︰1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水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2/18定性定量H2O微觀描述宏觀描述化學式信息化學式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和之比÷相對分子質量×100%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質量比某元素質量分數×一定質量的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該物質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定量認識純凈物例: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其中矢車菊黃素的化學式為C18H16O8。下列關于C18H16O8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 相對分子質量為360 gC. 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 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B元素的化合價:體現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數目比值關系的數值(1)化合價的表示方法:通常是在化學式中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如:H2OH2O中H元素的化合價+1H2OH2O中O元素的化合價-2(2)化合價的一般規律①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有正、有負。②在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H2O BaCl2 ZnSO4 NaOH CuSO4+1+1-2-2-2+2+2+2-1-1SO2 SO3 NH4NO3-2-2+6+4-3+5③同種元素在不同物質中可顯不同的化合價,在同一物質中也可能顯不同的化合價。④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化合時,金屬元素顯正價,非金屬元素顯負價。⑤在單質里,元素的化合價為0。⑥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顯-2價,氫元素通常顯+1價。NaCl CaCl2 AlCl3 KCl MgCl2+1-1+1-1-1-1-1+2+2+3HCl H2S H2O+1+1-1-2+1-2H2 O2+1 -1特例⑦原子團:一種或多種元素的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帶電的離子,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這樣的原子集合稱為原子團,也叫作根。如:氫氧根(OH-)、碳酸根( )化合物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需根據原子團的化合價單獨計算,即原子團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該原子團化合價。常見根的化合價根的名稱 根的符號 化合價 巧記口訣氫氧根 OH- -1 負一硝酸氫氧根負二硫酸碳酸根負三常見磷酸根通常正一是銨根硝酸根 -1 碳酸氫根 -1 銨根 +1 硫酸根 -2 碳酸根 -2 磷酸根 -3 原則: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解: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1)+x+(-2)×4 = 0x =+7答:在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7。例:試確定高錳酸鉀(KMnO4)中錳元素的化合價。食鹽、蔗糖分別放入小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攪拌,靜置,放置一段時間后,固體逐漸消失,形成相應溶液,氯化鈉溶液和蔗糖溶液中的微粒分別都有哪些?2.從微觀粒子角度認識混合物蔗糖在溶液中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氯化鈉在溶液中以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式存在氯化鈉溶液中的微粒有鈉離子、氯離子、水分子蔗糖溶液中的微粒有蔗糖分子、水分子如圖是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溶液中有哪些微粒?氫氧化鈉溶液中的微粒有鈉離子、氫氧根離子、水分子稀鹽酸中的微粒有氫離子、氯離子、水分子例:將宏觀、微觀及化學符號聯系在一起是化學學科的特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四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如圖______(填序號,下同)。①⑤一種物質一種物質單質化合物多種不同物質多種不同物質同種元素不同種元素混合物純凈物混合分離從元素(宏觀)角度認識純凈物和混合物金剛石結構 石墨結構 C60結構 碳納米管結構例: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____,屬于混合物的是 ____,屬于氧化物的是___。(填字母)ABCD氧氣和液氧氧氣和臭氧冰和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A B C D①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常用百分數表示。②計算公式:=某溶質的質量分數 =定量認識混合物該溶質的質量該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該溶質的質量該溶液的質量×100%×100%(1)溶液、溶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之間的關系:(2)混合物(含雜質的物質)、純凈物、物質質量分數之間的關系:②物質的質量(純凈物)= 含雜質的混合物的質量×該物質的質量分數③含雜質的混合物的質量 = 物質的質量(純凈物)÷該物質的質量分數①某物質的質量分數 =該物質的質量(純凈物)含雜質的混合物的質量×100%=1-雜質的質量分數例:某粗鹽樣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鎂、氯化鈣雜質和不溶性的泥沙。常溫下,將70g該粗鹽樣品溶解于水中,過濾得到不足3g泥沙和500g溶液。取出該溶液進行測定,其中含有鎂元素1.2g,鈣元素2g,氯元素42.6g。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混合物中氯化鎂和氯化鈣的質量分別是為_____、_____。(2)該混合物中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3)該混合物中泥沙的質量為_____。(4)粗鹽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約為為_____。氯化鎂(由Cl-和Mg2+構成)氯化鈣(由Cl-和Ca2+構成)氯化鈉(由Cl-和Na+構成)粗鹽樣品(氯化鈉,還有含氯化鎂、氯化鈣雜質和不溶性的泥沙)氯元素和鈣元素組成氯元素和鎂元素組成氯元素和鈉元素組成溶液中含有的微觀粒子有:Cl-、Ca2+、Mg2+、Na+、H2O溶液中含有的元素有:氯元素、鈣元素、鎂元素、鈉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粗鹽樣品定性分析(不考慮泥沙)溶于水(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鈣能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m(MgCl2)×Mr(MgCl2)Mr(Mg)m(Mg)=(1)在氯化鎂中:得m(MgCl2)=4.375g×100%在氯化鈣中:m(CaCl2)×Mr(CaCl2)Mr(Ca)m(Ca)=得m(MgCl2)=5.55g×100%(2)由(1)得500g溶液中氯化鎂的質量為4.375g,氯化鈣的質量為5.55g在氯化鎂中氯元素的質量為在氯化鈣中氯元素的質量為m(MgCl2)×Mr(MgCl2)2Mr(Cl)m(Cl)=×100%=3.55gm(CaCl2)×Mr(CaCl2)2Mr(Cl)m(Cl)=×100%=3.55g溶液中的氯元素由氯化鎂中氯元素、氯化鈣中氯元素、氯化鈉中氯元素組成,則:氯化鈉中氯元素的質量=溶液中的氯元素的質量-氯化鎂中氯元素-氯化鈣中氯元素氯化鈉中氯元素的質量=42.6g-3.55g-3.55g=35.5g在氯化鈉中:m(NaCl)×Mr(NaCl)Mr(Na)m(Na)=得m(NaCl)=58.5g×100%(3)混合物的總質量=氯化鈉的質量+氯化鎂的質量+氯化鈣的質量+泥沙的質量泥沙的質量=70g-4.375g-5.55g-58.5g=1.575g(4)w(NaCl)=m(混合物)m(NaCl)×100%=83.6%(1)該混合物中氯化鎂和氯化鈣的質量分別是為_______、_______。(2)該混合物中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3)該混合物中泥沙的質量為______。(4)粗鹽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約為為_______。83.6%1.575g58.5g4.375g5.55g物質混合物單質化合物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氧化物酸堿鹽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純凈物(按物質種數分)(按元素種數分)空氣、溶液、化石燃料、自然界中的水等物質的分類無機物有機物水變成水蒸氣:液態水變為水蒸氣,分子本身沒有發生改變,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了。屬于物理變化。一.從微觀粒子角度認識物質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固態 液態 氣態從微觀粒子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電解水時,水分子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水分子分裂成氫、氧原子,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物質的微粒發生了變化),屬于化學變化。宏觀 微觀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分子本身不變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比較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思考:化學反應的常見類型又有哪些呢?如何從微粒觀的角度分析各種反應的實質呢?例:如圖所示的微觀變化,其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置換反應二.從微觀粒子角度認識化學反應的類型例:觀察以下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A.圖1中的反應,微觀上是H+和OH–生成水分子的過程B.圖2中的反應,微觀上是鋅離子和銅原子生成鋅原子和銅離子的過程C.圖3中的反應,微觀上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分子的過程D.上述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有: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分解反應圖1 圖2 圖3例:請從微觀粒子的角度具體分析下列反應(復分解反應)能發生的本質原因。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分子①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分子②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結合成硫酸鋇沉淀復分解反應的實質:兩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互相交換離子,離子之間互相結合生成氣體、沉淀或水,從而使某些離子數目從溶液中大量減少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兩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互相交換離子,離子之間互相結合需能生成氣體、沉淀或水①H+ + → H2O + CO2↑(1)生成水:(2)生成水和氣體:②H+ + → H2O + CO2↑③ + OH- → NH3↑ + H2O(3)生成沉淀:①Ca2+ + → CaCO3↓②Ba2+ + → BaCO3↓③Ba2+ + → BaSO4↓H+ + OH- → H2O常見能生成水、氣體、沉淀的離子組合④Ag+ +Cl- → AgCl↓三.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如圖是水電解過程,水分子分解示意圖,根據示意圖,請從微觀粒子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物 生成物物質種類分子種類原子種類元素種類原子數目原子質量 氫氣(H2)、氧氣(O2) 水(H2O)氫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氫原子 、氧原子 氫原子 、氧原子氫元素(H)、氧元素(O) 氫元素(H)、氧元素(O)反應前后,同種原子的質量相等一切化學反應一定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原子數目、原子質量均沒有改變。變變不變不變不變不變例:二氧化碳會引起溫室效應,某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液體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應)。在丁對應的方框中畫出物質的微粒模型圖。2H2O ==== 2H2↑ + O2↑通電( )克 : ( ) 克 : 16 克2×18 : 2×2 : 1×32若36克 : ( )克 : ( )克若1823242 : 2 : 1五.化學變化中微粒數目與質量的關系(水的分解為例)微粒個數比(微觀)物質質量(宏觀)質量比例:我國是世界上首個成功試采海域可燃冰的國家??扇急饕屑淄樗衔?,具有能量高、燃燒熱值大等優點,將成為未來新能源。如圖是甲烷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微觀示意圖。(1)圖中參加反應A、B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______。(2)圖中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為________。根據題意及示意圖寫出反應物、生成物配平:CH4+ O2 CO2+ H2O22點燃1 : 2 : 1 : 216 : 64 : 44 : 36(1)圖中參加反應A、B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2。(2)圖中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為1:4。微粒個數比質量比化學式純凈物物理變化化學變化離子符號元素符號元素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物質分類變化元素周期表分子離子混合物宏觀微觀符號化合價組成構成構成構成小結宏觀概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