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5年中考社會思品預測試卷(07)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每題1.5分,共30分)1.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把“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明確為經濟發展新空間“三個支撐帶”。其中“一帶一路”是指( )A.珠三角經濟帶和絲綢之路 B.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C.東北老工業基地和“長征”沿路D.長三角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11月15日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澳大利亞,參加在布里斯班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并對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與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會談,雙方共同確認實質性結束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據此回答2—4題。2.11月的北京正值深秋,那么澳大利亞應該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假如習主席走在新西蘭的街上,他看到當地主要應當是 ▲ 人種。( )A.白色 B.黃色 C.黃色 D.棕色4.媒體稱中澳自由貿易區協定深刻改變了中澳之間的貿易格局,也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引擎。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2·1·c·n·j·y①它反映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 ②這一舉措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③這一舉措表明政治格局走向多極化 ④它說明對外開放是我國的立國之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第十七屆亞洲運動會在韓國舉行。要想了解韓國相對巴西的位置,應選擇 ▲ 、 ▲ 。( )A.亞洲政區圖 大比例尺地圖 B.世界政區圖 大比例尺地圖C.亞洲政區圖 小比例尺地圖 D.世界政區圖 小比例尺地圖6.下列描述符合下圖A河段特征的是( )A.江闊水深,被稱為“黃金水道”B.峽谷眾多,水能資源異常豐富C.河床抬高,出現“地上河”景觀D.河道彎曲,容易引發洪澇災害7.700年多年前,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到杭州,驚嘆杭州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以下有關馬可·波羅的情況介紹,你認為符合史實的是( )①馬可·波羅來自意大利②他從威尼斯出發,沿陶瓷之路由海上抵達中國③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唐朝的“開元盛世”④《馬可·波羅行記》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對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大國崛起》中說:“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個島國……從17世紀初開始,這個落后的封建小國緊鎖門戶,度過了200多年閉關自守的時光。但是,西方文明的沖擊不可避免地到來了……也迎來了棄舊圖新的機遇?!毕铝姓f法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棄舊圖新”指明治政府的改革 B.“西方文明的沖擊”指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C.閉關鎖國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明治維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9.李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某專題復習時,得出如下結論: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下列史實不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有( )www-2-1-cnjy-comA.1924—1927年,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B.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C.1937—1945年,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贏得了近代以來第一次反侵略戰爭的偉大勝利D.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戰敗后退守臺灣,致使大陸與臺灣骨肉分離10.某同學在探究性學習中收集了下組圖片,該組圖片信息所反映的歷史主題是( ) “五四”運動 開國大典 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A.民族復興之路 B.民主革命之路 C.社會主義道路 D.改革開放之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戰略實施以來,順利研制發射了10艘神舟飛船和1個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先后有10名航天員12人次進入宇宙、漫步太空,載人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據此回答11—12題。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11.40多年前的一項科技成果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該技術并試驗成功的國家。這項科技成果是指( )A.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 B.“東方紅1號”衛星的發射成功C.“神舟5號”飛船的往返成功 D.“東方魔稻”的育種成功12.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表明 ( )①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已躋身世界創新型國家的行列②科技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民族振興的基石③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我國已建立起堅實的基礎④我國正在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14年3月22日,“第四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在浙江省奉化市舉辦。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出席此次論壇并致辭,其間,蔣孝嚴在蔣氏故居豐鎬房祭祖并赴摩訶殿掃墓。與此類似的兩岸交流( )①有利于推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 ②有利于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③有利于兩岸消除隔閡,增進共識 ④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4.右邊題為《八根繩子拽不轉》的漫畫啟示我們( ) A.現代社會的人們總是既競爭又合作B.人多力量大,團隊只有做大才能做強C.每個人都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D.集體的戰斗力需要其成員的團結協作15.《湖州晚報》“法庭記錄”專欄介紹的案件中,有人因違反交通法規被罰款,有人因欠朋友的債不還遭起訴,有人因持刀搶劫受處罰。根據違反的法律可將他們的行為分為( )2-1-c-n-j-yA.一般違紀行為和嚴重違紀行為 B.違反憲法、一般違法和嚴重違法行為C.一般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 D.行政違法、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行為16.下邊漫畫中的人物主要侵犯了消費者的( )①知悉真情權 ②自主選擇權③公平交易權 ④依法求償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4年3月,昆明火車站廣場、售票廳發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事件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公安機關當場擊斃4名暴徒,抓獲1人。據證實,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勢力一手策劃組織的嚴重暴力恐怖事件。據此回答17—18題。17.這一嚴重暴力事件侵犯了公民的哪項基本權利,違背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哪些基本特征( )A.人格尊嚴權;民主法治公平正義 B.生命健康權;公平正義充滿活力C.生命健康權;民主法治安定有序 D.人格尊嚴權;誠信友愛安定有序18.面對此次事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非傳統安全問題更加凸顯 B.恐怖主義已經成為我國的主要矛盾C.公安機關履行了國家檢察機關的職責 D.對恐怖分子的打擊要毫不手軟19.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手握重權、身居要職的官員落馬,顯示了中央高層懲貪反腐、澄清吏治的決心。官員落馬的高頻次,也顯示反腐日益常態化,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專題討論了依法治國問題。以下說法符合題意的有( )①反腐已經成為我國的中心工作 ②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有利于徹底消除腐敗 ④有利于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014年2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關于2013年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匯報,決定合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樣做有利于( )【來源:21·世紀·教育·網】①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③有利于更公平地分享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果④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實現城鄉居民的同步富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③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50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1)承載著數千年歷史的絲綢之路,沿線風光如畫。圖二中的景觀圖最有可能分布在圖一中的哪個城市附近的高原上。并從自然環境角度說明其在當地出現的原因。(2分)21*cnjy*com(2)駝鈴聲聲,馬嘶陣陣,絲路上留下許多文明使者的足跡。不同文明通過絲路的交流,促進了文化的發展,請列舉漢代以后中外交往的史實兩例佐證這一觀點。(4分)【版權所有:21教育】(3)我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得到沿線各國的積極響應。請從不同角度簡析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合理性。(4分)22.為更好了解法治知識,光明中學九(2)班準備出一期以法治為主題的班報,請你參與。(10分)【法制經緯】(1)法治是人類文明前行的“利器”。請列舉能印證這一論斷的近代西方史實一例。(2分)【法制論壇】◇“離開了憲法,法律秩序就不可能存在?!?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建平◇“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推進法治社會建設……?!?br/>——摘自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2)請任選上述其中一個觀點,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它的理解。(4分)【舉案說法】案例一:2014年以來,原公安部部長周永康,原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等高官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處,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案例二:小明這兩天恨透了網絡。其一因他在微信上曬同桌的照片和電話,結果使同桌被小流氓盯上,受敲詐。其二他從網上購買了一雙名牌運動鞋,但穿上沒一周鞋底開裂,找商家,可人家不理,他既不認識商家,也不知店在哪兒,只好自認倒霉。(3)案例一直接體現了教材中的什么道理?請你對案例二中小明的行為作一評析。(4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在(南京)馬群鎮警戒的時候,我們聽說俘虜們被分配給各個中隊,每一中隊兩三百人,已自行處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虜)轉眼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東史郎日記》(日)材料二:《南京大屠殺的虛構》出版后,日本右翼給予了高度評價,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護封廣告詞中寫道:“讀了此書,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殺,那就只能說他是煽動反日。”【出處:21教育名師】(1)材料一、二的作者對南京大屠殺的態度有何不同?這給我們什么警示?(4分)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國祭,不是沉湎于苦痛而難以自拔,而是保持痛感,并從中汲取力量?!拔ㄓ忻窕晔侵档脤氋F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人才有真進步?!?br/>(2)運用民族精神的知識,說明開展類似國家公祭儀式的活動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積極意義。(4分)(3)“歷史不應該是記憶的負擔,而應該是理智的啟迪”。你認為人類應從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中受到怎樣的啟迪?(2分)24.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即APEC)會議于11月在北京舉行,會議取得了豐碩成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21·世紀*教育網(1)會議的主題和議題都是由主辦方中國設置的。這些話題引起了與會成員的高度共鳴,取得廣泛共識。北京APEC的成功舉行再次說明了什么?(2分)(2)APEC,不僅讓中國分享舉辦國際盛會的榮耀,也給首都市民帶來了“撥霾見日”的“APEC藍”(指APEC會議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北京市的PM2.5濃度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級優水平,天空變藍)。有人期盼“APEC藍”永駐天空。請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人們期待“APEC藍”永駐天空的理由。(4分)21cnjy.com(3)“APEC藍”的出現讓人們看到再現藍天白云,山清水秀的希望。結合下面的相關鏈接,談談它對我們治理霧霾具有的借鑒意義。(4分)相關鏈接:APEC會議期間,為保證空氣質量達到良好水平,周邊省區市實施工業停限產、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等臨時性減排措施,北京市本地實行機動車限行與管控、燃煤和工業企業停限產、工地停工、加強道路保潔、調休放假等措施。25.“沖擊——反應”曾是國內外史學界解釋中國近代模式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1)從19世紀中期開始,西方的沖擊促使中國發生劇烈變化。有人據此創作了中國近代歷史變遷圖,你覺得右圖中字母A、B所在處應填入的歷史事件各是什么?(2分)【來源:21cnj*y.co*m】(2)從1840年到1919年,在向西方學習的問題上,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認識曾經歷了逐漸深化的過程。請根據右圖,運用所學知識簡述這一變化過程。(6分)(3)今天的中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仡欉@段歷史,它對于我們成功迎接未來的挑戰有哪些有益的啟示?(2分)21教育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345678910BAAADDDDBA11121314151617181920BDADDCCCDB二、非選擇題:(3)對外開放角度: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建設“一帶一路”有利于促進中國的對外開放,與世界相互取長補短,加快發展步伐。(2分)21·cn·jy·com時代主題的角度: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建設一帶一路有利于促進各國各地區的交流與合作,維護世界和平;有利于沿線地區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2分)www.21-cn-jy.com22.(1)美國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1787年憲法,確立了共和政體和三權分立原則,促進了美國乃至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2分,其他史實言之有理也可以) 21*cnjy*com(2)觀點一: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2分)憲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普通法律的具體化。(1分)普通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1分)。觀點二:我國是個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2分)一切國家機關都是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組織和建立起來的,都必須依法行使職權。(1分)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的實現。(1分)(3)案例一: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違法必究。(1分)案例二:小明將別人隱私擅自上傳到網絡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他在網絡購物中受到侵害,卻自認倒霉,放棄了自己的權利,也未履行依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義務。因此,我們要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律已,依法做事,學會正確行使權利;增強權利意識,學會依法維權。(3分)23.(1)東史郎先生勇于面對侵略歷史,如實描述歷史,敢于承擔歷史責任;而渡部升一否認南京大屠殺的發生,為日本的侵略行徑辯護。這警示我們當今日本右翼勢力的侵略野心不死;要重視對歷史的研究,努力保存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史實。(4分,其他回答符合題意也可)(2)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開展類似活動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不竭的力量之源和強大的精神動力。(4分)(3)人類社會應團結起來,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維護正義。(2分)24.(1)我國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2分,或綜合國力的增強、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2)霧霾嚴重是大氣污染的表現,它不僅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也制約了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所以人們期盼空氣質量優良的“APEC藍”。(4分)(3)要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關系;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要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要選擇低碳的消費方式,文明出行。(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