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耳和聽覺第三章 人體的感覺耳的結構由外至內依次分為外耳、中耳、內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組成耳廓位于頭兩側,主要為軟骨;外耳道連接耳廓與鼓膜當你在聽一個微弱的聲音時,除了湊近聲源外,還會有哪些方法?②保護作用,阻止一些異物進入耳的內部。耳廓的作用:①收集聲音耵聹而在外耳道內還分布有耵聹腺,分泌出的耵聹便是俗稱的“耳屎”。外耳道是聲音從耳廓傳至鼓膜的通道。耵聹的作用:保護耳道。當然過量的耵聹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聽覺,或是引發其他不良癥狀。中耳由鼓膜、聽小骨、鼓室和耳咽管組成鼓膜,它是外耳與中耳的分隔,位于外耳道末端,半透明且呈凹型。聽小骨:由鐙骨、砧骨和錘骨組成。耳咽管:一端開口中耳,一端連通鼻咽部的軟管結構。鼓室:鼓膜后的空間,與耳咽管相通,內有空氣。聲音在中耳的傳遞:鼓膜接收聲波并轉化為自身振動,并牽動三塊聽小骨振動;聽小骨又將振動傳送給內耳,傳導過程中還將聲音信號放大,使得人能夠聽到微小的聲音。中耳作用:傳遞和放大聲音閱讀P46視窗:中耳增壓效應,了解中耳的增壓。周圍的聲音太響時,你會怎么做?你知道正確捂耳朵以減弱噪聲的方法嗎?過強的聲音很可能損傷鼓膜,因鼓膜此時受到了聲音造成的巨大壓力,內外側壓強不等。由于鼓室通過耳咽管與鼻咽部連通:捂耳時閉嘴,不捂耳時張嘴可使鼓膜兩側壓強基本相同,降低鼓膜的受損可能。由于耳咽管和鼻咽部相通,若咽部感染后的病菌侵入耳咽管,則會引起中耳炎。中耳炎伴隨流膿、發炎的癥狀,嚴重可導致頭暈惡心,甚至引發面癱。補充:中耳炎內耳由前庭、半規管和耳蝸組成耳蝸是被顱骨所包圍的像蝸牛殼一樣的結構,里面充滿液體,耳蝸與聽神經相連。耳蝸內分布有許多聽覺毛細胞,能夠將聲信號轉化為神經沖動。內耳作用:接收聲音耳蝸為什么不像眼睛鼻子一樣凸露在外面呢?嘗試完成以下動作:先正常呼吸或吞咽唾液,再堵上雙耳重復動作,感受前后兩次的聲音有何不同。耳蝸長長的耳道不僅可以將外界輕微的聲音放大,還能夠將人體內的微弱聲音放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對外部環境和身體內在環境做出判斷,有利于生存。前庭的作用:人體對自身運動狀態和頭在空間位置的感受器,與維持身體平衡有關;半規管的作用:有位覺感受器,能感受旋轉運動的刺激,通過它引起運動感覺和姿勢反射,以維持運動時身體的平衡。你會暈車暈船嗎?若前庭和半規管太過敏感,大腦無法適應頻繁的刺激,便會出現暈車癥狀。歸納:耳各個部分的功能收集聲波聲波的通道感受振動并傳至聽小骨,傳遞聲音內含空氣,調節鼓膜內外氣壓差放大并傳遞聲音的振動連通外界,保持鼓膜內外氣壓平衡耳具聽覺感受器(聽覺毛細胞),將聲信號轉變為神經沖動,放大聲音外耳中耳內耳外耳道耳廓鼓膜鼓室聽小骨耳咽管半規管前庭耳蝸感受頭部位置變化,維持身體平衡14325678910聽覺是如何產生的?聲源聲波耳大腦皮層聽覺中樞聽神經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聽覺神經聽覺中樞產生聽覺產生振動傳導振動并放大耳蝸聽覺感受器傳遞沖動傳遞聲波聲音的傳導氣傳導聲波經外耳、中耳,傳入內耳耳蝸的途徑,是聲波傳入內耳的正常途徑,其傳音效率最高。骨傳導聲波通過顱骨直接傳入內耳的途徑。正常情況下,聲波并不能有效地通過顱骨傳導而引起聽覺,所以骨傳導對正常聽覺并無實際意義,而對一些聽力障礙可能起些作用。想一想一般情況下,青年、成年和老年三個階段的人,聽力會有差異嗎?聽覺退化:隨著年齡增長,聽覺變得不敏感的自然現象。除了自然情況下的聽力減弱,結合聽覺的形成過程,你認為還有哪些情況會引起聽力障礙?聽力障礙的成因2、鼓膜損傷鼓膜受損越嚴重聽力障礙越明顯,但一般不至于完全失聰,可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3、聽小骨損傷4、耳蝸損傷1、外耳道病變5、聽神經損傷6、大腦聽覺中樞損傷傳導性耳聾通常表現為不完全失聰神經性耳聾通常表現為完全失聰聽力障礙的類型兩種耳聾比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10鈴鐺.wav 2.1.11音樂.wav 2.1.12在等待.mp3 2.1.1雷聲.wav 2.1.2歌聲.wav 2.1.3摩托.wav 2.1.4戰斗機.wav 2.1.5青蛙.wav 2.1.6跑車.wav 2.1.7耳的結構.wmv 2.1.8聽覺的形成.wmv 2.1.9原子彈.wav 耳和聽覺.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