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平均分的認識授課時間: 2023年11月20日教案序號:課 型:新授課標分析:理解除法的意義,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求商,形成初步的數感、符號意識和運算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學情分析:“平均分”的`概念學生不是很了解,但學生對“每份同樣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學習起來不是很困難,教學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進行分一分,加深對平均分的理解。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結合情境圖理解平均分。數學思考:在初步認識平均分的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解決問題: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情感態度:在初步認識平均分的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認識平均分。教學難點: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教具準備:課件板書設計:平均分的認識5和1,2和4,不一樣多3和3,每份分得同樣多,叫作平均分。教學過程:回顧整理,復習乘法(聽兒歌)完成補充口訣( )十二 ( )十六 ( )一十( )十五 ( )二十五 ( )二十四三六( ) 五六( ) ( )十四( )二十一 ( )四十八 ( )三十六二( )十八 ( )二十七 ( )五十四一、創設情境,問題導入1、講故事: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森林里有兩只笨狗熊,一天它們在尋找食物,發現了6個野果。熊哥哥搶到了4個,熊弟弟只搶到了2個。熊弟弟當然不愿意,坐在地上哭起來。這時狐貍大嬸走過來,小狗熊急忙去找她幫忙,狐貍大嬸笑著說:“那好辦!”它走到熊哥哥旁邊拿起兩個野果一口氣就吞了下去。這時熊弟弟高興的拍著手說:“哈哈,現在我們可一樣多了!”(現在它們每人有幾個?)狐貍大嬸走后,熊哥哥突然說:“哎呀,上當了,上當了,其實不用狐貍幫忙我們也能一樣多!“小朋友們想一想,它們怎樣做才能一樣多?2、導入情境圖通過這根故事,今后碰到問題要互相謙讓,肯動腦筋,做一個聰明的孩子。接下來老師領著大家去參加一場動物聚會,看看那里又發生了哪些分東西的故事?(教師及時板書森林聚會)二、合作交流,動手探索(活動一分竹筍)1、找信息:觀察情境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生:我發現了桌子上有12個桃子、6根竹筍、16根蘿卜、15個松果。師:快看這兩只熊貓,它們正直瞪瞪的看著這些竹筍,你知道小動物們在想什么嗎?2、幫熊貓分竹筍:咱們來幫幫熊貓吧!( 同學們表示一致贊同。)(學生自己動手分竹筍)引導學生知道需要6個圓片,要分成2份3、匯報交流:誰來說說你怎么分的竹筍?(學生上黑板展示,邊說邊做)(學生分別將分法在展臺上展示出來,教師隨機板書出學生總結的幾種分法。)4、引出平均分:和第一個同學一樣的舉手,和第二個同學一樣的舉手,和第三個同學一樣的舉手,澳,原來喜歡第三種分法的同學最多,能說說自己的理由嗎?師總結:也就是說這樣分每只熊貓分得同樣多。我們把每只熊貓看作一份,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樣多。(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叫作平均分。)7、剛才同學們不僅幫熊貓分了竹筍,還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那下面哪種分法是平均分?(自主練習1,學生判斷,并說明判斷地理由。教師給予正確地評價與指導。)(活動二分桃子)1、找信息,提問題:咱們再來幫小猴分桃子吧!它們都快等不及了。出示信息:把12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小猴, ?學生提出問題,“把12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幾個?”2、思考:要想保證平均分,我們應該怎么做?3、動手操作:同學們說的,太好,那還等什么?拿出學具開始吧(學生動手分,總結各種分法,教師巡視指導)4、匯報交流,學生上黑板邊展示邊說自己是怎么分的:得到的結論都是每只小猴都分到4根桃子。師小結:不管是1根1根地分,2根2根地分,還是4根4根地分,每只小猴都分到4根桃子,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樣多,也就是平均分。(活動三分蘿卜)1、師:咱們再看小兔在想什么呢?(出示信息窗,出現小兔的信息:“16個蘿卜,每只小兔分4個蘿卜,可以分給幾只小兔子?”)2、學生到黑板上分一分,邊分邊說是怎么分的,得到的結論是可以分給4只小兔。)3、追問:為什么不再是1個1個給了?生:因為說的是每只小兔子分4個蘿卜,生:這一次和上面不一樣,就是需要4個4個地給。4、總結:好,同學們,看明白了,我也明白了原來這兩種情況都是平均分:(1)把12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了4個桃子。(2)16個蘿卜,每只小兔子吃4個蘿卜,可以三、鞏固新知1.將6面小旗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在正確的分法下面畫“√”)。見課件(ppt)填一填(1)8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吃,每只猴子吃( )個。(2)9個蘋果,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 )個。(3)6支鉛筆,平均分給小明和另外兩個小朋友,每人( )個。課堂小結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對自己很滿意?五、當堂檢測六、教學反思:(共15張PPT)聽一聽 唱一唱補充口訣( )十二 ( )十六 ( )一十( )十五 ( )二十五 ( )二十四三六( ) 五六( ) ( )十四( )二十一 ( )四十八 ( )三十六二( )十八 ( )二十七 ( )五十四三四三五十八三七九二八五五三十六八三九二五四六二七六六六九認識平均分二、三青島版(六年制) 數學 二年級 上冊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認識小動物在……探究新知例在干什么?如何理解題意?要把6個竹筍分給2只大熊貓,就是求每只大熊貓能分到幾個竹筍。152433分的結果有什么特點?一共有5142332只大熊貓分得不一樣多,不公平。2只大熊貓分得同樣多,公平。像第三種分法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每只大熊貓分到3個竹筍。怎樣分竹筍呢?如何幫助小猴子、小松鼠、小兔子去分一分呢?同學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小組合作,匯報展示1.說一說,哪種分法是平均分?課堂練習( )( )√2.將6面小旗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在正確的分法下面畫“√”)。(1)(2)( )( )√3.填一填。(1)8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吃,每只猴子吃( )個。(2)9個蘋果,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 )個。(3)6支鉛筆,平均分給小明和另外兩個小朋友,每人( )個。432平均分的意義: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樣多。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課后作業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分一分自己鉛筆。選取。謝謝觀看!學 案 練 習w◆00000000000006個12個A24個15個11賓X6個12個A24個15個11賓X6個12個A24個15個11賓X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8D05E1V91.哪種分法是平均分?在下面括號里畫“/,。1)"8880(2)2.分一分,填一填。(1)了7了背777T8個胡蘿卜平均分給2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個。(2)霧霧要果果學果8812枝花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每個花瓶插()枝。3圈一圈,填一填。(1)隨蓬道6個菠蘿,每()個裝一袋,可以裝()袋。(2)@@⊙②O②⊙⊙@⊙⊙15個橘子,每5個放一盤,可以放()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九乘法歌.mp4 學案及堂清.doc 教案.doc 認識平均分.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