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 溶液PH的計算與判斷課件(共36張PPT)-高二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 溶液PH的計算與判斷課件(共36張PPT)-高二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共36張PPT)
選擇性必修1(人教版2019)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
溶液PH的計算與判斷
突破點1:混合溶液pH的計算與判斷
重難歸納
1.兩種強酸溶液混合。
設兩溶液的體積分別是V1、V2,
2.兩種強堿溶液混合。
設兩溶液的體積分別是V1、V2,
3.強酸與強堿混合。
(1)若酸堿恰好中和,pH=7。
(3)若堿過量:
典例剖析
室溫下,將x mL pH=a的稀NaOH溶液與y mL pH=b的稀鹽酸充分反應。下列關于反應后溶液pH的判斷,正確的是(  )。
A.若x=y,且a+b=14,則pH>7
B.若10x=y,且a+b=13,則pH=7
C.若ax=by,且a+b=13,則pH=7
D.若x=10y,且a+b=14,則pH>7
答案:D
【拓展延伸1】 若上題中充分反應后,溶液為中性,x、y、a、b的關系式為             。
答案:x×10-14+a=y×10-b(或 =1014-a-b)
【拓展延伸2】常溫時,pH=2的溶液與pH=12的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液的pH一定等于7嗎?
[提示]不一定。
如果一種是強酸,另一種是強堿,則混合后呈中性,pH=7;
如果一種是強酸,另一種是弱堿,則混合后堿過量,混合液呈堿性,pH>7;如果一種是弱酸,另一種是強堿,則混合后酸過量,混合液呈酸性,pH<7。
[提示]不一樣多。因為NaOH為強堿,稀釋時c(OH-)與溶液體積成反比,即稀釋10倍就可以使pH從13變為12;而NH3·H2O為弱堿,在稀釋時,隨著水的加入,不僅使c(OH-)減小,而且影響氨水的電離平衡,從而使c(OH-)不是成倍數地減少,即氨水pH從13變為12,要稀釋10倍以上。
【拓展延伸3】等體積pH都為13的NaOH和NH3·H2O溶液,加水稀釋到pH都為12,所需水的體積一樣多嗎?
方法歸納
中和反應后溶液pH的判定思路。
(1)酸與堿的pH之和為14,等體積混合。
規律:誰弱誰過量,誰弱顯誰性。
(2)等體積強酸(pH1)和強堿(pH2)混合。
[例](1)某溫度時,測得0.01 mol·L-1 NaOH溶液的pH為11,則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Kw=________。
(2)在此溫度下,將pH=a的NaOH溶液Va L與pH=b的硫酸Vb 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溶液為中性,且a=12,b=2,則Va∶Vb=________。
②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且a=12,b=2,則Va∶Vb=________。
答案:(1)1×10-13 (2)①1∶10 ②1∶9
[提升1]現有溫度相同,pH=a和pH=b的兩種NaOH溶液,已知b=a+2,將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接近于(  )。
A.a-lg 2 B.b-lg 2 C.a+lg 2 D.b+lg 2
答案:B
解析:pH=a的NaOH溶液,c(H+)=10-a mol·L-1,c(OH-)=10a-14 mol·L-1;pH=b的NaOH溶液,c(H+)=10-b mol·L-1,c(OH-)=10b-14 mol·L-1;而溶液等體積混合后:
[提升2]常溫下,取x L pH=a的HCl溶液,用pH=b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需y L NaOH溶液。
(1)若a+b=14,則x∶y=   。
(2)若a+b=13,則x∶y=   。
(3)若a+b>14,則x∶y=   ,且x   (填“>”“<”或“=”)y。
答案:(1)1 (2)  (3)10a+b-14 >
【提升3】已知水在25 ℃和100 ℃時,其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
(1)100 ℃時水的電離平衡曲線應為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
提示:溫度升高,促進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增大,水中H+的濃度、OH-的濃度都增大,水的pH減小,但水仍呈中性。結合題圖中A、B曲線變化情況及H+的濃度、OH-的濃度可以判斷100 ℃時水的電離平衡曲線為B。
(2)25 ℃時,將pH=9的NaOH溶液與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則NaOH溶液與H2SO4溶液的體積之比為______。
提示:25 ℃時所得混合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即酸堿恰好完全中和,即n(H+)=n(OH-),V(NaOH)×10-5 mol·L-1=V(H2SO4)×10-4 mol·L-1,V(NaOH)∶V(H2SO4)=10∶1。
(3)100 ℃時,若100體積pH1=a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pH2=b的某強堿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混合前,該強酸的pH1與強堿的pH2之間應滿足的關系式為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提示:要注意100 ℃時,水的離子積為10-12,即c(H+)·c(OH-)=10-12。根據100 ℃時混合后溶液呈中性知,100×10-a=1×10b-12,即10-a+2=10b-12,a+b=14。
【提升4】室溫下,有pH為12的NaOH溶液100 mL,如果在忽略溶液混合時的體積變化下將其pH降為11,則:
(1)若用蒸餾水,應加入     mL;
(2)若用pH=10的NaOH溶液,應加入     mL;
(3)若用pH=2的鹽酸,應加入   mL;
(4)若用0.01 mol·L-1硫酸,應加入     mL。
答案:(1)900 (2)1 000 (3)81.8 (4)42.86
突破點2:酸、堿溶液稀釋的定量分析
重難歸納
1.常溫下,a、b為pH相等的NaOH溶液和氨水,c、d為pH相等的鹽酸和醋酸。對于該圖像,要深刻理解以下4點:
(1)對于pH=y的強酸溶液稀釋時,體積每增大10n倍,pH就增大n個單位,即pH=y+n;對于pH=y的弱酸溶液來說,體積每增大10n倍,pH增大不足n個單位,即pH(2)對于pH=x的強堿溶液稀釋時,體積每增大10n倍,pH就減小n個單位,即pH=x-n;對于pH=x的弱堿溶液來說,體積每增大10n倍,pH減小不足n個單位,即pH>x-n;無論怎樣稀釋,堿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小于7,只能趨近于7。
(3)加水稀釋至原體積的相同倍數后,溶液pH的大小:氨水>NaOH溶液,鹽酸>醋酸。
(4)若稀釋后溶液的pH仍然相等,則加水量:氨水>NaOH溶液,醋酸>鹽酸。
2.體積相同、濃度相同的鹽酸與醋酸加水。稀釋圖像如圖所示。
典例剖析
某溫度下,相同pH的鹽酸和醋酸分別加水稀釋,pH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
A.Ⅱ為鹽酸稀釋時pH變化曲線
B.N點溶液的導電性比P點溶液的導電性強
C.M點KW的數值比P點KW的數值大
D.N點酸溶液的總濃度大于M點酸溶液的
總濃度
答案:B
解析:由圖示稀釋至原體積的相同倍數,pH變化大的是鹽酸,故Ⅰ為鹽酸稀釋時pH變化曲線,A項錯誤;N點比P點pH小,故N點c(H+)大,溶液中離子濃度N>P,溶液導電性N>P,B項正確;溫度不變,KW不變,C項錯誤;相同pH的鹽酸和醋酸,醋酸濃度遠大于鹽酸濃度,稀釋至原體積的相同倍數時,醋酸(Ⅱ)濃度大于鹽酸(Ⅰ)濃度,D項錯誤。
②強堿、弱堿溶液的稀釋:
酸堿溶液稀釋時pH的變化可用數軸表示。
①強酸、弱酸溶液的稀釋:
酸(或堿)溶液稀釋后pH的計算及大小比較
方法歸納
③酸、堿溶液稀釋時pH的變化趨勢:
對于pH相同的強酸和弱酸(或強堿和弱堿)溶液稀釋相同的倍數,強酸(或強堿)溶液的pH變化幅度大(如下圖所示)。這是因為強酸(或強堿)已完全電離,隨著加水稀釋,溶液中H+(或OH-)物質的量(水電離的除外)不會增多,而弱酸(或弱堿)隨著加水稀釋,電離程度增大,H+(或OH-)物質的量會不斷增多。
(4)對于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強酸和弱酸稀釋相同倍數,強酸pH變化程度比弱酸大(強堿和弱堿類似)。
[點撥]對于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強酸和弱酸(或強堿和弱堿)溶液,雖然起始時溶液pH不同,但若稀釋相同倍數,仍是強酸(或強堿)pH的變化幅度大。
【例】常溫下,關于溶液稀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將1 L 0.1 mol·L-1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釋為2 L,pH=13
B.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釋100倍,pH=5
C.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釋100倍,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1×10-6 mol·L-1
D.pH=8的NaOH溶液加水稀釋100倍,其pH=6
A 
【提升1】 (雙選)pH=2的A、B兩種酸溶液各1 mL,分別加水稀釋到1 000 mL,其中pH與溶液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兩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等
B.稀釋后,B酸溶液的酸性比A酸溶液的酸性強
C.a=5時,A是強酸,B是弱酸
D.一定有關系:2解析:由圖像可知,稀釋過程中兩種酸的pH增大程度不同,說明兩種酸的強弱不同,故pH=2的兩種酸的濃度一定不同,A項錯誤;稀釋后A溶液的pH大于B溶液的pH,則A酸溶液中c(H+)小于B酸溶液中c(H+),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的酸性弱,B項正確;a=5時,pH=2的A酸溶液由1 mL稀釋至1 000 mL,pH增加3,故A酸一定是強酸,pH=2的B酸溶液由1 mL稀釋至1 000 mL后,pH<5,說明B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則B酸是弱酸,C項正確;若A、B酸都是弱酸,由1 mL稀釋至1 000 mL后,A、B兩酸溶液pH均要增大,而增加的值均小于3,有2BC
[提升2]有關常溫下pH均為3的H2SO4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別加水稀釋至原體積的100倍后,H2SO4溶液的pH變化比CH3COOH溶液小
B.兩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均為1×10-11 mol·L-1
C.與pH=1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都恰好中和
D.分別加入足量鋅片充分反應后,兩溶液中產生的氫氣的量一樣多
答案:B
解析:稀釋至原體積的100倍后,H2SO4溶液pH為5,CH3COOH溶液pH<5,A項錯誤;與CH3COOH溶液反應時,CH3COOH過量,C項錯誤;未指明溶液體積,產生H2的量不確定,D項錯誤。
【提升3】某化學學習小組為研究HA、HB和MOH的酸堿性的相對強弱,設計以下實驗:將pH=2的兩種酸溶液HA、HB和pH=12的MOH堿溶液各1 mL,分別加水稀釋到1 000 mL,其pH的變化與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根據所給的數據,請回答下列問題:
(1)HA為________酸,HB為________酸(填“強”或“弱”)。
(2)若c=9,則將pH=2的HB與pH=12的MOH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填“酸”“堿”或“中”)性。



解析:(1)將pH=2的酸溶液稀釋1 000倍,強酸溶液稀釋后溶液pH為5,弱酸溶液稀釋過程中促進弱酸電離,稀釋后溶液pH小于5,由圖可知,HA是強酸、HB是弱酸;
(2)將pH=12的堿溶液稀釋1 000倍,強堿溶液稀釋后溶液pH為9,若c=9,由圖可知MOH是強堿,將pH=2的弱酸HB與pH=12的強堿MOH等體積混合時,弱酸HB溶液過量,溶液呈酸性;
(3)若c=9,稀釋后的三種溶液中,由水電離的氫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 (用酸、堿化學式表示)。
(4)常溫下,取pH=2的HA、HB各100 mL,向其中分別加入適量的Zn粒,反應后兩溶液的pH均變為4,設HA中加入的Zn質量為m1,HB中加入的Zn質量為m2,則m1________m2(選填“<”“=”或“>”)。
(5)若b+c=14,則MOH為________堿(選填“強”或“弱”)。將稀釋后的HB溶液和MOH溶液取等體積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7(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MOH=HA>HB
<

等于
解析: (3)酸和堿在溶液中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都抑制水的電離,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和氫氧根離子濃度越大,抑制程度越大,水電離出氫離子濃度和氫氧根離子濃度越小,由圖可知,稀釋后的溶液中,HB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大于HA溶液,HA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等于MOH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則抑制程度為MOH=HAHB;
(4)向pH=2的強酸HA溶液和弱酸HB溶液中分別加入適量的鋅粒,反應過程中HB溶液中的電離平衡被破壞,能繼續電離出氫離子,若反應后溶液pH都為4,HA溶液中參加反應的氫離子物質的量小于HB溶液,則與HA溶液反應的鋅質量小于HB溶液;
(5)由圖可知,b<5,b+c=14說明稀釋后HB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等于MOH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濃度,酸和堿的電離程度相同,則c>9,MOH為弱堿,將稀釋后的HB溶液和MOH溶液取等體積混合,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弱酸弱堿鹽MB,M離子和B離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相同,溶液呈中性,溶液pH等于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陆良县| 沅江市| 云霄县| 韶关市| 石泉县| 神木县| 三门县| 特克斯县| 石泉县| 张家口市| 新化县| 洛隆县| 延长县| 大石桥市| 河池市| 泌阳县| 醴陵市| 新化县| 云浮市| 衡东县| 夏津县| 桦川县| 原平市| 蕉岭县| 濉溪县| 湄潭县| 云霄县| 五家渠市| 石阡县| 南溪县| 吉木乃县| 青州市| 镇原县| 溧水县| 五常市| 巴林右旗| 阳原县| 张掖市| 阿坝县|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