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0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復習學案(含解析)-2023-2024學年度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二經濟與社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0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復習學案(含解析)-2023-2024學年度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二經濟與社會

資源簡介

第10練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國家強 經濟體系必須強
1.原因
(1)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
(2)只有形成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堅實而強大的物質基礎。
2.內容
(1)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2)它包括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
(3)以上幾個體系是統一整體,要一體建設、一體推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3.經濟發展方式
(1)含義: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現總量增長、質量提高的途徑和方法,是落實發展理念、實現發展進步的具體路徑。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
①“三駕馬車”:我國正處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要促進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②三大產業: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③兩大依靠: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轉變。
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1.原因: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2.要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系。
(1)必須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①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使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斷優化。
②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②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先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3)發展開放型經濟
①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
②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要更好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4)總體要求
①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②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③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④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⑤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一、選擇題
1.請結合中央經濟會議及所學判斷,以下屬于下一階段經濟高質量發展領域的是( )
①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
②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領域
③實現雙循環戰略背后的新消費,新國貨、文化相關等領域
④金融業進一步發展是國家實現科技創新轉型的核心基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有人這樣形容現代化經濟體系:實體經濟是身軀,科技創新是筋骨,現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資源是大腦。這表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 )
①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
②大力發展現代金融以奠定其堅實基礎
③政府安排人才崗位,支撐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④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為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H省市政公用事業建設,促進市政公用事業健康快速發展,該省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市政公用事業領域的指導意見》,要求在市政公用事業領域,民間資本享受與其他各類投資主體同等的市場準入標準和優惠政策,不得單獨設置限制民間投資進入的附加條件。這一舉措有利于( )
①調整和優化該省產業結構
②擴大公有資產的支配范圍
③整合各方資源,促進經濟發展
④完善社會服務,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事關能否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贏得國際競爭主動,事關能否順利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對于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建設( )
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競爭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要素的自由流動
②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發展實體經濟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
③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④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速度,方向轉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2021年2月2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2020年深圳經濟“年報”,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7670.24億元,同比增長3.1%。2020年深圳全市進出口總額30502.5億元,比上年增長2.4%,高于2019年增速3.0個百分點。深圳經濟在疫情期間仍強勢增長得益于深圳( )
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創新
②率先在我國進行市場取向政治體制改革
③立足“走出去”戰略,推動國際大循環
④貫徹新發展理念,將深圳精神落到實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1年9月16日,中國正式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這表明中國將以更加飽滿的信心、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主動的姿態,以深化國內改革為切入口,全面接軌新一代國際經貿規則,構建更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體系。上述材料說明( )
①中國將深度參與并依托國際市場,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
②中國將繼續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③中國將參與制定全球貿易規則,領導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④中國將與協定關系國一起激發國際市場活力,促進世界經濟繁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生態補償是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環境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綜合運用政府和市場手段,調節生態環境保護各利益相關方之間關系的制度安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落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落實這一制度的意義在于( )
①保障資源可持續利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②堅持綠色發展,夯實我國經濟的立身之本
③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提高資源利用率
④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增加優質生態產品的有效供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芯片一直是中國進口金額最大的商品。美國限制芯片出口的行動,激發了我國自主研發芯片的決心和力量。2020年8月,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這八個方面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其預期成效是( )
①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快速擴大芯片生產規模
②降低芯片對外依存度,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③優質要素資源向產業聚集,實現芯片關鍵技術突破
④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搶占芯片行業壟斷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近年來,某市科技創新工作緊緊圍繞全市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全力聚焦省級創新型城市建設目標,堅持“創新活市”,推動質量、效率、動力的變革,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產業鏈升級行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制定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綠色食品、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產業鏈升級重點工程施工圖;重視農村先行發展,積極探索“城鄉聯合、村村聯合”的抱團發展模式,喚醒了沉睡的閑散資源,撬動了社會資本,實現了閑散低效資源的整合,富裕村和薄弱村的優勢互補,帶動集體經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契機,推進“一地六縣(市)”合作區建設,全域聯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逐步使該市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結合材料并運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知識,分析該市是如何使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
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來,隨著制造強國戰略的不斷推進,“中國制造”加速向“中國創造”轉型,中國消費者對國貨品牌關注度顯著提升。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潮熱度繼續提升,有關電商平臺“618”促銷活動期間,國產品牌銷售額占比超過70%。大數據顯示,出生于互聯網科技飛速發展時期,伴隨國潮文化成長的Z世代(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年輕消費群體)消費者已成為國貨市場消費的主力。《2021中國品牌發展報告》顯示,00后國貨消費的增速最快,超過50%;90后人均國貨消費已經超過6000元。傳統元素與現代潮流相結合,富含文化底蘊又不失時尚氣息,滿足多樣需求又凸顯價值認同的國潮品牌,正在成為年輕一代的“社交符號”。
聯系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Z世代成為國貨市場消費主力的驅動因素。
11.20世紀90年代,某村憑借山里優質的石灰巖資源,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石灰石開采區和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錢袋子”鼓起來的代價,是灰蒙蒙的天、渾濁的水、塵土飛揚的山。從2005年開始,村里重新調整發展規劃,封山護水,把全村劃分為生態旅游區、美麗宜居區、田園觀光區,陸續完成污水處理、垃圾清理、山塘水庫修復、廠區拆遷、道路“三化”、河道整治等工程。
如今,該村青山環繞,漫山翠竹,小溪潺潺,鳥語花香,實現了從“賣資源”到“賣風景”的轉變,逐步形成了旅游觀光、河道漂流、戶外拓展、果蔬采摘、農事體驗的休閑旅游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有人認為,該村的轉變表明,綠色發展的前提是發展,只有先“發展”起來,才能談“綠色”。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評述這一觀點。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A
【詳解】①②③:經濟高質量發展領域有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領域,實現雙循環戰略背后的新消費,新國貨、文化相關等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①②③正確。
④: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發展是國家實現科技創新轉型的核心基礎,④錯誤。
故本題選A。
2.B
【詳解】①④:實體經濟是身軀,科技創新是筋骨,現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資源是大腦。這表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故①④入選。
②: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故②不選。
③:政府應進行宏觀調控,而不是直接安排人才崗位,故③不選。
故本題選B。
3.D
【詳解】①:材料與調整和優化該省產業結構無關,故①不選。
②:材料不體現擴大公有資產的支配范圍,故②不選。
③④:要求在市政公用事業領域,民間資本享受與其他各類投資主體同等的市場準入標準和優惠政策,不得單獨設置限制民間投資進入的附加條件。這一舉措有利于整合各方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服務,改善人民生活,故③④入選。
故本題選D。
4.C
【詳解】②③:依據教材所學知識可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要素的自由流動、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發展實體經濟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寬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②③符合題意。
①: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不是競爭體系,①說法錯誤。
④: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寬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5.B
【詳解】①④:疫情期間經濟逆勢增長,其成功主要得益于國內大循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進步,貫徹新發展理念,將深圳精神落到實處,①④符合題意。
②:政治體制改革不能堅持市場取向,②錯誤。
③:選項中的立足“走出去”戰略應改為立足于自力更生和國內大循環,③錯誤。
故本題選B。
6.D
【詳解】①:中國申請加入CPTPP,表明中國對外開放的態度不會改變,但我們堅持內循環為主體,“中國將深度依托國際市場”的說法不妥,①排除。
②④:“2021年9月16日,中國正式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這表明中國將以更加飽滿的信心、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主動的姿態,以深化國內改革為切入口,全面接軌新一代國際經貿規則,構建更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體系。”這說明中國申請加入CPTPP,中國將繼續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將與協定關系國一起激發國際市場活力,促進世界經濟繁榮,②④正確;
③:領導區域一體化發展說法錯誤,③錯誤。
故本題選D。
7.B
【詳解】①④:落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落實這一制度的意義在于保障資源可持續利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增加優質生態產品的有效供給,①④正確。
②: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立身之本,②說法錯誤,排除。
③:材料強調的是宏觀調控,而不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③排除。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8.C
【詳解】②③:芯片一直是中國進口金額最大的商品,國務院加強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這八個方面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這將有利于促進優質要素資源向產業聚集,實現芯片關鍵技術突破,進而降低芯片對外依存度,保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②③符合題意。
①④:國務院的做法有利于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推動我國芯片產業的發展,但不意味著芯片生產規模快速擴大,更不意味著我國將壟斷芯片行業,①中“快速擴大芯片生產規模”、④中“搶占芯片行業壟斷地位”說法均錯誤,排除。
故本題選C。
9.①堅持創新發展,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通過建設創新型城市,通過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
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通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與集體經濟的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③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推進合作區建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整體性。
【分析】背景素材:某市科技創新工作。
考點考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該市”, 需要調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所述內容。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堅持“創新活市”,推動質量、效率、動力的變革,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產業鏈升級行動→聯系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有效信息②: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制定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綠色食品、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產業鏈升級重點工程施工圖→聯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優化升級,發展實體經濟;
有效信息③:重視農村先行發展,積極探索“城鄉聯合、村村聯合”的抱團發展模式→聯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有效信息④: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契機,推進“一地六縣(市)”合作區建設→聯系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得分點①: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優化升級,發展實體經濟+材料分析。
得分點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材料分析。
得分點③: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材料分析。
【點睛】本題屬于“如何做到”類試題,該類試題可以依照以下步驟進行:
①審設問,明確答題范圍。
②對材料分層,找出主體所采取的具體措施。
③對接具體知識點,從材料語言上升到學科語言。沒有學科語言,則材料語言提煉關鍵詞句可作為答案。
④答案組織:知識點+具體材料分析。沒有課本知識點對接,可將材料語言略加總結提煉作為答案。切忌直接抄上大段材料。
10.①制造強國戰略實施,制造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的品牌形象和競爭力提升。②居民收入增長,Z世代消費能力增強,消費需求升級。③國潮品牌的產品質量、科技含量、文化創意等要素,滿足了乙世代消費群體追求個性和品質體驗的消費心理,以及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回歸的情感需求。④依托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等營銷渠道,擴大國貨品牌知名度,契合了Z世代的消費方式。
【分析】背景素材:近年來制造強國戰略下所出現的國潮熱、國貨品牌受關注
考點考查: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要求聯系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Z世代成為國貨市場消費主力的驅動因素。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試題,解答時,考生應首先調動教材相關知識,然后結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堅持理論與材料相結合。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制造強國戰略的不斷推進,“中國制造”加速向“中國創造轉型,中國消費者對國貨品牌關注度顯著提升→可聯系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的品牌形象和競爭力提升,對年輕族群消費者的吸引力增強。
有效信息②:出生于互聯網科技飛速發展時期,伴隨國潮文化成長的Z世代(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年輕消費群體)消費者已成為國貨市場消費的主力→可聯系居民收入增長,Z世代消費能力增強,消費需求升級。
有效信息③:傳統元素與現代潮流相結合,富含文化底蘊又不失時尚氣息,滿足多樣需求又凸顯價值認同的國潮品牌,正在成為年輕一代的“社交符號”→可聯系國潮品牌的產品創新、文化創意等滿足了乙世代消費群體追求個性和品質體驗的消費心理,以及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回歸的情感需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得分點①: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的品牌形象和競爭力提升,對年輕族群消費者的吸引力增強 +制造強國戰略的不斷推進,“中國制造”加速向“中國創造轉型,中國消費者對國貨品牌關注度顯著提升。
得分點②:居民收入增長,Z世代消費能力增強,消費需求升級+出生于互聯網科技飛速發展時期,伴隨國潮文化成長的Z世代(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年輕消費群體)消費者已成為國貨市場消費的主力。
得分點③: 國潮品牌的產品創新、文化創意等滿足了乙世代消費群體追求個性和品質體驗的消費心理,以及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回歸的情感需求+傳統元素與現代潮流相結合,富含文化底蘊又不失時尚氣息,滿足多樣需求又凸顯價值認同的國潮品牌,正在成為年輕一代的“社交符號”。
【點睛】說明類主觀題解法
1.題型特點
說明類主觀題一般來說,其設問形式主要有兩種:
(1)運用某原理分析說明某一說法(做法)。
(2)說明某現象的原因、意義、做法的正確性或危害、應采取的措施。
2.解題方法
第一步:仔細審題,明確題意,弄清命題者的意圖。
要做到“兩審”:審材料和審問題。一般先審問題后審材料,帶著問題審材料。審問題,就是要弄清問題的中心,看清問題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說明原因、意義或做法的正確性),從而弄準答題應當運用的課本知識。審材料,先粗讀再細讀,盡快抓住它的關鍵詞句、主要觀點和中心思想。
第二步:根據材料內容對接教材知識,落實知識點內容。
帶著問題讀材料,找出問題、材料、教材三者之間的相關點,這是答題的關鍵。
第三步:理清思路,組織答案。
答案應具有針對性,切忌“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如涉及多個知識點,要考慮其主次與先后,用序號標明,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語言規范。切不可答非所問,偏離題意。
對于分析說明某一說法(做法)的題目,要從是什么、為什么、產生的影響、正確的做法(錯誤的危害)角度進行分析。對于有特殊要求的題目(如要求說明產生某現象的原因、意義、應采取的措施),還要在答案組織中使用凸顯特殊要求的詞語,可以參見原因類、意義類、措施類題目的解題方法。
11.①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②該村的轉變是綠色發展理念科學性的證明,是對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增長的否定。新時代實現新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
③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但經濟增長不等于經濟發展,這一觀點把經濟增長等同于經濟發展,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與發展對立起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增長的借口。
【分析】背景素材:某村實現綠色發展
考點考查:《經濟與社會》的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該村”, 需要調用“《經濟與社會》”的有關知識,人認為,該村的轉變表明,綠色發展的前提是發展,只有先“發展”起來,才能談“綠色”。回答評析類主觀題,一般需要先對觀點進行判斷,再說明理由;或先說明理由,再觀點總結性評判。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如今,該村青山環繞,漫山翠竹,小溪潺潺,鳥語花香,實現了從“賣資源”到“賣風景”的轉變,逐步形成了旅游觀光、河道漂流、戶外拓展、果蔬采摘、農事體驗的休閑旅游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路子。→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有效信息②:20世紀90年代,某村憑借山里優質的石灰巖資源,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石灰石開采區和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錢袋子”鼓起來的代價,是灰蒙蒙的天、渾濁的水、塵土飛揚的山。從2005年開始,村里重新調整發展規劃,封山護水,把全村劃分為生態旅游區、美麗宜居區、田園觀光區,陸續完成污水處理、垃圾清理、山塘水庫修復、廠區拆遷、道路“三化”、河道整治等工程。→該村的轉變是綠色發展理念科學性的證明,是對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增長的否定。新時代實現新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
有效信息③:0世紀90年代,某村憑借山里優質的石灰巖資源,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石灰石開采區和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錢袋子”鼓起來的代價,是灰蒙蒙的天、渾濁的水、塵土飛揚的山。→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但經濟增長不等于經濟發展,這一觀點把經濟增長等同于經濟發展,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與發展對立起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增長的借口。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得分點①: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得分點②:該村的轉變是綠色發展理念科學性的證明+是對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增長的否定+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
得分點③: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但經濟增長不等于經濟發展+這一觀點把經濟增長等同于經濟發展+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與發展對立起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增長的借口。
【點睛】主觀題的審題要求:
(1)審設問:一是明確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和考查意圖,正確聯想相關知識,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認識;二是明確設問的指向性和規定性,分清題干要求答題的類別,即回答“是什么”、或“為什么”、或“怎么樣”、或“怎樣體現”中哪一類。
(2)審主體:明確主體有幾個,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么。這些應從解讀設問和材料中獲取。
(3)審材料:獲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詞、關鍵句子。這樣做,一是為了正確聯想相關知識,二是進一步明確答題的主體,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么;三是關鍵的句子要作為“材料語言”寫入答案要點中。審材料實質上就是為了進一步證實“審設問和審主體”的正確與否。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肃南| 洛浦县| 萨嘎县| 无为县| 西华县| 金寨县| 山西省| 饶阳县| 筠连县| 安吉县| 贡觉县| 南召县| 锡林郭勒盟| 乌海市| 井陉县| 陆川县| 句容市| 巴中市| 玉溪市| 玛沁县| 留坝县| 洛南县| 晴隆县| 济源市| 兴国县| 公主岭市| 夏邑县| 全椒县| 黄陵县| 和平县| 定襄县| 广水市| 周至县| 枣强县| 根河市| 卓资县| 青海省| 合江县| 湘潭县|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