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9張PPT)第十單元 酸和堿考點特訓營2縱橫過實驗 · 縱向實驗逐個過31成都10年真題子母題+2年診斷檢測命題點2 常見酸和堿的性質(10年10考)課標要求2022課標 2011課標◎以鹽酸、硫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為例,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認識常見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知道酸堿的腐蝕性。◎初步學會常見酸堿溶液的稀釋方法。◎學生必做實驗及實踐活動: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 ◎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酸、堿的化學性質。【內容要求】2022課標 2011課標◎跨學科實踐活動: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新增)【學業要求】◎能通過實驗說明酸和堿的主要性質,并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能舉例說明物質性質的廣泛應用及性質與用途的關系;能利用常見物質的性質,分析、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現象和事實。◎能說明必做實驗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分析實驗實施的合理性,能體現嚴謹求實、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能基于必做實驗形成的探究思路與方法,結合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等相關知識,分析解決真實情境中的簡單實驗問題。◎能運用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思路與方法,從物質類別的視角, 依據中和反應等,初步預測酸和堿的主要性質,設計實驗方案,分析、解釋有關的實驗現象,進行證據推理,得出合理的結論。◎能基于真實問題情境,依據常見物質的性質,初步分析和解決相關的綜合問題。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考查點 年份 題號 分值 考查內容常見的酸(10年2考) 2017 16(1)第一空 1 鹽酸中的陽離子符號書寫2016 10C 0.75 稀釋濃硫酸操作的正誤判斷(酸入水)酸的物理性質 (10年2考) 2022 19(5) 1 濃硫酸的吸水性(裝置B的作用)2020 19(5) 1 濃硫酸的吸水性(未知試劑的判斷)酸的化學性質 酸與堿、鹽反應(10年3考) 2023 12C 0.75 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方法(測pH)2020 19(4)第一空 1 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的現象考情分析 考查點 年份 題號 分值 考查內容酸的化學性質 酸與堿、鹽反應(10年3考) 2018 19(1)(2) 3 雞蛋與鹽酸反應時,冒出氣泡的原因(化學方程式書寫)、下沉的原因酸與金屬單質、金屬氧化物反應(10年5考) 2023 17(2) 第一空 1 稀鹽酸與鐵片、鋁片反應比較兩者的金屬活動性2021 12B 0.75 一步轉化(判斷):Zn ZnSO4 ZnCl22019 18(2)② 2 鐵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2017 18(5) 2 硫酸除鐵銹的化學方程式書寫稀H2SO4BaCl2溶液考情分析 考查點 年份 題號 分值 考查內容酸的化學性質 酸與金屬單質、金屬氧化物反應(10年5考) 2015 18(4) 2 制取硫酸鋁的化學方程式書寫其他(10年2考) 2018 12D 0.75 測pH鑒別稀鹽酸與稀硫酸2016 12C 0.75 用木條檢驗濃硫酸的腐蝕性常見的堿(10年3考) 2021 6B 0.75 生石灰加熱食品2017 15(2)④ 1 生石灰的作用16(1)第二空 1 氫氧化鈉的俗稱2015 18(2)第一空 1 氫氧化鋁的化學式書寫考情分析 考查點 年份 題號 分值 考查內容堿的物理性質 2018 17(1) 2 根據現象判斷氫氧化鈣的性質(微溶于水)堿的化學性質 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10年5考) 2021 18(1)②③ 2 用石灰漿不用石灰水吸收CO2的原因;SO2和CO2混合氣體中加入石灰漿后生成固體的成分2019 16(1)~(3) 4 堿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可做某些干燥劑的堿(NaOH固體);氫氧化鈣溶液檢驗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書寫考情分析 考查點 年份 題號 分值 考查內容堿的化學性質 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10年5考) 2018 17(3) 第二空 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2017 19(2) 第二空 2 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2016 19 13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反應的探究考情分析 考查點 年份 題號 分值 考查內容堿的化學性質 堿與酸、鹽反應 (10年5考) 2023 12C 0.75 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方法(測pH)考情分析 考查點 年份 題號 分值 考查內容堿的化學性質 堿與酸、鹽反應(10年5考) 2018 14 3 一步轉化:判斷:氧化物為SO2、X只能是硫酸、②可能有沉淀生成、①②屬于復分解反應17(1) 2 根據現象判斷氫氧化鈣的性質(能與鹽酸反應)考情分析 考查點 年份 題號 分值 考查內容堿的化學性質 堿與酸、鹽反應 (10年5考) 2017 12 3 能鑒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液的物質(K2CO3)2015 14AB 1.5 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的現象判斷、硫酸銅與氯化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2014 18(2) 1 石灰漿的作用(除去煙氣中含有的SO2、HCl)19 13 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和體積的測定考情分析【考情總結】1.考查物質:硫酸、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2.考查內容及特點:(1)①酸的物理性質:均考查濃硫酸的吸水性。②酸的化學性質:酸分別與堿(NaOH)、鹽(CaCO3)、金屬單質(Fe、Al、Zn)、金屬氧化物(Fe2O3)反應;濃硫酸的腐蝕性。③其他:鹽酸中陽離子符號的書寫、濃硫酸稀釋操作的正誤判斷。(2)①堿的物理性質:考查氫氧化鈣的溶解性。②堿的化學性質:堿分別與非金屬氧化物(SO2、CO2)、酸(H2SO4、HCl)、鹽(CaCO3、K2CO3)反應。溶液的酸堿性和pH(10年8考)1. (2022成都8題3分)部分水果及飲料的pH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西瓜汁顯堿性 B. 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變紅C. 蘇打水顯酸性 D. 胃酸過多的人應該少飲檸檬水成都10年真題子母題+2年診斷檢測命題點1D2. (成都真題組合)根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1)汽水的pH是2.2~4.9,呈____(填“酸”“堿”或“中”)性。[2017成都15(1)④題1分](2)如圖在自制汽水的配料中,檸檬酸溶液的pH____7(填“<”“=”或“>”),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____色。[2014成都15(2)①題2分]紅酸<常見酸和堿的性質(10年10考)3. (2020成都13題3分)飲食過量,胃酸會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為緩解該癥狀,下列藥劑不適宜的是( ) A. 氫氧化鋁 B. 氯化鈉 C. 碳酸鎂 D. 碳酸氫鈉4. (2017成都12題3分)能用于鑒別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的物質是( )A. HCl B. KNO3 C. K2CO3 D. FeCl3命題點2BC5. [2017成都15(2)④題1分]紙袋內的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6. [2017成都16(1)題2分]鹽酸溶液中陽離子符號是_____,氫氧化鈉的俗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種)。燒堿(或苛性鈉或火堿)作干燥劑H+7. (2016成都12C改編0.75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用木條蘸少量濃硫酸,可驗證濃硫酸有腐蝕性( )8. (2019成都16題節選4分)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是兩種常見的堿。(1)它們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2)可作某些氣體干燥劑的是___________。(3)用氫氧化鈣溶液檢驗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CO2===CaCO3↓+H2OOH-NaOH固體2年診斷檢測9. (2022錦江區二診)某同學以氫氧化鈣為主題,繪制了“多彩堿世界”的思維導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實現①,是選用氫氧化鈣溶液與石蕊溶液作用B. 實現③,若選用FeCl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Cl3+3Ca(OH)2===2Fe(OH)3+3CaCl2C. 實現④,可選用CuO、CuCl2溶液、CuSO4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發生反應D. 實現⑤,可選用CO2、Na2CO3溶液、MgCl2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發生反應【答案】D中和反應及其應用(10年6考)10. (2022成都13題3分)實驗小組用圖1裝置探究稀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能否反應,測得數據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命題點3圖1圖2A. 燒杯中只能盛放稀氫氧化鈉溶液B. 圖2不能證明反應是放熱反應C. 60 s時溶液中溶質只有氯化鈉D. 實驗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能反應圖1圖2【答案】D10. 1 變圖像——時間—pH曲線利用圖1裝置重新進行實驗,并將溫度傳感器換為pH傳感器監測溶液pH的變化情況,測得數據如圖3。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向b點時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一定呈紅色圖3圖1B. c點時的溶液能與純堿發生反應C. a→b過程中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D. a→c過程中生成的氯化鈉不斷增加圖3【答案】B圖111. (2023成都12C改編0.75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為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可采用取樣,滴加稀硫酸至pH基本不變的方法( )×√12. (2015成都17題8分)用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圖步驟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無色溶液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儀器C的名稱是________。(2)實驗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酚酞溶液的顏色變化判斷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是否發生反應NaOH+HCl===NaCl+H2O氫氧化鈉(或NaOH)溶液酒精燈(4)步驟⑤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__,當出現較多固體時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實驗步驟②和③兩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滌的是____(填“②”或“③”)。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剩余液體③蒸發結晶13. (2017成都16題節選7分)(1)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當滴入稀鹽酸至完全中和時,溶液的顏色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含HCl 7.3 g的稀鹽酸可中和氫氧化鈉的質量為多少?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2)解:設含HCl 7.3 g的稀鹽酸可中和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NaOH+HCl===NaCl+H2O40 36.5x 7.3 g x=8 g答:含HCl 7.3 g的稀鹽酸可中和氫氧化鈉的質量為8 g。2年診斷檢測14. (2022錦江區二診改編)用溫度傳感器測定相同濃度鹽酸、相同濃度氫氧化鈉溶液在實驗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情況,得到如圖所示的三條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ⅠⅡⅢ實驗Ⅰ:50 mL稀鹽酸與50 mL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曲線a)實驗Ⅱ:50 mL稀鹽酸與50 mL蒸餾水混合(曲線b)實驗Ⅲ:50 mL氫氧化鈉溶液與50 mL蒸餾水混合(曲線c)A. 分析實驗Ⅱ、Ⅲ曲線,說明酸、堿溶液稀釋都是放熱反應ⅠⅡⅢB. 增加實驗Ⅱ、Ⅲ的目的是與實驗Ⅰ進行對比,排除干擾C. 28 s時,向實驗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無色D. 實驗Ⅰ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屬于中和反應ⅠⅡⅢ【答案】A化學性質堿與指示劑作用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與酸反應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與某些鹽反應酸和堿(濃)鹽酸(濃)硫酸酸化學性質與指示劑作用與活潑金屬反應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與某些鹽反應與堿反應思維導圖堿酸溶液的酸堿性和pH酸和堿的中和反應pH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應用考點特訓營一、溶液的酸堿性和pH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___色,遇堿性溶液變___色,遇中性溶液為紫色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為_____色,遇堿性溶液變___色,遇中性溶液為無色紅藍不變紅測定溶液的pH(詳見第一單元)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一、溶液的酸堿性和pH___性增強 ___性 ___性增強酸中堿應用了解土壤的酸堿性,提供土壤改良的依據測定雨水的pH(pH<____的雨水稱為酸雨),判斷空氣的污染情況測定人體內或排出的液體的pH,了解人體健康狀況等5.6二、酸定義:在水溶液中解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即酸→H++酸根離子H+(或氫離子)常見的酸物質 濃鹽酸 濃硫酸化學式 ______ _______色、態、味 無色、有_______的液體 無色、無味、粘稠的油狀液體特性 易_____,打開瓶蓋產生_____ 不易揮發;_____性,可干燥O2、CO2、H2等;腐蝕性(脫水性);溶解時放熱HClH2SO4刺激性揮發白霧吸水二、酸常見的酸濃硫酸的稀釋(詳見第一單元)其他常見的酸:醋酸(CH3COOH)也叫乙酸;硝酸(HNO3)化學性質(“酸五條”)與指示劑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___色;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紅與金屬反應通式:酸+活潑金屬→鹽+氫氣舉例:Fe+H2SO4===____________(補全化學方程式,下同)FeSO4+H2↑與金屬氧化物反應舉例二、酸化學性質(“酸五條”)通式:酸+金屬氧化物→鹽+水6HCl+Fe2O3===______________,(用途:_______)H2SO4+CuO===_____________,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Cl3+3H2O除鐵銹CuSO4+H2O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與堿反應通式:酸+堿→鹽+水舉例:HCl+NaOH===___________;Cu(OH)2+H2SO4===______________NaCl+H2OCuSO4+2H2O二、酸化學性質(“酸五條”)與鹽反應舉例通式:酸+某些鹽→新酸+新鹽2HCl+CaCO3===__________________,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SO4+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 :H2SO4+BaCl2===______________檢驗Cl-:HCl+AgNO3===______________CaCl2+H2O+CO2↑固體逐漸溶解,有氣泡產生Na2SO4+H2O+CO2↑AgCl↓+HNO3BaSO4↓+2HCl現象:______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產生總結:不同酸具有通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酸具有個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陽離子都是H+不同酸溶液中的酸根離子不同二、酸用途鹽酸:用于金屬表面除銹、制造藥物等;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幫助消化硫酸:用于生產化肥、農藥和金屬表面除銹等;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實驗室常用做干燥劑醋酸:可用作調味品;也可除去水壺中的水垢三、堿常見的堿定義:在水溶液中解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即堿→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OH-物質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化學式 _______ _________俗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物理性質 白色固體,___溶于水,溶解時___熱 白色粉末狀固體,___溶于水腐蝕性 有較強的腐蝕性,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有腐蝕性OH-(或氫氧根離子)NaOHCa(OH)2火堿燒堿苛性鈉熟石灰消石灰易放微三、堿常見的堿物質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用途 用于生產肥皂、造紙、紡織等工業;生活中用于除油污;作氣體干燥劑等 作建筑材料;_____________;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石灰漿用于吸收_________等改良酸性土壤酸性氣體【特別提醒】氧化鈣:俗稱_______,白色固體,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過程中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因此氧化鈣可作干燥劑其他常見的堿:KOH、Ba(OH)2、NH3·H2O(氨水)、Cu(OH)2等生石灰CaO+H2O===Ca(OH)2放出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舉例三、堿化學性質(“堿四條”)與指示劑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___色;無色酚酞溶液變___色藍紅通式: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室檢驗CO2),現象:_________________2NaOH+CO2===______________(實驗室吸收CO2)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變渾濁Na2CO3+H2O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詳見微專題10)與酸反應舉例三、堿化學性質(“堿四條”)通式:堿+酸→鹽+水2NaOH+H2SO4===______________Cu(OH)2+2HCl===_____________,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4+2H2OCuCl2+2H2O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三、堿與鹽反應舉例化學性質(“堿四條”)通式:可溶(或微溶)性堿+可溶性鹽→新堿+新鹽Ca(OH)2+Na2CO3===_________________,現象:_______________Ca(OH)2+CuSO4===_________________(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現象:_______________CaCO3↓+2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Cu(OH)2↓+CaSO4有藍色沉淀生成總結:不同堿具有通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堿具有個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都是OH-不同堿溶液中的陽離子不同四、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定義: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的反應表達式:酸+堿→鹽+水酸堿中和反應(詳見縱橫過實驗)酸和堿鹽和水應用農業:改良土壤的酸堿性,如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工業:處理工業廢水,如用熟石灰處理酸性廢水醫療:如用含氫氧化鎂[Mg(OH)2]、氫氧化鋁[Al(OH)3]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日常生活:如蚊蟲叮咬后涂抹肥皂水、牙膏等微點診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①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②將某固體加入稀鹽酸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則該固體一定為活潑金屬③堿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因此氫氧化鈉可以吸收一氧化碳氣體④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均能用來改良酸性土壤⑤氫氧化鈉固體易吸水潮解,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⑥堿中一定含有氫、氧和金屬元素⑦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⑧pH>7的溶液一定是堿的溶液⑨堿性溶液中加水稀釋會導致pH增大⑩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答案】⑦構建物質網絡一、常見酸(HCl、H2SO4)的化學性質(“酸五條”)1. 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填一種即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2. 寫出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AgNO3Fe2O3NaOH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SO4+BaCl2===BaSO4↓+2HClAgNO3+HCl===AgCl↓+HNO3二、常見堿[NaOH、Ca(OH)2]的化學性質(“堿四條”)1. 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填一種即可)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__Na2CO3CO22. 寫出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2NaOH===Na2CO3+H2OCO2+Ca(OH)2===CaCO3↓+H2O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NaOH===NaCl+H2O(或H2SO4+2NaOH===Na2SO4+2H2O)2HCl+Ca(OH)2===CaCl2+2H2O[或H2SO4+Ca(OH)2===CaSO4+2H2O]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Na2CO3===CaCO3↓+2NaOH2NaOH+CuSO4===Cu(OH)2↓+Na2SO4Ca(OH)2+CuSO4===Cu(OH)2↓+CaSO4縱橫過實驗 · 縱向實驗逐個過小實驗滿分練酸、堿的化學性質[2018.17(1)(2)(3)]1. 常見酸的性質(1)觀察到有氣泡產生的孔穴是______(填數字)。實驗1人教下P54圖10-7改編1、6(2)孔穴2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穴3中溶液變紅,則甲溶液是_____________。(4)孔穴4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人教下P54圖10-7改編Fe2O3+3H2SO4===Fe2(SO4)3+3H2O有白色沉淀產生紫色石蕊溶液(5)孔穴5無明顯現象,若要證明孔穴5中發生了化學反應,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向孔穴5中滴加適量的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若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說明孔穴5中發生了化學反應人教下P54圖10-7改編2. 常見堿的化學性質(1)圖1觀察到溶液變為藍色,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圖2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下P56探究改編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3)圖3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氫氧化鈣能與_____________(填“金屬氧化物”或“非金屬氧化物”)反應。(4)圖4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下P56探究改編2NaOH+CuCl2===Cu(OH)2↓+2NaCl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有白色沉淀生成)非金屬氧化物通過酸堿化學性質的實驗,構建出探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如下:(5)[遷移應用]醋酸屬于____(填“酸”“堿”或“鹽”),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質類別)發生化學反應,請選擇一種具體物質設計實驗,驗證與其對應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實驗操作及現象)。金屬單質、金屬氧化物、鹽、堿2022課標·實驗探究思路與方法將醋酸滴入盛有碳酸鈉溶液的試管中,有氣泡產生,證明其能與鹽發生化學反應酸酸堿中和反應(10年5考)重難實驗突破實驗2【實驗現象和結論】(1)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無色酚酞溶液時,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含有酚酞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圖1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如圖1所示是實驗課上甲組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操作圖。請回答下列問題:圖1【反應原理】(3)寫出上述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NaOH===NaCl +H2O【微觀實質】(4)結合圖2可知,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是酸中的_____(填化學符號,后同)與堿中的______結合生成______。圖2H2O H+OH-新考法(5) [意外現象分析]乙組在進行實驗時發現了一些異?,F象,請你一起參與分析:①小剛在做該實驗前忘記加入酚酞溶液,實驗過程中再加酚酞溶液,發現溶液未變色,能否證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紅實驗時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氫氧化鈉已經變質不能,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不變色,此時可能鹽酸過量③小王將燒杯改為試管,邊滴加稀鹽酸邊振蕩試管,待溶液變色符合恰好反應的狀態時,測得溶液pH<7,造成該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鹽酸滴加到試管內壁,使部分酸未及時參與反應,導致最終酸過量(6)[2022課標·數字化實驗](2022揚州改編)丙組同學借助傳感器對稀NaOH溶液與稀鹽酸的中和反應進行研究,實驗裝置如圖3,三頸燒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壓漏斗勻速滴加另一種溶液。圖3①小明同學用pH傳感器測得三頸燒瓶內溶液pH的變化如圖4,判斷溶液X是________,實驗進行到60 s時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稀鹽酸NaCl、NaOH圖4圖3②小花同學用溫度傳感器測得三頸燒瓶內溫度變化如圖5(實驗過程中熱量散失忽略不計),據此可得出反應過程中______(填“吸收”或“釋放”)能量的結論。③小朱同學提出,通過監測三頸燒瓶內壓強變化,也可以推導出小花同學的實驗結論,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釋放圖5實驗中無氣體生成,瓶內溫度變化導致了壓強變化,由此可確定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圖3拓展探究(7)[跨物理學科]已知:同電壓下,等體積溶液中(兩體積溶液混合后,體積約為兩體積之和),所含離子數目越多,電流(Ⅰ)就越大;利用溶液導電性探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涉及試劑及電流強度相關數據如下表:試劑 蒸餾水 稀鹽酸 NaOH溶液 NaCl溶液電流強度/mA 約為0 0.09 0.09 0.09請選擇表中的試劑,設計方案驗證稀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取10 mL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于兩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10 mL NaCl溶液和10 mL稀鹽酸(加入前需確保兩溶液的電流強度一致),等待一段時間,測兩種混合溶液的導電性,電流示數依次為I1和I2,若I1>I2,可證明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了反應試劑 蒸餾水 稀鹽酸 NaOH溶液 NaCl溶液電流強度/mA 約為0 0.09 0.09 0.09解題有策略第(7)題實驗方案的設計[2023.16(3)]成都考法:根據已給結論,設計實驗驗證金屬活動性。解題對策如下:第1步:明確實驗目的→ 驗證稀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反應。解題有策略第2步:選擇合理的化學藥品→ 兩份10 mL NaOH溶液、10 mL NaCl溶液、 10 mL稀鹽酸。第3步:設計實驗方案→將10 mL NaCl溶液、 10 mL稀鹽酸分別加入10 mL NaOH溶液,測其混合后的導電性。第4步:記錄現象和數據。第5步:分析得到結論。試劑 蒸餾水 稀鹽酸 NaOH溶液 NaCl溶液電流強度/mA 約為0 0.09 0.09 0.09命題趨勢·新考法分析 五育 2023重慶A卷13題(勞育)、連云港36題(體育)請完成精練本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