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3.1 《等腰三角形判定》班級: 組名: 姓名:____________【學習目標】1.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證明相關問題,輔助以尺規(guī)作圖為手段作等腰三角形.【學習重點】等腰三角形判定的運用,利用尺規(guī)作圖作等腰三角形.【學習難點】等腰三角形判定的應用.【學習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性質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簡寫成“________________”).性質2: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合(簡寫成“__________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為80°,則另外兩個角的度數(sh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自學教材77-79,完成下列問題)【想一想】——(圖(1))(1)如圖(1),位于在海上A、B兩處的兩艘救生船接到O處遇險船只的報警,當時測得∠A=∠B.如果這兩艘救生船以同樣的速度同時出發(fā),能不能大約同時趕到出事地點(不考慮風浪因素)?(2)我們把這個問題一般化,在一般的三角形中,如果有兩個角相等,那么它們所對的邊有什么關系?已知:在△ABO中,∠A=∠B求證:AO=AO證明:(圖(2))【歸納】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_______【想一想】——1.求證:如果三角形一個外角的平分線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請同學們完成下列問題(1).已知:如圖(2), 是△ABC的外角,∠1= ,AD∥求證: .分析:要證明AB=AC,可先證明∠B= ,因為∠1= ,所以可設法找出∠B、∠C與∠1、∠2的關系.(2).請同學們完整的寫出解題過程證明:(圖(3))(三)應用新知,展示交流2.如圖(3),標桿AB的高為5米,為了將它固定,需要由它的中點C向地面上與點B距離相等的D、E兩點拉兩條繩子,使得D、B、E在一條直線上,量得DE=4米,繩子CD和CE要多長?(四)課堂小結,盤點收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尺規(guī)作圖作等腰三角形(五)當堂檢測,鞏固拓展(圖(4))1.如圖(4),∠A=36°,∠DBC=36°,∠C=72°,分別計算∠1、∠2的度數(shù),并說明圖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圖(5))2.如圖(5),把一張矩形的紙沿對角線折疊.重合部分是一個等腰三角形嗎?為什么?(六)整理學案,布置作業(yè)完成長江作業(yè)當堂檢測【學習反思】我的收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