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親情之愛第一框 家的意味 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了解家庭的含義,理解家的意義,明白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 2. 增強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孝敬之心。 3. 培養熱愛家庭、孝親敬長的情感,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初步形成孝親敬長的人生態度。二、本節課教學重難點:[重點]家的內涵[難點]理解家的主要特點三、新課講授1、導入多媒體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問題過渡:請同學們說說聽了這首歌之后你對“家”的理解。2、探究新知任務一:家庭的含義、意義任務一自我評價表完成任務標準 評價等級1.能說出家的含義; A B C2.能找到家的功能; A B C3.能夠準確說出家的意義 A B C說明:A:能 B:基本能 C:不能 請在對應等級上畫“√”。環節1: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你家的樣子。你的第一筆畫的是什么?你的畫作中都有哪些人物出現?能給大家解讀一下你的畫作嗎?環節2:合作探究——家庭的功能有哪些?閱讀教材P73,兩則故事,談一談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完成任務標準 評價等級1.能意識到中國人“家”的含義; A B C2.本節課學習后,能夠踐行孝親敬長的美德。 A B C說明:A:能 B:基本能 C:不能 請在對應等級上畫“√”。任務二:情感升華——中國人的“家”任務二自我評價表環節1展示:春運——中國特別的風景線是什么吸引人們不遠萬里回家過年?春運是中國獨特的風景線,通過這組春運大數據,你感受到了什么?(2)你的家鄉過年時有哪些習俗?與大家分享一下吧。環節2:踐行孝親敬長的美德材料一 孔子在《論語 學而》中說:“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軟。”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分享你所知道的有關孝親的故事。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思考:過年的時候,你有沒有和家長幫忙?你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時心情如何?隨堂檢測1.下列對家認識正確的有 ( )①家就是我們住的房子,沒有其他意義 ②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③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④家對于我們有著豐富的意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 “數一數一生多少個寒暑,數一數起起落落的旅途……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塵土,再累也一樣堅持的腳步,回家真的幸福。”一首《回家的路》不知道撥動了多少游子的心。游子們想家的原因是( )A.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B.家能提供一切物質基礎C.家是休閑娛樂的場所 D.家是我們食宿的地方3.下列關于家庭的認識中,你不贊成的是( )A.家庭必須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而成B.現在的家庭一般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C.家庭是我們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D.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4.小強已經十六歲了,可是他的爸爸脾氣暴躁,經常打罵小強,小強忍無可忍,決定和爸爸斷絕父子關系,對此正確的看法是( )A.可以。因為這只是個稱呼問題,不叫爸爸就行了B.可以。今后不再回家居住,獨立生活就行了C.不可以。因為他在經濟上還沒有獨立D.不可以。生命是父母給予的,這種關系不可選擇,無法改變5.八年級學生文文的博客摘要:我有一個溫暖的家,爸爸對我的愛是在生活上的,媽媽對我的愛是在學習上的。家庭生活中,雖然會有許多的煩惱,但更多的時候,給予我的是巨大的快樂,我愛我家!文文愛自己的家是因為( )①家是她成長的搖籃,是她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②父母是她最親的人,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師③父母一味地遷就她,滿足她所有的要求④父母無微不至地關心她、愛護她,使她盡享家庭的親情和溫暖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杭州拱墅區老人公寓,住著一對特殊的母女——83歲的老母親和女兒黃菊花。83歲的老母親全身癱瘓,在病床上躺了11年,女兒黃菊花就照顧了她11年。老母親是2007年搬進老人公寓的,為照顧母親,黃菊花也一道住了進來。她沒有雇護工,所有的事情都親自動手。因為癱瘓,母親的嘴沒有咀嚼功能,不能吃硬的東西,黃菊花就天天給她煮入口松軟的食物。母親每次大小便失禁,黃菊花都要給老人換尿不濕、擦身,把她打理得干干凈凈。材料二 (1)材料一、材料二中子女的行為有什么不同 (2)你覺得我們應該向哪則材料中的子女學習 為什么 (3)你想對漫畫中的子女說些什么 答對數量 (共8道小題) 評價等級7—8 A6 B5 C<5 D說明:請在對應等級上畫“√”。評價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