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 年秋學期12月份課堂練習九年級歷史試題時間: 50分鐘 分值: 50 分命題人:姚宇虹 審核人:顧中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法老自稱是神之子。作為神靈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權威。這說明法老A. 推行了種姓制度 B. 受到希臘哲學影響 C.建立了封建統治 一D. 利用神權強化王權2.帕特農神廟極為宏偉隆重,在細部安置和工程質量上皆精益求精,藝術設計尤為巧妙,神廟的雕刻被人們譽為“雖出自人工之手,卻具有神奇永恒的生命”。這反映出A. 希臘神話中“神人同形同性” B. 古希臘的藝術成就十分輝煌C. 雅典民主政治受到神權沖擊 D. 帕特農神廟至今仍保存完好3.“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國、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無一不是在農耕畜牧的基礎上形成的。……在其形成過程中帶有許多共同點;同時,……畢竟是在不相同的區域內成長起來的,因而又帶有明顯的區域文化和區域文明的特點。”據此可知A.人類文明最初誕生于兩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進區域文明的發展C.文明成長呈現地域性與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統一性和多樣性4.1287年,西歐某莊園的莊頭將一名農奴帶到莊園法庭,指控他裝病拒服勞役,但農奴不承認,法庭調查后證實,莊頭出于宿怨偽造了事實,故以誣告罪對其處以罰款。據此可知,莊園法庭A. 危及了領主人身安全 B.有利于維護莊園秩序 C. 加速了市民階層形成D. 擴大了城市的自主權5.歐洲中世紀的莊園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馬廄、倉庫等設施,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還有一些手工作坊及專職手工業者,可以生產各種生活和生產所需的物品。這說明歐洲莊園A. 呈現出自然經濟的特點 B. 有利于城市自治的形成C. 體現了王權專制的色彩 D. 帶來了商品經濟的發展6.從黃河到地中海,絲路共建尚和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我們不可借鑒A. 以色列在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經驗 B.阿拉伯帝國吸收、消化外來文化融合發展C. 亞歷山大帝國東征不斷擴大版圖 D.拜占庭帝國編纂《羅馬民法大全》治理國家7.“法者,治之端也”。下列關于法律文獻的說法正確的是A.《漢謨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B.《十二銅表法》——完全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C.《羅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羅馬帝國的全部法律條文D.《拿破侖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8.西方近代化的變革首先是精神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變革。為“精神層面的變革”奠定思想文化基礎的先驅是A. 蘇格拉底 B. 但丁 C.克倫威爾 D. 瓦特9.小明同學梳理了“探尋新航路”的知識體系,其中正確的是A.原因:新生資產階級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 B.條件: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C.過程: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了亞洲的印度 D.影響:首次打通歐亞間的交通道路10.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認為,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本身是狹隘、混亂且令人不滿意的;但作為一個階級的代表,它與階級壓迫、國家之間的壓迫完美契合,所以處在奇特的不完美狀態。其論述旨在強調A. 革命導致國內外局勢緊張 B.法案維護了封建君主專制C. 君主立憲制契合英國國情 D. 議會與王權矛盾不可調和11.顧準認為,西方近代兩股潮流催生兩種風格各異的政治傳統:一是經驗主義,“一寸一寸前進‘螺旋上升’ ”,沉著事功。二是理想主義,動輒革命,狂飆突起。 “經驗主義” “理想主義”的典型國家分別應該是A. 英國、法國 B. 法國、英國 C. 法國、美國 D. 美國、法國12.根據1787年美國憲法的規定,下圖中正確反映出美國聯邦政府與州政府權力關系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13.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選項 史實 結論A 光榮革命 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B 《獨立宣言》發表 標志著美國獨立C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D 明治維新 日本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14.歷史學家帕爾默在《現代世界史》中指出“在1815年以前大約三十年的這一時期,發生的兩次‘革命’——政治革命主要影響歐洲大陸,而經濟革命則在英國表現最為活躍。”這兩次革命分別是指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 B. 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C. 拿破侖戰爭和工業革命 D. 美國獨立戰爭和工業革命15.下列選項中,對應正確的是A.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B. 達爾文—《物種起源》—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C. 貝多芬—《向日葵》—德國天才作曲家D. 巴爾扎克—《高老頭》—“俄國革命的鏡子”16.《英雄交響曲》本來是為歌頌拿破侖而作,但在1804年正式發表時作者憤怒地去掉了拿破侖的名字。這是因為拿破侖A. 發動政變 B. 加冕稱帝 C. 遠征俄國失敗 D. 兵敗滑鐵盧17.“國王頑固地拒絕了宣言的革命原則,而民眾再一次戰勝了王室的反對,以婦女為主的饑餓民眾襲擊了面包鋪,然后向凡爾賽的王宮進軍。” “宣言”指的是A.《獨立宣言》 B.《人權宣言》 C.《共產黨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②薩拉熱窩事件 ③美國對德宣戰 ④凡爾登戰役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①③19.德國普魯士邦的內政大臣貝特曼說:“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國的霸權,以有利于德國。”英國首相在上院宣稱: “我們必須把任何國家在波斯灣建立海軍基地或設防港口的行為看做對英國利益的一種十分嚴重的威脅,而我們必須毫無疑問地使用我們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抵抗它。”以上材料可以用來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A. 過程 B. 規模 C. 性質 D. 影響20.有學者針對一戰指出: “因為歐洲看起來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擊了,所以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統治者了。從歐洲和西南亞戰場返回家鄉的殖民地居民根據他們的親身觀察加深了這種印象。”這意在說明一戰A. 緩和了列強之間的矛盾 B. 結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戰運動C. 終結了歐洲的優勢地位 D.有利于被壓迫地區民族解放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 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它)并非對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趨”的簡單模仿……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這個時期產生的文學、藝術作品及政治、哲學著作都鮮明地表現出新的時代精神。——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材料二:我們不應夸大仁慈的專制君主貫徹啟蒙運動的種種學說所取得的實效,因為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時,啟蒙運動才大大地影響了歐洲的大眾。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國的十三個殖民地已爆發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提供了將新學說付諸行動的一個實驗性的示范。——[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共產黨宣言》(1)材料一中“新的時代精神”指什么 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這一運動的實質以及對歐洲社會的影響。(4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列舉兩例啟蒙運動對歐美“民主進程”產生深遠影響的史實。(2分)(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發出了怎樣的時代呼聲 這樣的時代呼聲在當時產生了什么影響 后來鼓舞推動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不同時期思想的認識。(1分)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1788年,革命的百年紀念近了,英國人開始仔細審視英國政治的現狀。大洋的另一邊,托馬斯·潘恩于1776年1月發表《常識》主張美國人為維護天賦權利而反抗,不僅是權利,而且是使命。美國人學到的這課,當然沒有在大西洋這邊被人忽視,特別是沒有被那些一直評論美國獨立戰爭的人忽視。 ——《英國史:帝國的命運》材料二:爆發于18世紀末的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 首先,兩者都根源于同樣的啟蒙理念:自由、平等和正義;其次,兩國在革命之初,曾互相支援,互相鼓舞,許多法國將軍和士兵曾參與了美國革命,美國政治家們也樂意為法國政體設計出謀劃策。——(美)蘇珊鄧恩《姊妹革命——法國的閃電與美國的陽光》材料三:這樣,亞歷山大二世通過把農民“搶的精光”的辦法,換取地主對農民人身自由的法律認可,同時給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提供勞動力,從而在維護地主階級利益,滿足資產階級發財欲望的基礎上,鞏固和擴大沙皇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摘自《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002期)(1) 材料一中“英國政治的現狀”指什么 據材料一概括潘恩的主張。(2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有著怎樣的共同理念,與英、法兩國革命在性質上有什么不同。(2分)(3)結合所學,指出材料三中亞歷山大二世“把農民‘搶的精光’的辦法”。據材料三概括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影響。結合所學,寫出同一時期日本“由國家來推動經濟建設”的歷史事件。(4分)(4)綜上所述,概括17至19世紀歐美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2分)23.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趨勢,但人類通往現代化的道路卻具有特殊性、多樣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材料二19世紀中期英國經濟發展數據(部分) 1848年棉紡織品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50% 1851年工業產品占全國出口總量的69%;工 人數量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53.8%; 城市人口 占全國總人口的54%。 英國紡紗廠工人(包括童工) 每天工作 14——16個小時,且童工的工資只有成年工人的 1/8。曼徹斯特及郊區的35萬工人幾乎全部居 住在潮濕、污穢、簡陋的屋舍內。 ——《世界大歷史:1799——1900》材料三: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科學技術迅速應用于生產,使得生產力迅速提高,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了工業化,完成了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人類進入電氣時代。隨著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輕工業占主導不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重工業有了長足發展,逐步占據主導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初中歷史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2022年版)材料四:這場帝國主義戰爭歷時4年多,參戰的國家共計30多個,約15億人卷入戰爭,超過當時世界總人數的一半。交戰國在戰爭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裝備,如坦克、潛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據統計,參戰各國的死傷人數超過3000萬。—《世界歷史》九年級下(1)材料一圖1所示成果是什么 寫出圖2 中新型交通工具的名稱。(2分)(2)英國社會史學家阿薩·勃里格斯說: “在這里(英國),文明創造了自己的奇跡 人類的發展又是最野蠻的。”請綜合材料一、二論證其觀點。(3分)(3) 據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2分)(4)材料四中“這場帝國主義戰爭”指的是哪場戰爭 結合所學,指出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談一談戰爭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3分)2023年秋學期12月份課堂練習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時間: 50 分鐘 分值: 50分命題人:沈海霞 審核人:張玉第Ⅰ卷(選擇題)(共28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28分)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4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實現了小康,逐步富裕起來了。這表明改革開放是( )A.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 B.人民幸福之基, 社會和諧之本C.我國的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D.我國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變,以下情境能夠體現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是( )A.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的頒布B.加大醫療反腐力度,嚴懲腐敗分子C.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D.偏遠的山區適齡學生失學嚴重3.在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是多種多樣的。下列屬于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是( )A.高三部分適齡學生參加縣、鄉人大換屆選舉B.某中學生幫助居委會寫宣傳稿、出黑板報C.網民對即將出臺的公交車票價調整方案提出建議D.村民打電話反映鎮政府亂收費、亂攤派問題4.如圖漫畫《不作為慢作為者必受罰》啟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員( )A. 法無授權不可為,不可越權B. 法定職責必須為, 敢于擔責C. 增強主人翁意識,主動監督D. 堅持為人民服務,依法執政5.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下列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價值目標的是( )A.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初三道德與法治.第 1 頁 共4頁B.家山雖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禮樂風C.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D.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6.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鼓勵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下列符合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建設路徑的是( )A. 關注三農問題→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根除農產品銷售難題→助力鄉村振興B.完善制度保障→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增加農產品銷售→促進民主政治進步C. 弘揚創新精神→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D. 堅持鄉村振興→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擴大產品影響力7.“碳達峰”就是我國承諾在 2030年前, 二氧化碳的排放力爭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減少。到 2060年, 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通過采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力爭全部抵消。鹽城市的舉措有利于實現上述目標的是( )A.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和黃海新區B.積極地探索黃海濕地遺產保護管理的新路徑C.推動交通、能源、市政等領域的智慧化改造D.深入貫徹實施“黃海明珠人才計劃”的政策8.2023 年 10月18日,“綠色中國行——走進生態池州主題公益活動暨長三角森林旅游康養宣傳推介活動”在池州市平天湖正式啟動。這一活動體現了該市堅持( )A.嚴守生態保護底線,共同保護濕地環境B.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節約優先發展優先C.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不能利用占有資源D.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綠色發展9. 《中國城市群一體化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在 2022年有望達到14.76萬億元,從而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一的灣區。這充分說明( )A.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成效 B. “一國兩制”有強大生命力C.港澳地區與大陸融為一體 D.我們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10.15歲的九年級張同學,跟本班同學一起暢談未來的夢想,同學們的美好愿景與新時代發展的節點相符的有( )A.芳芳說:“大學畢業后,我愿為祖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B.小明說:“30歲的我們,就可以見證到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屹立于世界東方。”C.明明說:“暑假回家,我要參加到家鄉人民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浪潮中去。”D.小凱說:“20年后再相聚時,人已中年,國家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已經悄然實現。”11.2023 年,西藏計劃實施1337個鄉村振興項目,投資估算146.73 億元。截至2月,已下達第一批中央銜接資金68.57億元, 巴開工項目84個,涉及資金7.01億元, 已完成前期工作和進入招標程序項目 809個,涉及資金91.31 億元。實施此計劃有利于( )初三道德與法治.第 2頁 共4頁①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②維護祖國統一,實現民族區域高度自治③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④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民族地區文化交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12.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據此, 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①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同發展②要發展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民族關系③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權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在中國人的心中, 有一種拼搏叫中國女排, 有一種情懷叫中國女排,有一種冠軍叫中國女排。這都源于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女排精神( )①是激勵中華兒女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②是對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繼承與弘揚③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④體現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2022年是“中國夢”提出十周年, 中國夢·我的夢, 這十年, 我們每個人都在為實現中國夢奮斗著,我們既是追夢人,也是筑夢人。對此,下列相關認識正確的是( )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②實現中國夢需要從現在起凝心聚力、堅韌不拔、鍥而不舍,奮力開啟全面小康新征程③實現中國夢就是要發展好經濟,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④中國夢不僅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第Ⅱ卷(非選擇題)(共 22分)二、簡要分析題: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和說明。本題共8分。15.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下列是中學生小明在關心時政時整理的兩則片段。片段一:《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多語種版本8月20日起在非洲播出,反響熱烈。在中國,習總書記用典更是為中國政壇帶來習習清風,大大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15(1)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說說下列四句用典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什么啟示。(4分)習總書記用典 得到的啟示明者因時而變, 知者隨事而制 范例: 堅持改革開放奉法者強則國強, 奉法者弱則國弱 ①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②古之王者, 建國君民, 教學為先 ③茍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④初三道德與法治.第 3 頁 共4頁片段二: 2023年9月23日晚, 萬眾期待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舉行,本次開幕式籌備三年之久,導演團隊和演職人員嘔心瀝血,“協同作戰”,給國家和人民上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整場開幕式,通過裸眼 3D、AR+AI等先進技術,將團扇、玉琮、良渚文化等中華浪漫元素展示在大眾面前,驚艷世界。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祖國大美河山同框,伴隨《我愛你,中國》的歌聲響起,億萬國人瞬間熱血沸騰。杭州亞運會的舉辦進一步普及和發展了全民健身和體育文化事業,更好地滿足了人們對健康生活和體育運動的需求 。相信杭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將推動中國在國際體育舞臺上的影響力,為全球體育事業的繁榮做出更多的貢獻。(2) 請結合材料為杭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總結經驗。(4分’)三、實踐探究題(結合背景材料進行探究,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本大題共 14分)16.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的開局之年, 全國人民正在描繪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某校九年級(2)班正準備開展“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主題活動, 請你參與。【共建美麗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在 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1)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原因何在 (4分)【心系祖國發展】第二小組同學找到以下材料: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會議9月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要堅持立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努力讓每一部法律都貼近民生、滿載民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法治保障,更好的助推中國夢的實現。(2)為此,有同學提出:“只要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一定能實現中國夢。”請你對該觀點進行評析。(6分)【踐行使命擔當】生逢偉大時代,我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 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3)你準備怎樣做一個新時代的追夢人 (4分)初三道德與法治.第4頁 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