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氧氣是生命之源……你還記得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嗎?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密度略大于空氣不易溶于水硫、磷、氫氣、鐵、鎂、銅等都可與氧氣反應生成相應的氧化物氧氣的化學性質呢?氧氣有哪些用途?供給呼吸煉鐵煉鋼急救病人助燃我們如何得到氧氣?工業上采用 法制取氧氣,是根據液態氧和氮的 不同來分離的。分離液態空氣沸點實驗室里條件有限,我們如何制取氧氣?優點:量大,物理變化缺點:需要高壓低溫植物的光合作用、電解水.......用分解反應制取氧氣第一章 化學反應加熱氯酸鉀:2KClO3 2KCl+3O2↑MnO2△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K2MnO4+MnO2+O2↑△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2H2O+O2↑MnO2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O2↑MnO21、2、3、4、明確幾個問題1、反應原理2、實驗裝置:氣體發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3、實驗操作步驟方法一:實驗室用雙氧水(H2O2)制氧氣1、反應原理2H2O2 2H2O+O2↑MnO2過氧化氫(H2O2):純過氧化氫是淡藍色的黏稠液體,可任意比例與水混溶,是一種強氧化劑,水溶液俗稱雙氧水,為無色透明液體。其水溶液適用于消毒,也能緩慢分解成水和氧氣。MnO2為黑色粉末有什么作用?活動:探究二氧化錳(MnO2)的作用如何設計實驗?試管1H2O2試管2H2O2MnO2帶火星木條檢驗活動:探究二氧化錳(MnO2)的作用活動:探究二氧化錳(MnO2)的作用實驗現象:試管1H2O2試管2H2O2MnO2帶火星木條不復燃帶火星木條復燃試管2繼續加H2O2MnO2帶火星木條復燃活動:探究二氧化錳(MnO2)的作用實驗結論:1.二氧化錳對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加快了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2.反應前后二氧化錳本身的化學性質保持不變。若將反應后的MnO2過濾、干燥、稱量,發現MnO2的質量也不發生改變。若收集加MnO2與不加MnO2產生的氧氣,其質量相同。我們把像MnO2這樣,在反應中只起到改變(加快或減慢)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不變的物質,叫做催化劑。注:①催化劑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化學反應可能需要不同的催化劑;②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需要催化劑③一種催化劑并非對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有催化作用;某些化學反應并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劑。④生物酶(如豬肝中的過氧化氫酶)也能起催化作用,但其活性常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方法一:實驗室用雙氧水(H2O2)制氧氣2、實驗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方法一:實驗室用雙氧水(H2O2)制氧氣2、實驗裝置發生裝置分液漏斗導氣管雙孔橡膠塞錐形瓶過氧化氫溶液MnO2思考:①為什么用分液漏斗而不是長頸漏斗進行實驗?分液漏斗有旋塞可以控制過氧化氫的使用量;且便于控制反應的發生。長頸漏斗收集裝置導氣管集氣瓶水槽排水法方法一:實驗室用雙氧水(H2O2)制氧氣2、實驗裝置思考: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原理是?氧氣不易溶于水,也不會和水發生化學反應。②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氣?向上排空氣法(ρ氧>ρ空氣)。回顧:收集氣體的方法排空氣集氣法排水集氣法:適用于收集難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氣體。排水集氣法向上排空氣法:適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無毒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適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無毒氣體。導管必須伸到集氣瓶底部如何驗滿?氣體驗滿的方法,以收集氧氣為例回顧:收集氣體的方法方法一:實驗室用雙氧水(H2O2)制氧氣3、實驗步驟①連接實驗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思考:·為何要檢驗氣密性?·如何檢驗裝置的氣密性?防止制取的氣體溢出;防止外界氣體雜質進入反應裝置,保證氣體的純度從左到右自下而上(1)將連接好的實驗裝置,在水槽中注滿水,并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2)用雙手捂住錐形瓶的外壁(對其加熱);(3) 觀察;如水中出現氣泡,且錐形瓶冷卻后,水進入導管形成一段水柱,則說明氣密性良好。氣密性檢查方法:方法一:實驗室用雙氧水(H2O2)制氧氣3、實驗步驟②錐形瓶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組裝好儀器,把集氣瓶裝滿水,蓋上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取走玻片,將導氣管口放在瓶口下。③將分液漏斗中的H2O2溶液緩緩地滴入錐形瓶中,思考:·為什么要緩緩地滴入液體?防止反應過快,來不及收集氣體方法一:實驗室用雙氧水(H2O2)制氧氣3、實驗步驟④當導管口有均勻連續氣泡冒出時,將導管中移到集氣瓶口,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氣。思考:·為什么不是一開始就直接收集?因為最開始排出的是裝置內部原有的空氣,直接收集會導致氧氣不純。方法一:實驗室用雙氧水(H2O2)制氧氣3、實驗步驟⑤當集氣瓶中水全部被氣體排出后,用玻片蓋住瓶口后倒置放在桌上。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觀察。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方法一:實驗室用雙氧水(H2O2)制氧氣進一步思考:1、伸入集氣瓶的導氣管能否深入到瓶底?導氣管只口伸到瓶口的幾個原因:①收集過程中始終可以看到氣泡,便于判斷氣流大小和反應快慢;②減小導氣管自身占據瓶內的體積,便于收集更多的氧氣;③增加了氣泡與水接觸的時間,便于清洗掉氧氣內混有的溶于水的雜質;進一步思考:2、如果沒有分液漏斗,能不能用長頸漏斗代替?有何區別?注意液封氣密性檢驗方法具體操作一:向漏斗中加水,使末端在液面以下,雙手握住錐形瓶,若導管末端有氣泡冒出,則氣密性良好。具體操作二:關閉止水夾,向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下端浸沒在液面以下,待漏斗中形成穩定的水柱,則氣密性良好。2KMnO4 K2MnO4+MnO2+O2↑△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加熱KMnO4為紫黑色固體方法二:高錳酸鉀(KMnO4 )分解制取氧氣1、實驗原理思考:實驗裝置是否與雙氧水(H2O2)制氧氣相同?發生裝置收集裝置①②③④⑤⑥⑦2、實驗裝置1、查2、裝3、定4、點5、收6、離7、熄第一步:檢查氣密性用單孔塞塞住試管,導管的另一端浸入水中。雙手捂住試管,若導管口冒出氣泡,說明氣密性良好。3、實驗步驟1、查2、裝3、定4、點5、收6、離7、熄第二步:裝入藥品用藥匙或紙槽將高錳酸鉀固體送入橫放的試管底,并平鋪在試管底。取一團棉花塞入試管口,塞緊塞子。3、實驗步驟1、查2、裝3、定4、點5、收6、離7、熄第三步:固定試管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要求①固定于距試管口1/3處;②試管口略向下傾斜;③試管高度恰當,便于酒精燈外焰加熱。3、實驗步驟1、查2、裝3、定4、點5、收6、離7、熄第四步:點燃酒精燈先將集氣瓶充滿水倒置于水槽中。點燃酒精燈,預熱(在試管底來回移動酒精燈)。3、實驗步驟1、查2、裝3、定4、點5、收6、離7、熄第五步:收集氣體先將導管浸入水中,待冒出均勻、連續的氣泡時,將導管伸入集氣瓶進行收集。3、實驗步驟1、查2、裝3、定4、點5、收6、離7、熄第六步:將導管取出水面第七步:熄滅酒精燈用毛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移出集氣瓶。再將導管從水中取出。3、實驗步驟方法二:高錳酸鉀(KMnO4 )分解制取氧氣1.在裝入藥品時,為什么要讓高錳酸鉀固體平鋪在試管底?增大高錳酸鉀的受熱面積。2.在固定試管時,為什么要加持于試管口的1/3處?3.在固定試管時,什么要讓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為了使試管更穩定,且高錳酸鉀受熱更均勻。防止加熱過程中出現的冷凝水回流,引起試管炸裂。4、實驗注意事項4.試管口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過程中高錳酸鉀粉末堵塞導管。若沒有棉花,高錳酸鉀粉末隨著氧氣流進入水槽,形成具有一定腐蝕性的紫色高錳酸鉀溶液。若出現氣體無法及時導出的情況,甚至會引起裝置爆炸(物理)。4、實驗注意事項5.酒精燈預熱的目的是?使試管先受熱均勻。6.收集氣體時,為什么不從氣泡出現時便收集?最先出來的是裝置內原有的空氣,且因此時裝置內氣壓不穩,出現的氣泡不均勻,不連續。若直接開始收集,會導致收集得到的氧氣不純。7.收集完氣體后,能不能先移去酒精燈,再從水中取出導管?不能先撤去酒精燈。若先撤去酒精燈,會導致裝置內氣溫下降,氣壓減小,大氣壓將水槽中的水壓入導管和試管,可能引起試管炸裂。4、實驗注意事項你能找出圖中裝置存在哪些錯誤?1.試管口向上傾斜2.試管固定處離試管口過近3.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補充:4.導管露出橡皮塞的長度過長補充:為什么導管露出橡皮塞的長度不能過長?氧氣密度略大于空氣,產生的氧氣會集中在試管口處。若管口過長,不利于氧氣的收集。實驗原理:2KClO3 2KCl+3O2↑△催化劑KClO3為白色粉末實驗裝置:方法三:氯酸鉀(KClO3 )分解制取氧氣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催化劑小結原理:2H2O2 2H2O+O2↑MnO22KMnO4 K2MNO2+MnO2+O2↑△2KClO3 2KCl+3O2↑△催化劑裝置:固液不加熱型固固加熱型小結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收集氣體的方法:排空氣集氣法排水集氣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二氧化錳催化制氧氣 .avi 豬肝催化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flv 用分解反應制取氧氣.pptx 過氧化氫制氧氣.avi 高錳酸鉀制取氧氣.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