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專題金屬活動性第三章 金屬與鹽金屬活潑性順序(從左至右,金屬的活動性逐漸減弱)越活潑的金屬,發生反應時更劇烈,條件要求也越低。嫁給那美女身體細纖輕統共一百斤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①金屬活動性與化學反應1.根據金屬活動性判斷是否反應例1:下列物質能由金屬與酸發生置換反應制得的是( )A.硫酸銅 B.氯化鐵C.硫酸鋅 D.氯化汞A:銅金屬活動性在(氫)之后,不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B:鐵金屬活動性在(氫)之前,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但鐵發生置換反應一般生成二價亞鐵,即產物為只可能為氯化亞鐵C:鋅金屬活動性在(氫)之前,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產物可以是硫酸鋅D:汞金屬活動性在(氫)之后,不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C練習1:已知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X>Y>Z,則下列反應一定能發生的是( )A.Y和鹽酸 B.Z和稀硫酸C.Y和X的鹽溶液 D.X和Z的鹽溶液D2.根據化學反應判斷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例2:常見金屬X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AgNO3=2Ag+X(NO3)2,有關該反應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X為銅,則反應后固體的質量一定增大B.金屬活動性X大于銀C.X可能是鋁D.X可能是鐵A:銅+2價,化學方程式無誤Cu相對原子質量64,Ag相對原子質量108,1個Cu原子置換2個Ag原子,固體質量增加。B:X能置換Ag,金屬活動性大于AgC:鋁+3價,化學方程式不符D:鐵+2、+3價,發生置換反應一般顯+2價,化學方程式無誤Fe金屬活動性大于Ag,反應可以進行Cu金屬活動性大于Ag,反應可以進行C練習2:根據下列在溶液中能發生的置換反應:A+R(NO3)2=R+A(NO3)2,M+A(NO3)2=A+M(NO3)2,可以判斷A、R、M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A.A>R>M B.R>M>AC.M>R>A D.M>A>RD3.為驗證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實驗例3:某學生為了驗證鐵、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四種方案:①將Zn、Cu分別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將Fe、Cu分別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將Zn分別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將Fe分別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①:Zn能置換FeSO4中的鐵,現象為Zn表面有黑色固體析出,溶液的淺綠色漸漸褪去,證明Zn金屬活動性大于Fe。Cu不能置換FeSO4中的鐵,證明Cu金屬活動性小于Fe②:Fe不能置換ZnSO4中的鋅,證明Fe金屬活動性小于Zn。Cu不能置換ZnSO4中的鋅,證明Cu金屬活動性小于Zn。無法比較Fe和Cu金屬活動性3.為驗證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實驗例3:某學生為了驗證鐵、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四種方案:①將Zn、Cu分別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將Fe、Cu分別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將Zn分別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將Fe分別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③:Zn能置換FeSO4中的鐵,現象為Zn表面有黑色固體析出,溶液的淺綠色漸漸褪去,證明Zn金屬活動性大于Fe。Zn能置換CuSO4中的銅,現象為Zn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的藍色漸漸褪去,證明Zn金屬活動性大于Cu。無法比較Fe和Cu金屬活動性3.為驗證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實驗例3:某學生為了驗證鐵、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四種方案:①將Zn、Cu分別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將Fe、Cu分別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將Zn分別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將Fe分別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④: Fe不能置換ZnSO4中的鋅,證明Fe金屬活動性小于Zn。Fe能置換CuSO4中的銅,現象為Fe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的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證明Fe金屬活動性大于Cu。練習3:某小組為了驗證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了如圖一所示實驗,實驗后把兩試管中的物質全部倒入燒杯中(如圖二),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在燒杯中混合時一定發生了化學反應B.濾渣中一定有Ag、FeC.濾液中可能有Fe(NO3)2、 Zn(NO3)2D.若濾渣中有三種金屬,則濾渣中的鐵的質量等于a中鐵粉質量B4.金屬和混合物反應例4:向CuSO4、Zn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Fe粉,反應后溶液中一定有( )A.ZnSO4和H2SO4 B.FeSO4和H2SO4C.ZnSO4和CuSO4 D.ZnSO4和FeSO4金屬活動性Zn>Fe、Fe不能置換ZnSO4中的鋅,溶液中ZnSO4一定存在鐵粉過量,Fe先置換CuSO4中的銅,產物為FeSO4和Cu固體Fe再置換H2SO4中的氫,產物為FeSO4和H2氣體鐵粉有剩余∴溶液中一定有FeSO4 ,沒有CuSO4和H2SO4固體中有Fe和CuD練習4: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有少量金屬析出,過濾后往濾液里滴加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析出的少量金屬是( )A.Cu和Ag B.AgC.Cu D.Fe和CuB②金屬活動性相關反應圖像問題思考:相同質量的不同金屬和足量酸反應,誰生成的氫氣多?例:Na、Mg、Al、Fe、Zn質量均為a,與足量稀鹽酸反應,誰產生H2多?反向思考:產生一樣多的H2,需要哪種金屬多?2Na+2HCl=2NaCl+H2↑46246g2gMg+2HCl=MgCl2+H2↑24224g2g2Al+6HCl=2AlCl3+3H2↑54618g2gFe+2HCl=FeCl2 +H2↑56256g2gZn+2HCl=ZnCl2 +H2↑65265g2g需要金屬:Zn>Fe>Na>Mg>Al即相同金屬產生氫氣:Zn<Fe<Na<Mg<Al如何快捷判斷?2Na+2HCl=2NaCl+H2↑46246g2gMg+2HCl=MgCl2+H2↑24224g2g2Al+6HCl=2AlCl3+3H2↑54618g2gFe+2HCl=FeCl2 +H2↑56256g2gZn+2HCl=ZnCl2 +H2↑65265g2g相對原子質量化合價比較金屬,該數字越大,說明產生相同氫氣需要金屬越多,即相同金屬產生氫氣越少,消耗的酸也越少。例1:將鎂、鋁、鐵分別放入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生成氫氣質量相等,可能原因是( )A.稀硫酸足量,鎂、鋁、鐵的質量比是3:2:3B.稀硫酸足量,鎂、鋁、鐵的質量比是12:9:28C.三種金屬足量,稀硫酸的質量比是12:9:28D.三種金屬足量,稀硫酸的質量比是24:27:56A、B:稀硫酸足量時,金屬反應完,用金屬質量計算氫氣質量。氫氣質量相同時,可以用之比,來表示所需金屬質量之比。:=12:9:28C、D:三種金屬足量時,稀硫酸反應完,用稀硫酸質量計算氫氣質量。氫氣質量相等時,稀硫酸質量相等,故為1:1:1B時間氫氣質量/gO圖像問題1在圖中畫出相同質量Na、Mg、Al、Fe、Zn,與足量酸反應的圖像。金屬活動性:Na>Mg>Al>Zn>Fe產生氫氣量:Al>Mg>Na>Fe>ZnAlMgNaFeZn時間氫氣質量/gO圖像問題2在圖中畫出相同質量酸,與足量Na、Mg、Al、Fe、Zn反應的圖像。金屬活動性:Na>Mg>Al>Zn>Fe產生氫氣量:Na>Al=Mg=Fe=ZnAlMgNaFeZn酸的質量氫氣質量/gO*圖像問題3在圖中畫出在相同質量的Na、Mg、Al、Fe、Zn中,逐步滴入酸的反應圖像。金屬活動性:逐步滴加,不考慮AlMgNaFeZn產生氫氣量:Al>Mg>Na>Fe>Zn思考:傾斜程度還代表反應速率嗎?金屬的質量氫氣質量/gO*圖像問題4在圖中畫出在相同質量的酸中,逐步加入Na、Mg、Al、Fe、Zn的反應圖像。金屬活動性:逐步加入,不考慮AlMgNaFeZn金屬質量相同時,產生氫氣量:Al>Mg>Na>Fe>Zn思考:哪種金屬先把酸消耗完?最終因為酸的質量相同,產生氫氣量:Na>Al=Mg=Fe=Zn例2:在定量研究金屬和酸的化學反應時,繪制出如圖所示金屬與氫氣質量關系的圖像,分析圖像得到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 )A.三種金屬與酸反應的速率:Mg>Na>ZnB.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Na>Mg>ZnC.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金屬的質量: Na>Mg=ZnD.同質量的三種金屬與足量的酸反應得到氫氣的質量Mg>Na>ZnA、B:橫坐標為金屬質量,圖像不體現速率,自然也不體現金屬活動性C:觀察縱坐標0.05g所在橫線,或者用比較,均可得到Zn>Na>MgC:觀察橫坐標1.2g所在豎線,或者用比較,均可得到Mg>Na>ZnD練習5: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探究實驗室制取氫氣的方案,分別用等質量的金屬A、B跟質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反應,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圖像得到的下列結論中(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顯+2價,A、B的相對原子質量不等),不合理的是( )A.反應速率:A>BB.生成氫氣的質量:A=BC.硫酸均反應完D.A、B均反應完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