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二輪復習 第7講 化學實驗基礎(選擇題) 【一輪學情診斷】 (2023·廣東卷,9)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I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考點歸納】 藥品保存與取用【棕色瓶:硝酸、硝酸銀、次氯酸】 化學實驗安全與事故處理、安全標識的識別 化學實驗儀器的選擇與使用【坩堝、蒸發(fā)皿、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防倒吸裝置】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試紙選用、氣密性檢查等】 物質(zhì)的檢驗和鑒別 物質(zhì)的分離與提純【除雜試劑選擇、結晶操作、洗滌操作等】 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文字型/表格型/裝置圖】 物質(zhì)的制備與性質(zhì)驗證【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合物的制備(注意溫度的控制);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吸收裝置】 【教材經(jīng)典實驗】 必修實驗1: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必修第一冊P61] 必修實驗2: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必修第一冊P84] 必修實驗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zhì)的遞變[必修第一冊P115] 必修實驗4: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zhì)離子[必修第二冊P29] 必修實驗5:不同價態(tài)含硫物質(zhì)的轉化[必修第二冊P30] 必修實驗6: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必修第二冊P56] 必修實驗7: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必修第二冊P57] 必修實驗8:搭建球棍模型認識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特點[必修第二冊P95] 必修實驗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質(zhì)[必修第二冊P96] 選必實驗1:探究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選必1P55] 選必實驗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滴定[選必1P91] 選必實驗3:鹽類水解的應用[選必1P94] 選必實驗4:簡單的電鍍實驗[選必1P122] 選必實驗5:制作簡單的燃料電池[選必1P123] 選必實驗6:簡單配合物的形成[選必2P104] 選必實驗7:乙酸乙酯的制備與性質(zhì)[選必3P98] 選必實驗8:有機化合物中常見官能團的檢驗[選必3P99] 選必實驗9:糖類的性質(zhì)[選必3P130] 【二輪達標檢測】 1. (2023·湖南卷,3)下列玻璃儀器在相應實驗中選用不合理是( ) √ A. 重結晶法提純苯甲酸:①②③ B. 蒸餾法分離CH2Cl2和CCl4:③⑤⑥ C. 濃硫酸催化乙醇制備乙烯:③⑤ D. 酸堿滴定法測定NaOH溶液濃度:④⑥ 2. (2023·湖南卷,7)取一定體積的兩種試劑進行反應,改變兩種試劑的滴加順序(試劑濃度均為0.1mol·L-1),反應現(xiàn)象沒有明顯差別的是( ) √ 3. (2023·山東卷,4)實驗室安全至關重要,下列實驗室事故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 A. 眼睛濺進酸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沖洗 B. 皮膚濺上堿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沖洗 C. 電器起火,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D. 活潑金屬燃燒起火,用滅火毯(石棉布)滅火 √ 4. (2023·山東卷,6)鑒別濃度均為0.1mol·L-1的NaClO、Ba(OH)2、Al2(SO4)3三種溶液,僅用下列一種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測定溶液pH B. 滴加酚酞試劑 C. 滴加0.1mol·L-1的KI溶液 D. 滴加飽和Na2CO3溶液 √ 5. (2023·遼寧卷,4)下列鑒別或檢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用石灰水鑒別Na2CO3與NaHCO3 B. 用KSCN溶液檢驗FeSO4是否變質(zhì) C. 用鹽酸酸化BaCl2溶液檢驗Na2SO3是否被氧化 D. 加熱條件下用銀氨溶液檢驗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 √ 6. (2023·全國甲卷,9)實驗室將粗鹽提純并配制0.1000mol·L-1的溶液。下列儀器中,本實驗必須用到的有( ) ①天平 ②溫度計 ③坩堝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燒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燈 A. ①②④⑥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⑦⑧ D. ①⑤⑥⑧ √ 7. (2023·新課標卷,11)根據(jù)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 8. (2023·浙江卷6月,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①裝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氣 B. 圖②操作可排出盛有KMnO4溶液滴定管尖嘴內(nèi)的氣泡 C. 圖③操作俯視刻度線定容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大 D. 圖④裝置鹽橋中陽離子向ZnSO4溶液中遷移 √ 9. (2023·浙江卷6月,12)苯甲酸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某實驗小組設計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純方案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操作I中依據(jù)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 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 操作Ⅲ緩慢冷卻結晶可減少雜質(zhì)被包裹 D. 操作IV可用冷水洗滌晶體 √ 10. (2023·浙江卷6月,16)探究鹵族元素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下列方案設計、現(xiàn)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 √ 11. (2023·廣東卷,4)1827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進行了NH3噴泉實驗。在此啟發(fā)下,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 12. (2023·北京卷,8)完成下述實驗,裝置或試劑不正確的是( ) A. 實驗室制Cl2 B. 實驗室收集C2H4 C. 驗證NH3易溶于水且溶液呈堿性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 13. (2023·全國乙卷,9)下列裝置可以用于相應實驗的是( ) √ 14. (2023·天津卷,3)下列方法(試劑)中,無法鑒別Na2CO3和BaCl2兩種物質(zhì)的是( ) A. 焰色試驗 B.pH試紙 C. 稀氨水 D. Na2SO4 √ 15. (2023·江蘇卷,3)實驗室制取Cl2的實驗原理及裝置均正確的是( ) √ 16. (2023·湖北卷,8)實驗室用以下裝置(夾持和水浴加熱裝置略)制備乙酸異戊酯(沸點142℃),實驗中利用環(huán)己烷-水的共沸體系(沸點69℃)帶出水分。已知體系中沸點最低的有機物是環(huán)己烷(沸點81℃),其反應原理: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以共沸體系帶水促使反應正向進行 B. 反應時水浴溫度需嚴格控制在69℃C. 接收瓶中會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 D. 根據(jù)帶出水的體積可估算反應進度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