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二輪復習第11講 化學反應原理(選擇題)歷程、速率、平衡(共14張PPT)【一輪學情診斷】(2023·廣東卷,15)催化劑Ⅰ和Ⅱ均能催化反應 。反應歷程(下圖)中,M為中間產物。其它條件相同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使用Ⅰ和Ⅱ,反應歷程都分4步進行 B. 反應達平衡時,升高溫度,R的濃度增大C. 使用Ⅱ時,反應體系更快達到平衡 D. 使用Ⅰ時,反應過程中M所能達到的最高濃度更大【考點歸納】反應歷程題類型1:能量變化反應歷程步驟數量焓變判斷(關注基元反應的焓變、成鍵斷鍵過程的焓變、總反應焓變)決速步驟(速率大小判斷)與活化能平衡產率(多個反應的產率判斷)產物穩定性判斷(能量越低越穩定)鍵能大小計算類型2:物質循環催化劑與中間體判斷元素化合價(得失電子情況)化學鍵斷鍵與成鍵(結構問題)轉移電子數計算化學方程式書寫(總反應的反應原理,注意物質進出)將物質替換后的分析速率和平衡(圖像分析)曲線自變量大小判斷(溫度、壓強、投料比等)——基于勒夏特列原理速率大小判斷(要增大都增大,要減小都減小;關注矛盾的主要方面)轉化率大小判斷(關注平衡移動)平衡常數大小判斷(關注溫度變化)平衡判定標志(圍繞“定”,變量不變)焓變熵變判斷(自發反應的判斷、反應進行的趨勢)活化能大小判斷相關計算(速率、轉化率、平衡常數) 1. (2023·浙江卷1月,14)標準狀態下,氣態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對能量與反應歷程示意圖如下[已知O2(g)和Cl2(g)的相對能量為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二輪達標檢測】 2. (2023·湖南卷,14)N2H4是一種強還原性的高能物質,在航天、能源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我國科學家合成的某Ru(Ⅱ)催化劑(用[L-Ru-NH3]+表示)能高效電催化氧化NH3合成N2H4,其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3. (2023·北京卷,13)一種分解氯化銨實現產物分離的物質轉化關系如下,其中b、d代表MgO或Mg(OH)Cl中的一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4. (2023·新課標卷,12)“肼合成酶”以其中的Fe2+配合物為催化中心,可將NH2OH與NH3轉化為肼(NH2NH2),其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NH2OH、NH3和H2O均為極性分子B.反應涉及N—H、N—O鍵斷裂和N—N鍵生成C.催化中心的Fe2+被氧化為Fe3+,后又被還原為Fe2+D.將NH2OH替換為ND2OD,反應可得ND2ND2√ 5. (2023·湖南卷,13)向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CH4和一定量的H2O,發生反應: 。CH4的平衡轉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6. (2023·浙江卷6月,14)一定條件下,苯基丙炔( )可與HCl發生催化加成,反應如下:反應過程中該炔烴及反應產物的占比隨時間的變化如圖(已知:反應I、Ⅲ為放熱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反應焓變:反應I>反應ⅡB 反應活化能:反應I<反應ⅡC. 增加濃度可增加平衡時產物Ⅱ和產物I的比例D. 選擇相對較短的反應時間,及時分離可獲得高產率的產物1√ 7. (2023·遼寧卷,12)一定條件下,酸性KMnO4溶液與H2C2O4發生反應,Mn(Ⅱ)起催化作用,過程中不同價態含Mn粒子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Mn(Ⅲ)不能氧化H2C2O4B. 隨著反應物濃度的減小,反應速率逐漸減小C. 該條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D. 總反應為:√ 8. (2023·江蘇卷,10)金屬硫化物(MxSy)催化反應CH4(g)+2H2S(g)=CS2(g)+4H2(g),既可以除去天然氣中的H2S,又可以獲得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9. (2023·山東卷,14)一定條件下,化合物E和TFAA合成H的反應路徑如下:已知反應初始E的濃度為0.10mol?L-1,TFAA的濃度為0.08mol?L-1,部分物種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忽略反應過程中的體積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多選】A. t1時刻,體系中有E存在B. t2時刻,體系中無F存在C. E和TFAA反應生成F的活化能很小D. 反應達平衡后,TFAA的濃度為0.08mol?L-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