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屆九年級物理3月綜合訓練答題卡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考號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非選擇題(共34分)(2分) 22. (1分)23.(8分)(1) (2) (3)① ② (4) 24.(5分)(1) (2) (3) (4) 25.(6分)(1) (2) (3) (4) (5) 26.(5分)(1) (2) (3) (4) 27.(7分)(1)(2) (3)2021-2022學年下學期培英中學九年級3月月考理化綜合試卷你所要用到的數據:C-12 H-1 O-16 N-14 Fe-56 Cu-64 K-39 Cl-35.5 Zn-65一、選擇題1.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下列不能體現化學的貢獻的是B.北京冬奧會中國戰袍 “飛楊”火炬的曲線靈感來自于蓬勃生長的大自然里的樹葉C. D.北京冬奧會LED燈光顯示技術 北京冬奧會火炬采取的是環保新能源氫氣2.掌握分類的方法對于化學學習非常重要,以下物質分類錯誤的是A.稀有氣體:氖氣 B.氧化物:二氧化硫、甲烷C.單質:金剛石 D.酸:碳酸、硫酸3.證據推理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之一,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石墨能夠導電,則由碳元素組成的金剛石也能導電B.單質只含一種元素,則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C.洗滌劑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則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時必須檢驗裝置氣密性,則制取氣體時都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4.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或試劑A 鑒別硬水和軟水鑒別 取等量水樣,分別加入等量的肥皂水,震蕩B 從NaCl固體和泥沙混合物中提取NaCl固體 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C 鑒別NaCl和NH4NO3兩種固體 加水溶解,測溫度D 除去FeSO4中少量的CuSO4 加適量的鋁粉,過濾5.工業生產硫酸中的某一步反應用微觀模型圖表示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硫元素的化合價從+3價變成+6價B.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C.參加反應的反應物間分子個數比是1:1D.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6.60℃時,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溫至20℃,析出固體質量的變化如圖1,結合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的KNO3質量為41.6gB.降溫過程中KNO3溶液始終為飽和溶液C.蒸發溶劑可將M點的溶液轉化到N點D.20℃時,100g KNO3飽和溶液中有KNO331. 6g7.將金屬鎂和另一種金屬X(除Fe、Cu)的混合物a g,加入到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A.若濾液中有兩種溶質,則濾渣中至少有2種金屬B.若濾液為無色,則濾渣中可能只有2種金屬C.若濾渣中只有一種金屬,則濾液中至少含有2種溶質D.若濾渣的質量為a g,則金屬活動性順序可能是Mg>X>Fe>Cu8.下列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 B.等質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燒 等質量且形狀、大小均相同的鋅、鐵兩種金屬分別逐滴滴入同種稀硫酸至過量C. D.(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固體)氣體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9.音樂會上小提琴演奏樂曲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演奏前,調節小提琴的琴弦松緊可改變聲音的響度B.演奏時,用力拉緊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聲音的音調C.小提琴演奏的樂曲通過空氣傳入聽眾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10.下列關于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孔成像”和“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現象B.在平面鏡成像實驗中,需要選擇薄的玻璃片進行實驗,是為了能確定像的位置C.紅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紫外線具有熱效應D.我們所看到的“紅花綠葉”,那是由于花吸收了紅光、葉子吸收了綠光1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30cm處,在透鏡另一側距離透鏡16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②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該透鏡的焦距f一定滿足8cm<f<15cm④將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要使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光屏應靠近透鏡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目前家庭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高,以下跟汽車有關的熱現象中說法錯誤的是( )A.汽車玻璃起“霧”影響行車安全,是車內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氣管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C.汽車水箱中加入適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點,防止水結冰脹破水箱D.空調制冷時,制冷劑汽化吸熱、液化放熱,將車內的“熱”“搬”到車外13.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溫度低的物體內能一定小B.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能就一定不變C.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D.內能小的物體也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14.小字同學想通過實驗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測量了部分液體的體積V,然后用天平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多次實驗后,他通過得到的幾組數據繪制了如圖所示的m-V圖象.下列說法( )①量杯質量為20g②該液體密度為1.25g/cm3③該液體密度為2g/cm3④65cm3的該液體質量為65gA.只有①②正確 B.只有②③正確C.只有①④正確 D.只有③④正確15.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在三代核電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前列。下列關于核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核能發電是直接將核能轉化成電能B.核能是一種化石能源,屬于一次能源C.核電站的核心設備是反應堆,核反應堆中發生的是鏈式反應D.核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理想能源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16.小聰和小明為了探究“溫度和物質狀態對同種物質密度的影響”.在一定的環境下將1g的冰加熱,分別記錄其溫度和體積的數據,利用描點法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圖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水從0℃上升到4℃的過程中,其密度逐漸增大B.在0℃時,冰塊的密度比水大C.當0℃時,在冰變成水的過程中質量變大D.小明和小聰的研究結果表明:密度是不會隨狀態而發生改變的17.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不正確用電也會帶來很大的危害,甚至會危及生命家庭電路中,總開關上裝有漏電保護器,若出現如圖所示的兩種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人站在絕緣的板凳上,雙手同時觸摸火線和零線,人不會觸電B.乙圖中,人站在大地上,只有一只手觸摸到了火線,人不會觸電C.發生圖甲所示的觸電事故時,漏電保護器會迅速切斷電流,對人身起到保護作用D.發生圖乙所示的觸電事故時,漏電保護器會迅速切斷電流,對人身起到保護作用18.如圖是手搖發電機的構造示意圖。搖動手柄,線圈在磁場中轉動,小燈泡發光。下列實驗中和手搖發電機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19.下列四幅圖中,螺線管兩端的極性標注正確的是( )20.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6V不變。只閉合開關S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時,電流表A1的示數為I,電壓表V2的示數為U;再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電流表A1的示數為I ,電壓表V2的示數為U 。已知R1=3Ω,I:I =3:l,U:U =1:2。若開關都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時,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流表A1的示數是5.6AB.電流表A2的示數是0.6AC.電壓表V1的示數是0VD.電壓表V2的示數是6V非選擇題21.(2分)武漢部分公交車裝上了“公交電子眼”,當社會車輛侵占公交專用車道時,“公交電子眼”會將拍下來的違章照片通過3G無線網絡實時傳到交管部門。“公交電子眼”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透鏡;傳遞照片的3G無線網絡是利用________(選填“超聲波”“電磁波”或“紅外線”)傳遞信息的。22.(1分)某次一輛違章車輛停在公交專用車道,公交車距離違停車輛20m處開始剎車,經過3s在距離該車2m處停下,“公交電子眼”記錄了整個事件過程,并實時傳到交管部門進行處理。公交車剎車過程的平均速度約為________ m/s。23.(8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1)實驗前,組裝并調整實驗器材,使燭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鏡的______上。(2)在圖示位置時,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___________(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此時不小心在凸透鏡上濺了一個小泥點,則光屏上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小泥點的像或影子。(3)若將蠟燭向左移動少許,光屏上的像變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動光屏,則應將光屏向___________移動,此時像的大小比原來的像要________些。②若不移動光屏,則可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再放上一個焦距合適的_______________(選填“近視眼鏡”或“遠視眼鏡”)。(4)若小明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動,移動凸透鏡到________cm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較之原來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4.(5分)如圖甲所示,小西在一次檢查視力時發現用到了平面鏡,這激起了她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欲望,于是她利用圖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圖中A、B是兩只外形相同的蠟燭。(1)小西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方便確定______;(2)小西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觀察蠟燭A經玻璃板______(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移動蠟燭B,直到B與A的像完全重合,此時蠟燭A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是______的;(3)保持鏡前蠟燭A的位置不動,小西將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蠟燭A的像將______(填“向左移”、“位置不動”或“向右移”);(4)實驗后小西明白了平面鏡在檢查視力時的作用。如甲所示,要求測量距離為5m,房間寬度3m,小西距離平面鏡的距離是______。25.(6分)如圖所示,在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時,甲、乙、丙三組同學分別從圖A、B所示的兩套器材中任選一套來完成實驗.(實驗室已準備多套圖A、B所示的裝置),請回答:(1)組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_____的順序(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甲組同學發現所測水的沸點高于100℃,他們選擇的是圖_____(選填“A”或“B”)所示的裝置.(3)乙、丙兩組同學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但水開始沸騰的時刻不同,他們繪制的沸騰圖象如圖C所示,得到a、b兩種不同圖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不同.(4)實驗完畢,小云撤去酒精燈后發現水繼續沸騰了一段時間,原因是_____.(5)小麗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2(a)、(b)所示,則圖_____是水沸騰前的情況.水沸騰時,燒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氣”,這些“白氣”實際上是_____(選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氣”);26.(5分)學習了密度知識后,小明想知道媽媽配制的用于腌雞蛋所用鹽水的密度。利用天平、量筒進行測量。操作如下: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234.4g。(1)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則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___________cm3(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砝碼和游碼示數如圖乙所示,則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m=___________g。(3)鹽水的密度為ρ鹽水=___________kg/m3(4)小明還想利用所測鹽水的密度(用ρ鹽水表示),來測量蘋果密度,于是將蘋果放入裝滿所測鹽水的大燒杯中(如圖丁所示)。①在量筒中盛適量的鹽水,讀出體積為V1;②輕輕取出蘋果,將量筒中的鹽水緩慢倒入燒杯中,當燒杯中的鹽水被填滿時,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為V2,蘋果質量表達式:m=___________。③再將蘋果輕放入鹽水,大燒杯中的鹽水停止溢出后,用細長針將蘋果完全壓入鹽水中,輕輕取出蘋果,繼續將量筒中的鹽水倒入燒杯,燒杯再次被填滿時,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為V3。④蘋果密度表達式:ρ蘋果=___________。27.(7分)下圖是某飲水器的原理圖。飲水器的容器內有密封絕緣的電熱絲R1和熱敏電阻Rx,只要水面到達如圖所示的位置,接觸開關Sl 就會導通。繼電器開關S2的作用是當飲水器內的水加熱至沸騰后能自動切斷加熱電路。(1)已知電熱絲R1的阻值為12.1Ω,求飲水器的正常加熱功率。(2)為了使繼電器開關S2在飲水器內的水加熱至沸騰后能自動切斷加熱電路,Rx必須選用阻值隨溫度升高而________ 的熱敏電阻。若想降低飲水器加熱的最高溫度,可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向________調節。(3)已知該飲水器容積為10L,當只有飲水器接入電路中時,它將水從20℃加熱到100℃用時16min,同時通過電能表觀察到飲水器消耗了1kw h的電能。試求該飲水器加熱過程中的熱效率。28.(4分)化學興趣小組要在實驗室中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1)甲圖中缺少一種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是______(填寫名稱).其作用是________。(2)在用量筒量取蒸餾水時,視線應要_______。(3)準確稱量氯化鈉18g,量取蒸餾水的體積如乙圖所示,完全溶解后所的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水的密度為1g cm-3)29.(4分)t℃時,將一定質量的甲、乙兩種溶液進行恒溫蒸發,蒸發溶劑的質量與析出晶體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蒸發溶劑前,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是飽和溶液;(2)b點對應的乙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3)t℃時,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更大;(4)甲的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數式表示)。30.(5分)A~H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A、B均為黑色粉末;D、F均為紅色固體,且D為單質;C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回答:(1)A,物質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E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2)反應②所屬基本反應類型為 _________ 反應。(3)請寫出一個能實現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7分)化學科技小組的同學進行了某探究實驗:將一定量的鋅粉投入到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濾液。【資料】鹽酸跟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的氯化銀沉淀,不跟硝酸鋅和硝酸銅反應(1)寫出鋅粉與硝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2)探究藍色濾液的成分【提出問題】藍色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Zn(NO3)2;猜想二:Zn(NO3)2、Cu(NO3)2;猜想三:________;上述猜想中,該小組有同學直接判斷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實驗設計】為進一步驗證上述猜想,科技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少量藍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____________ _______ 猜想三成立【結論分析】猜想三成立,則濾渣中一定不含有的是____________。32.(6分)某興趣小組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試管中固體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數據見下表。制取結束后,將剩余固體用適量水充分溶解后,過濾,并得到溶液200g。加熱時間/min 0 t1 t2 t3固體質量/g 26.0 23.4 16.4 16.4請計算:(1)共制得氧氣______g。(2)計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姓名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考號____________2022屆九年級3月綜合訓練化學答題卡選擇題(24分)非選擇題(26分)(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下學期武漢市培英中學九年級3月月考理化綜合試卷.docx 2021-2022學年下學期武漢市培英中學九年級3月月考理化綜合試卷化學答題卡.docx 2021-2022學年下學期武漢市培英中學九年級3月月考理化綜合試卷物理答題卡.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